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霍英东只是一介地产大佬,他的葬礼不可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霍英东后来能成为香港大佬圈的教父级人物,并且享受国葬,是他的影响力逐渐从香港工商界溢出,这使他最终成为了香港大佬圈的一个异数。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刚刚在朝鲜战争中崛起,并开始涉足地产行业的霍英东,通过卖“楼花”等一系列大胆的创意,很快就成为了地产界当之无愧的霸主。我们甚至可以说,香港的60年代,是一个属于霍英东的时代。但霍英东一直保持低调,外界甚至不知道他有三个太太。霍英东的第一个太太,是他刚中学毕业的时候霍母为他物色的,之前就住在他家斜对门,名叫吕燕妮。当时《大清律例》在香港还未废除,所以很多大佬都娶了几房太太。不过霍英东也立下了规矩:永远以长房吕燕妮为尊,二房三房不能有任何冲撞长房之处。后来霍英东虽然偏爱的是二房和三房,但他还是立下遗嘱,把大部分财产,以及所有的生意都交给大房的子女,二房、三房不仅不能插手家族生意,甚至连经商都不允许。在地产业玩得风生水起之后,霍英东的太太和香港一些商界朋友的太太,组成“太太圈”,她们经常在叶北海的家里打麻将,而何鸿燊的太太,也在其中。不要小瞧太太们的牌桌,这一向是商界重要的情报集散地。事实上,正是“太太圈”,无形中引发了澳门的一场巨变。当时叶北海是出了名的好赌,而霍英东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开车去接太太,两人因此结识。有一天晚上,叶北海提议一起去吃宵夜,当时除了太太们,还有霍英东和何鸿燊,但那时的何鸿燊还未涉足澳门赌坛。席间,叶北海突然提起竞投澳门赌牌的事。霍英东当即表示对博彩业毫无兴趣,而且当时澳门鱼龙混杂,势力盘根错节,外地人很难立足。过了两天,霍英东又突然接到澳门朋友打来的电话,说明天要在澳门举行一场足球赛,邀请他参加。霍英东自小喜欢踢足球,当天晚上,他就乐呵呵启程去了澳门。结果在球场,霍英东又见到了叶北海、何鸿燊等众多名流 。赛后聚餐,一位澳门商人突然曝出一句话:“还有两天赌牌就要开投了,听说霍生在运筹帷幄。”霍英东一脸懵逼,立马否认三连:“我真的只是来踢球的.....”。但是这种事儿,媒体怎能放过,于是不断地炒作,把霍英东和何鸿燊说成是“食饼仔”。“食饼仔”是一种蔑称,指拍卖中的一种投机行为,多位竞投者通过合谋搅屎,从中捞取好处。霍英东很生气,也很轴,既然你们说我搅局,那我就和你们搅到底。于是他对何鸿燊说:“要么不搞,要搞就搞大的,我们不仅要开赌场,还要建设整个澳门!”如何繁荣澳门?
