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写作的原则、过程与策略

陶军教授 语言科学 2022-12-22

摘 要

Abstract

基于长期实践经验、体会和思考,本文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的论证,从写作的基本原则、实施过程和撰写策略等方面展开了论述。原则上,应从高处着眼、以“本子”为本、以评者为中心,练好科研论证必备技能。过程上,宜精心选题、揣摩范本、认真撰写、反复修订完善。总体策略上,需依提纲撰写、分清楚详略、扣得准主线、条目化呈现、尽可能概括、展示好功底,做到科学谋篇布局;重点内容上,要写好“引言”、做好综述、提炼好研究价值等,做到形神兼备、细节出彩,高质量完成项目论证写作。项目申报不可片面追求速成捷径,持续努力、久久为功才是根本之计。

项目申请书或论证书,是科研活动中的重要载体。国家社科基金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权威、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的项目,其评审素以严格、规范著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往往是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的体现,是教师职称晋升、人才计划评选的核心条件,立项数量、类别和结构等更成为衡量科研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被当作各类学科评估不可或缺的依据,备受各界瞩目。加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体立项率较低,成功获批不易,其申请书的论证写作自然也广受关注。有学者意识到国家社科基金能否获批选题至关重要,从特定学科角度对此展开分析,也有学者集中探讨了申报技巧、规范等问题。笔者多年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服务,较为熟悉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培育、申报论证、材料受理、评审立项等各环节,积累了较为丰厚的实践经验。近年笔者注意研用结合,就科研项目资助等课题,从学理层面思考钻研,形成数篇专论;在本单位项目申报动员、内部研讨交流、具体申请书评点修订中,陆续总结有不少心得体会,撰写制作过多种材料。
笔者认为,获批项目最终要靠打牢根基、潜心努力,但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也至关重要,其写作水平与申报结果常常直接相关。今借《写作》组稿之机,集中梳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论证写作的有关认识、体会和思考。限于篇幅,主要反映个人实际体会较深之处,分写作的原则、过程与策略三部分来阐述。文中所讲的申请书及相关要求,主要针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含青年项目)。

一、写作原则:心态、重心与视角
高层次科研项目不仅代表同行的学术认定,带来有力的条件支持,有助于学者明确主攻方向、坚定学术自信,还是科研评价、学术晋升的核心指标,竞争极为激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含青年项目)实行限额申报,全国申报总量仍然达到3万项左右,最终立项的重点、一般、青年项目共4600项上下,立项率15%左右,相当于六个半申报者中只有一位成功,或者说一般要申报多年才能成功一次。项目申请书撰写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巨大压力之下,总有不少申报者心浮气躁、患得患失甚至中途放弃。多年项目申报组织和培训动员经验表明,在正式论证写作之前,很有必要厘清一些关于项目申报的基本原则,让申报者在心理上做好充足准备,在基本方向上进行精准把握,以保证其在一个较长时段内能沉下心来分析研判、思考论证、写作修改。

(一)高处着眼 首先要回到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初衷,从本源上认识科研项目的宗旨和特点。以科学基金等形式实施科研资助,是现代国家通行的法定职权。科学基金制度依循知识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有限学术资源科学分配的必要之举,旨在通过对个体科研行为的示范性、引导性资助,来实现促进全社会知识创新、增进公共利益的目标,具有鲜明的竞争性、专业性、公共性、责任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公告中强调,要以重大理论或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推出代表正确方向、体现国家水准的成果等等。因此,申报者需要放平心态、正确看待竞争,积极将个人自由探索与重大问题、学科发展、国家需求结合起来,从更高站位来策划选题、设计内容。

(二)以“本”为本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及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评审,不管是采用先通讯评审、后会议评审的方式,还是单纯采用通讯评审,都未设置陈述或答辩环节,换言之,项目申请书(俗称“本子”)是评审专家进行项目评审的唯一依据。这个道理看似极其简单,但在内部论证研讨中,总有申报人对专家提出的恳切意见忙作分辩,说相关内容“以为人所共知”“其实早已想到”“忘作专门说明”等。须知在实际评审中,申请人的实力、水平、积累、努力和思考,都需要靠且只能靠提交的“本子”来说话,“未写明”即等于“不存在”,没有任何解释或申辩的可能。尤其是在双向匿名的通讯评审中,即便是学养深厚的会议评审专家,也曾有因仓促填报而未通过初评的情况。这既体现项目评审程序之严格、实施之周密,也充分说明,全神贯注写本子、打磨本子,是项目申报的中心工作。

