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群里的一篇文章, 精辟,发给大家共享!必看
这是一位老同学发在群里的一篇文章,拜读之后,觉得确实挺好,所以转过来和大家共赏,可以静心看看,认真读完。
人生步入老年,该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气。这个福,是自然自在的衰老过程和形式,所谓仁者之寿。
自古以来,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但有不少人却过分地追求长寿,走进了误区,反而忽略了生命里真正的价值。
一生被名利所折磨、奔波的人们,又开始忙于琢磨如何长寿?于是,又开始折腾起自身来了!
哪个活法最长寿?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街谈巷议,道听途说……听来听去,越听越迷茫。别人的活法,只能欣赏不能照搬,跟风的模仿,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老年慢性病很严重?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应该视为正常,何必当做病变?天天测血压、量体重,形成负担,为此食寝不安,反生大患。
抗衰老?衰老岂能抗,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况且,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活了多少岁,而在于有生之年中,我们是否真正懂得并提升了生命的质量。
生命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质量第一,数量并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
长寿的前提,是能自理,是不麻烦、少麻烦他人。不然,则如孔子所言:长寿多辱了。“辱”就是失去了尊严。
何为责任,老了还能做到不拖累儿女就是尽最大责任了,为人子女,没有不希望父母幸福健康的,让儿女们安心放心比给他们任何物质条件和经济帮助更重要!佛说:父母给孩子越多,孩子的福报越少。不知道有几个父母开悟!
优雅地老去,那是文化的境界;体面地老去,那是物化的支撑。二者的内涵太讲究了。我想,还是心平气和从容地老去吧。
有一个数据,不论你感不感兴趣,都应知道并建议你引为借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6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指出,2015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为76.1岁。
按数值反观我们也就是说,还有20年左右的明天。所以,对我们而言,真正有趣味的岁月,也就只有十年左右。因此,要真正地把这几年过好,还真要认真地盘算一下,以求尽可能不留遗憾,少留遗憾。所以应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是真,有真才有善与美。素面朝天是自信的美;薄施粉黛,是自尊的美。
接纳年纪的增长,接纳身体状况不如年少健壮,别去赶“抽、隆”的时髦,别去做“增大、延时”的傻事。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达,给与人类防治疾病和减缓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有药就吃。过度的治疗,得到的是无尊严无意义的生命。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孝”字,真是对晚辈严酷的考验。
敬畏生命的同时,也要学会笑对归宿。死亡既然是最后的归宿,生命的必然,自然也就没有必要过多地害怕了。一切顺其自然,交给“命运”就是了。
人生苦短。一个短,没有两个短。半百是短,百岁还是短。人生的来去,不过是幸运和遗憾的往复,不外是美好和烦恼的转换。
过去的,感恩;未来的,祈祷。其实,能属于“可以自主”的东西很有限。
请你想想:我们的先辈们,包括古往今来的多少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看过电视吗?用上手机吗?玩过微信吗?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幸运,偷着乐吧!
世间的美好多着呢,谁能享有完全?未来的精彩多着呢,谁能享有永远……
老年之福,不再是占有、贪婪;这个福,也不由你主观的设计、策划。老来之福,在于随遇而安,及时行乐。一切的一切,恰到好处,不可缺少,过了便错。
没有去过但又非常想去看看的地方,一定要趁早去,别犹豫。
该抓紧办的事情,不论大小,一定不拖沓,抓紧办。趁着我们还能“心血来潮”,有点“想起一出是一出”的激情,办了也就办了。没办,大都也就办不成了。
深藏心中的故事,不论酸甜苦辣一定要讲出来。千万别等到你心中想讲可嘴巴却不听使唤的时候,因为那一天可能会来得很快。
身体器官该省的地方,一定要匀乎着使用,延长健康的保质期。精心养生,科学保健,不再计较个人得失,不再过度劳累,不再和生命开玩笑。
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老伴就是糖,只有他(她)在的日子才甜。回想过去,常因家务琐事拌嘴斗气。展望眼前,两鬃渐染,眼花手慢,一定要好好关爱互相温暖。
以快乐为标准的随心所欲。但心气不可太高,欲望不要过强,要将随心所欲与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结合起来。
既要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更要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因为在未来的日子里,主观的比重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小,最后连吃喝拉撒都要由人客观地来摆布了。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生命、健康、老年和快乐都有了新的理解!真的太有哲理了,发给朋友们看看吧!告诉大家,好好把握接下来的二十年,不虚度,不过度,从容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