后来霍英东曾隐晦地表示,当初“太太圈”的那场宵夜应该是场预谋,有人希望他能入局。因为他在港澳已名震一时,而且“他们”更看重自己背后的一些资源。自己之所以下决定参与,主要还是因为有何鸿燊,有他在,比较稳。后来果然如霍英东所料。取得专营权后,澳门的一些旧势力从中作梗,造出很多事非。何鸿燊当然也不是吃素的,他随即出价100万,向外界放出风声:如果我被谋杀,谁能在48小时之内缉杀真凶,这100万就归谁。当时澳门尽是三教九流,别说100万,就是出价几万,也有人愿意赴汤蹈火。1962年1月,霍英东、何鸿燊等人的新花园赌场正式开张,同时,此前的澳门几大巨头正式退出澳门赌业。同年6月,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成立,何鸿燊为股东代表,霍英东等人为董事。1970年,霍英东等人又兴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赌场之一——葡京大赌场,这已经成了澳门的象征性建筑了。霍英东、何鸿燊等人介入后,澳门赌业,乃至整个澳门,都焕然一新。在此之前,澳门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产业,而且三教九流汇聚,治安很乱。在此之后,澳门一跃成为世界三大赌城之一,博彩业成为了澳门的经济支柱,澳门经济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在当时的澳门,谁取得了赌场专营权,谁就能垄断澳门的经济。所以他们不仅经营博彩业,在码头、地产、酒店、机场、金融、百货等行业都有投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澳门旅游娱乐公司在当地一家独大,公司的主要股东是霍英东、何鸿燊、叶汉、叶德利四人,而且霍英东是最大股东,占股30%,其余三人只各占10%左右。后来其他股东陆续退出,所以澳门赌坛几十年风云变幻,霍英东和何鸿燊却屹立不倒。直到澳门回归前夕,霍英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主动退出,把董事长之位让给了“周大福”的掌门人郑裕彤。在上世纪澳门经济发展史上,霍英东和何鸿燊是两个极为重要的人物。霍英东和何鸿燊,两人一冷一热,一个谋划在后,一个冲锋在前;一个谨小慎微,一个处事张扬。两人互相制衡,完美协作了几十年。但除了生意往来,霍英东一直和何鸿燊保持着一定距离,私交并不多。“他下棋打死不认输,有时眼看着要输了,他就坐在那一动不动,直到有人说开饭了,他就站起来,说大家吃饭了,这盘棋不作数。”
两个不能愉快地下棋的人,是很难成为朋友的,但是谁又规定不是朋友就不能成为最佳拍档呢?
全香港的人都在议论,霍英东因为战时走私,港府要将他递解出境。在当时,香港人最怕的不是坐牢,而是递解出境。别忘了,香港是座移民城市,当时很多人是逃难过来的。而从1949年起,港英政府就开始对一些“左派”人士和一些被港英政府视为不受欢迎的人物采取递解出境的政策。而且港英政府赶人不像现在的房东,房东至少会说:“你给我在两天之内搬走!”但港府基本上都是大半夜把人拎起来,连夜驱逐出境,跟赶耗子一样。当时的港英政府很小心眼,那些在朝鲜战争时期向大陆偷运物资的人都被他们记在了小本本上,当时的船王包玉刚虽然只是小打小闹,也一度被怀疑,更何况是霍英东。但一开始,这些只是流言,港府并未透露任何风声,所以霍英东一直怀疑是地产界的同行在散播谣言。1966年底,澳门发生了“一二·三”事件,无数左派平民涌上街头,民众罢工罢市,这是澳门开埠四百年来最大的一次内乱。“一二·三”事件发生后,澳门瞬间成了一座死城,谁都不敢去。何贤不是一般人,霍英东就说,何贤是当时澳门的话事人,澳门的事务,无论大小,一般都请他出面摆平。若何贤说一句“搞人家干什么呢?”问题就可以解决。1967年5月,香港也爆发了“五月风暴”,罢工工人与港英政府的防暴警察起了正面冲突,香港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罢工、游行、纵火、枪战、暗杀、炸弹袭击愈演愈烈,连明报社长查良镛(金庸)也收到死亡威胁而一度离港避难。这起暴力事件,最终造成51人死亡,800多人受伤,接近2000人被检控,查处一千多枚炸弹。事件刚发生,霍英东就连夜收拾行李,次日一大早就买了临时机票飞往英国。当时,几乎所有的亲中人士都站出来支持罢工工人,反抗港英当局。因为朝鲜战争时期的经历,霍英东早就被视为了亲中阵营的重要人物,就像张无忌被视为了抗元主帅,所以他一定会被迫卷入其中。但霍英东的态度很明确,他既反对港英当局暴力镇压工人,也不赞成左派工人采用如此激进的方式来处理劳资矛盾。