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的语言文字类提案
李克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依据常住人口规模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加强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与待遇保障。继续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和质量。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3-05
01
张云勇委员:
应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和运用网络语言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联通党委书记、总经理张云勇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他在2022年提案中提出,应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及运用网络语言。他表示,近几年,网络热词受到广泛欢迎,但也乱象丛生。有些观点认为网络语言跟随潮流,是年轻化的表现。张云勇认为,目前的网络语言有“走偏”的趋势,“许多是简单粗暴、错别字连篇”,中小学生正处于知识积累的黄金时期,缺乏判断力,容易被误导。因此,他呼吁,应高度重视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加强监管,建立负面清单。为未成年人营造积极文明、风清气正的互联网语言文化环境。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2-28
02
王灿龙委员:
加快语言文字法修订进程,依法推进和提升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
最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体形式的变革,社会语文生活空前活跃,异常丰富,人们的语言文字使用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语言文字的应用及其相关工作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面临着一些新挑战。比如网络语言良莠不齐的问题、信息处理中字库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问题,比如盲文、手语的地位与规范问题,比如媒体、网络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以及网民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导向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再比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及其监管职责等,还有涉及语言文字工作的奖励或惩罚措施等,都需要重新从法律上加以审视和明确。对此,教育部高度重视,早在几年前就专门成立课题组,开展语言文字法修订工作的调研和论证。2021年初,教育部又将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并于当年10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我作为国家语言文字研究机构的一名工作人员,比较关注语言文字使用及其相关工作情况。2019年“两会”期间,我提交了一份“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提案”,当年被批准立案,并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的办复。鉴于目前语言文字法修订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今年我再将语言文字法的修订作为提案议题,提请国家立法机关有关部门考虑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现实需要,尽早安排语言文字法的修订工作进入立法程序,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和社会大众的意见,完善修订草案,适时审议通过,使国家各个层面的语言文字工作更好地得到法律的保障,让语言文字法发挥更加强有力的作用。我们也希望宣传部门、新闻单位和有关行业借助这次修订,更好地开展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普及工作,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精神和理念深入人心,让全国各族人民切实了解和认识到: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具有法定地位,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03-02
03
范小青委员: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零和博弈”
热播网剧、火爆IP,网络文学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期。面对网络文学热潮,传统文学如何坚守阵地、保持初心?这波奔涌而来的“后浪”对“前浪”是吞噬还是助推?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协名誉主席范小青提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零和博弈”而要“百家争鸣”。
“我偶尔也会看网剧,有的是通过视频平台随意刷到,有的是别人推荐。不可否认,其中有些作品还是很不错的。”范小青分析认为,与传统文学不同,网络文学非常适合快节奏阅读,善于调动情绪,故事节奏紧凑,受到年轻读者追捧。同时,网络文学的创作特征使其更容易被改编成电视剧、游戏、动漫等,从而得到更广泛传播。
范小青认为,新鲜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文学存在过度迎合大众、不符合史实等问题。同时,网络文学的版权问题、门槛较低以及监管问题亟待重视。“我认为可以对网络文学及影视作品做一个分类分级制度,注明该作品分属哪一个类别,同时对阅读年龄段作出建议。就目前来说,中国的阅读分类并不细,尽管这项工作非常不易,但对于推广大众阅读、引导分类阅读来说还是有必要的。”
对于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关系,范小青认为应当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做大蛋糕”,以“百家争鸣”的姿态互相促进,共同培养读书土壤,推进全民阅读深入。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3-03
04
樊一平代表:
少数民族语言传承堪忧 应为其提供“土壤”
“中国是世界语言资源大国,建议加大保护和研究力度,为民族语言文字的传承使用提供‘土壤’。”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樊一平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
樊一平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其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境内生活着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今,很多新生代都不使用本民族语言,一些人只听得懂却不会讲,有的人甚至无法听懂。
樊一平建议,为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工作,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双语教学。在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时,除专业技术水平要求外,对双语考生适当放宽其他条件要求。
“应鼓励更多人使用民族语言。”樊一平希望国家继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文学、教育、艺术、翻译、广播影视等专业课程,加大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力度,让民族语言使用范围逐渐扩大。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3-03
05
安然代表:
合理配置资源 支持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后疫情时代,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给国际中文教育带来一系列冲击和挑战。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安然建议,合理配置国际语言教育资源,加大力度支持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她今年提交了《关于加大力度支持国际中文教育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数据显示,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中文教育项目,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颁布法令政令等方式将中文列入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教育影响力不断攀升。“但与英语、法语等语言相比,中文作为重要国际语言的建设路程仍然漫长。”安然建议,要因地制宜,尊重国际中文教育市场规律。鼓励探索更多符合当地发展的“中文+职业”教育,并对优秀案例进行总结和推广。要因时施策,赋能国际中文教育建设机制。在“三教(教师、教材、教法)”环节,面对不同国家的不同教育情况解决教材、教法不同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推动语言文字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支持高校和企业对关键技术的研发,促进语言技术推广和数字经济发展。“给予民营企业更多明确优惠措施,培育良好的竞争市场,让企业能够顺利发展壮大,让更多优质企业走出去,开展中文教育,惠及更多区域民众。”最后,安然建议,还要因势利导,注重民营企业对国际中文教育的补充作用。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03-04
