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0年12月2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历史上的8月25日——1992整修黄帝陵

弘毅檀娘 弘毅文史 2019-09-22

点击上方↑↑↑“弘毅文史”关注我们

历史上的8月25日,今天我们来说说“华夏第一陵”——黄帝陵。1992年8月25日,整修黄帝陵工程开工;反映了革命理想冷却后,国家意识形态的部分调整,民族主义逐渐被官方和民间所重视。其历史背景和意义至今仍未被人们清晰认识。全文5287字。

——1992年8月25日,整修黄帝陵工程开工。

 

黄帝陵,是中华始祖黄帝轩辕氏陵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陕西黄帝陵为《史记》记载的唯一黄帝陵。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应海内外华人的共同要求,经国家批准,整修黄帝陵工程于1992年4月4日(清明节)奠基,8月25日动工建设。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黄帝最大功绩是统一华夏民族,他在位期间,有许多发明和制作,如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因此被称为人文初祖。黄帝崩后,人们在桥山起冢为陵;汉代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祭祀。这里最早举行的黄帝祭祀,是秦灵公三年(前422年)。汉武帝元封元年进行大规模祭祀后,桥山成为历代举行国家大祭之处。历代无一例外祭祀黄帝,对黄帝陵进行修缮。整修之后的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

 


轩辕庙,也称“黄帝庙”,在桥山之麓。院内有古柏十六棵,最珍贵者属“黄帝手植柏”与“汉武挂甲柏”。轩辕庙山门门额上有“轩辕庙”三个大字,是蒋鼎文1938年清明节祭陵所题。黄帝手植柏在轩辕庙大门左侧,已有约4700年树龄,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柏树。相传这棵参天古树为黄帝亲手栽植,故称“黄帝手植柏”。汉武挂甲柏,又称“将军柏”;传说汉武帝发动十余万大军,北征凯旋路过黄帝陵,上山拜祭黄帝。祭拜前,汉武帝将战袍挂在这棵柏树上,以示庄重肃穆,故后人称其为“挂甲柏”。人文初祖殿,是轩辕庙主殿,门额悬挂爱国将领程潜所题“人文初祖”四字大匾。下马石在距黄帝陵不远的神道旁,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马”;黄帝是人文始祖,历代祭拜人员要在此下马步行,以示尊重。



黄帝冢有“桥山龙驭”石碑,为黄帝驭龙升天处。传说天帝感念黄帝丰功伟德,派一条巨龙接他升天,臣民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巨龙驮着黄帝腾空而起,慌乱间人们扯下黄帝的衣襟、靴子和佩剑。后来,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起土成冢纪念。《史记》明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且汉武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

 

黄帝陵景区还有很多寓意丰富的其他景点。轩辕广场地面用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沮河古称“姬水”,轩辕黄帝因“长于姬水”而姓姬;传说这条河也叫“祖河”,黄帝被召“御龙飞升”时,群臣依依不舍,眼泪哗哗地从桥山之巅淌流下来,全部流入这条河。龙尾道共设95级石质台阶,经五个踏步组,寓意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龙驭阁,是黄帝陵区的最高点,建筑形式取材汉代阁楼,阁内墙壁有十二幅展示黄帝功德的主题绘画。

 


在黄帝后几千年,历代祭祀黄帝活动从未中断,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秦始皇规定天子坟墓一律称“陵”,汉代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汉高祖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汉武帝亲祀黄帝陵。元封元年(前110年)冬,汉武帝领军十万北巡朔方,返回时专程来到桥山祭祀黄帝冢。这是正史第一次记载黄帝陵。五胡北朝时,胡人政权尤其是北魏祭祀黄帝的记载,史不绝书。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唐朝在桥陵大兴土木,开始为期两年的大规模修缮活动,栽植柏树1140株。从此,祭祀黄帝升格国家大典,桥陵成为官方唯一指定祭黄场所,政府规范祀典,加强政治统治和文化认同。

 


经过唐末五代战乱,黄帝陵在内的前代帝王陵已出现“樵采不禁”,祭祀建筑“隳毁”,正常祭祀活动无法进行。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两次下诏规定黄帝陵及炎帝、高辛、唐尧、虞舜、夏禹诸陵“各置守陵五户,岁春秋祠以太牢”,“隳毁者修葺之”。开宝二年,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宋太祖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即今址。宋嘉祐六年(1061年),宋仁宗命坊州(今黄陵县)地方官员,种植柏树1400多棵,抽调三户人家,免除摇役斌税,专门在桥山看护和种植柏树,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前。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保护黄帝陵的官方文件


