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前任3》:所有的分手都是蓄谋已久,积怨已深

Robin 七心花园心理空间 2022-10-20


分离与再见


在其中我们体验

自己

和他人


这就是爱的历程。


——Robin



图 |来源于网络

文 | Robin

本文大概

3566

读完共需

8分钟

再见前任

你好自己

电影刚开始,当我听到孟云提到的为什么每次吵架她都非要赢的时候,我有些恍惚,分不清我到底是在看电影,还是在真实的生活里。因为前两天正好有一位好朋友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时候女生就是怎么不明白一些道理。这电影是可以如此地贴近生活。


在说具体的内容之前,我想聊聊这部电影的评分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前任3》是试图在讨论一些内容的好作品。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它用或许有些夸张的方式去呈现了“想象力”。它在片中大力表现在分手之后的各种性的放飞,甚至各种所谓关于“女性贬值”的观念。这或许让《前任3》在豆瓣的评分,已经降到了5.9。毒sir电影在公众号的第一条影评写它是一部很烂的作品。然而,观众却用脚投了票,而它依旧成为了票房冠军。


我们能在其中看到我们自己生活的影子。那些或对或并不公允的价值观在影评中出现,也正是因为我们也确实在生活中,被这些东西影响着。艺术来源于生活,却不等同于生活。它可能有些极端,但无论你是同意还是反对,无论你是顺从还是反叛,都是深深的联结。


而影片中的一些话,是一些我们原本说不出口,或者不知道该怎么说的话。而现在有了这个片子,有些人帮我们说出口了,就如同给自己和过去说一句再见一样


知乎的一位答友@正宗好鱼头 的那段话说的真好:


“刚才我突然想明白了,

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生活本身就如此。

我们过着本就是6.5

(或许还不到)的生活,

看到这样的电影,

于是,共振了”


by —Robin


分裂感

“我们往往嘴上不承认,身体却很诚实。”


我们在影评中不仅会看到一种对于精神上的追求的落差。其实我们也会看到这种反差之中,《前任3》和诸如《战狼2》此类的片子用脚投票背后大家的需要。


这种矛盾下最终完成的东西,可以称之为一种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的“艺术作品”。这个“艺术作品”反应着我们内在的不同的那些冲突:有些是在精神的,有些是在肉体上的,有些是在嘴上的,有些是身体的。


我们对于每件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期待。社会也会给我们很多的期待和标准。定义所谓好的,坏的。而这个所谓社会并不是空泛的,它具体到每个人,可能是关心你有没有男朋友女朋友的七大姑八大姨,可能是给你提出这个月KPI的老板,可能是希望你能够多花一些时间陪ta的男朋友,女朋友。有的时候还包括你自己。这里就呈现了不同种的关系。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压抑自己的需要,然后把它转化成适合社会的标准的,保证我们能够活下去,关系中活下去。而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的需要太强了,没法控制了,就变成了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这就呈现出了一种分裂。而当我们越长越大的时候,身份的角色变得越来越多。我们的“分裂”就会越来越明显。我们一部分需要在对方期待中的,来维持关系,而有些不如对方所想,让我们远离关系。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当我们的需要无法被言说,需要的张力就会让我们有各种情绪:失望,失落,无助,悲伤,愤怒。我们的内在,会被那些不同的需要拉扯着,放不下,又心累。

那些一直没有被照顾到的需要,由于日积月累,力量变得如此强大,终于变成了分手。在有些人那里是无比纠结着的,特别是两个人曾经靠得那么近,如今就像是要从自己的身体生生撕扯开那个融合了的部分,真疼。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何在影片中孟云和林佳在分手的最后,用那个非常极端的方式来做这样一种告别。



所有的分手,都是“蓄谋已久,积怨已深。”


有人说,要是他们两个不那么倔强一点,或许不会分手,或许也还有可能在一起。相聚五年,难道仅仅因为一些小事,认为不爱了分开吗?


人的行为和需要的关系是这样的,你越压抑需要,它最终对应的行为越有可能升级,从一开始的一个想法,到语言,再到行为,更夸张的行为。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


一个小孩子彭彭在晚上想吃糖,

妈妈可能打了彭彭一巴掌,

说大半夜吃什么糖,

赶紧刷牙洗澡睡觉去。


彭彭想吃糖的那个欲望被压抑住了。

他小,不懂,就是难受想哭。


但是,妈妈还不理他,看见他哭的时候,还催促说有什么好哭的,这个点你该睡觉了,赶紧上床睡觉。


彭彭大了之后,不再想吃糖了。他喜欢打游戏,妈妈不让他打的时候,他就不开心,就闹。妈妈不管,就说你应该好好学习,没事打什么游戏。


有一天,彭彭特别想打游戏,妈妈就非不让彭彭打游戏,这就杠上了。妈妈说,你再打游戏,我把电脑砸了。彭彭急了。他想起了以前想吃糖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一下气不过,就离家出走了。


其实,最开始的时刻,或许妈妈可以对彭彭说,我知道你想吃糖了。可是现在要睡觉了,等明天可以出去买糖的时候,妈妈给你买好不好。


理所当然的魔力幻想


既然痛苦,为什么不找一个合适的方法表达呢?


