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观点】2016中国(深圳)智能制造大会高峰对话

2016-12-30 中工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2016中国(深圳)智能制造大会高峰对话:




主持人:无论是从我们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来讲,还是从我们的国家,都能够看到我们的智能制造已经被提到国家的一个战略的高度,我们传统的制造业这种转型升级是迫在眉睫,所以说我们的企业发展到底在未来应该怎样去规划和去发展,怎样去布局?我相信是我们很多的企业家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那么关于这个问题,我想问一下顾强先生能不能给我们大概分享一下,您的看法,给我们透露一下这个信息。


国家工信部规划司原副司长顾强先生:嗯,这个题目太大了,中国的制造业,照我们过去的统计,就是规模以上企业,大概有110多万家,现在调整统计以后大概也可能有四五十万家,对于这么大一个群体,智能制造我们产业转型的一个方法,一个手段也是一个目标,那么,对这些大量的企业,我们看到这个方向,看这个路径,但是每个企业都要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走这样的一个转型的道路。那么我们也看到不同的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它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技术,没有一成不变的路径。所以实际上对我们不同行业的企业来说,他的这个选择是不一样的,那么他采用的技术方向,采用的工艺流程,可以采用的这个装备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我想第一点强调,实际上这个智能制造,没有一蹴而就的,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比如说我一套软件,我现在发给大家,回去就可以实现智能制造。比如说对一个服装企业,也许我们只是提供了一个解决问方案的,是消费者驱动的制造的一个解决方案,也许海尔对家电企业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第二点,从宏观层面来看,我们有一些是共性的技术,是共性的平台,这个我认为我们国家也好,从地方政府也好,从企业也好,我认为这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点,有些技术在一些行业可以通用。比如说我,我们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   Thinkworx,它在很多行业里面,比如在石化方面,在很多行业他这样的一个软件,他这样一套系统,以嵌入的方式进行改造,所以有些是通用技术,我们政府有关部门、平台企业,要更多地推广一些带有共性、带有工业技术特点,智能化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加大推这一块的这个支持力度,因为对很多行业很多小企业来说,实现这个东西非常困难,他改不了,我想改,但是这套体系太贵了,太复杂了,是吧,你们教给一个简单易行的解决方案,让这个企业能够用。我认为这是一个方面,就是对技术的推广,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一部分政府要改革,比如我们现在都在推进这个机器换人,地方政府要引导和支持。


第三个方面。实际上智能制造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我们从技术层面没有解决,当然我们能够看到解决案例,但实际上要实现我们这样的一个愿景,还有很多很多的技术、模式问题没有解决,我想,这一点是大家要未来一个重要的方向,技术研发的方向,模式创造的方向,因为存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社会需求,也应该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当中来。在这个方面呢,我觉得就是同样有空间,但是更多的,企业还是要围绕着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智能制造,我想这个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方面吧。

  

作为一个集群来讲,我们希望上下游相关的自动化企业,在这个产业集群里面建立一个智能化的生产,那么我想这也是从产业层面看到一个机会。

先讲这么多吧,谢谢。


主持人:没有创新,就没有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在近几年,随着智能制造业的一个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这种大专院校,也是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来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这种融合的发展,也是对我们企业的这种转型呢,就是得到了一个大量的一个推动的作用。所以接下来我想问一下寻院长,您是否可以就工研院在智能制造方面具体的哪些研究成果和方向,跟我们大家谈一谈,同时给我们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一些好的建议呢?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寻格辉先生:谢谢主持人,顾司长说题目太大了,给我出的题目又太难了(笑)。感谢你给我一个机会做个小广告,我来自隔壁,东莞松山湖里面的高新区,现在大家可以去东莞,已经不是前两年的东莞了,非常干净,雾霾也没有了。


主持人:我觉得您不是在给您自己做小广告,而是在给我们的华夏幸福做广告。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寻格辉先生:应该的嘛。伙伴公司是我们的伙伴,华夏幸福也是我们的伙伴。首先我还是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工研院是干什么的。工研院是广东省科技厅、东莞市政府,还有华中科技大学在东莞建立的一个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我们主要做3个方面的事情,一个是技术研发,第二个是技术服务,第三个是产业孵化。在技术研发方面,我们经过9年的努力,在运动控制,在机器视觉,在图像识别,在工业大数据方面,积累了很多底层的基础性的技术,也研发了十几个系列、几十个类别的装备,目前拥有一个600多人的研发队伍,应该算是一个比较大的一个研究机构了。