 




蒙元将孔子尊崇为“王”的同时,自然不可能忽视黄帝的地位。元泰定二年(1325年),泰定帝颁布保护黄帝陵庙敕令,并刻立《禁伐黄陵树木圣旨碑》,保护轩辕庙建筑、禁伐桥陵树木,免除宫观、寺院所属地税、商税,对破坏桥陵者加重处罚。此碑为中国现存唯一的关于黄帝陵的元代碑刻,是研究宋元时期黄帝陵的珍贵资料。

洪武光复之后,明初君臣十分重视黄帝陵的象征作用。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降旨祭祀黄帝,修缮黄帝陵庙,在轩辕庙设立五品护陵官二人,后由县令兼任。这一做法为后世沿用,县令兼护陵官成为制度。朱元璋拔高当地行政级别——明代县令多为七品,中部县县令兼任黄陵护陵官,照五品对待。洪武七年(1374年),造轩辕黄帝坐像;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天启元年(1621年)秋、崇祯九年(1636年),明朝三次大规模重修黄帝陵庙。

 



相比蒙元,满清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统治和凝聚人心作用更加重视。顺治三年(1646年),清世祖命使祭祀黄帝陵,对黄帝陵庙进行清代第一次维修。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先后派员赴桥山黄帝陵,进行三十多次祭祀活动,大修九次(其中康熙年间三次,雍正年间两次,乾隆维修一次,嘉庆年间一次,道光年间两次)。清袭明制,对黄帝陵的祭祀一般为三年一大祭,多是皇帝派专员致祭,仪式更为隆重,规模更为宏大。此外还有“制度创新”——常祀之外,每逢皇帝登基、太后寿辰、水旱灾害、五谷丰登、弭除边患,增加特祭

 


辛亥革命先烈一致以黄帝为华夏始祖和民族革命象征。民国元年(1912年)三月,孙中山先生派员专程祭祀黄帝陵,亲自撰写祭文,颂扬“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九一八事变”后,为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战,各地爱国志士倡议民族扫墓之礼。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致祭于黄帝陵,确定每年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公祭黄帝陵。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各派代表前往黄帝陵共同祭奠。毛泽东亲撰《祭黄帝陵文》,宣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昭告列祖列宗、团结抵御外侮、建立全国抗日统一战线。下面是国共两党的祭文全文:

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民族扫墓之期,追怀先民功烈,欲使来者知所绍述,以焕发我民族之精神,驰抵陵寝,代表致祭于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
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
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
始作制度,规距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
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
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
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俎豆,来格来歆!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致辞曰: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事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陕西省政府设黄帝陵庙管理所,同年秋,开工维修黄帝陵庙;次年三月,整修完毕。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认为黄帝的地位无比崇高,为与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改桥陵为黄帝陵;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当年冬,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字,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前。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成立黄帝陵修建委员会,向社会募捐,整修黄帝陵庙,扩建黄帝庙大殿等。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国民政府将中部县易名为黄陵县,突显黄帝陵独尊地位;黄陵县一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后,毛泽东亲自批示,请周恩来部署黄帝陵的维护,委托郭沫若题写“黄帝陵”碑。1959年至196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整修黄帝庙大殿;1962年,黄帝陵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1978年以后,陕西省将黄帝陵列为重点维护整修单位,先后于1984年、1987年进行过两期工程建设。1980年代以来,大批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不远万里奔赴桥山,共祭黄陵。1988年,邓小平为黄帝陵题词“炎黄子孙”。1992年8月25日开始,陕西省对黄帝陵进行大规模整修。1993年清明节,江泽民为黄帝陵题词“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994年起,每年都有国家领导人专程来陕参加公祭活动。1998年和2000年,港澳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何厚铧亲笔题写的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相继在黄帝陵落成,这是追本溯源的文化认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量。2004年清明节,中国首次以国家级礼仪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仪式当年新建的祭祖大殿举行。

 

题外话:显然,共和国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加快了黄帝陵的建设和祭祀活动的官方化、正规化;这不是偶然。辛亥革命后,中国催生被普遍认同的“中华民族”概念,当时汉族精英和少数民族文化精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坚定信奉者,抗战使得“国族认同”得到强化。蒋介石认为中国“四海之内,各地的宗族,若非同源于一个始祖,即是相结以累世的婚姻。诗经上说:‘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就是说同一血统的大小宗支。”当代很多人认为这是“大汉族主义”,在民国期间却是大部分内地少数民族精英所一致认同的理念;但民国政府在大陆的溃败使这一切被暂时中断

