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央行监事会主席:数字化如何影响金融稳定
编者注:本文发布于欧洲中央银行网站。是欧洲中央银行监事会主席Claudia Buch在德意志联邦银行组织的“数字化和金融的未来”研讨会上的致词。本文由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编译。
如下是演讲全文:
非常感谢组织本次“数字化与金融的未来”研讨会。我非常感激和荣幸,恰逢我和Joachim Wuermeling的告别活动。我要感谢尊敬的小组成员接受邀请今天在这里发言,我要感谢你们所有人的到来。
首先,我要感谢德国央行所有亲爱的同事,多年来我与他们密切合作。我们的合作塑造了我对银行和金融体系、金融稳定、我们机构在欧洲及其他地区的关键作用、以及中央银行在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市场福利、增强一体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的思考。在当今不确定的世界中,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我要衷心感谢你们的伟大合作,我为我们共同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但是,我在德国央行担任副行长的近十年时间,实际上既不是我们合作的开始,也不是我们合作的结束。自2000年代初以来,我与德国央行在许多研究项目上密切合作,在我担任欧洲央行监事会主席的新角色中,我将继续与大家合作。
处理当今的话题——数字化的影响及其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仍然是我们在欧元体系中的共同责任。
如今的银行所处的环境与30年前截然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数字化的变革性影响。数字革命以及人工智能的兴起有可能从根本上影响银行在经济中发挥的关键职能。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道德风险,并利用其独特的地位提供存款和贷款服务——这些职能决定了银行的特许经营价值及其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
这就提出了三个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现在是否正在目睹金融服务提供方面的技术突破?还记得Paul Volcker在2009年说过的话,“过去20年来,我所看到的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是自动柜员机”。
其次,数字化如何影响银行在风险与回报之间的权衡?这是否会导致更多的竞争和利润率的压缩,从而引发对收益率的追求,进而破坏金融体系的稳定?还是有制衡力量可以让银行更好地管理风险?
第三,针对这些趋势的正确监管反应是什么?在我看来,各国和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以及解决系统性风险之源是监管应对措施的关键要素。
我们今天当然无法回答所有这些问题,但我非常期待进行小组讨论。
✦
不断变化的银行业竞争格局
✦
在过去的30年里,银行业经历了许多重大的转变。让我强调改变银行业竞争格局的三个转变。
首先,银行国际化进程迅速。让我举一个欧洲的例子。今天,国际银行在中欧和东欧占有重要地位,这一发展是由放松管制和私有化推动的。这与1990年代初中欧和东欧国家开始开放形成鲜明对比。从历史上看,外资银行主要跟随其企业客户向海外扩张。在金融中心之外,它们的市场份额主要局限于与贸易有关的业务。但现在,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都出现了长足的增长,促进了外国银行进入新市场。
其次,银行正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这场竞争来自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和点对点贷款机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也来自大型科技公司和金融科技初创企业。有几个因素推动了这一趋势,包括对银行的更严格监管以及对不同或更具创新性的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虽然大型科技公司利用其庞大的用户群、技术专长和数据分析能力来提供服务,但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往往处于金融创新的最前沿。
第三,金融服务数字化确实是银行业发展的关键点。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所提供的服务类型,而且还重新定义了这些服务的交付和消费方式。数字化正在改变金融服务捆绑在一起的方式。未来关键的相辅相成的服务可能不是存款和贷款,而是金融机构会从在线商业活动和社交媒体获得的信息方面获得比较优势。数字化还降低了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成本,减少了在国外市场设立实体店的需求,这实际上可能有利于整合。
✦
数字化如何影响银行的稳定性?
✦
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对监管者和规制制定者意味着什么?关于数字化是否会增加或降低金融服务的竞争程度,目前尚无定论。关于竞争如何影响稳定性以及它如何影响银行体系的风险/回报权衡,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一方面,限制竞争的力量可能会增加稳定性。弱竞争会产生垄断租金,银行可能希望通过投资更安全的资产来保护这些租金。另一方面,在竞争较弱的市场中,不稳定因素可能会增加,因为市场力量较大的银行可以设定更高的利率,这可能导致借款人选择风险较高的项目,从而导致银行风险增加。实证研究表明,银行业的风险/回报权衡取决于风险类型(投资组合风险、破产风险、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和所考虑的商业模式(零售银行与批发银行)。
我们在过去30年中看到的趋势如何改变风险/回报的权衡?
