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瓷器界的 “超级王牌” ,强悍到让你怀疑人生 !


让我们回到90年前,公元1929年的一天,

曾在剑桥读书的华人吴赉(lài)熙

戴着一对青花大瓶来到了琉璃厂,

想请这一片的古玩专家掌眼并卖掉



“这可是北京智化寺供奉用的,

好东西没跑儿,可别看走眼了哇。”

吴赉熙打趣道。


可没成想,这帮专家不但没信这话,

都纷纷说这是件赝品

这时英国人霍布逊恰巧经过看到,

他只见这两件宝贝很漂亮便买下了。

回到英国后他把这两只瓶子,

转手卖给两位收藏家。

最后被热爱中国瓷器的爵士全部收走。


至正型青花云龙纹象耳瓶 

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年) 

现藏:大英博物馆



好吧,看到这,

你终于明白小编粗略的故事中,

说的正是这件大名鼎鼎的,

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

它也叫大维德花瓶。

50年代美国波普博士才依此为标准,

确定了元青花的前世今生。

而它的主人更是一位超牛掰的人物:

英国大维德爵士


大维德爵士与夫人在瑞典 摄于1963年


他号称是最伟大的中国艺术鉴赏收藏家

他收藏的瓷器堪称

     西方最顶级的私人珍藏。

      其藏瓷可与台北故宫博物院

     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相媲美。



一个远在欧洲的外国人,

到底是以怎样的热情把瓷器当成一生挚爱

         又是以怎样的经历收藏国家级瑰宝

         下面擦亮眼睛,来了解下这位传奇人物。



犹太血统、家族开银行的!

能拼命收藏1700多件中国瓷器的人,

到底是怎么个富得流油的公子哥

没想到,出生1892年的大维德,

父亲却是印度银行的创始人

同时拥有贸易公司、纺织品公司等等。

明明可以靠老子吃饭,他偏要靠才华。

1913年,他移居伦敦跑去剑桥学了法律



这么又富又有才的爵士

却与瓷器结下不解之缘。

据他的第二任夫人回忆说,

大维德与瓷器邂逅在朋友家中,

他被放在壁炉上的中国瓷瓶深深迷住。

紧接着,

他开始频繁从伦敦两家文物店里,

购买中国瓷器,1918年他得到

一件刻有乾隆皇帝御题诗的定窑碗。


乾隆皇帝御题诗的定窑碗(样式)

非大维德藏



这件藏品的获得,

使他意识到掌握中文

对于收藏中国文物的重要性

只有22岁的他为了读懂瓷器上的款识,

开始自学中文,研读中国古代文献。

到1924年他已具有中文阅读水平




不够满足,远赴中国来收藏

渐渐地,他在伦敦收藏界有了声誉,

但与当时英国一流的瓷器藏家相比,

还差得远呢!

1921年英国十几个顶级陶瓷藏家组成

东方陶瓷艺术协会

由于他收藏级别过低,

人家都不愿带他一起玩。

这下可愁坏了沉迷瓷器的富家少爷,

于是乎,1924年他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左一为大维德


大维德来到北京后,

就与刚成立的故宫博物院建立联系,

当时正值故宫景阳宫的瓷器对外开放,

借此机会他赏遍了御用官窑瓷器

这才真正体会到皇家收藏格调与品味

至此他也确立了以后的收藏标准。


 

