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夺走21条人命的越野赛,到底是人祸还是天灾?

司南 夏二 凤凰WEEKLY 2021-09-11

“明天要上战场了,只求安全完赛”。
这是25岁女生文境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定位地点是白银市·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

文境今年25岁,今年年初刚刚领结婚证,计划10月举行婚礼。这是她婚礼前的最后一场越野赛。
然而,没人想到,这竟是一场无法抵达终点的夺命越野赛。

21人死亡的越野赛到底发生了什么?
172名参赛选手,21人遇难。
高达12.2%的死亡率,让人分不清这究竟是比赛还是战争。
“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赛后,幸存者张小涛发微博感慨。
更令人扼腕的是,遇难的选手中,有不少都是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其中就包括跑圈鼎鼎有名的高手梁晶。
梁晶不仅是中国超马纪录保持者、400公里超级越野跑冠军,更曾经三次参加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过去三年,这场赛事的冠军都是他。如果没有出现极端天气,第四次参赛,对他这样的高手来说,几乎无难度。

〓 梁晶是跑圈知名的大神级人物
5月22日上午9时,和百公里越野赛一同开赛的,还有5公里和21公里的组别。
近万人的队伍一齐涌出赛道。跑在最前列的,是100公里越野赛的参赛选手们,他们大都只穿了薄薄的短袖、短裤、压缩裤与防晒袖套。 
同他们穿着反差强烈的,是后面参加5公里健康跑的当地群众,长裤长袖,里外多层。
对于高手来说,即使多带100g的装备,也会对跑步成绩带来关键影响。更何况,按照过往的经验,夏季的高原炎热干燥。就在比赛的前一天,下午的气温也达到了25.6°,“站在太阳下,是妥妥的夏天的感觉。”
通常只有天黑气温降低时才会有需要冲锋衣、保暖内衣的情况。为减少负累,相关的保暖装备已在前一晚被组委会收入转运包。正常情况下,选手们完全可以在天黑前赶到62公里处的CP6换装点。
但这一天的天气并不像人们预想的那样炎热。在比赛开始前,天气就有些阴沉,气温只有七到八度,再加上四五级的风刮着,体感温度有些低。
选手高爽(网名“流落南方”)表示,“开枪前我跑了两公里来热身,麻烦的是,跑完这两公里,身上也没热起来。”不过,这点小麻烦对于越野高手们来说,都不算什么。
按照高爽的说法,前20公里,一切如常。
“起点到CP1,这段基本在景区内跑,在石林的夹缝中跑,高大的石林挡住了风。过了CP1之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戈壁,但到CP2之前大部分赛道是顺风,也还好。”
——所谓的CP点,是指Checking Point(打卡点),选手必须携带gps在这里通过打卡才能取得成绩。
〓  赛事路线图
11点左右,天上下起了小雨。
赛事摄影师郭剑曾拜托同事问组委会比赛是不是要终止,没得到反馈。
组委会和参赛选手都认为这场小雨会很快过去,但事与愿违,在通过CP2后,雨越下越大甚至出现了冰雹,风力也达到了七八级,“风裹挟着雨点打到脸,像密集的子弹打过来一样,真疼。眼镜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强风密雨下也睁不开,只能眯着缝儿,视线受到严重影响。”
而整个赛程最艰难的一段,正是CP2到CP3这7.5公里的距离,爬升高度达到900米,坡度陡峭,“选手们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
12点17分,有参赛选手在赛事工作群里发布求助视频,声称有人出事了。出事的区域,就在CP2到CP3 的陡峭山路上。
此时,高爽也在这里。
“我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全身都已经湿透,包括鞋子袜子全部都湿了,风吹的站不住,非常担心被吹倒,冷的愈发受不了,找了一个相对避风的地方掏出保温毯,裹在身上,瞬间就被风吹散开,什么用都没有。很快,发现十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把手指放嘴里含着,感觉含了很久,但手指仍然无感觉,同时觉得舌头也冰凉了。”
意识到危险的高爽当即决定弃赛,开始摸着湿滑陡峭的岩石向下挪,身体也不受控制的抖动,意识甚至都有些模糊。
幸亏,高爽在自己还未过于深入时及时撤退,最终遇到了上山的救援队,幸存了下来。
与此同时,跑在第一集团的张小涛仍在爬升。
〓 参赛选手张小涛
与张小涛一起的是深圳跑圈名将吴攀荣,在半山腰时,吴攀荣的状态就已经很糟糕,起初两人搀扶着走,到了后面,吴攀荣已经很难跟上张小涛的步伐,俩人的逐渐分开。
后来,吴攀荣没能捱到救援的到来,最终遇难。
张小涛则继续向前,他认为只要翻过山就会好起来,但由于风力太大,失温导致身体逐渐僵硬,翻山的这段路上,他不停地摔跤,直到最后一次摔倒后完全失去起身的能力。
“这时候我还有一点意识,我就赶紧拿保温毯披上。之后我就拿出GPS定位器,按了SOS,之后我就昏过去了。”
张小涛是幸运的,在昏迷了大约两个半小时左右,他被牧羊大叔朱克铭发现,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获救后,张小涛提到他中途遇见了参赛选手黄关军,曾经的全国残运会马拉松比赛冠军,可惜的是,他也在这场越野赛中遇难。
“当时我在路上超了一位叫黄关军的选手,我当时还跟他打了招呼,他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摆了摆手,意思就是听不见,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聋哑人,当时他状态已经开始不好了。” 
〓 黄关军提前去熟悉越野赛路线
5月23日早上,救援队在当地一户居民家中发现梁晶,器官衰竭已无生命迹象。
“很难过的是到现在为止,前6名只有我一个幸存者了。”张小涛表示。
“下去的路上,基本都是冻僵了的尸体。”

