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年总目录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总目录
特稿
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外译的生成性接受
刘云虹 胡陈尧 2(1)
“文学教学”特别专栏
金衡山主持1 (1)
文学阅读的专业内涵及教学策略——也谈外国文学教学的人文思想渗透
林斌1(1)
文学课程论文写作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以《西方文论》课程为例
李晋1(9)
回归人文学科: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与发展路径
顾悦1(16)
人文教育、批判性思维与课程设置:《西方文明导论》课的实践与启示
金衡山1(22)
英语语法教学专栏
徐锦芬主持3(1)
以续促学英语关系从句
王启 王初明3(1)
试论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向明友3(6)
初中英语教师形式聚焦教学实证研究
徐锦芬 李昶颖3(12)
不同计算机交流环境下书面纠正性反馈对英语语法习得的影响
唐建敏 刘德美 杨明3(19)
协作写作对学习者二语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朱茜 徐锦芬3(26)
理论研究
汉英对动作和时间的不同概念化:时空性差异的映显
崔靓 王文斌1(30)
知识论视角下的“提问”
于国栋 吴亚欣1(39)
词汇新构式创生概念化和再概念化路径研究
秦洪庆 王馥芳1(48)
二语口语动机自我系统、努力程度与二语口语水平关系之结构模型研究
胡元江 马广惠1(58)
多元读写教学法的系统功能语言学阐释
李燕飞 冯德正2(8)
二语语用能力研究:从交际能力范式到互动能力范式
李清华2(15)
二语习得的会话分析路径
杨梅 董佩芸2(22)
英汉日省略结构的语序限制条件对比研究
韩涛 张天伟2(29)
教育语言学研究在中国:领域与方法
杨金龙 梅德明2(37)
汉英双语者视觉词汇加工中的语音启动研究
丁雪华2(43)
再谈语义韵的短语及语用属性
甄凤超 杨枫3(34)
英汉非限定小句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
何伟 仲伟3(41)
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亟需厘清的几个基本问题
董曼霞3(50)
语类多维度分析模式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交际目的谈Swalesian学派语类分析模式的拓展
李冰3(58)
论语义波分形的词汇语法: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罗载兵3(68)
语用修辞学:学科定位与分析框架
蒋庆胜 陈新仁4(1)
商务英语通用语交际中的交互文化语用能力
刘平 冉永平4(8)
学习者因素与英语口语成绩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王海贞4(17)
英语阅读历程中语音转码所扮演的角色
孙杨杨4(27)
实践研究
提高理想二语自我动机策略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效性的实证研究
王欣 王勇1(65)
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框架及其应用
童扬芬 陈佑林1(74)
大学生英语学习投入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
苏琪1(83)
大学英语评估取向对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成就目标导向的中介作用研究
周小兰 马文2(53)
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篇认知态度类动词语用特征的成因分析
周凌 张绍杰2(61)
中美跨洋写作互动中同伴反馈类型的对比研究
裘莹莹 马广惠 游晓晔2(69)
基于语步辨认的中国本科生专业期刊英语论文读写研究
蔡基刚3(76)
英语教师语调知识储备情况调查——以国内大型口试评分员为例
李景娜 陈桦3(83)
信息化时代外语学习方式动态演进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孟宇 陈坚林4(34)
概述任务在学术英语读写课程中的运用探析
周玲 邓鹂鸣4(41)
基于批改网的作文自动评价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复杂性的影响
龚伟 周军 胡莘4(45)
中国英语初学者不同词类范畴之间的混用研究
张会平4(55)
不同认知负荷任务下母语阅读能力对二语阅读的影响研究
吴晓燕 王菲4(63)
日本小语种教育的历史、 现状及相关政策
黄小丽4(71)
翻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梦”英译在英美等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胡开宝 张晨夏 1(89)
论本科翻译专业学生的理论素质培养
许多2(77)
基于英汉科普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汉语“被”字句语义韵特征研究
郭鸿杰 周芹芹2(83)
阿瑟·韦利英译《道德经》中的历史文化语境重构
吴冰 朱健平2(91)
译本语言的结构组分与文化属性
杨仕章3(90)
严复基督教专有名词译介的文化阐释
欧梦越4(81)
MTI学位论文写作模式与评估模式探索
何三宁 杨直蓉4(87)
书评
《剑桥英语语料库语言学手册》述介
吕长竑 马嘉欣4(93)
本文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相关阅读
语言科学公号
Y编邀您入群
欢迎留言并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