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正解老子 学习道德经(32)

元一 正知苑 2023-01-04

           至此,我们已将本经关于真常之道及其应对之法的相关章节提取出来,作了必要的注解与诠释,为的是帮助学人拨开迷雾,正解老子,回归《道德经》的本来之义。其他章节,或不易误读,或与本主旨关联不大,恕略过不表。

       如您所见,老子所示之道并非人智能解的世间学问,而是远超人智的生命实相,这实相非亲历亲证无法抵达,无法洞悉,且老子微言大义,文学手法甚至春秋笔法随处可见,故千百年来误读曲解层出不穷在所难免。本文给出的解读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而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超验的,匪夷所思的,因此,笔者并不奢望大众乃至多数专家能够理解认同,只希望有智有容者能因此而有所反思,重新审视重新探究,从而尽可能地接近真相,正解老子;也希望有缘学子能够借此突破局限,从密闭的躯壳里探出头来,多少一窥那不可思议却至关重要的生命奥秘,以不负可敬的太上老君洋洋五千言,悠悠觉者心……

      这里,笔者愿再次澄清几个广被误解的概念:

      道。

       道这个汉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道路、路线、规律、轨迹等,也确实有不少学人将老子揭示的真常之道理解为社会发展规律、万物演进路径乃至天体运行轨迹等等,这当然是错会,是误读。事实上,老子不仅把万象本源命名为道,在具体阐述中,也不厌其详地把这道的“真容”尽可能描绘出来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窈兮冥兮……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很显然,在老子的描述中,首先,道是“物”,something,不是规律、轨迹,也不是道路、路线——而作为something,它又恍惚无形,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其次,它没有上下边际,没有明暗对立,独一无二,始终不变,且先天地生,是本自如此,自古如是的;第三,它是万物之宗万象本源,能化生万象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又能锉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第四,证道得道能知古始,获悉万象本源,且能有罪以免,并归根复命,回归真常。

       不应忽略的是,关于这难以言传难以理解的真常之道,老子同时给出了一个指标性的提示:道对常人来说,是匪夷所思的,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甚至,它将招致大笑,不笑不足以为道!所以,检测正解与否的便捷方法之一是,问一下自己,您理解的道符合这一标准吗?您诠释的道让众人错愕不已,甚至大笑而去了吗?

       也有学人将老子之道诠释为大自然之规律,这当然也是误解。这就涉及我们要澄清的第二个概念:

      自然。

    《道德经》里的自然二字是本自如此,自古如是之义,并非现在这个词的通常意思。

       如第十七章的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二十三章的希言自然,以及五十一章的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自然,都是本自如此、自古如是之义,并非大自然意义的自然。

       也许实在无法明白老子所述何物,所以世人常以大自然及其规律来诠释老子揭示的真常之道,这当然可以理解,只是,必须明确的是,它也当然不是正解。为防止以讹传讹,以谬导谬,这里谨再次申明:老子揭示的真常之道不是大自然及其演进规律,也不是所谓的天人合一之道,而是万象本源,是化生出众生及其执持的大自然的无相之、不死之。这无相之、不死之既无神格也无人格,它无形无言,无动无改,无生无死,且本自有之,法尔如是……

      信。

     信在《道德经》中出现的频率不低。它的意思不难懂,是信心,相信,笃信,崇信,信仰,诚信,信誉,信用等等,至于具体取何义,完全取决于上下文。值得注意的是,第十七章在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后出现了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的慨叹。这个慨叹,在第二十三章再次出现,而且一字不差,说明老子对此感受很深,称得上是痛心疾首。不少学人将此解为信用、信誉,因为,他们把太上解成了人间最高统治者,所以信不足有不信就成了统治者信誉不好,人民也不守信用之类。殊不知,太上者,太初“高高在上”的本源也,即那先天地生且化生萬有的太初之道。对于作为万象本源的太初之道信不足,甚至不信,才是老子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之处,所以他才会在第二十三章说完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后,再次慨叹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所谓一步错,步步错,误解了太上,后面自然要误解,否则就无法自洽了。可叹太上老君这个名号,白白在中华大地响彻了两千年,后世学人连太上老君所揭示的太初之道都不知,都无感,一通乱拽乱解,甚至拉上人间的最高统治者来凑数……伟大的老君彼岸有知,恐怕也只能连连摇头,再次呛声: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无为无不为。