天灾,还是人祸?
根据官方说法,这是“一起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
那么,这一切真的只是因为天气吗? 
在山上救下6名选手的当地牧羊人戳破了这则谎言,他说,当地经常出现这种“极端天气”。
经常出现的,最多只能算得上是坏天气,谈何极端?
而事后,甘肃白银气象局工作人员回应说,21日就成功预报预警了这次大风天气,并以短信形式通知马拉松主办方。
更为奇怪的是,作为整场比赛难度最高的赛程,CP2到CP3之间竟没有任何补给点。
摄影师郭剑发出是否要终止赛事的预警时,正是在CP2赛段。事后来看,发生意外最多的,也是这段无人值守的赛段。CP3打卡点设置在山上,车开不上去,只有两名工作人员值守,只打卡,没有任何物资补给。
因而,选手们在这里遇到极端天气时,只能任凭摧残,无从躲避。
有着常年户外经验的参赛选手可乐,是少有的带了冲锋衣的人。向CP3爬升的路上,他看到了许多选手抱在一起取暖,也有几个人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凶多吉少。那时的他同样陷入了两难,继续向前可能会倒在路上,撤回去又可能被风刮下悬崖。“还有一点,下去的路上,基本都是冻僵了的尸体。
当然,他同样不能停下,他明白,“在那种环境停留下来不动,很容易再也动不了了。”
可乐选择继续爬升,有两名女选手跟了上来,想要结伴走。
下午3点多,三人终于摸到了CP3附近,被避雨的当地牧羊人朱克铭救下。
〓 牧羊人朱克铭救人的窑洞
下午1点半,牧羊人朱克铭在救下第一名选手后,就立即电话联系了村支书,很快,村支书立即组织了二十多名村民,带着棉衣棉被、馍馍热水前往窑洞。
根据新闻发布会的通告,下午2点,赛事组委会发现天气不容乐观,便联络景区管委会,宣布立刻停赛,并请求救援增援。
这个决定虽然距离第一条求助信息的发出已过去2个小时,但似乎,一切都来得及。
但根据选手们的回忆,后续事情的走向,时间点都非常奇怪。
下午3点,景区的工作人员接到通知,要到山上救援;
下午4点半左右,去CP3亲自查看情况的摄影师郭剑和同事,在查看无果回返CP4的路上,遇到了正在赶往CP3的组委会人员、CP4站点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医生;
而在CP4值守的摄影师表示,到下午4点40分时,CP4一共接待了4名选手,除了一名选手自己放弃外,其他3人都继续向前跑,停赛的通知,似乎并没有下达。
晚上7点,消防官兵到达CP4,进山救援。
此时,距离第一条求助信息的发出已经近7个小时了。
消防队员在一个牧羊人所搭的窑洞里找到了4名参赛选手,身旁有两位当地村民在照料。其中1人有生命体征,另外三人已经冻僵死亡,包括国内越野顶尖选手梁晶。
而另一边,牧羊人朱克铭成功救下了6个人。他日常要放羊,所以在窑洞里放置了衣服、被褥、干粮,还有火柴。
〓 牧羊人窑洞的图,很简陋但救命
看起来,在山上设置物资点和留守人员并非不可为。