最重要的是,他一个商人,哪能和港英政府对着干?当时霍英东在九龙尖沙咀有一栋商业大厦,就是如今的星光行。那时星光行的人气就很旺,租户极多,其中较大的一个租户是中艺公司,有中资背景。由于中英两国正在闹别扭,而霍英东又把星光行组租给了中艺公司,港英政府就想,好你个霍英东,居然敢亲中!美国人说,所有星光行的租客不能买卖美国货。英国人则掐断了星光行所有的电话线。霍英东走投无路,只能卖了星光行,但他也知道,英美两国都不希望星光行落入中资公司,所以他只能以低到离谱的价格把星光行贱卖给一家英资公司——怡和洋行旗下的置地公司。他意识到自己在香港的地产业将寸步难行,于是他决意淡出香港的地产业。正是在这个时候,李嘉诚、郑裕彤等后来的“香港四大家族”趁虚而入,他们在70年代开始崛起,并逐渐取代霍英东,成为香港新一代的地产大鳄。港英政府除了在地产业限制霍英东,在其他行业也开始了搅屎。霍英东原本是香港最早介入货柜码头经营的一批人,1968年左右,那时世界货柜运输业刚刚兴起,但因为港府处处刁难,霍英东也失去了发展货柜码头的机会。1967年是霍英东事业上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霍英东迅速崛起,叱咤风云;在此之后,他开始转攻为守,甚至逐渐淡出香港商界。1968年,在贱卖星光行之后,霍英东就带领一支船队奔赴东南亚,先是在文莱兴建港口,之后又跑到马来西亚填海。第二个策略,是承包大量市政工程,以此来改善与港英当局的关系。和地产业相比,疏通河道、排水排污、街道隧道等市政设施工程往往吃力不讨好,赚不了多少钱。但霍英东之所以在这些领域大包大揽,并非为了赚钱,而是以此来建立与香港这座城市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确保港英政府不会轻易动他(比如驱逐出境),同时也能改善港英政府对他的看法。
因为受到港英政府的猜忌和打压,霍英东开始有意识地与内地建立联系。霍英东的第一次北上,是在1964年9月底,当时他接受了北京发来的邀请,参加建国15周年的阅兵大典。为了避人耳目,霍英东没有直接从深圳过海关,而是绕道澳门。在1972年中英正式建交前,霍英东与内地都是在暗中往来。中英正式建交前后,大陆曾向港英政府明确表示中方对霍英东的态度,希望港府不要搞事情。此后,霍英东才敢公开地与大陆频繁往来。不过因为当时大陆尚未改革开放,双方在经济上的合作一开始并不多,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宗生意,是霍英东拿到了内地石油的出口代理权。1976年,小平同志复出,霍英东也迎来了新的机会。1978年,霍英东带着全家人回广州番禺探亲,表面看匪夷所思,霍家离乡那么早,甚至自己都不知道是番禺人,有什么亲可探呢?但当你纵观那个时期的香港大佬,会发现“探亲”就是个常规操作啊,包玉刚探过,李嘉诚探过,董浩云探过......这种投石问路的方法,成为众大佬了解大陆政策的窗口,而且探完后的标准动作,就是捐助学校,或者投资酒店宾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白天鹅宾馆。这是大陆首家五星级酒店,而且当时霍英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从酒店开业的第一天起,就免费向大众开放。这在当时简直是破天荒,其轰动程度不亚于《红楼梦》里的贾府放出话来:我家大门常打开,大观园欢迎您。
大家当然都反对,昂贵的地毯被踩坏了怎么办?精致的花瓶被顺走了怎么办?老百姓被挤坏了怎么办?但霍英东还是坚持要开放,最后是霍英东的一位助手给一位中央领导打了电话,领导拍板道:“开!让咱老百姓也看看,什么是改革开放,什么是高档酒店!”
结果刚开业,广州市民们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携家带口前来参观,酒店的公共厕所里每天消耗四百卷卫生纸不说,而且广东人向来喜欢穿拖鞋,结果一天下来,清扫人员收集了一箩筐被挤掉的拖鞋。不过好在一段时间过后,被满足了好奇心的老百姓也对白天鹅宾馆没啥兴趣了,他们说:不过,霍英东一直把白天鹅视为得意之作,即使到了晚年,遇到访客都会说说其中的故事。客观地说,无论是设计,还是酒店的经营管理,白天鹅确实对当时大陆的其他宾馆形成了降维打击,所以白天鹅后来的盈利也是不错的。他曾以一人之力勃兴了香港的地产业,又和何鸿燊一起成就了澳门,所以他就开始想:早在1980年,霍英东就考察了海南,当时海南的马路上跑的不是车,而是牛啊羊的,有些地方还晒着谷子。霍英东觉得这地方没戏,就走了。“你千万别来,海南关系复杂,我已经进了两次医院,再搞下去,只怕要短几年命!”
