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人口数据:3490万光棍,才是真实的中国

杜都督 凤凰WEEKLY 2021-05-21


原定于今年4月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终于在昨天公布了。
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表明:2020年,大陆地区人口总体规模达到了14.1亿人,其中男性7.233亿,女性6.884亿,总体上男性比女性多出 3490 万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出生人口性别比依然高达111.3。
图源:央视新闻
也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就有111.3个男婴出生,比女婴整整多出了11.3个。
尽管相较于10年前已经略有好转,但是比联合国认定的正常人口出生性别比103~107,还是要高出一大截,不得不说,形势依旧严峻。
巨大的男女性别失衡数据面前,我们不禁想问:
那些消失的女婴,到底去了哪里?
而那些多出来的男孩,在他们长大之后又将面对什么样的问题?
2021年,他们仍在求“女翻男”
即便到了2021年,“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控制着许多家庭,许多父母依然在竭尽全力,求生一个男孩。
为了生个男孩,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有的热衷食疗,结果狂吃海带吃出了甲亢;
有的研究行房姿势,用下午三点阳光射进卧室的角度祈祷这次能生个男孩;
有人坚信700多年历史皇陵里埋着一张表,能确定女人怀孕的性别……
各种人分享着自己的故事,有的生女孩后在家里不受重视、生了男孩家庭地位就能提升、连打两胎女儿后对生活失去希望……
这些真真假假的自述,无一例外地指向最后的结论:还是得生个儿子。
而在成功生男孩的故事里,很多准妈妈都像“蹭锦鲤”一样着魔般留言转发,美名其曰“接男宝”……
而且更恐怖的是,他们就算怀上了女孩,也幻想着人定胜天,人为把女孩变成男孩。
“生了一个女儿,去年流过一个女胎,前天查肚子里又是个丫头,跪求转胎药,圆我全家儿子梦。
查出是女孩,想吃转胎药变成男孩
——很难想象,在男女平等成为基本国策、医院不允许筛查胎儿性别后,21世纪的孕妇论坛里,仍然有这样的帖子出现。
更可怕的是,网络上相信这种药的孕妇和家人并不在少数:
婆婆催生二胎,然后买了转胎药;丈夫要她吃掉,说没有任何副作用;
嫂子吃了药生了男孩,所以即使没有科学依据,我也“先吃着”;
朋友明明吃了换胎药,居然查出来还是女孩,家里人都要她打掉……
“转胎药”这种东西到底是什么,说来足够令每一个上过初中生物课的人汗颜:
据说这是一种灵药,吃了能让子宫内的女胎生长出男性生殖器,女孩完美变男孩。
实际上这种名为转胎丸的东西,里面含有大剂量的雄激素,胚胎接触大量雄激素后,会使女孩阴蒂变大,看起来状似男性阴茎,但实际上,她们仍然有着子宫和卵巢。
所谓XX染色体删号重练、摇身变成XY染色体的事儿,达尔文听了都想发笑。
但令人感到无力的是,虽然明知没有科学依据,即使知道未必有用,哪怕各种新闻报道、门户网站、医学论坛都不承认这种药的作用,仍然有一批人想着“逆天改命”。
服了药后,有些孩子小时候看起来没问题,但是到了青春期女性性征发育的时候才出现了问题。
她们有的多毛,有的尿血,有的开始来月经、胸部发育的时候,一些家长才意识到自己十几年前求的“转胎丸”,将孩子变成了阴阳人。
而这时,治疗假两性畸形的最佳时期,已经过去了。
他们不管对孩子来说安不安全,只管一心求女转男,父母的执念最后变成了孩子一辈子的痛。
可是这些女孩何辜,要为上一辈人的错误观念买单,一辈子承担着正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呢?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背后,有的女孩根本没有出生权利,而还有些女孩被迫成为了男孩。
让人失望的是,如今80、90后已经为人父母了,很难想象这群生在国旗下、长在新中国,但还沿袭着传统重男轻女的糟粕。
他们,最终还是成为了他们。
不过当他们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看到肉眼可见的男多女少,这些人心中会不会感到后怕和恐慌呢?
性别失衡的蝴蝶效应
