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大学语言学青年学者系列论坛(第一期)

研外之音 语言科学 2024-03-07

为了推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和学术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深化汉语与外语学界的交流,助力中青年语言学者的成长,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南京大学文学院协办的“南京大学语言学青年学者系列论坛(第一期)”定于2023年8月23日在线上举行,主题为句法语义新动态,论坛议程如下:


时间

主题

8:30

开幕式

8:45

论坛特邀报告:构式语法的基本论题、研究路径和体系建构

报告人:施春宏教授

9:15

论坛特邀报告:汉语名词前的主观性标记

报告人:董秀芳教授

9:45

论坛特邀报告:汉语处所存现句动词的统一分析

报告人:郭洁教授

10:15

论坛特邀报告:Root Properties, Feature Exponence, and Parametric Variation --- A Study of Cross-Dialectal Variation of Directional Constructions in Chinese

报告人:胡旭辉长聘副教授

10:45

校内学者报告:Semantic incorporation in analytic languages:

 The case of Chinese

报告人:罗琼鹏副教授

11:15

校内学者报告:汉语动结式论元实现再探

报告人:张翼教授

11:45

午休

14:00

论坛特邀报告:动词的基础位置

报告人:熊仲儒教授

14:30

论坛特邀报告:句法—语义特征关联视域下汉语词汇演变研究:尝试与进展

报告人:史文磊教授

15:00

论坛特邀报告:词汇语义的语料库量化研究

报告人:吴淑琼教授

15:30

校内学者报告:社会认知视角下汉语和西班牙语称呼语对比分析

报告人:王以欣博士

16:00

校内学者报告:汉语特殊疑问词作不定代词的特别含义研究

报告人:张安琪助理教授

16:30

校内学者报告:医生信任话语建构策略:情景植入视角

报告人:赵鑫博士

17:00

论坛交流与闭幕式



论坛欢迎同行学人参会交流。联系人:赵鑫博士,邮箱:cassiezhao@vip.163.com。

论坛后续通知请关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外之音”微信公众号推送。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2023年8月12日







特邀专家简介(按姓氏拼音排列)

董秀芳教授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致力于词汇、句法和语篇的共时与历时研究。曾获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胡绳青年学术奖、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项目)等多种奖项。入选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度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出版专著《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再版)、《汉语的词库与词法》(修订再版)、《汉语词汇化和语法化的现象与规律》,主编著作和教材各1部,发表论文110余篇。


郭洁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编审,主要研究领域为生成语法理论框架下的形态学、句法学、界面理论及比较句法研究。


胡旭辉长聘副教授

剑桥大学理论语言学博士,南京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英汉比较研究会形式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语言学研究》编委。研究兴趣包括句法学、语用学、形态学等。曾在Linguistic Inquiry、Natur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Journal of Linguistics、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研究性论文,在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一部。


施春宏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语言教学与研究》主编。研究领域涉及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近年着力从事构式语法、语体语法、韵律语法、汉语词法学、语言习得与教学的理论与应用探索,并积极开展语言学前沿思想和成果的教学转化与科学普及工作。倡导互动构式语法研究范式,参与构建面向二语教学的结构·功能·语境“三一语法”理论框架。独撰著作9部,合撰和参撰著作12部,合作主编著作3部,参编工具书5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以及语言学随笔80余篇、译文数篇。目前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汉语特征的多元语法理论探索(多卷本)》。


史文磊教授

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汉语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201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汉语运动事件词化类型的历时考察》(2014年)、《汉语历史语法》(2021年)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鉴定“优秀”)“语法化中的语法性及相关问题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汉语分析性词汇语法特征的历时演变研究”等;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青年奖(2020年)、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5年)、浙江大学“2014年度十大学术进展”(2015年)、第十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院吕叔湘语言学奖二等奖(2012年)等奖励。


吴淑琼教授

四川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嘉陵优秀人才。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社科、教改项目8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Corpus Linguistics and Linguistic Theory、Language Scien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Language and Cognition以及《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担任Language Sciences、Linguistics、Lingua、Journal of Pragmatics等多个SSCI期刊的匿名审稿人。


熊仲儒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和英汉对比研究,在论元结构、特殊句式与词类等领域用功最勤。先后完成“英汉论元结构的对比研究”“英汉名词短语的对比研究”与“英汉形容词的句法语义研究”等项目的研究,目前正在主持“汉英名词与动词互转的生成语法研究”等项目。



南大参会学者简介(按姓氏拼音排列)

罗琼鹏副教授

南京大学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语法、形式语义学、句法—语义界面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入选省级重点教材),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6项,入选江苏省社科优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


王以欣博士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后、西班牙语系教师,博士毕业于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Politeness and pragmatic transfer in L2 pronominal address usage,主持江苏省社科基金一项,曾在“第九届跨文化、认知、社会语用学国际研讨会”“第八届西班牙语话语礼貌国际研讨会”“第六届波兹南青年语言学者会议”等会议宣读论文。


张安琪助理教授

南京大学文学院助理教授,本科就读于美国布朗大学,获得语言学和埃及学文学学士双学位,美国Phi Beta Kappa本科优等生学会成员,本科论文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在芝加哥大学获得语言学专业哲学博士学位。2018-2019年在芝加哥大学担任Humanities Teaching Fellow师资博士后讲师,教授语言与人类、语言学概论和世界上的语言三门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普通话及粤语时态语义、动词语义、程度语义、跨语言对比等,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发言,发表多篇国际会议和期刊文章,主持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要开设课程有英文文献检索与阅读、语言学概论、语言与人类等。


张翼教授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语系副主任、翻译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CSSCI来源集刊《外国语文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语言学系访问学者,入选江苏省社科优青、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江苏省外国语言学会、江苏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教育部社科、江苏省社科等多个课题。


赵鑫博士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是语用学理论与应用,围绕健康话语和文化语用学在Health Communication、Pragmatics & Society等SSCI期刊发表“Trust me, I am a doctor: Discourse of trustworthiness by Chinese doctors in online medical consultation” “Trust me, trust my words: Trustworthiness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online medical crowd-funding discourses”等9篇论文,近来尤为关注机构话语的信任建构等议题。

来源:研外之音


1.学术会议《语言科学》编辑部等:语言脑机制与大模型工作坊江苏师范大学:神经语言学脑电技术实训营(2023.8.1-8.5)江苏师范大学:神经语言学脑电技术实训营
【2号】 基于R的语言研究多变量分析(线上)研修
【2号】第五届体认语言学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体认翻译学论坛
2023年度语言/翻译学学术会议(第六辑)

2.科研方法趁着假期,论文写起来、项目准备起来收藏版:240家高校学报投稿方式汇总语言学外文图书推荐国外语言学研究速递——神经语言学及临床语言学书单国内语言学研究成果速递——语言学联合书单202306

3.讲座回看国际期刊论文写作发表系列
语言学讲座回放集锦(八)语言文学讲座回放集锦(七)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六)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五)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四)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三)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二)
语言文学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南京大学语言学青年学者系列论坛(第一期)

研外之音 语言科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