(三)评者中心 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论证活页由5名同行专家评审,主要为各学科正高职称教师,每年共邀请6000位左右专家,每位评审约30份材料,该轮通过率为25%。要成功说服评委、脱颖而出,在普遍采用网络通讯评审的情况下,好的本子除选题精当、内容扎实、逻辑严谨外,还应格外注意符合评委阅读习惯,尽可能在行文、编排、版式等方面多下工夫,明晰层次、概括要目、突出重点、精心排版,减轻电子文档评阅负担。“本子”是要给人看的,个别申报者拖到最后一刻才勉强完成,自己都不忍卒读,那对评阅专家显然更不“友好”,势必获批希望极小。申报者长期沉浸于某一问题,容易受制于狭小领域或方向上的思维惯性,出现自说自话或想当然的情况,如能多了解本学科同行或其他领域专家的观感,主动转换为他者视角,则可破除很多执念、优化很多表达,起到很好的纠偏或补足作用。其实,很多评审专家就在申报者身边,评审者、被评者的身份也时常彼此转换,更宜多找机会诚恳交流、虚心请教。

(四)必备技能 项目论证写作,有时被简单化地称为“填表”。对于形式繁多的文牍、表格,科研工作者深受其苦,或视之为形式主义,心生抵触;或目之为雕虫小技,不加重视;或因其复杂繁难,望而生畏。然而,项目论证写作不同于填写信息简表,核心在于综合展现申报者的学术功底、研究实力、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可以说,写“本子”是个技术活,也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度繁荣、快速发展的学术环境下,科研项目、人才计划、重点学科、高端平台、学术奖项等激励政策是科研体系的重要支撑,与科研工作者的个人晋升、单位发展相伴相随,相关“本子”写作的能力与水平,在上述学术资源的激烈竞争中极为关键。因此,如同论文写作、语言表达之于学生个人,科研项目等论证“填表”,贯穿科研工作者整个学术生涯,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态势,相关能力是科研工作的基本素养,不可轻视,更不可回避,是必须用心掌握的傍身之技。


二、写作过程:从选题构思到撰写修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论证活页只有区区7000字,但项目申报绝不是单纯完成材料填写。项目申报有一个积累、转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便首次申报即告成功,也来自对长期积累的较好消化运用。如果基础不厚、理解不深,只单纯对照申报指南中的选题,一门心思蹭热点、抓话题、赶潮流,则只能大而化之地围绕所选话题进行逻辑推演、文字铺陈、构想空谈,在同行专家的专业审视之下,除个别学界均无较多积累的应急类研究之外,几乎难有成功的可能。因此,一些单位将项目申报组织动员工作大大提前,或预作前期培育,有心的申报者更是早作准备、早定选题,用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持续思考、发表成果、参加交流,努力提高项目申报的内在质量。

就单次项目申报的自然过程而言,可分为选题、构思、写作、修改等阶段。下面结合重要性和针对性,对关键环节专门进行说明。

(一)精心选题 选题是项目论证写作的起点。同行专家经常提示,甄别选题是评审时的关键一步,好的选题容易脱颖而出,陈旧平淡、语义不通的选题则难以引起阅读兴趣,常会早早出局。确定选题是个审慎思考的过程,需要扎实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学习通知文件、体会项目要求,比如,国家社科基金要求“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等;二是研读当年课题指南、回顾往年立项名单,这些须在全国社科工作办网站认真查询,以避免选题重复,并掌握课题名称的内容宽窄、句式特点;三是把握学术前沿、关注热点问题,中央重要会议报告、国家发展规划、各学科评述展望等资料可重点参考;四是盘点自身积累、找准努力方向,对照以上各方面要求和自己优势特点来最终确定选题。要注意不同角度的结合与平衡,例如,国家目标和个人兴趣,问题导向和研究基础,创新价值和完成难度等。之后,还应对选题名称进行精心锤炼,做到言简意赅、概念清晰、表达精准。选题过程中的一大疑难,就是追热点还是挖积累的问题,申报者有时容易陷入舍弃自身积累而盲目追逐热点的误区。其实,积累深、基础厚才能想得透、讲得明,同行专家对此不难在字里行间作出判断。就个人经验所及,青年教师最初连年更换热点选题均告失利,最后基于博士学位论文深耕拓展而申报成功的情况不在少数。