除了新生儿之外,七普的数据里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人口增长放缓,全国进入低生育率时代。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出生人口总量减少和育龄妇女人数持续下降有很大关系。
育龄指的是15-49岁,而即使在这样一个年龄区间内,实际上也有很大一批妇女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女性少,人口性别比失调,导致出生率低……这种连锁反应套用李安的一句话:“这是中国五千年来重男轻女的结果”。
一组数据显示,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我国出生性别比已经开始处于102~107的正常范围之外,而且逐渐失衡,甚至超过121。
而这只是总体数据,这个失衡的比例在农村只会更高。
2010年的六普数据显示,农村男女出生性别比例高达122,甚至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个数字能达到150以上。
生女孩是“赔钱货”,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生不了男孩的女人就是“不会下蛋的鸡”,男人如果没有儿子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在这样的环境下,女胎在成为女胎的时候就已经被打掉,还有女孩被生在厕所、太平间。
腐朽的沉疴,成为了扼杀众多女婴的刽子手。
长此以往,便导致了男女性别比的畸形错配,而20年后,当年的出生性别比变成了适婚性别比,每100个男人中将会有十几个无法匹配到适婚女性。
普通人挂在嘴边的“找不到女朋友”只能算摩擦性单身,但是在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产生的只能是越来越多的“结构性光棍”,甚至是越来越多的聚居型“光棍村”。
2016年,一则“16岁少女被囚禁地洞性侵24天”的新闻饱受关注。
在高不到1米8、大小不到4平方米的地下室里,16岁女孩受到非人的虐待。
55岁的嫌疑人龙某承认,他因为一直单身、心理变态扭曲才会对女孩下手——而在龙某生活的寨子里,和他一样的大龄光棍就有40多个。
在这些光棍村里,由于男多女少,有的未婚男性高达村里总人口的7%,有的所有几乎所有适婚男性都是光棍,甚至有的村长39岁才娶上老婆。
这种地方大多是落后地区,但彩礼从十几万高达几十万,越穷就越娶不上老婆,越娶不上老婆就越穷,这些最基础性需求没办法满足的光棍村村民,将成为社会不安定的极大来源。
单身的问题不仅在于青年时期娶不到妻,更在于缺少家庭和妻子支持后,他们对大病、意外等特殊情况极度缺乏抗风险能力,而在养老和社会保障不能积极配套的情况下,这批人将成为一个巨大的社会包袱。
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一篇叫《县城里的蝴蝶效应》的文章里,揭露了这样一个现象:
这里不是情况严峻的光棍村,但是在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下,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由于重男轻女,男人会心甘情愿留在这里当“妈宝”、“爸宝”,女人则走向城市;
由于男多女少,适龄男人找不到结婚对象,很多人选择去追求已婚女性,这些在轻视眼光里长大的女性欣然接受,选择出走离婚;
所以,这里离婚率越来越高,而单身男性带着孩子,则成为这个小城里最独特的“风景线”。
热带雨林里蝴蝶扇一扇翅膀,得克萨斯州刮来一阵龙卷风。
重男轻女的结果必定是男多女少,女孩被迫消失、被剥夺各种公平的机会与权利,而那些多出来的男性,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却无比孤独而彷徨……
在“重男轻女”这种错误的观念的引导下,男性与女性没有任何一个方是赢家,对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更是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与隐患。
“生男生女一样好”,不应该成为一句只印在墙上空虚的口号,平等的未来,关乎每一个女性与男性。
或许要等来结构性的改变,还是要从观念开始。
作者丨杜都督   编辑丨米利暗

凤凰招人啦,点击查看 ↓
愿男女平等,早日到来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