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春正是读书时!中国矿大举行第二十二届读书节开幕式暨首场名师名家报告会

新媒体中心 中国矿业大学 2023-07-29

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4月23日下午,中国矿业大学“书香校园 悦读人生”第二十二届读书节开幕式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副校长曹德欣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读书节开幕。读书节活动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及主办单位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宣传思想工作负责人及联络员,师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仪式由党委宣传部部长陈文主持。

副校长曹德欣讲话

曹德欣在讲话中希望广大青年学生在广泛全面的阅读中,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各单位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深化读书活动的组织落实,把读书活动与调研活动相结合,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将读书内在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持续助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工作。围绕读书节活动主题,持续充实读书品牌内涵,推动学校“书香矿大”创建进程,进一步凝聚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磅礴力量。

图书馆馆长王新宇介绍了本届读书节的活动安排。校工会主席章毛平、对外合作与发展处处长钟晓东分别为获评“2022年度大学生阅读之星”和“2023届本科毕业生阅读之星”的同学颁奖。环测学院地理信息科学2019-01班武成龙同学作为优秀读者代表分享了读书心得。开幕式上,教师代表进行了诗歌朗诵《读中国》,学生代表演奏了民乐《赛马》。

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教授作报告

开幕式后,举办了首场名师名家报告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雪涛教授受邀作题为“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意义”专题报告。李雪涛教授从中国古典绘画作品《六柿图》在世界传播并引起广泛研究为引,用诠释学的研究方法,解释了中国文化在不断被当代世界理解过程中的价值变化和不同的价值体现。详细阐释了中国文化价值研究要从全球史观下通过比较学的方法全方位开展。通过引用中国文化在世界广泛传播并在哲学、宗教、建筑、绘画、书籍著作等领域相互融合的事例,印证了中国文化的跨时空意义,让在场师生深刻领悟到中华文化对于世界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深远影响。

颁奖现场

颁奖现场

诗歌朗诵《读中国》

民乐表演《赛马》

读书节活动现场

据悉,本届读书节以“书香新时代 ‘典’亮新征程”为主题,在4-6月期间,将开展“名师名家报告会”“经典诵读活动”“图书推介活动、师生荐书活动”“‘芸台购’平台开通推广活动”“助力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文献与信息服务系列活动”“校园读书新风尚系列活动”“图书漂流活动”等七项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

除了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

还有一项有意义的活动等你来参加!


书香,在校园里萦绕

阅读,是美好的遇见

春日好时光

读一本好书,在阅读中收获滋养

点一盏灯光,在书香中奋进成长


读书者,正青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在教育部新闻办公室指导下,由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主办,教育部政务新媒体联动教育政务新媒体联盟推出的“青春正是读书时”网络主题活动正式启动。









“青春正是读书时”网络主题活动,分为“领读篇”“悦读篇”“共读篇”“诵读篇”4个篇章,将邀请广大师生与我们一起探索阅读的世界,一起畅享书香的芬芳,也邀请千千万万的你,共享读书的美好。


校园里、课堂上、家庭中、屏幕前……无时不读书,无处不书香。







“读书”,读的不只是书,我们在与书籍的“邂逅”中,与知识和贤者对话,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那些想要推荐的书籍,那些与书为伴的故事,那些书香中迸发的灵感与激情,教育部政务新媒体诚挚地邀请你,与我们一起分享。


分享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想推荐的好书

难忘的阅读故事

读好书的感受

朗读好书章节

阅读场景呈现

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个人身份或集体身份投稿均可。


投稿时须注明投稿人及联系方式、分享的书籍(章节)名称,音视频投稿需提供阅读的具体文字等。


征集邮箱为

yiqidushu2023@163.com



你的分享

将有机会在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

全平台呈现

真诚期待在这里

与你一起、与书为伴

同分享、共成长


往期内容回顾▷ 世界读书日 | 书香矿大,邀你来读~ 点燃热情,活力满满!矿大这场教职工运动盛会,超精彩!▷ 跨专业考北大,这位爱健身的小伙很硬核!
 中国矿大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


中国矿业大学

-cumtnotice-


编辑 :期壹

素材来源 :新闻中心  微言教育

摄影 :孙璐

校对 :王子媛 张义会 王怡然

责任编辑 :雨墨


欢迎投稿:cumtrmt@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