去年呢,我们又成立了一个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专门做工业机器人。这个这个研究院的理事长是袁宝成副市长亲自担任,目的是想服务于珠三角的机器人企业,给他们提供一些底层的、共性的、关键的技术支撑,以及核心部件开发,刚才顾司长也说到,我们的基础比较弱,所以我们觉得这个这个使命可能需要由我们这样的机构来承担。


在技术服务方面,我们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技术平台,在这边建立了6个服务中心,从工业设计到产品检测,从精密加工到初测量,再有信息安全,通过这样一技术中心的设立,让我们每年能够为珠三角的企业提供超过7000+次的服务。华中科技大学一个工科院校,它的制造制学科有6个院士,3个工程院院士,3个科学院院士,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资源,我们自己在东莞又建立了很多的平台,我们有一个东莞市的重点实验室,有一个广东省制造装备数字化重点实验室,有一个制造装备协同化工程技术中心,这两个省级的研究机构,还有一个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叫协同化制造产业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这个是刚刚获批的一个国家平台。我们这边也集合了大量的平台资源,能够服务于我们珠江三角的企业。第三个方面,我们就是做产业孵化,目前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大概有47家,我们建的六个产业园有在孵企业260多家,绝大部分都是从事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以及制造服务业。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怎么样帮助企业在智能制造上取得一些进步,东莞有一个上市公司叫劲胜,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管震先生可能有所了解。他是一个做手机壳的一个公司,跟富士康一样,富士康是给苹果公司做,是大规模的定制化的生产,净胜一年大概是十来个亿的规模,所以他只能承接一些多厂家、多规格、多品种的一些手机零配件的生产,这样它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混流生产,这里面就需要一个柔性的解决方案。前两年,我们了解到,他们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智能化,就是要解决目前制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才会有智能化这个概念的出现,就像互联网是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才出现的一样。


劲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找到我们工研院,工研院就提供了我们自己旗下的一些公司来,包括我们做控制系统的华中数控,做机器人的华数机器人等等。我们用一个三国战略帮他们实施了一个新的一个生产车间,我们可以吹点牛,叫无人车间(笑)。这个无人车间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不是彻底的无人。在以前,像这样一个车间,八百台左右的机器,说需要的值守工人大概是133个左右,我们给他做下来之后,大概只需要33人,下一步我们可能要降到23人,而且这些人并不是在值守,我们可以做到无人值守,他们只是对这个机器的运行进行监管,并不需要在生产线作为一个环节出现,这样一来就彻底释放了人的创造性,人可以去做别的事情。我觉得这就智能制造最终极的意义。


我们用的是国产的CNC,用的国产的软件,用的是国产的机器人,我们称之为“三国”战略,胡春花书记去看了之后评价说很好,你们用国产的机器人替代中国的工人,没有用外国的机器人来替代中国的工人,非常好。因为我们做得比较好,给劲胜节约了大概10%的综合成本,包括良品率、缺陷控制、整体生产效率,在经济上实现了10%左右的提升,所以工信部把我们作为智能制造的46个单位之一,而且作为一个智能制造示范点。


去年,我们国家的智能制造的示范现场会就是在我们那开的,就是因为这个项目。所以我感觉,智能制造可能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因为企业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有些时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可能还是资金上的问题,或者模式上的问题,所以我再分享一个简单的案例,我们在东莞的粤海合作区做了一个产业孵化基地,那个是跟大连机床合作的,它跟智能制造也有关系,大连机床是我们国家两大机床之一,是卖数控机床的。说实话数控机床并不好卖,价格有点贵。中小企业需要高精尖的、大型的机床为他提供加工,或者是想具有这种加工能力,但是他买不起,银行也不会提供贷款,因为要承担的风险太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引入了一个创新模式,就是由国家开发银行提供大约50亿的贷款,我们把这个贷款给到跟大连机床合资成立的平台公司,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买机床的问题,也解决了大连机床市场占有率的问题,同时还把银行的这个痛点也解决了。我们建了这样一个孵化基地,现在1000多台加工中心,配上基础支撑条件,就有很多的中小企业去租用我们的设备,一下子就解决了那个产业聚集的问题,给这个电子信息加工这个产业打了一针鸡血,极大地激活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效果非常好。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在你刚刚的分享当中提到了很多技术范很牛的云计算,来为我们大家进行服务。但是我知道管先生还是有所保留的,因为我知道在您所在这个平台当中,还有很多的黑科技也是非常牛的,所以我想问一下管震先生,这个黑科技在智能制造这个领域起到了怎样的一种作用,会有怎样的一种带动作用呢?


