审视陈旧的教育理念与实践(1):背诵课文
吴尚智
读完约需要
7分钟文末可留言
背诵课文,是许多语文老师对孩子的日常要求,也曾经是教育体系中一道无法绕过的坎。然而,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尤其是面对信息爆炸并充满变革的社会,我不禁要问,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否还符合当下社会的需求,是否真的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审视 【背诵课文】这一教学实践,基于个人的反思提出建议。
背诵不再是必须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背诵与记忆曾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因为获取信息的途径受到限制。
图书馆曾是获取信息的主要场所,而纸质书籍是知识的主要承载体。人们需要尽可能地记住一些知识,因为去图书馆与书店查找资料是不方便的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于是,“能记多少是多少”。但现在不同了,随着互联网和电子书的普及,信息获取变得更加便捷。学生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大量文本,而是应该学会如何找到并有效利用信息。这需要培养他们的信息搜索、筛选、整合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这个背景下,传统的背诵方式显然已经过时。学生应当更注重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而非简单地死记硬背。背诵在这个信息时代已经不再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也就不再是必须的教学环节。
背诵的负面影响
学生不应该被要求记住一堆死的文本,而是应该被引导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背诵大量文本的行为往往只是机械性的记忆,缺乏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背诵的这种无意义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背诵的过程还容易使学生陷入“一字不差”的泥潭,尤其是那些认真对待学习的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更容易让背诵走向死角。这种师生会认为,背诵一旦出现偏差,就被认为是失败。这种本不应该出现的挫折却会打击学生,消解他们学习的热情,甚至会摧毁学生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很笨。在这种情形下,要求背诵等同于“摧残学生”。
学习不应该仅仅是对知识的重复,而是要求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考和认知。学生应该通过思考、分析和讨论来真正理解知识,而非简单地将其死记硬背。
不值得背的文章
当前的教材中,一些文章并不值得背诵。这不但反映了教材的问题,还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有足够的洞察力,能够辨别出哪些知识点值得学生深入学习,哪些只是表面的东西。
这一观点肯定会为一些老师所不容,他们会认为我狂妄自大 —— 居然敢否定由教育专家编撰的教材。有必要论述一二。
首先,从事实的结果进行反推。我们的教材有多个版本: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等等。倘若人教版无可挑剔,那就不应该出现其他版本。而且,不论是人教、苏教还是沪教,也都经历过多次的版本更新。在某个新版本的教材未交付社会之前,如果那些老师认为手上的教材无可挑剔,那当他们拿到新教材后,要如何评价其中的改动?是认为改好了,还是改差了?
其次,即便是最新版的教材,也会滞后于时代。不妨假设某个版本的教材在编撰的时候是适应于时代的,然而,从编撰到审核,到定稿,再到印刷与发行,这是需要时间周期的。虽然现代科技的发展让这周期变短,但现实的情形却并非如此,教材版本的更新频率是不高的,相信使用教材的那些老师比我更了解情况。
如果以上的论证还不能够说服那些老师,我就举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吧。例子虽不具备直接的说服力,但能说明问题的存在。
2022年5月底,人教版的教材因为插画被公众质疑,被广大网友誉为“毒教材”。舆论发酵后,教育部门不得不应对,于同年8月22日发布了对该问题的调查处理通报,人教社、教育部教材局有高达27人被免职或被处分,新版教材中重绘了插图。然而,这套毒教材涵盖1-6年级,于2012年审定(一说2013年,未细考),已经用了十年之久。虽然这是插画的例子,与背诵的文章无关,但一个显然的事实是:有大量的老师要么缺乏审美能力;要么对教材的好坏无感知能力,有什么教材就教什么;要么,他们即使不满也不敢吱声,否则,他们怎么可能容许这种教材在课堂上横行多年?
所以,我才说鉴别哪些文章是否好,是否值得背诵记忆,是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有足够的洞察力,能辨别出哪些知识点值得学生深入学习,哪些可以一扫而过,哪些是需要以批判的姿态对待的“反面教材”。
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如果某个老师将教材奉为金科玉律,认为教材说的就是对的,那他就极可能是气指颐使的教师爷。将教材奉为权威,也足见其自身就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遇见这种老师,家长需要警惕,很可能需要给孩子的背诵任务减压。
总之,学生不应花费时间背诵一些与实际脱节或对其学业和思维发展没有积极作用的内容。
背诵的官方要求
我知道有些老师只听得进官方的说辞,那就请出 【国家教育部】来,这个应该够权威了吧?
