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挨打巷?肥猪市街?这些“让人捂嘴”成都街名怎么来的?


成都

在历史上是古代蜀国的国都

历史悠久,文化丰厚



如今

在四川乃至全国的城市中

成都的街名不仅具有代表性

而且独具特色

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搜罗了一些

你意想不到的街名故事

用心观察你会透过这些街名更了解成都




挨打巷



“挨打巷”就是现在的兴蓉东街。兴蓉东街在改造前没有具体的街名,但因为街道窄没有路灯,经常发生抢劫事件。到了晚上,路过的人经常“害怕挨打”而一路小跑,于是被附近居民称之为“挨打巷”。




肥猪市街



浆洗街附近有一条肥猪市街,当地住户解释,因为这里过去是杀猪之地,也就是猪市所在地,大家戏谑地称其为肥猪市,没想到这一叫法竟沿用了下来。



猛追湾



最初其实有个很俗气的名字—母猪湾,只因那里卖猪的多。后又传说是张献忠起义武装,受大慈寺和尚追赶而得名。




SM广场

SM广场,因为该广场由菲律宾SM集团投资修建,而SM最初的意思是“鞋庄”(Shoe Mart)。




跳蹬河


其实这条所谓的河,就是一条小水渠,由于可以轻松跳到河对岸,故名跳蹬河。




神仙树


神仙树原来叫做寿仙场,当年那里有座小寺庙,庙中有一株枯死多年的老黄桷树,某一年,这株黄桷树忽然发芽了,而且空的老树洞还积满了清水,令人神奇不已。迷信者言枯树已成仙显灵,饮其水能治百病,愈传愈玄。于是四方善男信女便给枯树披上红衣,求神赐福祛病,香火盛极一时,因此得名神仙树。




浣花溪



传说浣花夫人是唐代浣花溪边一个农家的女儿。相传浣花夫人为一老僧深远洗僧衣时,当僧衣入水濯洗,水中立时呈现无数莲花,五彩缤纷。从此,后人便称小河为“浣衣溪”。




青龙街


过去在墨池(现十三中学)附近,有人见青龙从天而降,至墨池化为美女,因建龙女祠以为纪念。后此街命名为龙女祠街,改为青龙街。




长发街


传说此街有一尼姑庵,内有一长发尼姑。尼姑为何披肩长发?原来她蓄发是为了征兆百姓庄稼茂盛生长,而且据说其长发还能驱邪治病。此街因有这个长发心善之女尼而得名。




高笋塘

古时候有个男孩早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抚养成人,培养教育长大成材,其中艰辛可想而知,他努力考取状元之后衣锦还乡时母亲尚住在老茅屋里,他为了表示对母亲的养育之恩,在母亲所住的屋后种满她最爱吃的高笋,种了很大的一片池塘,为世人所传诵,高笋塘因此而得名,沿用至今。




花牌坊

名妓牡丹,因青楼破败嫁入当地一个养猪人家, 四川饥荒时期,牡丹正值身孕,极富乳汁,遂将乳汁搜集,赠与饥荒之人,解救了当时不少饥荒之人,被后人一直传诵。四川巡抚杨馝得圣令修建牌坊以瞻仰名妓牡丹功德,称作“牡丹牌坊”。因牡丹为花中之王,遂改为“花牌坊”。




三多里


抗战时期,因怕日机轰炸,政府在房屋院落之间开辟一条临时通道一疏散人流,民间称为“火巷子”。抗战胜利后,为庆祝人民安居乐业,以“多福、多寿、多子孙”三多为寓,取名“三多里”。




衣冠庙



相传关羽死后,刘备没取回他的尸首,就在现在的位置立起一座衣冠庙来纪念他。每次祭祀,刘备出城都先在洗面桥沐浴焚香,再到衣冠庙拜祭,故得此名。




洗面桥


当年刘备出兵讨伐东吴时,出成都南门又想起关羽之死便痛哭流涕,士兵也无不怀念关将军,于是全军军姿虽齐但士兵脸上都挂有泪痕,刘备便命将士用河水洗面,自己也在小河桥边下马,让坐骑饮水,洗装整面。




子龙塘


顾名思义是以前赵云洗马的地方,又叫顺平侯洗马池。但在清末的时候被废弃了,建国之后改名建设路,洗马池就在建设路中断;现在的洗马池遗址上盖了建设路小学。




三圣乡


三圣乡因有三圣庙而得名,三圣庙建于清代,供奉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黄帝史官仓颉,后又改奉刘备、关羽、张飞,炎黄二帝系华夏始祖,刘关张乃三国英豪,古代圣贤使此地人气聚集。




春熙路



春熙路是由军阀杨森于1924年建成。最初,成都市春熙路因杨森头衔“森威将军”而命名为“森威路”,后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的典故,改名为春熙路。




九眼桥


九眼桥原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是锦江上最大的一座石拱桥。因桥身共有9洞(石拱)而得名。




骡马市



明末清初,四川几经动乱,大军云集成都,少不得要办理军需后勤,于是开辟了骡马市场,从而有了骡马市街。



磨子桥


杨(升庵)状元的府第,在今天的状元街内,其实这座大宅,本是杨升庵的父亲、明朝的名宰相杨廷和修建的,宰相官位一品,状元是最高学位。人民不以官职而以学位命街名,除了说明升庵的威望高于乃父,也可见高级知识分子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后来不知怎的人们把“状”字读成“转”字,呼成转元街了。什么转得最圆?磨子转得最圆,竟又一度演化成磨子街了。




八宝街


一听这条街名会让人联想到八宝粥……清末为贫民聚居地,沿街多为竹蔑为墙,草席为顶的简陋棚屋,被当地人称为“笆笆巷”。因其名不雅,民国初年据其谐音改为“八宝街”。



除了以上街名

成都还有很多体现古时繁华的符号



有牲口集市:牛市口、羊市街、骡马市街。


有买卖饲料的:糠市街


有买卖吃的:肥猪市街、鹅市巷、鸡市街、鱼市坝、米市街、海椒市街、盐市口、果市巷、菜市巷、乡农市街。


有卖穿的:暑袜街、纱帽街。


有买卖各种器物的:锣锅巷、草市街、坛罐窑巷、草鞋市巷、竹市巷。


有手工作坊:染房街、染靛街、浆洗街、皮房街(今顺城大街)、金丝街、银丝街、铜丝街、打金街、打铜街、油篓街、线香街、灯笼街。


另外还有像杀牛巷、杀猪巷、铁匠巷这些一听名字就知道是干什么的街道。



 

                                        

在很多人眼中

成都“好吃又好耍

没想到

千年文脉尽在身边

你都get了吗?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主管 | 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编辑 | 赵丹丹、何艾轩

来源:西行驿站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changxinrongchen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