醒醒,别给跑步赋予太多“意义”

到底是人祸,还是天灾?在嘈杂的舆论中,事件的责任方越来越模糊。

一方面,确实是有小概率偶然因素的影响。亲历者高爽(笔名”流落南方“)在文章里曾评价“黄河石林这个比赛,即便赛事组织打不到一百分的标准,几届搞下来,也算是一个成熟赛事了”。

如果没有突发的“极端天气”,这应该依旧是一场小众的越野比赛。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维护主办方说,“这是越野赛事,不是普通马拉松,所以没有那么多补给站很正常。”

确实,事件上热搜的关键词也是“白银马拉松”。但是根据专业人士的科普,马拉松包括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越野赛、山地跑等。尽管在广义上属于马拉松的一员,但百公里越野赛的投入情况与狭义上的马拉松截然不同。

而在国内,越野赛其实才走过了8个年头。

但是它因为难度高、路线丰富,非常受跑者欢迎。在跑圈,有一句流行的俗语是,“马拉松是跑步的开始,越野跑才是跑者的归宿! ”

然而,也因其正在起步阶段,从赛制到安全预案、审批监管等等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

各类马拉松赛事,也正在成为城市打响自我名片的手段之一。2011年,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共有22场,2016年开始便飙升至993,到了2019年,共有1828场

〓 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马拉松蓝皮书》数据

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2020年,各类马拉松比赛的预测参赛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次,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

越野赛虽然产业规模相对城市马拉松小,但是引发的名片效应却不容小觑。

马拉松热潮下,各地政府出于带动旅游产业、提高当地知名度、驱动经济发展的的考虑,争相入场。

这次白银越野赛的口号之一便是,“进一步推动体育+旅游深度融合,提升景泰文化旅游形象,展示黄河石林独特魅力和自然风光”。

白银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被疫情打断的马拉松热再度复燃。

在这里需要说一下,地方政府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马拉松赛事不成熟,不正规等问题的隐患却一直存在。

不仅是专业性和难度要求更高的越野赛,在常规的城市马拉松中,选手在马拉松中猝死等新闻也不少。

即使排除点“骇人听闻”的极端事例,备受中产推崇的马拉松还隐藏着一个更大的问题——认知。

在跑步健身的流行浪潮下,马拉松和正常跑步锻炼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在很多人看来,马拉松比赛并没有什么专业要求和门槛,就只是一场比拼毅力和体力的跑步比赛。

但有心人不难发现,在搜索引擎上,与马拉松关联最高的词汇之一便是“伤膝”。

而马拉松比赛的宣传也从来不会强调挑战这一人类极限活动对于人体的要求和可能存在的隐患。

没有经过科学训练的普通人,绝对不可以直接去跑马拉松。即使是有经验的跑者,也应该对运动的残酷性有所认知。

井喷的马拉松热潮背后,不完善的野蛮生长,让参与者如同赤身裸体置身荒野,一切都交给了天命。

而回到白银事件,这场有着过往几届经验积累的“成熟”赛事,,缺乏的却是最致命的对极端突发事件处理应急的预备措施。

21条人命,给未来的赛事都敲响了带血的警钟。只是,这代价,未免太高。

作者丨司南 夏二   编辑 | 花木蓝

参考资料:

1、流落南方,《黄河石林越野赛到底发生了什么?》 2021.05.23

2、三联生活周刊,《甘肃黄河越野赛:无法抵达的终点》2021.05.243、先生制造,《还原白银越野事故现场:一场时间错乱的灾难》 2021.05.254、南风窗,《一场被老天伏击的惨烈越野》,2021.05.235、看客,《夺命马拉松》,2021.05.25

逝者已逝,勿忘反思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