(二)揣摩范本 写本子是个技术活,需要一个学习、揣摩、训练的过程,快速提高项目论证写作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认真参照往年成功申报的范本。好的范本能在选题、逻辑、论证、表述、格式、排版等各方面提供有益启发,有助于确立高起点、避免走弯路,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也需要注意范本选取的针对性,不同学科各有其习惯范式、学术偏好,不同类型研究也各有其侧重点、关注点,要尽量选取学科、类型相近的范本;文无定法,申报成功的本子也并非面面俱到、尽皆完美,要注意甄别具体优长,吸取其有益方面。笔者在征得原申报人同意的情况下,将个别论证得法、填写得当、层次清晰、版式清爽的成功范本专门加工,深入总结其优长、独到之处,在各部分加上详细批注、点评,作为资料供后来者参考,产生较好反响。项目论证写作本是应用文体,有其通行规律和要求,众多珠玉在前,申报者不宜固步自封、单纯闭门用功,而应主动借用他山之石,博观约取,充分消化后为己所用。

(三)认真撰写 项目论证写作有相对统一的规定提纲,国家社科基金论证活页要求填写:选题依据(国内外研究述评、学术和应用价值等);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框架思路、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创新之处(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预期成果(形式、去向及社会效益等);研究基础(代表性成果、核心观点);参考文献。近年要求有几点显著变化,例如,研究价值要求交代相对于同类已立项目的新进展,框架思路要求列出研究提纲或目录,研究方法未继续要求在“研究内容”部分作专门介绍,研究综述、预期成果、前期基础、参考文献等已明确要求略写等。以上内容,不是简单地对照表格进行信息录入,有的需要大量查阅资料,如研究进展、已立项目;有的需要系统思考设计,如研究内容;有的需要深入概括提炼,如研究价值、创新之处等。并且,要在总体框架、规定字数的限制内,充分论证展示进而赢得评委认可,其难度不亚于学术论文写作,需要申报人充分保证时间、全心专注其事。

(四)修订完善 好本子是改出来的,早启动、早写好、多请教、多修改,是申报成功的不二法门。国家社科基金要求项目论证“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排版清晰”,本子初稿完成后,可由自己、同行专家、同事朋友等进行多轮交叉审读,对照以上要求提出修改意见。还应注意从他者、读者视角,看本子是否充分展示申报人自我实力、体现应有水平,是否文字表达晓畅、版式编排友好、利于评委阅读,是否已作认真校对、毫无文字标点差错。此处介绍两点较具操作性的经验体会。一是“先听讲述再看文本”,与较有经验的同行或管理专家重点交流时,可先由申报人口头讲述宏观构思、总体线索、精彩之处,然后再请对方阅览文本,看所想、所讲、所写是否吻合,想得清才能讲得清,但讲得清未必写得清,此法常能迅捷找出薄弱环节,有利于针对性地进行完善。二是“跳出本子看本子”,申请书需要遵照规定提纲,但亦不能完全生搬硬套、过于受其束缚,照章写完初稿之后,常有言不尽意甚至言非其意之感,这时需要掩卷复盘、重头梳理,将遗漏的亮点、精华内容,有机融入、充实到相应部分。


三、写作策略:形神兼备与细节出彩
项目申请书写作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项目选题、逻辑层次、论证框架、内容安排、文字表达、标点符号、格式排版等各角度,也包含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研究基础、参考文献等各方面。本文不求全面系统、内容严整,主要就感受较深、实用性较强的实际体会进行总体概括,并就较有心得的若干重点部分写法专作介绍。