让我们先说国际化。银行业的国际化有助于更有效地分散风险。通过在不同国家开展业务,银行可以将其风险敞口分散到更广泛的经济环境和行业。国际银行业务可以通过利用不同市场之间缺乏完美相关性来实现更稳定的投资回报。但另一方面,银行业的国际化为金融冲击更容易从一个国家蔓延到另一个国家创造了途径。在一个高度互联的全球银行网络中,一个国家银行业的压力会迅速影响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和市场。冲击可能会波及整个国际银行体系,通过投资损失或储户和投资者的信心下降而影响到进入该市场的银行。
十年前建立的银行联盟是对一体化潜在不利影响的回应,同时也是加强可持续一体化的渠道。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暴露了欧洲银行业的重大脆弱性,以及管理跨境银行风险的国家监管框架的不足。随着2014年单一监管机制(SSM)的启动,欧洲央行承担了对参与国重要银行的直接监管,共同的监管标准得以建立和执行。这确保了对SSM内银行的跨境活动和风险敞口的一致监管和更全面的监控,支持欧洲银行市场的一体化。欧洲央行的《2023年监管活动年度报告》提供了对增强欧洲银行业韧性而采取的措施的见解。
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带来的竞争变化同样影响银行的稳定性,既有利于分散风险,又引入新的风险传染渠道。从积极的一面来看,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加剧可以导致金融体系更加多元化。分散投资可以将风险分散到更广泛的机构中,这些机构具有不同的承担这些风险的能力。整个系统可以变得更能抵御冲击。然而,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也带来了新的脆弱性,特别是与流动性风险和高杠杆率相关的脆弱性,并可能增加承担风险的动机。对短期资金的依赖使非银行金融机构容易受到流动性紧缩的影响,从而可能被迫以低价出售资产,并可能引发资产价格的螺旋式下跌。此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意味着非银行部门的困境可以通过直接敞口、共同资产持有和市场情绪迅速传导到银行。银行可以减轻这种风险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加大对非银行交易对手风险的评估和管理。
最后,数字化影响着银行业的风险和回报。一方面,数字化可能会使银行面临新的风险,例如网络攻击和对第三方提供商的高度依赖。网络威胁可能会损害银行的数据完整性、隐私和整体运营连续性。欧洲央行目前正在对109家直接受监管的银行进行网络弹性压力测试,以评估银行如何应对网络攻击并从中恢复。同样,如果这些提供商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故障或中断,那么依赖有限数量的技术提供商提供关键服务可能会带来重大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数字运营弹性法案》(DORA)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更多监督和监督银行外包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金融部门的集中度更高(通常是数字化转型的结果),可能意味着更高的盈利能力和建立更大风险缓冲的能力。此外,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并整合创新解决方案,银行还可以从更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中受益。
✦
监管部门对金融服务数字化的回应
✦
目前的审慎银行监管框架旨在实现技术中立,因为它认识到,在最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方面,监管机构和监管者并不比市场参与者拥有更多的知识。但这当然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忽视技术。相反,我们需要了解数字化对金融体系风险的影响,并应对潜在的不稳定力量。
数字化无疑加强了国家和部门之间政策和监管协调的必要性。银行风险从未止步于国境,但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无疑会影响冲击传播的速度和性质。因此,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金融稳定委员会(FSB)重新焕发活力,在协调国际努力以监测和应对数字化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在制定银行审慎监管的全球标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调整了这些标准以适应金融服务的数字化。FSB和BCBS都建立了评估监管政策的框架,这对于监管机构的问责制和透明度至关重要。在欧洲,对加强协调的推动导致了在建立银行联盟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并呼吁建立资本市场联盟。银行联盟和资本市场联盟都是建立更加一体化和更具弹性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步骤。
在这种合作中,需要解决数字化和金融服务提供变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全球金融危机后,对银行实施了更严格的监管,以减少未来危机的可能性和影响。改革旨在通过提高银行的资本化来增强银行的韧性,从而使它们能够更好地吸收损失并降低系统性风险。改革还解决了“大而不能倒”的问题,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资本要求,并加强了恢复和解决机制,减轻了银行倒闭时纳税人的财务负担。
我们同样需要解决非银行机构产生的系统性风险。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一样,在全球金融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影响国内和国际流动性和市场运作的活动。与银行一样,非银行机构需要足够的韧性,以减少陷入困境的可能性并减轻冲击放大,需要从系统性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仅仅关注个别机构。
虽然加密资产市值小,目前还不具有系统重要性,但历史告诉我们要保持警惕。监管机构目前的任务包括对未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进行全面评估,需要预防性监管,以便在这些风险发生之前解决掉。这包括密切监测、国际合作以缩小监管差距,以及共同努力防止监管套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加密资产市场(MiCa)的监管是欧洲对提供加密相关服务的关键回应。
最后,数字金融领域的一个新挑战是政策领域之间的界限模糊。数字金融服务往往跨越传统行业界限,结合了银行、投资和保险服务等元素。因此,旨在促进金融技术创新的政策可以对几个政策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审慎监管者不仅需要相互协调,还需要与竞争相关的主管部门协调,以了解动态的市场力量。这种协调对于确保数字化的推动和由此产生的市场集中度(尤其是由于第三方金融服务提供商的市场力量)不会破坏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END
往期推荐 ●●
// 1
// 2
// 3
// 4
【反侵权声明】
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原创作品屡遭侵权,为维护合法权益,特发表以下声明:
1、一些客户端,未经授权转载我院原创作品,是严重的著作权侵权行为,我院予以谴责及警告,并保留依法追诉的权利;
2、我院严正声明:不得在未注明出处,未取得本公众号授权的情况下对我院翻译、研究的内容进行全部或部分内容截取转载。
温馨提示:现“订阅号”已开通公众号置顶功能,广大读者可点开“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公众号,点击“星标或置顶公众号”,即可将“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置顶,以便方便您随时浏览本公众号的最新动态并查阅相关信息。
关于我们
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Asia-Pacific Future Financial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AFF)由多家领先的金融机构、FinTech公司、学院等共同发起,并与17名联合学术发起人共同组建。
机构发展
2018年,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携手深圳市金融局、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共同推动,在深圳市金融局和福田区的大力支持下,成立深圳未来金融研究院、深圳未来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
国际合作
2019年5月11日,亚太未来金融研究院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署《FinTech合作协议》。这是新加坡金管局继2018年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签署合作函后,与中国主体签署的第三份合作协议。
微信号:apffri
电话:010-66214100
邮箱:apffr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