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精通各种育儿术,为何还是养出个熊孩子?
好妈的公众号后台经常会接到一些问题,总结起来就是——我都按你的方法做了,为什么还是不行?专家指点,苦心经营引导的问题,在我身上,为何总得到相反的答案?!
是的,比如说,我们在《专治磨蹭拖拉慢!咱们要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观念!》里写道,睡觉是很重要的时间节点。而你,也在每天晚上9点让孩子上床,催眠音乐调好了,灯光也调好了,孩子却偏偏闹到11点。于是你只好指责这个育儿术的荒谬。
真的是这样的吗?
你让孩子9点上床,然后自己却想着,他睡了就可以打游戏聊微信,以为孩子就不知道?
再比如,你说不要让孩子看那么多的电视,定时给孩子读绘本,但孩子根本不听,看到开着的电视,孩子依然赖着,打滚不走。你咋没想起自己追电视剧的时候,也是开了电视就关不上呢?
这就是你看似懂得很多育儿术,却依然养出个熊孩子的原因。
如果你自始至终不喜欢这个角色,甚至觉得孩子的到来,毁了你的事业,你跟老公的关系,你的人生……那你压根就不具备把角色做好的前提。
我就很喜欢妈妈这个角色。尽管小好出生后,我被迫从母婴网站主编的岗位上离职去带她,但凭着对小好的爱,有什么是没有可能的呢?离开了我最爱的媒体,我却一边带小好,一边做起了母婴电商,从线下做到线上;如今,我又带着小好的信任,重新回归媒体了,只不过这次是自媒体。我要把对她的爱发挥到极致,并且发光发热!
在我看来,孩子是大自然赐予我的最最美妙的礼物。她不光给我责任,也给我一个机会去一点点一步步领略一个人神奇的成长变化。昨天吃过晚饭,我给小好看她2周岁生日旅行拍的视频,那个时候的她,只会说非常有限的语句,现在的她却可以叽叽喳喳地跟我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她自己看着这些都咯吱咯吱笑个不停,有什么比成长激发的欢笑更珍贵呢?
养孩子最能体现你的学识
这里说的学识,并不限于你的学历,在现实中,也有很多高学历但养出熊孩子的例子。
学识可以来自妈妈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可以来自与亲友家孩子互动的经历;可以来自从父母那里学到的经验……等等。
好妈有一位朋友,有一儿一女。从孩子一出生她就是一个兢兢业业富有爱心的妈妈,除了带孩子还继续在网上做生意。孩子上学后她与老师联系紧密,孩子遇到事情她会积极处理。每次见到她的两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快乐气息。我后来才知道,她小时候有一位特别集权的爸爸,以至于饭桌上爸爸咳嗽一声她手中的筷子都吓得掉地上。她长大后特意学了心理学,认真的做了几年的心理治疗,感觉自己能够做一个好妈妈的时候才要的孩子,因此,她成了一位当之无愧的好妈妈。
孩子比你想象中要聪明
头头是道的育儿术,你照搬使用,却总不得心应手?因为孩子比你想象中聪明!他们可以凭感觉分辨你是不是真诚的。
所有的育儿术,都是针对大概率、针对共性的。如果你对孩子缺乏真诚的了解,缺乏平等的交流,缺乏爱的基础,就都没有意义。
你想让他做到的事情,只有你以身作则,才是真诚的。
你想让孩子作息规律,那你就早睡早起,陪伴的时候认真陪伴,睡觉的时候认真睡觉;
你想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那你必须每天晚上留出半小时,一杯清茶一本小书的安安静静的夜,比无数说教都有效;
你想孩子性格温和脾气好,那你必须不暴躁、不纠结、不反复,不随便失控。
你的真诚,会让孩子变成你希望的模样。
从来没有专门的育儿术,所谓的育儿术,不过是你日常各种素养,在育儿这件事上的展现而已。所谓育儿,从来都是育己。
当你面对育儿过程中一个个新情况、新挑战,总是持开放、学习的态度,就是给他一个美妙的人生礼物——不断的自我完善,“活到老,学到老”,只不过这个“老师”,是你自己,以及由孩子的生活经历。
教育是相互的,没有单向的教育。教育是做好自己,成就他人。你不是“熊父母”,自然就不会培养出“熊孩子”。
今日话题:
# “育儿术”有时会走不通吗? #
欢迎在下方留言
原创:做一位好妈妈
编辑:红豆
介绍:在微信上找到教育孩子的最优解
投稿:xieyin@youmi.net
图片来源:网络
(点击蓝色标题可直接阅读)
关于教育
关于护理
关于家庭
▼
这里的妈妈有才 迷人
她们爱家庭 爱生活
长按二维码关注做一位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