有的时候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当我们进入亲密关系中的时候,还没有习惯彼此的距离,甚至有些事情被当做理所当然。特别是对于“你懂我,我懂你”般默契的期待,还有“从来没有想到那个人真的会走”。


我们甚至在不同的场合里看到对于这种浪漫经历的感受与期待。各种小说,诗歌,电影,电视剧我们都会看到这种对于浪漫和激情的描绘和放大。这种幻想,可以追溯到我们的年龄最早期的时刻:婴儿阶段。当我们哭,当我们肚子饿的时候,总会有人在身边喂给自己食物,等我们看来不舒服的时候,总会有人主动关心自己。我们认为整个世界,就像是和我们一体的。我们有需要的时候,这个世界会回应我们。


当我们慢慢长大,我们就脱离了那个仿佛整个世界都会保护自己的世界。我们一边学习表达自己的语言,一边试着去了解世界,了解自己和世界是不一样的,还有别人存在,进而了解什么是爱。发展出爱的能力。但是,我们内在的那个和世界一体的感觉还会在,甚至如果小时候那个阶段还没发展好、没过度好的话,这种感觉还会演变成一种很大的失落感。让我们在长大过程中会需要不停的去确认这个世界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样。


而在我们真正学会爱的语言之前,我们可能还只会用我们以前会的那种单纯用行为的方式来试图寻求爱:反正打死,我也不说。说了,那就是你不爱我了。(和婴儿的世界不一样了。)如果我真的说了,你要不回应我。那我就输了,我作为一个婴儿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太可怕了,太难以想象了。


这就是为什么孟云和林佳都感到累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真正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却通过各种外在的行为去演绎自己内心的需要。


越没法表达,

就越没有机会让人知道,

就越感觉到孤独和累,


越感觉到累,

就更无法表达。


——恶性循环ing。——


可是,你想要啊?


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 

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

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


你真的想要吗?

那你就拿去吧!


你不是真的想要吧?

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人性皆有缝隙,

那是可以用爱来联结的地方。


《前任3》无疑,是一部更侧重于男性视角的一部电影。他和整个的中国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定位有关。所以男性尽力去通过工作证明自己、付出而不懂得珍惜,而女性成为一个被忽略的视角。


此片描写的角度,就好像仅仅是孟云不懂得珍惜,最终学会成长感谢前任的故事。然而并非如此,我想孟云也是尽力珍惜过的。孟云不懂得,不敢去,或者没有准备好去依赖。林佳也有其需要成长的部分,同样也有独立和依赖的冲突。她其实要处理的是如何在依赖中学会独立的议题。两个人也真是互补的刚刚好,分手是两个人共同的促成的局面。因此影片最后,是一个人吃芒果,一个人扮演至尊宝。


作为这部电影很好的设置,就是男二和女二的这条线,为第一条线做了很好的补充。俞飞和丁点,虽然方式有些少儿不宜。但是不管怎样他们是在沟通,而且是在沟通那些对于自己内心非常重要的东西(严肃地讲,性也是)。他们通过不同的喝酒局,来认真理清他们之间彼此发生过的事情,来了解彼此不同的需要。在他们之间,是有“我们”这一概念的。


确切来说,在这一方面,丁点是他们之间最成熟的一个——明确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主动出击。而孟云和林佳之间,那段时间里,都只有自己,像个孩子。


在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8个阶段中,提到在成人早期的阶段人们面临着“亲密与孤独”的冲突。人们需要选择放下一部分的自己,去了解彼此,同时又要试着保持自己的一部分。在经历过这个阶段之后,人们就Get到了“爱”的技能:真正地去关爱自我和他人的能力。了解他人,并且给予他人回应,是一件特别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方式。在此,特意推荐《非暴力沟通》中,提到的简单,又常常很难做到的沟通的四个要素:


  1. 留意发生的事情——

    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

  2. 表达感受

  3. 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4. 具体的请求



最后,送上一个自己做的视频,

给有故事的人:(时长:44s)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13319r9co4&width=500&height=375&auto=0

EX END 视频创作者:Robin


那些关系中我们藏在黑暗里的需要,

带领我们走向自我的分裂,

走向关系的分离,

也走向更成熟的自己。


然后,了解了自己的我们,

又重新回到了关系里。


而这些都是

我们了解爱

的历程。

——Robin



 It takes one to know one. 

 

唯有艺术得以回应艺术,

唯有生命得以回应生命。



作者介绍:

Robin| 罗彬彬

文艺青年、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与美国加州整合大学(CIIS)表达性艺术疗愈师系统培训中,欧文亚龙团体咨询与治疗系统培训,认知行为疗法系统培训,山东大学建筑学本科。


上海·绘画人际团体招募中

详情点击:小组招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