1986年春节后,霍英东接到了北京打来的电话,邀他赴广州共商海南开发大计。两人见面后,对方开门见山:“中央有意开发海南,希望你带个头!”
他一开始的构想,是在海南的龙牙湾兴建高尔夫球场和茅屋式别墅,再逐步把海南打造成东方的夏威夷。但这个项目后来成了渣渣,因为海南的关系确实复杂得就像月老的那团红绳,理不清,也剪不断,霍英东一开始还能在经济上支持海南开发,到了后来,就只能在精神上支持了。之后霍英东又投入到了广州南沙岛的全面开发中,这也是他晚年最重要的商业布局。这个离深圳仅有80公里的地方,除了十九涌鱼人码头的海鲜让人记忆犹新外,就是售楼小姐的那句标准台词:当然,霍英东在大陆的投资远不止这些,建体育馆,修游泳池,架桥修路,给奥运健儿发纯金的金牌……这些事他也没少干,有时一出手,就是上亿元,只是大家并不知道有他的身影......经历了是是非非又惊心动魄的大半生,霍英东也许早就参悟了那句诗词: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2006年10月28日,84岁的霍英东病逝于北京。很多人把霍英东比作当代胡雪岩,但胡雪岩并没有得到善终,而霍英东去世时享受的却是国葬。当时为其扶灵的10人中,除了何鸿燊和李兆基,其余多为政要,而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香港首任特首董建华。1985年,曾经的“香港船王”董浩云(董建华之父)创办的航运公司——“东方海外”,陷入了困境。正是在这个时候,霍英东出手1.2亿美元,拯救董氏家族于水火,并帮助董建华重组“东方海外”。很多人对此不理解,东方海外明明已经成了烂摊子,精明的霍英东为什么会出手相助?不过也有人猜测,霍英东只是北京方面的“代理人”,其背后的资金来自大陆,目的是为了“托市”,以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这件事,要保密。
另外一件事发生在97年前夕,当时大家都在猜谁会成为香港首任特首,有很多人押宝霍英东。霍英东后来说,大陆确实曾就行政长官的人选问题征询过他的意见,但他毫不犹豫地以身体原因婉拒了。至于他向对方推荐过什么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在1996年1月,当大家都在讨论特首人选,一向低调的霍英东公开对媒体说:“我认为他(董建华)是行政长官的理想人选。”
此时的霍英东,钱虽然没李嘉诚等人多,但在香港,他说话的分量肯定是最重的。至于霍英东为什么主动退出候选人之列,他公开的理由是年事已高,但更重要的原因,可以从他另一句话中找到答案:“行政长官的权力,可能还比不上任何一个市、县的书记、市长。”
自始至终,霍英东对政治并不感冒。但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他还是早早地被卷入其中。直到晚年,他还经常做梦,梦到大半夜突然被港英当局的阿sir叫醒,然后连夜被逐出了香港。在去世的前几年里,霍英东喜欢听黄霑的《沧海一声笑》,歌里的人笑天,笑地,笑沧海,看似豪情万丈,实则一襟晚照,满腔寂寥。当金庸笔下的江湖侠客都被卷入门派权力之争,甚至被卷入到金、辽、元、宋、西夏的是是非非中,江湖就不再只有快意恩仇了。《霍英东建的中国首家五星级酒店,开业后每天消耗400卷卫生纸》,比耶男孩
作者简介:良叔,百万用户新媒体创始人,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原世界500强高管,良翰商学院创始人。欢迎关注公众号良大师(ID:liang_da_shi)。
▲扫一扫上方的二维码,加我微信
商务合作 | 转载互推 | 培训咨询 | 文案条漫订制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 合作
类似话题你或许还想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