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部乡愁一部“清明上河图”-----大凤翔拥有自己的民俗百科全书啦!

编辑:李昊穹 芳菲随笔 2021-07-30

题记:《凤翔民俗》,它的真实丰富与多姿多彩,令人想到了著名的绘画长卷《淸明上河图》。

一部丰富厚重的生活与艺术教科书

忽培元《一部丰富厚重的生活与艺术教科书》——喜读《凤翔民俗》想到(代序):我们老家陕西关中的土原上,村外山坡坡和老坟地里,杂草丛生牛羊时常出没的地方,春秋时节的雨后会有一种奇特而富含营养的物质悄然生出在地面上,家乡人把它叫地软,辞书上称之为地耳。那是大地的精气,是泥土的奉献。雨后便有成群的小孩子和姑娘媳妇、老汉老婆伏在地上捡拾,静寂的田野顿时显得异常热闹。我自己也曾经有过跟随爷爷奶奶和小伙伴们捡拾地软的经历,满心的期待欢喜,忘记了腰酸腿困甚至饥肠辘辘。

此刻,翻阅这厚重丰富的《凤翔民俗》书稿,我在惊喜之余,就想到了那捡拾地耳的情形。于是,那豪情满怀的凤翔县政协主席鲁立和他的团队就呈现在面前……那些为本书辛劳的编纂者,正是以捡拾地耳的耐心和顽强,数年如一日地躬身于那片古老而多情的热土之上。拨开杂草粪珠,拂去枯枝敗叶,甚至把手伸进地缝石隙,悉心地翻捡辨识,慢慢地集成一篮,奉献到母亲面前,一直到蒸出香喷喷的地软包子。

默默的辛劳,无语的奉献,潜心地研究,貌似多么的平凡,却又是何等艰辛而高尚的一项事业呀。

文化的创造与积累就是这样,一辈一辈人不断接力,不断承传。而这种承传,则总是离不开无私的热心人精心组织,离不开许多人的辛勤耕耘智慧奉献。确立一个一致的目标,组织一群有境界有追求的有心人形成优秀团队,长时间的相互默契默默坚守,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确,没有在其中躬身践行过的人,很难体会到编写之难,寸心之苦。

正因为有了对故土乡亲的深深眷恋,对民俗文化的痴情陶醉,对历史存在的仰慕和对先贤创造的崇敬和对宗室家族及父辈的无限感恩,亦即凝结成坚不可摧的潜心探宝的拳拳初心,这才确立起甘愿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与探求勇气,否则,谁能够相信这洋洋数十万精言和对应的近八百张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珍贵图片,就来自这秦川舟头的弄潮人,来自浪涛之下,积淀之中的奋力抢救与捕捞钩沉。了解了这些,再讲什么“不辞辛劳”也就显得多余。而不计报酬,齐心协力,忘我坚守,这些褒扬之词也就显得泛泛,甚至苍白无力。探寻辨别,挖掘筛选,整理集纳,分析释疑,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分门别类,提炼概括,锛斧凿刨,终成大器。《凤翔民俗》,它的真实丰富与多姿多彩,令人想到了著名的绘画长卷《淸明上河图》。

眼下,这幅浸透千年风雨沧桑与激情智慧的凤翔版“清明上河图”,终于赫然面世。如同古老周原上一抹难以辨别旭日甚或夕阳的红霞,把温暖金黄与殷红的浓浓诗意定格下来,留给后世、传达读者。这情景令人产生许多的反思与联想。它的确是一幅长长的画卷,从远古一直概括提炼到当下。煌煌一炉,融汇了千秋万代上下古今。有前人的智慧,更有今人的心智。

   一部哲学系统论视域的完美体现

 孙立新《《凤翔民俗》读后》, 凤翔县政协办希望我给即将出版的《凤翔民俗》写点感想之类的东西,我欣然答应了。因为凤翔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大学毕业后工作的第一个单位就是凤翔中学,几十年来,我对凤翔的感情是很深很探的。清样寄来了,重达1.8公斤,煌煌60多万字,文图并茂,把凤翔县民俗事项的各个方面都写进去了,我高兴的同时,深深为之感动!全书可以看出作者狠下功夫一丝不苟做学问的态度。

《凤翔民俗》最大的特点是对一个县生产、生活、伦理、节庆、游艺等事项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最充分的梳理、发掘、描写和展示,加之概述部分介绍了凤翔历史文化以及民俗发展的许多特点,哲学的系统


一部乡愁

鲁立《跋》:《凤翔民俗》就是这样一部记录和描述西府凤翔老百姓在“过日子”的漫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乡愁和传统的著作。全书上下两卷,用六十余万文字、近八百幅图片,分综述、村落居住、生产生活、工具用具、生育、日常生活、婚姻、丧葬、宗族百姓、饮食、茶酒、信仰和禁忌、民间艺术、游艺竞技、其他等共计十八章,较为详尽地记录和描述了西府凤翔老百姓生、婚、老、病、死和衣、食、住、行、娱等物质和精神生活情状。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的:“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事物,我们并不是要事亊费心思.眼是因为我们托袓宗之福,一一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这里的“一一可以遵守的成法”,指的就是民俗。

鲁立:需要感谢的一些人!!!《凤翔民俗》即将付梓了。回望将近四年的光阴,在我们走过来的路上,许多人迈动着坚实的足迹,流淌了辛勤的汗水。在即将收获喜悦的日子里,他们特别值得我们尊敬和感谢:作者鲁旭,是凤翔文化馆的退休干部,在凤翔生活工作了一辈子,一辈子干的是民俗。当我找到他,希望他发挥余热编写这部著作时,鲁旭爽快答应,很快投身,用了不到两年功夫,就拿出了这部巨著的初稿。在其后的日子里,组织图片,修改文字,推敲内容。审核记述……夙夜在“书”。每一次我们在一块碰头商议,我都会对这位“老骥”满怀敬意,心生感激!通过我在北京工作的学兄、著名经济学家宋立间接联系上的国务院参事忽培元先生,为《凤翔民俗》友情题字签,很是为这部书的庄重典雅增色。又欣然为这部著作作《序>,而且一出手就是5000余言,更是让我喜出望外。我在西府凤翔向远在首都北京的忽培元先生鞠躬致敬,揖手感谢……

(全文摘自《凤翔民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