根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
看见没?“附录1”已经清晰地给出了背诵范围:1~6年级,教育部所推荐的篇目都是诗歌,只有在初中阶段,才涉及到一些短篇的散文。
也就是说,在2022年的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倘若某个小学语文老师要求学生背诵除诗歌外的文章,那是违反国家教育部所颁布的课程标准。当然,我不建议家长因为背诵超纲就举报老师,但可以和老师沟通,让其知道这种要求的不妥当 —— 有的老师可能是因为教学工作繁忙,疏于学习教育部的最新指引,因而不知晓。但是,倘若某个老师极其严苛,要求孩子“一字不差”地背诵非诗歌文章,那很可能沟通是无效的,我也不建议家长与老师沟通,因为这样的老师大概率会认为你在对他指手画脚,反而是拿起电话来得有效。
背诵的诱因
尽管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背诵已经显得陈旧,但为何还有老师坚持这一方式?
教育观念守旧是一方面。老师以前是这么教学生的,那现在就会自然而然地重复。有些老师缺少反思精神,甚至因为在体制中浸润太久了,难以听到不同的声音,从而失去了反思的能力。
另一个原因则与现有的考核体系有关,这也是重要原因。许多考试和测验仍然以教材上的知识为主,学生通过背诵能够在这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教师的能力水平往往与学生成绩挂钩,一些老师就会选择“见效快”的教学方式,即使这并不符合学生的长远发展需要。
这种现象凸显了当前考核制度的问题,过于侧重传统的记忆性技能,而忽略了学生更为重要的思考和创造力。想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对教育体制进行深刻的变革,建立更加全面和贴近实际需求的评估机制。
—— 但要推动改变这些,谈何容易?!
我也只能在自家范围内对孩子施加影响。希望他能多读多看,在知识的交叉印证过程中记住一些关键的东西,以便在未来需要的时候,有关键词可查,有米可炊。我完全不担心他记住不某篇文章,因为背诵之类的表演即使再深情款款,也算不上什么了不得的才艺,而在未来工作中,他伸手就能够着互联网,更何况,届时AI能力必定远超过现在 —— 论背诵与记忆能力,没有谁能干过机器。
我的主张
我主张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对于好文章,学生首先应该能够流利地朗读文章,这体现了对语言的掌握;其次,他们应该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这表明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再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将视线移到教材之外,鼓励他们探索更广阔的世界,阅读更为丰富的文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倘若你孩子的老师专注于教材,那么,扩大孩子的阅读面就只有家长来做了。时代大不相同了,现在的孩子不应该是背诵教材上的某篇文章而实现知识留存,而是要广泛地阅读。在广泛的阅读过程中,知识的交叉印证会加深孩子的印象,从而实现了留存。
比如,我儿子在某个漫画中了解到黑洞的知识,后来,他看了电影《星级穿越》,那里面刚好也有黑洞相关的情节,那么,他对于黑洞的了解就因为这种交叉而被强化了:电影是对漫画的复习。他不用死记什么黑洞,但已经对黑洞有所了解。而且,了解的过程是从不同角度或者维度出发的,它是形象的而立体的,这远比背诵黑洞的定义更有趣,更生动。
当然,这种学习过程会比较慢,阅读大量的课外书是需要时间的,肯定不适合那些急于考高分的家长,还请慎重对待。我得承认,在当前的考试情境下,背诵教材会更容易考高分。
想法导致行动;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教育实践。如果你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应该急于求成,就要能识别出“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招数,并努力尽到家长的本分,对其予以抵制或者为孩子缓解压力。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背诵课文这一陈旧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这一目标。学生应该成为能够主动获取、理解和运用信息的个体,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唯有与时俱进,教育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未来做好准备。
不要为了得到芝麻,而放弃了西瓜;更不要因为获得了一口井,而忘记了对大海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