 


四九建政后,在苏联式民族政策影响下,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差别被人为加固并被确立下来。主流意识形态根本上与传统文化敌对,在政治浪潮中无情扫荡传统,传统文化成为愚昧落后的代名词,各民族整合国族认同的文化基础被严重弱化。苏式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是,共产主义理想超越一切自然的和社会历史的差别(无论是种族、民族、性别、语言、信仰等),主义超越民族(甚至认为民族差别妨害主义和理想);其目标是取消种族和民族差别,解放全人类,创造无差别的“新人类”;最极端的时代,甚至要用无产阶级新语言文字取代现存一切语言文字。

 


1976年革命降温后,民族认同危机在80年代出现了。笔者个人认为,1980年代受教育群体,整体上可能是最为漠视民族传统和文化的一代人。一方面,左翼革命文化依然是学校教育和政治宣传的主流,传统文化在根本上仍然被否定;另一方面,经济改革和社会现实在无情嘲讽着教育和宣传的空洞乏味和脱离现实,而欧美各种思潮不可避免地涌入中国,令当时的知识精英们“耳目一新”。这些知识青年一方面用五四以来的左翼观点批判传统文化和“劣根性”,另一方面又用欧美的民主和自由等“启蒙理论”解构和质疑官方主流意识形态;他们很多在90年代后逐渐投入基督教的怀抱,没有入教的也往往接受了基督教基本逻辑(至少是表面)或者风靡当下的白左思潮。50-70年代受教育的人群,对传统中国有隔膜和敌视,但会对当下的960万平方公里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而80年代受教育的知识精英,很大一部分同时漠视传统中国和现在中国,甚至也蔑视中华民国和台湾地区。1988年著名纪录片《河殇》就是这种思潮的体现,影响了整整一代文化精英。

 

官方敏锐地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经济高速增长不可能永续,政治合法性绝不能仅依靠GDP增长率,必须有稳定的支撑。理想政治破灭后的意识形态真空,最容易被基于同样血缘、历史和文化的民族主义取代。正是出于政治考虑和顺应民间历史反思潮流,官方在1990年前后开始在教育文宣中逐渐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如果有疑问,大家可以找些统计团队,对比49-76年,77-89年,90年至今三个历史阶段,主流媒体和教材中,“爱国”“民族”“中华”“传统”“儒家”“复兴”等词汇出现频率,再查查“革命”“共产”等词汇出现频率;相信大体是笔者前述的结论。

 

当然,最近30年的爱国主义和经典的、现代的民族主义还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差距。主要表现:1.爱国和拥护执政党相统一,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协调;2.主义不能根本否定,具体问题可以修正,原则问题尽量回避,根本理论上尽量将主义抽象化“奉若上宾”,但“束之高阁”;3.爱国主义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是汉族的,但是最终维护的是多民族组成的、执政党领导下的国,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各族摩擦,给予非汉化民族一定优待。

 


这就是1992年整修黄帝陵的历史背景,可以称之为“有中国当代特色的民族主义”。至今27年,整修黄帝陵这件事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仍未获得足够认识。笔者也只能粗略勾勒出历史背景的大体或者部分轮廓,其历史意义可能仍未显现,需要历史自己回答。90后对民族历史文化认同度远高于此前的各代人,民族不同于政权的观念已经成为潜意识的共识。2005-2006年,大陆“汉服热”在年轻人中异军突起,当时很多家长和社会各色人群难以理解。如果从整个历史大背景来观察,就不会对“汉服热”和“民国热”产生任何惊诧;如水之就下,理所然也。


轻松一刻

——(END)——

推 荐 阅 读

弘毅:迁都、改革以及国运

弘毅:何为王朝周期律

弘毅:简述“唐宋之变”

弘毅:都城变迁的历史

历史上的8月17日——五胡乱华羯赵主石勒死

历史回眸:毛泽东第一次接见红卫兵

历史上的8月19日——溥仪被捕

历史上的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

历史上的8月21日——岳飞郾城大捷

历史上的8月22日——邓小平出生

历史上的8月23日——日本进攻青岛

历史上的8月24日——清军攻陷嘉定,嘉定三屠开始

弘毅

欢迎扫码关注本人微博和公众号

微博

微信

公号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