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中医|牛黄狗宝刍议

上海中医药报 上海中医药 2022-05-03


有一则成语叫“牛黄狗宝”,用于比喻坏透了的心肠。《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尤三姐痛斥贾珍、贾琏兄弟道:“若大家好取和儿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条命。”在本草中,牛黄和狗宝都可入药。牛黄,是牛的胆囊结石;狗宝,是狗的胃结石,两者都是动物内脏的病变产物。在成语的世界里,“牛黄狗宝”显然是贬义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们也许真的可以称作“宝”。它们都是药材,且都属贵细药材。其入药的历史少则几百年,多则两千多年。





牛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功能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痈肿疔疮等证。现代药理试验的结果证示,牛黄有强心、利胆、降血压和促进红细胞新生的作用,有消炎和抗感染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抗惊厥和解热作用,多用于急救中药。

狗宝,是狗的胃结石。功能降逆气、开郁结、消积、解毒,用于噎膈反胃、胸胁胀满、痈疽疔疮等证。由于药材资源稀少,狗宝在临床上应用不多,属于很冷门的中药。

在本草中,以动物的结石入药,并不止于牛黄和狗宝。在传统中药中,还有马宝和猴枣。在《本草纲目》和《本草纲目拾遗》中,分别载有骆驼黄和羊哀。骆驼黄是骆驼的胆囊结石,《本草纲目》谓其“似牛黄而不香。戎人以乱牛黄,而功不及之”。羊哀是山羊的胃结石,《本草纲目拾遗》云:“如烂草团成,轻松而气膻,人多惜其不能如牛黄、狗宝之精美,而亦产于羊腹,得日月精华,又食异草孕结,乃不坚重香凝,仅成此物,故哀之,因名曰哀。”在地方药志《四川中药志》中,有关于“骡宝”的记载,谓其为骡的胃结石。2008年12月在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曾有过“驴宝真相”的专题节目。所称驴宝,为驴的胃中结石。在“百度百科”中,还可以查到名为“猪砂”的条目,称猪砂为猪肝胆中结石,具“清热、解毒、化痰、定惊”等功能,据说还是一种名贵紧缺中药材,但不知其功能的描述和名贵紧缺的定位依据何在。

上述结石,羊哀、骆驼黄、驴宝、骡宝和猪砂从未见在临床中入药,唯马宝和猴枣两味,虽然在当今中医临床中很少应用,但它们确属传统中药范畴。两药在《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均有收载;在药材公司的商品价目簿中,是找得到它们的药名和销售价格的。




马宝是马的胃肠道结石,文献记载具有镇惊化痰、清热解毒的功能,是中成药制剂癫狂马宝散的主要成分。猴枣,传统认为是猕猴的肠胃结石,文献记载其功能清热镇惊、豁痰定喘、解毒消肿,是传统中成药猴枣散的主要成分。马宝与猴枣都是动物的胃肠道结石,且都是近世才出现的中药新品种。马宝之名始见于1935年出版的《饮片新参》,猴枣则始载于1930年出版的《药物出产辨》。它们的不同之处是马宝是国产的,而猴枣则是从国外进口的(产于印度、马来半岛及南洋群岛等地)。但是,据1998年10月出版的《中药志》(第六册)记载,1985年,国家医药总局专家赴印度等国考察后认为,所谓猴枣其实是母山羊肠与胃幽门之间的结石;其基原究竟是什么,还有待作进一步考察和分析。另据报道,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同广州市药品检验所合作发表《猴枣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提到,“实验药材猴枣收集自印度安得拉邦,经广州市药品检验所顾利红主任中药师鉴定为普通非濒危牧羊Capra hircus的胃肠结石”。猴枣是贵细药材,价格昂贵。一方面,我们是花了大把美元从国外进口来的,另一方面,它还连着关天的人命。如果真是母山羊肠胃间结石,那么它同《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的“羊哀”有多大不同呢?我们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吗?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有必要尽快弄清楚的问题。1985年专家出国考察距1998年《中药志》第六册出版,其间过去了13年,距今天,更是已过去了30多年,有关部门有没有进行过“进一步考察和分析”呢?为什么后来一直没有见到下文呢?

再说说马宝。马宝在中药中也属贵细药材,用于诊治的疾病,当然不是一般的头痛脑热和癣疥之疾。1998年,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吴德康教授对马宝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认为,马宝入药并没有科学依据。这个研究课题当年还获得了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古代先民“尝百草”,从“一日而遇七十毒”开始,创立了本草。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其间经过了无数次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现代药理对牛黄作用的研究和肯定,还是吴德康教授对马宝入药的研究和否定(当然还需要更多的验证),传递的都是正能量,都是对中药事业发展的推动。



★上海浦东 程超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