微软资深战略顾问管震先生: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在座的所有人。第一呢,我也挺骄傲,我在从事这件事情,刚才主持人提到的这件事,就包括说我们俩其实在云端提供了很多叫做人工智能的事,如果关注的人工智能这个领域的话,你会发现在微软,人工智能最牛的团队是沈向洋。沈向洋原来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院长。如果大家去注意的话,你会发现咱们中国,但凡跟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相关的,他的CTO基本上都是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出来的,例如阿里云的王坚博士,深圳的硬蛋,浦东新城CTO,也都是从咱们亚洲研究院出来的。我觉得是特别自豪的,微软是为咱们中国或者是全球的人工智能领域,贡献了大量的人才。




第二了,我们微软自己在提供这些人工智能的服务。原来我在外面呆了十几年,那时候我对微软还是一个很封闭式的公司,提到微软到底能干什么,可能大家也就知道windows、office,但是现在,在座的各位应该都知道,微软也会推陈出新一些东西出来,比如像HoloLens,以及混合现实,加上空间定位等等之类的,还有AI在里面工业级的产业或者娱乐产品,他甚至可以改变我们未来人机交互的这种方式,包括在云计算上面的各种黑科技。微软每年都投了好几十亿美金、几百亿美金研发的、产出的,就变成了,就像刚才咱们寻院长,以及顾司讲到的服务化。


我们把windows、office的授权变成一种服务化。有一些黑科技的运作非常的简单和快速,比如说我们开这样一场大会,原来在签到的时候,可能是在纸上写,对吧,我的名字、我的单位、我的联系电话,但是你真正拿到这张签到表的时候,其实会务组织单位很难办,上面电话可能都不齐,别人填个110你也没办法。那现在是一种怎样新的方式呢?比如说你来参观微软的会议,就会有一个大屏幕直接识别你的脸,然后出来一个二维码,这个就是你专属的二维码,你只要扫一下二维码你就签到成功了。那你问,要变成这种签到的方式是不是很困难?不是!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微软云服务为什么要做服务化,就是出于把事物变得很简单的想法。


当然现在,我们微软也在帮助咱们中国企业的转型。大家可能知道微软跟咱们中国具有很长的渊源。咱们中国好多企业在做转型升级和出海的时候,微软可以帮他很多忙。比如就在咱们深圳的一家公司,原来是做那种平板的,那么现在的移动平板做到了一种饱和的程度,所以现在要转型,无论他是家居转型也好,还是车联网的转型也好,在这个转型的过程当中,除了在中国落地之外呢,还要去海外,要出海,那微软的微软云除了在技术上提供的图像识别、对声音的识别、对语义的识别这些文献的识别之外,还包括翻译、空间定位等这样一些信息服务。咱们的产品到国外之后运用的比较多的,比如你出国去驾车,人家跟你讲话,你搞不清楚他在讲什么,你去德国、去日本、去跟他们讲话讲不通的,那我们就用这样的一个很简单的服务,来去跟对方沟通。而我们要集中去做的事情就是做产品的应用场景和产品本身。那么在智能制造方面,我们可以更加的有的放矢,把自己的能力用在最关键的商业触角。这是我觉得微软的时候帮助咱们的。


当然我我也挺喜欢这个咱们寻院长提到的,跟我们本地的学生也好,或者产学研的转换也好。我们现在应该跟很一些学校尝试连接合作。我们知道学校有大量的有效人才,我们也希望在微软平台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合作,谢谢主持人,谢谢。


