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规划怎么做?看看英美日韩你就知道啦!

2018-02-09 旅游产业开发平台 旅发网


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农村区域规划作为它的题中应有之意,发达国家已经在这方面进行过有益尝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参考



1、英国农村区域规划经验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其农村区域规划实行的也比较早。《城乡规划法》始于 1947 年,以这一法律为基础,他们给每个城镇与村庄划线,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适合当时情况的统一规划体制,以便有效解决当时土地占用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并为更加合理的规划提供可能,也为地方政府执行规划以及通过购置土地落实规划提供财政支持。


英国一直以来都注重“集镇”的发展,并推出了相应的扶植政策,通过鼓励各地发展集镇,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英国的集镇是从村庄发展而来的。当一个村庄要发展为集镇时,首先要考虑它是否具备支持乡村腹地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其次还要考虑村庄是否有适合发展工业的土地和便捷的公路、充足的水源,以及居民能否得到基本的社会服务等。


在英国,居民参与乡村规划设计,已成为农村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基本模式。因为只有当地居民,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所以,居民的愿望与规划师思想的有效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应该怎样安排下水道,应该如何布置公共交通等事项,都需要与当地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



2、美国农村区域规划经验


美国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村庄,在美国农村,农户大多是在乡村各自的农地上分散居住的。美国进行农村区域规划时,主要考虑到四个原则。第一,满足当地民众生活的基本需求;第二,最大限度地绿化美化乡村环境;第三,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民众的生活传统;第四,恰当地突出乡村固有的鲜明特色。


美国乡村的基础设施很好,其开发建设投资由地方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负担,其农村区域规划的实施由开发商承担。具体来看,美国联邦政府投资建设连接乡村间的公路;地方政府筹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水厂等;开发商负责乡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信等配套生活设施的建设。


同时,美国政府也在引导乡村进行“生态村”建设,强调保持乡村土壤肥力,保护水源和空气清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韩国农村区域规划经验


上世纪 60 年代,韩国的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到70 年代,韩国为促进乡村发展,掀起了以农村开发为核心的全国发展战略,类似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第一阶段,政府设计规划多种工程,用以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环境。比如建设乡村公路、桥梁、新农村会馆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韩国政府为项目实施免费提供钢筋和水泥。先建设哪些项目,也是由当地农民根据当地生产生活情况自己决定。


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第二阶段,政府实行分类指导的方针。政府首先对乡村进行分类,对于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村庄,重点培养人们的“自立”精神,并继续支持村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对于农业发展潜力大的村庄,倡导“自助”意识,重点是疏通河道、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的基本装备水平,同时合理布局村庄,促进多种经营发展;对于发展基础比较好的村庄,重点是协助其产业发展,比如,农副业、种植业、畜牧业发展等,政府鼓励并支持农民采用机械化等先进生产技术手段,组织集体耕作,以及修建更加完善的生活福利设施。


韩国“新农村建设”的第三阶段,从时间上看已经进入 21世纪。其“新农村建设”由初期的政府主导、具有“官办”性质的乡村运动,发展成为完全由民众参与的民间社会运动。在这一阶段,人们开始致力于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社会道德建设、集体意识教育等方面。



4、日本农村区域规划经验


日本农村以其自然条件和物产为依托,以其特色核心农产品为中心,进行乡村规划设计。其乡村发展规划综合了地域特色产品、生产经营技术水平、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使其综合性规划设计的同时满足了当地生产和市场的要求。


在日本的乡村建设中,最具特色的就是“一村一品”。日本的“一村一品”规划,与农产品的市场开发策略紧密结合,目的是通过提高农产品自身特色、地域特色、加工传统等附加价值来提升农村的经营效益。“一村一品”规划引起的巨大成功,引来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相效仿。比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州一品”运动,泰国在全国开展的“一村一品”的农村开发运动。



更多启示


农村区域规划需要政府支持


农村区域发展规划,能够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出支持政策措施,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及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比如,美国每五年修改一次农业法,并且由政府主导制定长远而系统的发展规划,以此来对农村区域规划进行规范。


农村区域规划需要农村居民的参与


农村区域规划的对象是乡村,这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农村区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许多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护农民的权益。比如,日本制定了《农业振兴法》《村落地区政治建设法》《土地规划利用法》等,就是为了应对农村区域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伤及乡村和农民利益的问题。


通过农民的积极参与,不仅使其意愿直接体现在农村区域规划中,而且也调动了农民参与规划落实的积极性,这极大地减少了规划实施可能面临的阻力,保障了农村区域规划的顺利开展和预期的效果。


农村区域规划要突出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发达国家在农村区域规划上,更加追求“生态文明因素”的凸显。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郊区与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近郊区的大量农地转变成了建设用地,这就使乡村环境和文化遗迹受到了侵害。我们在制定农村区域发展规划时,必须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基本理念,倡导发展太阳能、秸秆汽化燃烧技术等,以实现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对于乡村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存的保护。还要充分考虑低碳排放、节能减排、环境承载力等问题,以促进农村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旅发网整理编辑,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旅发网平台处理。



火热预订《全域旅游孵化器》。绿维新书《全域旅游孵化器》开启预售!


《全域旅游孵化器》特惠预售:林峰博士签名套装,3千元大奖!


二维码抢购:





精彩推荐


旅游开发:湖泊旅游差异化开发的“7种武器”

景观建设——营造特色小镇个性风景线

创意丨秀色可餐的田园景观蔬果,你绝对不忍心吃

农业部告诉你“一县一业”怎么搞,18个典型推荐!

绿维2017优秀案例(十一):邯郸成语文化小镇民宿样板区详细设计

《关于促进首都文化金融发展的意见》的发布对国内文旅产业的影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