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传统语言学推向世界:序杜家利、魏向清新著《传统语言学名词机器翻译研究》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科学出版社 Author 冯蒸
冯 蒸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社科基金音韵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杜家利、魏向清二位教授所著一书即将出版。该书脱胎于杜家利教授在南京大学的博士后出站报告。为了这项工作,二位作者付出了八年艰辛的努力。该书的出版为语言学研究增添了新的色彩,值得庆贺。
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内容博大精深。早期学术界对中国传统语言学一般持三类说,认为只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1898 年《马氏文通》出版后,才又将古代汉语语法学加入中国传统语言学,由此产生了四类说。后来又增加了修辞学等相关内容。
中国的传统语言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关著述甚多。任何一位接触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学者都会明显感觉到有三难:术语众多;界说不明;无从查找。所以,如果不是在该学科中浸润多年,要想理出一个头绪,实属不易。直到20 世纪90 年代初,中国才出版了第一部由许嘉璐先生主编的《传统语言学辞典》(1990)。该辞典收录了人名、书名、术语三大类。该辞典的出版,对推动中国传统语言学的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直到今天,我们还难觅《文字学辞典》或者《说文学辞典》,也鲜见《训诂学辞典》。《音韵学辞典》虽然有多部出版,但是提升的空间还比较大。以音韵学名词为例,在我国,传统的汉语音韵学素有“绝学”之称,造成这种“绝学”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音韵学术语的纷繁、复杂、不统一、解说不科学、数量众多等是重要的原因。著名音韵学家罗常培先生(1899—1958)在《释重轻(等韵释词之三)》(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四分,1932)一文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夫名实日淆则学理日晦,凡百皆然,而以资乎口耳之韵学为尤甚。倘能综汇众说,从事正名,于异名同实及同名异实者,逐一勘究疏证之,使后之学者,顾名识义,无复眩惑之苦,盖亦董理韵学者之急务也。
罗先生的这段话强调了研究和整理汉语音韵学名词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他虽然是针对音韵学术语说的,但是也适用于传统语言学的其他学科。所以,要想使包括汉语音韵学在内的传统语言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名词术语的整理、解释以及英译实是当务之急,以便与世界通用的语言学名词术语建立沟通,使中国的传统学科彻底脱离“绝学”之境。因此,汉语的传统语言学术语必须与国际接轨,令海内外整个学术界都可以理解,才能够把中国的传统语言学推向世界。杜家利、魏向清两位教授所著《传统语言学名词机器翻译研究》就是为了这个目标所做的努力。
正如该书所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传统语言学名词研究成果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推广、交流、弘扬和传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书讨论了汉语传统语言学名词的特点,对部分重要名词的英译情况进行了个案调查,提出了较为可行的翻译方法,并从机器辅助翻译视角对汉语传统语言学名词英译进行了实例研究。该书的价值与意义正在于此。
该书的特色很多,特别是“第六章 汉语传统语言学名词机器翻译实例分析”对44 个具体名词(及其相关项)的英译研讨,最为令人瞩目。作者占有的资料全面,研究深入,这44 个名词(及其相关项)分属于不同的传统语言学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等不同领域,唯其如此,就要求译者具有广泛的相关知识背景,故研究难度极大。我发现作者所选名词均颇具代表性,其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音韵学名词,数量竟达到近30 个(某词目及其相关项作为一个计),几乎占了总数的2/3,罗列如下:“不清不浊”;“不完全交韵”;“侈弇”;“促”相关项;“等”相关项;“读破”;“读若”;“短去”和“短入”;“隔句对”和“隔越转”;“古字通假”;“混切”;“尖字”和“尖团字”;“交纽转”;“凭切”和“凭韵”;“全浊声母”;“如字”;“入声字”;“异平同入”;“匣喻互用”;“通训”和“通押”;“细音”;“一声之转”;“异切”;“阴”相关项;“喻下凭切”;“正音凭切”;等等。这些名词术语,都是在音韵学界广泛使用的术语,但也是歧说颇多的一群术语。即使受过严格的音韵学训练,翻译者恐怕也不一定都能搞清它们的内涵。平心而论,作者所选的这44 个名词术语(及其相关项),每个名词的英译都有很大的难度。由此可以想见,两位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这里我稍微谈一下关于古音通转的四个名词:“古韵通转”“一声之转”“交纽转”“隔越转”。这些名词释义有的已经出现在已出版的音韵学工具书中,但相关释义并不完美。本书作者知难而上,不但搞清楚了名词内涵,而且在众说中择善而从(至少是一家之言),取舍得当,非常值得肯定。我在编撰《音韵学辞典》过程中发现,目前出版的多本音韵学辞书或含有音韵学名词的辞书中,古韵通转类名词只有寥寥十几条,而且多是概括性的,鲜有具体的释义,这不能不说是个缺憾。而且,此类的音韵学辞书数量在整体辞书出版数量中占比较低。我对具有典型特征的音韵学辞书进行了统计,选取了以下10 部:①《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②《中国语言学大辞典》音韵学卷;③《音韵学辞典》;④《语言文字辞典》音韵学卷;⑤《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⑥《语言学名词(2011)》;⑦《简明古汉语知识辞典》;⑧《王力语言学词典》;⑨《古代汉语教学辞典》;⑩《语言学辞典》(增订版)。这里选取的辞书虽只占音韵学出版辞书总数很少一部分,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目前音韵学辞书中对通、旁、对转类相关名词的解释,存在着罗常培先生所说的名称不一(同实异名)、内涵不一(同名异实)、解释不一(阐述不全面、不准确)的问题,直接导致辞书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皆不足。我统计了所选取的10 部辞书对通、旁、对转类相关名词的收录情况。
在这10 部辞书中,我发现有关古音通转类的名词共有18 条,另有6 条同名异实或同实异名,还有“转而不出其类”与“转纽”两名词只出现在《音韵学辞典》中。这些统计数据从侧面展现了作为“绝学”的音韵学名词在辞书中的收录情况:不仅收录数量较少,而且释义深度和广度也难以统一。
所统计的这10 部辞书没有收录“一声之转”,而且部分辞书对“交纽转”“隔越转”等名词的释义也难以做到统一。这也难怪,章太炎的《成均图》所创立的“交纽转”“隔越转”这两个术语,本是对相距较远的古韵部通转说的,但是有的工具书因为“交纽转”这一术语名称上有“纽”一字(“纽”字在音韵学术语中通常理解为声母),就把它理解为声母通转,这就大错特错了。汉语术语尚且如此,遑论英译?面对诸多困难,二位教授不畏艰难,开创之功,实不可没。
最后,我希望二位作者,再接再厉,尤其要多多参考海外汉学家的著作和海外出版的关于中国传统语言学的工具书,看其对传统语言学术语的英译情况,继续推进这项工作,为把中国的传统语言学推向世界做出贡献。
本文为《传统语言学名词机器翻译研究》(杜家利,魏向清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4)一书“序”,有删减,标题为编者所加。
长按二维码
即刻购买本书
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