(一)谋篇布局,形神兼备 在总体写法方面,以下要点可供参考。

1.依提纲撰写 按规定次序逐项写作,这是申请书填写十分自然的做法,其理不言自明,但也有少数申报者对此注意不够。一是沿用往年未能获批的申请书文本,或基于其他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的本子,而未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或未作充分改造调整;二是提纲所列内容,特别是补充说明的具体内容出现遗漏,如相对于已立项目的新进展、研究可行性等,建议各项内容均作为相对独立的部分来呈现,并用醒目的各级标题来区分;三是想当然地调整了提纲内容的填写次序,评委快速浏览之下,容易出现漏看,或需反复查找,自会平白无故影响评审印象。

2.分清楚详略 社科基金项目申报者常苦恼于篇幅限制严格、内容不易取舍,为有效“踩点得分”,需分清各内容的主次、详略。项目论证活页所附《通讯评审意见表》,对评分标准和权重已有明确规定:选题,3分;论证,5分;研究基础,2分。结合评分规则和实际经验,一般而言,框架思路与主要内容应是重中之重,研究综述、价值、重难点、创新点、研究基础等是次重点,目标计划、预期成果、参考文献等又次之,当然,具体学科、选题的情况不尽相同。次重点的内容也需专门呈现、适当展开,不能简单一笔带过;资料性较强的内容则应重点控制篇幅,如研究动态梳理及述评一般不超过一页半,参考文献限于四分之三个页面以内,等等。

3.扣得准主线 不少项目论证书是分期分批写成,在顶层安排或总体逻辑方面准备不充分,有的内容更是从已有论著或其他文字材料中直接套用而来,这样容易出现核心论题游移、视角思路变动不居、逻辑线索不清的情况。例如,某以“海洋秩序”为主题的申请书初稿,前后提到过权力变迁、全球治理、命运共同体等多个理论视角,而均未足够注意深入分析或持续紧扣。对此,应多花工夫琢磨、留足时间修改,不管是开头的选题背景部分、中间的核心论证部分,还是结尾的创新点及前期基础部分,都应扣准主要对象和核心论题,并保持逻辑、视角、思路的一贯性。建议仿照论文“摘要”,专门将研究对象、核心思路、主干内容、创新价值精准概括为一段文字,在论证书前、中、后各部分,有机转换后反复呈现,既便于随时对照,也能形成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效果。

4.条目化呈现 尽最大可能运用“条目化”这一直观的表达方式,让评委对着电脑屏幕审读时一目了然,是项目申请书撰写的通行做法。用好这一方法,一是要分清内容层次,简练准确地拟定好各级标题;二是规范合理选用序号,人文社会科学较通行的编排次序是“一、;(一);1.;(1);①”,少部分社会科学使用“1;1.1;1.1.1;……”;三是注意相关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如单独成行的标题之后不用标点符号,带括号的序号后不用其他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序号后不能用汉字字符顿号等;四是适当标记、突出重点,一、二级标题可适当放大或加粗,一些核心语句或短语适当加粗、突出显示。总之,“做披萨、不做馅饼”,将真材实料最直观地放在显眼之处,而不可有意无意隐藏遮蔽,让评委来回翻找。

5.尽可能概括 与上述“条目化”直观呈现相表里,概括、提炼是项目论证写作中最重要的文字表述技巧。每一级、每一层、每一项内容,都要习惯于作内容归纳概括,简明扼要地提炼主题句或核心短语,尽可能罗列成几条或几点,最好加数字或字母等序号标记,让内容主动映入评委眼帘。大至一个部分,小至一个自然段,都要自觉运用总分结构来表述,并将精心提炼的主题句放在开头或段首。切忌整页密集地作文字铺陈,而无分段换行,或无小标题、重点语句醒目显示,无字体字号、行距的适当变换。另外,文字表达务求晓畅,忌用成分过于复杂或主语来回更替的长句子,多用句式简洁、意思明了的短句,对于并列成分较多的句子,最好摊开来直接表述。

