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陈村街
陈村镇位于县城西,以陈姓早居此地而得名。古为通往巴蜀之咽喉,今为通往宝鸡之要道。
陈村镇现辖蔡阳山、西吴头、水沟、西街、东街、小海子、上营、西李家堡、雒家务、紫荆、庞家务、料地12个行政村;原尹家务乡辖王堡村、老圪塔、尹家务、托卜务、阎家务、大海子、西槐、槐岭、槐中、槐北10个行政村,2011年,撤销尹家务乡并入陈村镇。
咱大陈村有:紫荆村的笊篱和蒙元文化、上营村的挂面、李家堡料地村的笤帚、庞家务的砖瓦、南吴头的麻花,蔡阳山的葱;有老疙瘩的铁货、大海子的羊肉、尹家务的砂锅、托卜务的酒、闫家务的辣面、槐原的女登文化挑排灯……村落的文化印记,丰满而灵动。
咱大陈村还有:历史上数不清的烧锅酒坊“陈酿酒”,远销西北五省的“生字水烟”,如今更是酒业发展,百业兴旺。
那一年,为了离老公近一些,我从凤翔的最东面来到了最西南毗邻陈村的乡镇,在此工作生活了八年。
陈村街的小吃,全县都有名。凡是到过陈村,吃过小吃的人,永远不会忘记:麻食的香,面皮的光,饸络的筋道和水煎包的美味。
我包村包个了大海子,见得多的是却是小海子人,大度豪爽有孔门圣贤风范,住了个尹家务,吃饭最多却是陈村名吃:面皮饸络肉夹馍,麻食烤肉水煎包!
每年七月二十二,跟会到西街,冯老师和马老师,摆席桌待承大家,两位师母贤淑能干利器人,马师母出身厨师世家,凉菜调的汁水要配上大料熬制,非常香。冯师母的手,年轻时候在街街卖菜,挖凉水多了瘆了,时常疼痛难忍,忍着疼痛为我们削削筋。
我老公开个力帆125摩托,隔三差五下午把我和娃架瓜上,去陈村吃麻食,卖麻食那个女人很麻利,用某个特制的带底做一个搓麻食的工具,一下可以搓好多颗,家常下麻食的菜,分量足,调和好,大家都爱吃。
逢着单日赶集的时候,陈村街里就人山人海,摩托车都进不去。瓜子摊摊的瓜子也炒得香。
我和老公认识的第一个元旦,九九年,他嘴里卖排带我去宝鸡转,一出门却上了陈村的车,到街上三转两转哈不见他人影了,我瞬间感觉上了这小子的当了。
上营挂面是特别细特别细的空心挂面,我坐月子,吃的是陈村挂面,下点菠菜,打个鸡蛋,因此我就胖了好多。
陈村街有城西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千河以西的宝鸡县人也来跟集,贾村原上的老公老家人也来跟集。老公家族一伙姊妹在南京卖面皮,每年冬季要来买几百斤的干辣子,粉成辣子面,调成香面皮,温暖南京人的胃。
陈村不是一般的陈村,更不是我三言两语皮毛潦草能说得清的陈村,不管你来与不来,陈村在那里,不远也不近;不管你爱与不爱,陈村在那里,不娇亦不羞;不管你念与不念,陈村在那里,不悲也不喜!
(前文过急有不少纰漏,这次一一更正,图片为王红仓先生近期陈村街的拍摄作品。感谢友友们的指点和提醒!)
关注平台的友友请扫描“芳菲随笔”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