主持人:从他们前3位的这个分享当中呢,我们看到了智能制造业,它未来的这种发展空间是很巨大的,而且它也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一种价值,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关心的是什么问题呢,毕竟我是属于财经频道的节目主持人,我想关心的是在这个空间当中,未来的这个投资价值到底有哪些?据我所知,我们的寻院长好像在投资领域当中还是有一些经验的,那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在智能制造这个领域,给我们一些投资意见。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寻格辉先生:我想通过我们做的一些事情来理解。我们自己有一个华科松湖基金,目前正在成立一个机器人基金,自己也还有一个投资平台,我们在股权投资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总结起来有这么一个特点,第一个就是赛道投资,我们只关注我们懂的东西,只关注我们身边的东西。,更直接的说,我们只关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在经济领域,我们做了很多投资,像减速机的,我们投了两个,一个做谐波的一个做RV的,一个轻载的一个重载的,我们从两个方向来做这个事情。像机器视觉,我们也有投资。


第二个方面,我们跟我们的投资对象产生了另外一种关系,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财务投资和资本投资的意义,这个,我们现在建立了6个产业园,其中有两三个是跟伙伴公司合资成立的,并吸引了一大批的这个这个创业公司去入驻,为什么这些公司想进入我们的产业园呢?因为这是我们能够给他建立一个技术期待,他哪天想着我可能碰到技术问题,可能要跟你一起攻关,哪天可能我想申报一个科技项目来得到一个支撑,像我刚才说的劲胜那个项目,我们就拿到了工信部的9000万的一个财政的无偿资助。另一方面,我们从学校到地方研究院,以及我们自己的国家级平台能够给他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比如这个互联网的技术,我们拿了一个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我们其中有很多的专利或者技术可以很低成本地让我们的受资企业,也就是我们投资的企业来使用,我觉得这可能是他看到的一个原因。


那第三个方面呢,我觉得,智能制造是这两三年热起来这个话题,就是因为中国制造2025的这个大命题,人类技术一直在向一个方向在发展,那就是让人能够偷懒,能够把人的这个创造性释放出来,能够把一些简单的事情交给机器去做,现在不是有个话题叫制造业回流美国吗?我觉得这个还做不到,美国也正在重振制造业,我觉得咱们是有这样一个危机存在的。


中国的工人和美国的工人不一样,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工人不罢工,中国的工人不抱怨,中国的工人能加班,中国的工人不要高工资,对吧?,甚至比美国的工人听话。但是美国的机器人和中国的机器人有什么区别呢?没有区别,他们一样的听话,一样的不罢工,一样的不偷懒,甚至还耗同样的电。所以有没有可能,就是今后机器人时代来临,我们这些产品又是从美国制造,再来中国消费或者欧洲消费呢?现在我们的制造模式怎么样?从美国从欧洲从各地把原材料运到中国,中国用中国的工人生产之后,再卖到美国,卖到欧洲去使用和消费,那么在机器人时代,会不会是另外一个场景?所以我觉得,机器人技术的提高,尤其是核心功能部件基础技术的提高,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使命,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制造行业,我们的政府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然后在机器人领域的话,我们不能再落后。嗯,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坐在管震先生身边的这一位是中山新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曲鲁杰先生。中山新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发和生产国际领先的“激光动态无掩模光刻设备”为主的专业公司,目前平板显示的应用占据市场领先优势,接下来就请我们的曲先生,为我们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公司的成功经验。


中山新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曲鲁杰先生:谢谢主持人。我是来自中山新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我们公司最主要是做高端装备。所谓高端装备,像我们大族激光就做了很多的工业化装备,但我们的高端方面可能会更高一些,我们最主要做的是光刻设备,光刻设备大家都知道,像集成电路,像手机里面的芯片、线路板,包括显示器、触摸屏、都是通过光刻设备做出来的,是一种微纳加工的高端设备。我们公司的团队是在国内培养模式,然后到美国去。在这个行业里面呢,大族是96年开始成立公司,我们是96年开始在美国公开研发业务,我们公司的刘辉博士,他是北京理工大学的博士。实际上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我们就作为工匠,我们就在这个行业里面做我们的高端装备。