6.展示好功底 项目论证旨在破题立论、深入说理、展示优势,从而征服评委、冲出重围。申报者对选题一般均有较好基础和较深理解,不能只泛泛而谈、浅尝辄止,而要围绕重点内容走深、走实,一些想得透的环节要敢下论断,拿得准的精彩观点要适当呈现,想得清的思路计划要交代细节,总之要将积累、功底与思考在字里行间展现出来。例如,谈到特征、价值、机制、路径等内容时,不能只抽象地表示要进行探讨,而要尽可能作出初步回答,提出一些结论性、标识性的核心观点;介绍预期成果时,不能只笼统地简单列示数量,而应列出若干深思熟虑的核心成果题目、具体发表途径及重要应用渠道等。对于自身的独特优势,如理论素养、实践经历、丰厚资料、前沿方法或国际背景等,要有清楚认识和灵活交代。此外,逻辑之严谨,表达之精准,文字、标点校对之精细,排版之美观,也能展示申报者的认真态度和优良作风,需要舍得多花工夫,对本子进行精心打磨、反复修订。

(二)写好引言,成功导入 在整个论证开头,专门加一段高度精炼的“引言”,是广受好评的有效做法。这段引言类似于新闻报道开头的“导语”,能开宗明义、尽显精华,引起评委兴趣。引言要发挥的主要功用有:描述所研究的问题,体现问题意识,引入研究对象;呈现基本概念,展示选题内涵,自然完成“破题”;列举权威论断、数据案例等,巧妙展示研究意义;集中交代视角、框架、思路、创新点等,为课题立论、内容展开奠定基础,起到全篇“文眼”的作用。总之,好的“引言”能提纲挈领,简洁明快地说清核心问题,体现顶层安排和总体逻辑,确定贯穿全文的主线,先声夺人打动评委。

引言的文字力求生动。对复杂的对象、概念、术语不宜生硬解释,而可从具体现象、热点问题、典型场景描述起,尽可能具象化,让评委在疲劳繁重的材料审读中,能快速理解、迅速关注。例如:某申报选题中有财产权利的“非征收性限制”这一较为复杂的核心概念,原先申报未能成功,苦恼于如何对其作详尽界定和解释;经深入讨论,最终改为描述现象后自然引入该概念。大体表述为:“国家为解决……等突出问题,在征收之外,还采取了规划、用途管制、特许、……及课征税费等规制措施,这些‘非征收性限制’,引发较多矛盾,亟需合理疏解。”

此处也很适宜引述重要文件、重要讲话、热点案例或新近数据等鲜活材料,既有助于解释选题含义,其意义和价值也不言自明。“问题”是全部论证的逻辑起点,文中如能发现、提炼所研究课题中的矛盾点,与普遍认知形成鲜明反差,或者表明该问题极其重要却长期被忽视,则更能体现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还要多站在评委角度思考,结合具体情况,对某些潜在疑虑预先作出解释。例如,某传统人文学科教师在“古代经典开发利用”问题上素有精深研究,鉴于偏重实际应用的选题不易受到同行青睐,因此专门作有针对性的说明。大意是:“相关开发利用形成热潮,也出现……等严重问题,暴露出价值认识上的深层次偏差,亟需从学理上正本清源、解疑定向,尤其需要基础学科回应时代呼唤、共同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此项目一次申报成功,或与此类精细推敲不无关系。

(三)做好综述,筑牢基础 文献综述在各学科学术研究中都有专门训练,项目论证中,关键是要在规定篇幅内作高度精炼、清晰简明的呈现。一是理清线索、分好层次,或分国内国外,或依时间顺序,或按内容逻辑,在全面爬梳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地进行介绍。二是深度消化、认真提炼,要以成果内容、理论观点或创新特色为线索来概括,找准现有研究的进展、重点、前沿,梳理出内在脉络,切忌简单堆砌罗列学者姓名或文献名称。三是囊括要点、严谨平实,不能遗漏权威学者、经典论著、代表性观点,不能湮没奠基性理论、开创性贡献等重点内容,还要充分尊重前辈努力和成果,不能轻易臧否,更不能妄下否定性论断。四是做好总结、有述有评,一般在文献综述的末尾进行集中评析,评价要全面中肯,常用“几重几轻”“几多几少”等句式来概括,既掌握和肯定已有进展,也明确继续拓展的方向和空间。