大英博物馆第95号展厅

大维德爵士藏中国陶瓷永久借展

上图为清代各类彩瓷,斗彩,五彩和粉彩



1926年大维德继承了父亲男爵头衔

和家族生意,成为公司主席。

有了充足的财富后盾

他开始大肆收购官窑瓷器。

1927年,他再次来到北京,

恰在此时他遇到了绝佳

收购清宫瓷器的机会。


清代民国颜色釉瓷


盐业银行准备出售溥仪

1924年抵押的清室珍宝

当时这批文物抵押期已满无力赎取,

大维德看到这批精品后决定冒险一试,

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大维德与盐业银行

达成一致,购买了40多件清宫旧藏。



 独立的汝窑展柜


在这40多件器物中,

大部分为宋代名窑瓷器

其中官窑、哥窑瓷器居多,

乾隆御题诗瓷器就达20件

最后这批瓷器分三次运回伦敦。


北宋汝窑葵口盏托  大维德藏


大维德爵士藏康熙郎窑红斗笠碗,

带有玻璃质感的浓重鲜红,

口沿灯草圈脱口,

红釉垂流由上至下越来越多。

此碗底提乾隆御诗。 


青花釉里红贴塑花卉纹罐  ,元

约 1320 ~ 1350 年   大维德藏



大维德获得这批清宫瓷器,

英国收藏界引起了轰动

1930年他终于获得英国同行认同

获准成为东方陶瓷协会会员

还进入英国的中国文物收藏核心群体

——龙社




明成化 青花缠枝百合花宫碗  大维德藏


1929年故宫博物院接受英国大维德爵士捐款

修缮景阳宫瓷器陈列室



此后大维德多次往返中英两国,

1929年景阳宫修缮时他捐赠5000块大洋,

随后被故宫博物院聘为顾问

参与了宋元明瓷器展的遴选、设计工作。

并在1935年策划了伦敦中国艺术展

使得故宫展品第一次与西方公众见面


左上第一位为大维德


除了清宫旧藏臻品,

他的不少顶尖瓷器还来自同时代的

知名藏家和古董商。

比如这件五代长沙窑酒壶就来自

英国著名藏家乔治·尤摩弗帕勒斯旧藏。


 

五代湖南长沙窑酒壶    大维德藏


再比如下图这件宋龙泉窑琮式瓶

全世界留存不多

这一件就来自端方旧藏

以及日本丸山、根津,法国迈克·卡尔文,

美国的弗雷斯特,北京的藏家沈吉甫等。


 

青釉琮式瓶官窑 ,南宋,1127 ~ 1279 年大维德藏




参与二战被日本拘押,成立收藏基金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大维德的收藏和研究工作被打断,

他积极加入反法西斯活动中,

1941年他途径上海时被日本宪兵拘押

翌年才被送往莫桑比克与日本战俘交换。

在日本关押期间他的身体受到极大摧残

1945年他到美国接受治疗,

但病情并未好转。


 蓝釉白龙戏珠纹盘  元

约 1320 ~ 1350 年  大维德藏



大维德深知自己命不久矣,

不愿活着时与心爱的藏品分开

也不忍心死后一生收藏的瓷器尽数分散

于是他精心策划了一个捐赠方案,

将自己收藏的1400余件瓷器、书籍

捐给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明清白釉瓷


1950年亚非学院为大维德建立了博物馆,

取名为“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

1952年博物馆正式开放,

大维德心愿得偿

最后于1964年去世


明清各类红釉与青釉瓷


2007年,由于财务原因,

大维德基金会关闭,

后来大英博物馆接手托管。

2009年,该博物馆开放95号展厅,

永久展出大维德爵士的中国瓷器藏品。



 黄色釉瓷


北宋汝窑天青釉碗 大维德基金会旧藏《中国陶瓷图录》


北宋汝窑天青釉碗 大维德基金会旧藏

碗内底碗心刻乾隆御题诗:

钧窑都出修内司,至今盘多碗艰致。

内府藏盘数近百,碗则晨星见一二。

何物不可穷其理,碗大难藏盘小易,

于斯亦当知惧哉,愈大愈难守其器。

后署”乾隆丙午御题“,“比德”“朗润”印章。


这件汝窑碗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称精美的稀世珍品。目前传世宋代汝窑碗仅有两件,除大维德基金会的这件外,北京故宫博物院亦收藏一件。


大英博物馆 95号展厅

龙泉青釉开光人物纹六棱尊 大维德基金会旧藏《中国陶瓷图录》

清室善后委员会

龙泉青釉盘龙盖罐 大维德基金会旧藏

大清雍正年制款粉彩花鸟纹抱月瓶 大维德基金会旧藏《中国陶瓷图录》

大清雍正年制款粉彩花鸟纹抱月瓶 大维德基金会旧藏

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旧址



中国人播种、开启了瓷器的智慧文明,

西方人热衷收集、研究中国文化传统。

大维德爵士作为西方藏家代表,

将瓷器当做生命般热爱,

为世人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明财富。


这里有数十万名爱好收藏的忠诚粉丝,高手在民间,极品瓷器收藏也不例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们的理想是让大家了解古陶瓷收藏,关注民间收藏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点击右下角【在看】支持民藏就是支持我们自己!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欢迎留言、转发和分享!


赶快来分享关注吖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