06
刘庆峰代表: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今年两会提交了8份建议,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如何助力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并进一步降低生育负担。其中一份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有关,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教育部指出,学校要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加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加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紧密融合。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可以有效解决民族团结和语言学习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依托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安徽援疆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科大讯飞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和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属资源两大工程为着力点,面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了智慧教育方案,现已在皮山县26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常态化应用。一年来,全县教师普通话模拟测试平均分提升24%、幼儿口语评测得分率同比提高18.8%,皮山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指数同比增长21%。
刘庆峰代表建议,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中的应用力度,强化人工智能技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应用,具体包括:
1、建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加大经费投入,依托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平台,帮助各民族群众快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2、建议中央统战部、中央新疆办牵头教育部,将“皮山模式”以现场会等形式面向民族地区早日推广。
来源:科创版日报,2022-03-05
07
陈红天委员:
加强网络低俗语言管理
来源:《香港商报》,2022-03-04
08
海霞委员:
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读材料增加中国故事比重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03-04
09
刘宏代表:
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讲好中国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今年带来了“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建议”。她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外国语大学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最前沿(阵地)。刘宏委员在建议当中提出:
第一,建议多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多进行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研讨。
第二,针对实际需求,进一步规范和明确本硕博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加强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第三,建议汇集高校、企业、国家相关部委资源,协同性地开创一些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最后,建议尽快启动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能够培养更多的时政类中译外的专业学位博士,把中国的话语能够很好的转成国外的语言,使我们的传播更加精准。”
来源:国际在线,2022-03-04
10
管培俊委员:
在学校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专职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表示,当前,在影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仍然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在学校教育中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要付出很大努力,久久为功。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2-03-07
11
张继委员:
字库行业要严把书法字体质量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张继表示,字库行业有着“永久保存和无限传播”的特点,其影响力绝非一般。为了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国书法美好形象,同时有力推动字库行业多元发展并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他提出以下建议:
国家相关部门应积极倡导全社会提高规范使用汉字、慎重使用汉字的意识,通过形成各方面合力,共同遏制社会上汉字使用乱象。字库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对已有及新推出字体特别是书法字体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监督执行。
字库行业可借鉴其他文化艺术机构经验,组织或聘任有关专家成立“专家委员会”,以便在必要时对所推出的书法字体产品进行审定。字库行业与书法家协会等艺术团体或机构开展合作,一方面加强宣传和引导,同时可邀请不同风格的高水平书法家为字库提供新的书法字体产品,以满足社会用字的个性需求。
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众号,2022-03-09
12
宋华平委员:
调研摸底,推动中小学书法课健康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顾问宋华平表示,由于电脑的冲击、中小学书法教师的不足,以及近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学校不得不进行线上教学等原因,书法课在很多学校已成了摆设,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也有所下降。中国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文化的土壤,而汉字的正确书写和中国书法又是传播中华文明最主要的方式和渠道。
因此,宋华平委员提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及时对中小学书法课的教学情况和中小学生汉字的书写水平进行一次全国性调研;对教师、书法教室、教材、开课率、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等问题进行一次深入的摸底,从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对11年来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出开好中小学书法课的措施,以推动中小学书法课的健康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众号,2022-03-09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顾问宋华平表示,由于电脑的冲击、中小学书法教师的不足,以及近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学校不得不进行线上教学等原因,书法课在很多学校已成了摆设,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也有所下降。中国文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文化的土壤,而汉字的正确书写和中国书法又是传播中华文明最主要的方式和渠道。
因此,宋华平委员提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及时对中小学书法课的教学情况和中小学生汉字的书写水平进行一次全国性调研;对教师、书法教室、教材、开课率、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等问题进行一次深入的摸底,从中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对11年来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制定出开好中小学书法课的措施,以推动中小学书法课的健康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艺术报微信公众号,2022-03-09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2022-03-06
11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2022-03-06
11
来源:中国文艺网微信公众号,202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