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石涛: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


秋山图


“不似之似”可以说是石涛绘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美学观点。在清汪绎辰所辑的《大涤子题画诗跋》中,有一首康熙四十一年(1702)石涛写于青莲草阁的题画诗,曰:“天地浑镕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不似”是指在视觉上艺术形象并不一定与所描绘的对象完全一样,艺术形象不只是对客观物象的描摹照搬,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感受或笔墨本身的特性,对艺术对象进行调节、取舍、概括等一系列的加工,以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因此,好的作品不是对艺术对象逼真的复制,因绘画中注入了艺术家的所思所想、情感觉悟,虽然在形式上产生了客观的不似,但这种“不似”是画家根据表达的主题对客观对象加以提炼和取舍的结果,是为了营造神似的境界。

‍石 涛  松泉高士


石涛另有题诗云:“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间,不似似之当下拜。”这里“不似似之”是指“有意味的形式”,更指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妙不可言的高超境界。石涛擅长画松,关于画松,也曾提出“不似之似”的理论:“画松一似真松树,予更欲以不似似之。真在气,不在姿也。”这里的“不似似之”强调的是以神写形、情在形外的理念,强调绘画应由客观真实上升到艺术真实。“不似”并非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恣意涂鸦、欺世盗名之乱画,而是强调不要机械地摹写对象,不要被对象的外在形象所局限。“之似”的“似”,应当指艺术神韵的真实,艺术应真实地反映出客观形象的精神本质。“不似”和“似”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石涛这里因注重内在精神的显现而得到了调和。“形似”与“神似”的审美辩证法在石涛这里得以深化,“形”与“神”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形”是“神”的载体,“神”是“形”的灵魂。


松荫研读图


石涛在《画语录·山川章》中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在这里,石涛因能与山川的精神气质相通,抒写山川“不似之似”的真趣,成了山川的代言人,山川的形象也因此生动起来,“不似之似”可以说是情与景相互交融产生的结晶。石涛又说:“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如天之造生,地之造成,此其所以受也。然贵乎人能尊。得其受而不尊,自弃也;得其画而不化,自缚也。”可见,石涛认为尊重自己的感受,从内心的灵感、美感出发是达到画之至境的决定因素。或者说,在石涛眼里,主客统一是画境的基本审美内涵,而“不似之似”正是画境营造的不二门径。


巢湖图


石涛所处的清初画坛,师古之风当道,模仿之风盛行。众画家因缺乏对真山真水的切身感受,其绘画语言越来越空洞乏味、教条僵化,传统中那种对人生命本身的关怀精神及浪漫情怀被疏远淡忘,淹没在浩荡的模仿大军之中,于是对“气韵生动”的追求被降低到笔墨技巧的层面。在这种情形下,石涛以“一画”为纲,提出“不似之似”的命题,重新唤醒人们对艺术精神的追求,即“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如康熙三十四年(1695)夏石涛所作《巢湖图》(现藏于天津艺术博物馆),描绘的是水天浩渺的巢湖风光。画卷上用“波浪纹”和“网纹”勾勒出波涛起伏的湖面,湖中央的庙宇如空中楼阁般悬在半空,显得扑朔迷离,虚无缥缈。画面近景是山田农舍、池塘松柳、木船人物,充满生活气息。近景写实的房屋村舍之景与云雾缭绕的湖中小岛之景相映成趣又对比强烈,在不似之似中给人山幽水远、意境苍茫之感。画中题诗云:“百八巢湖百八愁,游人至此不轻游。无边山色排青影,一派涛声卷白头。且蹈浮云登凤阁,慢寻浊酒问仙舟。人生去住皆由定,始信神将好客留。”石涛借别有洞天的巢湖风光,抒发自 己对人生若梦的感慨。


山麓听泉图  石涛

石涛“不似之似”的理论,可以说是对历史上关于“形神”关系的创造性发挥,并超越了“形神”的论述,深刻揭示了艺术形象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画境营造的门径。石涛绘画作品所营造的意境包含着他对大自然无限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石涛洞穿事物的表象,认识到了艺术表现的内在本质,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生动地演绎了“不似之似”这种更高级的真实,这种辩证的艺术观深刻地揭示了艺术表现的真谛。用石涛自己的话说,艺术创作就是要“终归之于大涤也”。


梅竹图


如上海博物馆藏石涛1705年作的《梅竹图》,画面上梅树和几根细竹相互交错在一起,梅树在前竹子在后。梅枝用笔苍劲浑朴、酣畅淋漓,竹枝用笔流畅奔放、洒脱自然;一个冷艳清绝、暗香浮动,一个清丽淡雅、自在悠闲。石涛没有对梅竹进行简单的描摹,画中的梅竹并不是非常逼真具象的,很多竹叶是一笔扫过,花蕊更是随意点染,也许生活中找不到如此的竹叶、如此的花蕊,但梅竹的形象要比生活中看到的更加高雅纯粹、生动有趣。


兰花


石涛画兰,堪称一绝,如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其《兰花图》,更多的寄寓却在兰花之外。整幅立轴中有两株淡然卓立的幽兰,叶丛中有几朵兰花正在悄然绽放。寥寥数笔,裹锋铺毫,绞转翻折,兰的优美姿态跃然纸上,特别是两株兰叶中都有瘦劲颀长的点睛之笔,使整幅画充满了无限生意。墨色前重后轻,浓淡相兼,虚实相宜。郑板桥说他:“石涛画兰不似兰,盖其化也。”这种“趣在法外”的效果全凭石涛笔墨的灵气、心中的灵气和独到的境界三者融合得来,真是“变幻神奇懵懂间”。

可以说,“不似之似”是石涛画境表达的独特方式。

来源:艺术拍卖

石 涛  兰石图


兰花图


兰竹图


------------------------------

END

------------------------------

欢迎转发分享好友圈点广告,点再看,点赞,评论......说出您的感受......

-------------------------------------------

本文转载自: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仅分享文章,任何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有异议请勿投诉,可留言,本平台会进行删除。

点击图片打开相关阅读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