我想我们的这个市场主导这一块,尤其是中国需要我们高端的这种装备来使我们的整个的制造业水平提高。因为我觉得智能制造那边中国虽然讲究制造,讲究云计算,但是我们每个节点,我们每个制造环节,这个关键的东西,我还是跟国外的有差别,我们还是引进了大量的国外设备,我们讲我们中国建了13条的高清LCD显示生产线,我们的投资可能总投资可能低于3000亿到4000亿的总投资额。但是这么多投资里面,我们的前端工艺相当于20%的设备全是进口的,这里面大概是前端的高科设备很重要,华星光电500个亿,建立11条线,其中很多设备都是日本的。我们公司就希望能够做出这种高端的设备。无掩模光刻设备是什么这样的概念呢?第一,他不需要模板;第二,他的整个的数据的图形化。数字化化,就是他可以任意的变形。你比如说用尼康的做出来的一个板子,你再用佳能去做,绝对配不上。我们的就可以,因为我们可以自动变换这个数据、变换图形来套配上去。这两个技术难度是一样的,只是不同的方向。所以完全有机会取代进口设备。企业的成本非常高,因为都是用进口设备在做,我们真正的挣的劳动力的钱非常的少,我们除去了我们的设备,除去我们的银行贷款,除去我们的劳动力,我们的盈利很低,但是比较韩国,他的设备是自己造的,


我特别想通过这个会议呼吁,来支持国产化,用中国高端的设备来做中国高端的电子产品,这才是我们真正的2025中国制造。谢谢!


主持人::今天我们能够见到这么多的成功经验的一个分享,那么就是因为我们的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我们政府的大力支持的,所以说,针对我们的智能制造业,我们深圳市政府也是出台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政府每年也是对机器人的可穿戴设备升级等都是有一个专项资金支持的,所以接下来呢,我想请问来自于我们深圳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新兴产业处的处长王志毅先生,嗯,来给我们大家呢,详细的介绍一下,经信委所给予的在这个领域当中的一些政策支持,到底的有哪些?我相信这是我们各位企业家都非常想要听到的。


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新兴产业处处长王志毅先生:谢谢主持人,大家好!


在座的可能除了深圳,还有一些深圳以外的一些企业朋友,我借此机会,就介绍一下深圳关于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一些政策和做法。




那么刚刚主持人讲到,2015年的时候深圳市出台了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他把这3个放在一起打包,作为深圳五大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每年在这个领域拿出5个亿用于产业的发展、那么我们支持的方向呢,是这样,抓两头优服务,就是一头抓我们在核心技术、关键器械和零部件的突破,刚刚几位都分别讲到了,比如说减速器,比如鲁总讲到的,我们要取代进口设备,实际上我们攻克这些核心关键的一些技术以后,这个就有可能实现。另外一头呢,是抓应用端,应用端是需求方,往往因为意识、观念的原因或者资金实力的原因,如果用自有的资金来的话,他可能不会马上或者是大量的使用,政府的这个产业资金就可以助推一把、优服务就是,智能制造在每一个企业,哪怕就是同一个行业,他在每一个企业,它的这个智能制造的配置,它都是有个性化的,这个过程里面,就需要有一个中介服务商、系统集成商,我们也支持系统集成商,从这个中间来提供这个优质的服务,来推进这个智能制造的发展。


我们具体的资金方案呢,我也简单的介绍一下。一个就是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提升,就是支持产业管理和提升。一种,是贷款贴息,就是你贷款了以后,3年都可以来贴息,贴利息的70%,我们的上线可以达到500万,这算是一个比较小的项目。另外一个就是股权资助,那么就是说,一个项目得到了专业投资机构的投资,我们对这个专业投资机构有3个门槛的要求,一是成立的时间,第二就是实力,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就是你要有在二级市场成功投资的经验。那么我们说了看,投资机构要符合这些条件,那么他投的符合这个产业方向的项目,我们就可以股权的处置,这个上限可以到3000万,其中,一半是直接补贴,1500万,还有剩下的一块是和投资机构同价的占股,这是应该是一个力度比较大的一个政策。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要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资助,他是鼓励产学研用这个链条,3家以上的主体。当然是深圳的主体,一起来联合攻关,这样的项目也要符合3个要素,第一就是技术要有突破,就是说技术上要有制高点;第二就是对产业要有影响,要有一定辐射,第三个当然是要有经济效益,那这个包括直接的和产业拉动的效应,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产业政策不光是我们经信委,深圳市发改委和科创委都有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支持,这个详细的网站上都有。最后呢,我想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其实政府的支持,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和助推,关键的是我们的企业,我们的这个研究机构,以及我们的社会资本,所以我们就是敲敲边鼓、鼓励扶持,谢谢!


(以上文字根据嘉宾现场演讲整理,未经演讲者审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