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没有霹雳手段,怎怀菩萨心肠
怀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
古人说:“慈不带兵,义不养财。”
既然是战争,就不可能不杀人,曾国藩本是文人,不得已置身于战争之中,一度为此十分苦恼。
胡林翼送他一副对联:“怀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
曾国藩思考后,深以为然,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
曾国藩、胡林翼都是成就大事的人,他们的做事做人之道,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做人做事,要刚柔并济。如何刚柔并济?做人要有菩萨心肠,做事要用霹雳手段。
在霹雳手段和菩萨心肠之间,有主次之分。
霹雳手段只是做事的手段,对事不对人,更不能把霹雳手段当成了做人的风格。做人,讲的是慈悲为怀。
解决问题要用霹雳手段,考虑问题要有菩萨心肠。
问题出现在面前的时候,不能一味含含糊糊,必须以有效手段予以解决。但是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却要尽量照顾到方方面面的诉求,不能只图一时的痛快,却留下难以弥补的后患。
做好人,但不要做烂好人
过去有“升米恩,斗米仇”的说法:
你给我一升米,没让我饿死,我感激你,你是我的恩人;可你给了我一斗米,就能给更多,你不继续多给,那你就是我的仇人。
生活里常有这样的事,当你好心帮人的时候,第一次帮他时,他会对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会淡化。
到了很多次以后,他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这都是你应该为他做的。
甚至当没有了这种帮助时,他会对你心存怨恨,正所谓恩中招怨。
无论心地有多善良,无论对方是怎样的至亲,帮一时而不能帮一世,总要有个度,否则无底线的付出,就是弱智的行为。
无底线的付出,只是助长了对方的贪婪索取。付出也要讲究尺度和策略,否则就只是烂好人,一个不好就会被全盘否定。
无论是对亲人还是朋友,应该有菩萨心肠,也别忘了霹雳手段,善亦有道,行之有度,才是对亲人朋友最应该有的态度。
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战国策》里说,父母疼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每一对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需要与智慧结合,才会利人利己,否则可能害人害己。
父母如果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孩子,就应该懂得让孩子早日独立,去过他自己的人生,这才是最好的爱!而不是把孩子保护在自己的双臂之下,代替他去选择。
自古慈母多败儿,自古严师出高徒。无论你有多爱孩子,为了对他负责,就必须严格要求他,就必须锻炼他,就必须让他自强。
这正如佛家说的,“不施霹雳手段,难显菩萨心肠”,切忌对孩子溺爱,溺爱与残忍往往是互为表里,相互发扬的。不能纵容孩子,惯子如杀子!
国民党著名将领白崇禧教育儿子很有自己的一套。
他的儿子白先敬喜欢打架,事后白崇禧会先问:“你欺负别人,还是别人欺负你?”
如果是欺负别人,儿子当场要挨顿打,然后拎着耳朵到人家里道歉。
如果是被人家欺负了,他会问,“你还手了没有?”如果没有,这顿打会挨得比前面更惨。
李嘉诚说:“我经常教育孩子,要有狮子的力量,菩萨的心肠。用狮子的力量去奋斗,用菩萨的心肠善待人。 ”
李嘉诚教育子孙: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慈的狮子”。仁慈是本性,但是单靠仁慈,还无法成功。要有狮子的力量,才能赚钱养家,才能保护亲人,才能反抗欺压。
教育孩子“害人之心不可有”,也教育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最美好的那一面,也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最差劲的那一面;要孩子善良,也要孩子强硬。
父母应该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提醒孩子:善良,应该成为一种力量,对抗邪恶的力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到“墨香书屋”逛逛吧,保你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