此外,要注意科学设定综述主题和角度,避免出现偏差。例如,在选题所涉不止一个关键概念或核心领域时,要格外注意综述内容的全面性、对应性,不能只对某一个概念或领域进行集中梳理,而忽略对另外重要术语的必要综述。又如,当研究对象、领域十分具体狭小时,不能只简单说该方面几无专门研究因而草草了事,须知但凡重要研究领域,当前阶段已鲜有真正空白,这种情况下合理的做法应是,追溯上位概念或上级领域,到更大的研究方向中去梳理相关主题或类似研究。

(四)提炼价值,展示水平 研究价值是项目论证的重要内容,需要认真对待、专门提炼。一是真正认识、发掘自身研究的价值。有些青年老师以原学位论文为基础申报,而当初题目实为导师所定,自己循规蹈矩完成,不觉有何重要价值。其实,只要是扎实的研究,无论多么基础、怎样超然,如从更大视野来审视,都可以与国家战略布局、文化发展进程、人文社科总体规划等有机结合,并以此提高认识、深化主题、拓展研究。二是精准提炼概括,一般将学术价值、应用价值、新进展等分别撰写,各自概括成几条,每一条提炼出主题句。常用词语一般是:深化、拓展、丰富、推进、提升;或排比式连用几个“有助于”,等等。三是价值填写不能仅仅就事论事,需要开拓思维,多结合宏大学科领域、国家战略需求来思考。例如,笔者曾总结过学术价值提炼的一种“万能”公式。即,一项精深的研究,至少有三方面价值:首先,深化了对“问题”或研究对象本身的认识;然后,采用了某些独到的视角、方法或材料;最后,丰富拓展了上位学科领域的研究。此公式略显机械,也不失为一筹莫展时的一种参考。四是要力求客观、谦虚谨慎,不能将研究意义、自身贡献、创新程度无限放大,比如,青年学者要慎谈思想创新、填补空白,也不能往人类命运、国家前途上生拉硬拽。

限于篇幅和能力,研究内容、创新之处、预期成果、研究基础等部分写法本文不再专门介绍。

归根结底,项目申报书的论证写作,一定程度上只是形式和过程,研究内容、学术水平才是科学研究的实质和根本。我们重视项目申报写作,将思想精华、学术积累进行充分表达和良好呈现,但绝不是要投机取巧、舍本逐末。学术研究需要平心静气、孜孜以求。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只是科研活动的新的起点,项目负责人借助相应有利条件,更应高质量完成研究、产出高水平成果,并激发高远志向、实现持续成长。

(责任编辑:王怀义。本文刊载于《写作》2022年第3期。本期目录链接:《写作》2022年第3期篇目总览

作者简介

陶军,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本文来源: 写作杂志 微信公众号,作者陶军老师,更多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1.工具方法
一次搞懂十大文献综述是什么体验?
文科生的编程自白
王华树博士团队带你走进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技术
语言科学研究的利器——R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暑假书单
如何高效快速写出C刊论文
UCBerkeley2022年暑期书单推荐
趁着假期,论文写起来、项目准备起来|必备书单

2.学术会议
第二届当代语言学新视野国际研讨会
第四届中国社会语言学高端(国际)论坛
第十三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六届中国语用学专题论坛
第十九届国际城市语言学会年会
中国语言学话语体系建设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
“中国语言学研究的新视野”学术论坛
第七届全国生态语言学研讨会
2022年语言文学学术会议集锦
2022年第17届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
2022年度“当代语言学理论及国际汉语教育博士生学术论坛”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学术论坛
清华大学第六届语言学博士论坛
首届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与教材建设高端论坛

3.学术讲座
心理语言学线上论坛|  Xingcheng Ma 博士、Cynthia Siew 教授讲座
日程||2022年“研究生科研素养提升”系列讲座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系列讲座
东南大学人文社科系列讲座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系列学术讲座
上外国际中文教育“文化中国”大讲坛系列讲座
首届新文科背景下外语课程与教材建设高端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