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朗普——不过是资本主义选举制度下开出的一朵奇葩!

2018-02-02 地球卫士 地球新e闻

本平台内容,特供关心地球的外星人参考!

骄傲于民主的西方国家,常年罔顾国情和历史现状对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选举制度多有言论干预。

以美国为例,超级大国,自诩民主的选举制度到底是否真的如所说般的好?先来看个视频,弄清楚美国的选举制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0114oi195&width=500&height=375&auto=0(我知道,光看1遍是看不懂的)

看起来科学又合理的资本主义选举制度,为何近年来诟病不断?而近两届美国总统也成为美国史上满意度最低,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笑柄。

在最近一次的美国大选中,从民意调查看,很多美国民众对两名总统候选人都不满意,但尽管公众不满意也改变不了结局,他们只能在两个不满意的候选人中挑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而谁也不敢保证选出来的领导人,是否真的可以引领国家。

(两个都不满意,那就闭着眼睛随便选咯)

 “民主”到底以谁为主?

自建国以来,美国最骄傲的就是其民主制度,表现民主的原则即是服从多数,尊重少数。在依靠民主原则建立的选举制度下,总统大概率是被多数人选出来的,即总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多数人的意愿,代表了多数人的利益。

然而这些大多数人,会因为他们的家庭、社会阶级、社会关系、受教育背景、种族等等来对他们的选择作出影响。人无法摘除自身因素的影响,进而完整的、公正的审视选举。

而参与选举的政客,真为国为民的也许凤毛麟角,要利用选民时,就代表选民利益,要利益集团时,就代表利益集团,反正只要站在大多数人阵营,就有机会获选总统。所以归根到底选民与政客不过相互利用,究其目的都是为了自己。

那么,在这些选民阶层参差不齐、选民与政客之间相互利用的情况下,诞生的领导人能代表国家利益吗?有能力引领国家前进吗?

别忘了,政治选举初衷可是为解决事关国家发展的严峻现实问题注入推动力,而政治人物的使命在于有效治理国家,其存在是为了推动国家的发展,并不是为了作为多数利益的代言人!

 全民选举变成一场闹剧 

国际就有评论指出,每四年美国大选上演超级选票战,再次把西方民主与争夺选票做了形式上的绑定,其中衍生出的“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政治规则”,就是政治家尽可能取悦选民,做各种许诺;选民的诉求不断增多,承受力则越来越弱。西方对所有社会难题几乎放任自流,政府几乎放弃引领社会的责任,天天围着选民的意见和选票转。

显而易见,这几十年来,我们看到美国的选举制度的日益游戏化:美国的民主也变成了以“游戏民主”为核心的程序民主,只要程序正确,谁上台都无所谓。

美国现任总统就是最好的例子,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下,原本可能只是想在选举中“游戏一把”的特朗普,看到自己的脱序表演竟然有这么的观众,于是越演越投入,看戏的越来越投入,最后就变成今天的“假戏真做”了。

这次有特朗普,下次一定还会有另外一个特朗普,因为在这样的选举制度下,看戏的希望有更多的小丑来让自己四年宣泄一次,演戏的总是不择手段聚集眼球,就像共和党一开始只是希望特朗普的“离谱表现”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共和党的初衷一样,只不过没想到,戏开演了,就停不下来了!

(“我原本只是想玩玩而已的”)

但总统毕竟不是小丑,作为一国三军统帅,同时主管行政机关,堂堂一国元首,如此重要的职位,却在一场乱哄哄的闹剧下产生,这样的国家领导人能否担起国之重任?

 闹剧下诞生的荒唐总统 

过去一年的经历突显了特朗普总统任期的特性。他每天的所作所为都与世界对美国总统行为和态度的预期格格不入。

到目前为止,特朗普的主政方式主要还是一名传统的共和党“富豪民粹主义者”——一边向富豪输送政策,一边向愤怒的基础选民发表迎合言论。不知道美国人民在选举时有没有预料到,他们的新领导人是一名准独裁者,而非民主主义者。

反观中国,领导班子提出了“全球治理”,中国积极勇敢承担起大国责任的同时,美国竟然还沉浸在“美国优先”的狭隘思维里,可悲地坚信任何不以“美国优先”的政策必定带来国家动荡。

在去年,美国大选共和党的初选,特朗普的口号就是把这种“权力是绝对的,美国应该优先”,做了最极致化的诠释。

蓝领白人缺少工作机会是拉美移民的问题;美国中产阶级的分化是“中国制造”带来的;美国经济的衰退是全球化的后果。他们似乎原本理应享有这些绝对的权力,而从来不必去思考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权力是绝对的,责任和义务是别人的。

虽然,也有看起来理性的选民和政治评论家认为特朗普的口号是荒谬的,但是,那些这么多年来在“权力是绝对的”土壤中成长的支持者们来说,能让我宣泄我的不满,那又何乐而不为?想象着特朗普说不定真的会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筑起长城保护他们的绝对呢!这种“权力绝对化”带来的“权利的封闭性、权利拥有者的孤立性,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匮乏”,正是特朗普和他的支持者身上最显著的标签。

原来,“民主”下产生的代表国家利益的领导人,就是一个拥有强盗逻辑的巨婴,或者他也只是一个代表,代表了具有巨婴特质的多数选民。

 什么因结什么果 

中国学者张维为教授很早就指出,美国的民主制度原本就有天生的基因缺陷——美国的民主认为选民是理性的。在任何一次选举中,大家都在期待和呼唤理性的选民最后会帮美国选出“最合适的领导人”,但是,每一次美国的选民都在失望中迎来两个烂苹果中那个比较不烂的一个

一旦选举机器开动了,最热衷投票的那群人并不是最理性的人,从结果来看,远的不必说,最近的三任美国总统很优秀吗?不论是小布什还是奥巴马,还有特朗普,我想美国人民自有判断!

所以,不理性的选民永远不可能选出那位“最完美的总统”,好比一群鸡鸭牛狗乱哄哄地去选举,能选出个什么?结果不过是,哪种动物占比多,哪个群体获胜,这个过程早就脱离了国家利益,也违背了领导人需要肩负引领社会责任的初衷。“总统”早就不是“国家代表”,而沦落为“群体代表”了。

民主永远无法直接产生自由,民主只能产生多数人想要的东西,民主保护不了任何确定的东西。如果大多数人的需要变了的话,它就会转去保护新的。民主就像是政治层面的市场经济,各方观点百家争鸣,由民众去选择听从谁的论述跟随谁的道路。选民只会选择跟随对自己有利的一方,谁也不会去考虑国家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中国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什么因结什么果,在有这样选举基因的土壤中能选出多么优秀的领导人本来就不值得期望,如今特朗普也并不只是今年偶尔开出的一朵奇葩而已,未来只会还有更多!


参考:《民主的细节和纸牌屋哪个更真实》,知乎《观点中国》,微信公众号《西方分裂与世界失势》,FT中文网《特朗普的世界观是对全球的威胁》,FT中文网《从民主视角剖析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刘敏,华中师范大学学报,Vol.41 NO.5 127p-131p《The people's choic: how the voter makes up his mind in a presidential compaign》,Lazarsfeld PF; Berelson B; Gaudet H, NewYork, Colun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8, 178p《Dererminants of Turnout and Candidate Choice in the 2008 U.S Presidential Election: Illuminating the Impact of Racial Predudice and Other Considerations》,Josh Poesk,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ume 73, Issue 5, 1st January, 2009, 943p-994p

先点赞,后转发,

你的美德像朵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