      无为指向的是道之秉性时,它说的是:真常之道不但无相,而且无为。它没有任何造作,也没有任何变化,它永远是无生无灭,无二无别,独立不改,自在永在的。而无不为,说的则是:它没有主动作为,却能自动投影、客观幻化出众生及其所执持的万象万有,恰如天上一轮明月,地上自然千江有水千江月。

       无为却无不为,这种大能仅限于真常之道,人并没有这种能力。人可以无为(不为世间俗事),老子也力倡无为,为的是与道相应,以便修道以期见道;但人不会因为无为(不做任何事)而无不为。当出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时,那是道在起用,非人之力、人之用,这一点是应该明确的。                  

      愚民与不分别。

       世人往往质疑老子的愚民思想,因为《道德经》的确白纸黑字写着: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但世人不甚了了的是:老子的愚民并非真的愚民,而是使民清净,让百姓少私寡欲,見素抱樸,以便更少世智辩聪,更少所知障,从而更有可能与道相应,以期早日明道见道。且这一立场,是建立在万物乃刍狗,百姓乃刍狗,即,世界非真,万有是幻的基础上的。

       不分别,少分别的主张也建立在同样的基础上,即,世相皆幻,何必分别,何必当真?对于智者来说,身处生死幻海时显然不应致力于分别求取幻界那虚幻不实的利益,最应该,唯一应该做的是:溯本归源,走出迷宫,回归真常之域!——而欲达此目标,除了致虚极,守静笃,坐而修道,别无良方……      

       这种态度这一立场,是对虚拟现实的深刻反思,对人类困境的正确应对,其逆流而上溯本归源的修道壮举,才是真积极真无畏,且一旦成道,三身成就,五眼俱足,才是人生的真正绝唱,生命的璀璨极致。千百年来误认老庄是世事不达才退尔求次,是消极避世独善苟活等等,实在是天大的误会天大的冤枉。

       可以说,凡是证道的觉者都会理解老子,赞成老子,就像凡是证道的觉者都会理解佛陀,服膺佛陀一样。因为,生命的实相只有一个!——证道的觉者所证必然相同,所述也必然相同(虽然所用名相可能不同);而证道后继续前行,三身具足已成佛道者,两千多年来,也仅释迦牟尼一位而已!

       这也是为何本文有时会以佛陀的智慧来印证老子,而真正理解佛法深义的学人,也一定明白为何释道两家本就相通。                                          

      总之,如您所见,老子述道载道、呼吁人类与道相应以期见道成道是一以贯之的,这也是为何《道德经》深邃而博大,独特而清高,决绝于古今一切热络喧哗的世间学问,散发出孤高清冷又经久不衰的迷人光芒。

      对于老子所述之道,中西学人虽然未必能解能受、真解真受,但冥冥之中众多心灵为之吸引,心向往之则是不争的事实。

      只要尚存一分对真常之道的向往,只要不彻底沉溺于可怜的动物性生存,纵情声色,疯狂逐利,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夜郎自大,昏昧不明,人类就还有直面真相,溯本归源,走出幻境迷宫的希望。

      很显然,在这千里迢迢、注定蜿蜒曲折的回家路上,华光四射的《道德经》能够助我们一臂之力。


      《道德经》的学习至此结束,谢谢各位拨冗同行,不负伟大的老君悠悠觉者心,深深超凡智。

        后面,如有可能,我们将继续介绍正法深智,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生命奥秘,诸法实相。敬请留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