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20岁就一事无成的人,30岁逆袭了吗?

有范青年 2022-05-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Jenny乔 Author Jenny乔

文 / Jenny乔

源 / Jenny-Qiao-Love


这两天看了篇有关长线思维的文章:

别高估自己一年的成就,却低估自己十年的发展

大意是说,别为一时的不得志而烦恼,

应该做个“长期主义者”。

从资本市场投资对标到个人的成长,

“着急”最为没用,一年不成没关系,

人生还有十年的精彩在向你招手。

朋友说,这是一篇有理有据的好文章,

也是一剂缓解焦虑的良方。

可是,今天还是想换个角度跟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那些一年都没长进的人,

十年也未必守得云开见月明。


01

最近,知乎上一个问题火了。


学习算法的交大博士,工作三年后辞职,本来自信能很快找到工作,可是两个月过去了,杳无音讯。


也有猎头想帮他,但一听说第一学历不是985,也只好说“抱歉”,公司对学历有要求,只能再等其他机会。



帖子一出,引发激烈讨论。


从普通本科到交大风口专业的博士生,这无疑是个跃迁,既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能体现出一个人不断追求卓越的上进心。


可是,高三一年的成就,还是影响了未来十年的发展,一度陷入尴尬的待业困境,让人焦虑不已。


不少人为他喊冤,本科学历不该成为一个人的黑历史。


每个人的能力都在不断发展,如此死板的招聘,既是“第一学历歧视”,也容易错失人才。


但现实是,越大的公司,越对学历看重。


“第一学历”筛选也许不够严谨,却仍然是降低招人成本最省时有效的方法。


你可能觉得委屈,但大浪淘沙,就差了“一年成就”,却惨遭淘汰。



02

如今的各路大佬,成名有多早?


这几天,科创圈传来喜讯。


旷视科技,这家由三位天才创立的AI人脸识别公司即将在港交所上市,估值约合人民币800亿。


这家公司成立仅六年,创始团队平均年龄31岁。


创始人印奇、唐文斌和杨沐毕业于清华大学大名鼎鼎的“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早在2012年,三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凭借研发的Face云平台获得当年创业黑马大赛年度总决赛冠军,一举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


据说,早期的投资场景是这样的:


联想创投总裁贺志强走进旷视科技办公室,“这几百万先拿着,不够尽管说话”。


刚出门,就看到同样想要投资的李开复。


李开复直言这是多年来见过最强的团队,有早期苹果、谷歌的影子。


所以,如今资本市场疲态尽显,旷视的融资能力却依旧彪悍,顺利完成了4轮12次的融资。


今天早上,看到一篇关于创业的文章《30个CEO,烧了42亿,告诉我这9个真相》,其中有句话很戳: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对于创业者的容错率越低,只有非凡背景的创业者才能得到资本青睐,所以,有想法的年轻人要趁早。


都说成功需要机会。

可是机会也只属于那些一早能脱颖而出的人。


也许有人总想着“抬扛”,阿里巴巴上市那年,马云已经50岁,却仍然稳坐互联网公司第一把交椅。


但鲜有人知,早在马云读杭州师范学院时,便崭露锋芒。


不仅是学校的学生会主席,还担任了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


顺丰创始人王卫,创办顺丰快递时只有22岁;


美团创始人王兴,创办校内时只有26岁;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创办“九九房”搜索时只有26岁;


滴滴创始人程维,27岁就做到了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


小米创始人雷军,28岁就担任了金山软件CEO……


他们在20岁的时候小有所成,一路高歌猛进,走上事业和人生的巅峰。无不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牛逼的人,很早就牛逼了。


他们的成功也历经磨难,但绝不是一路低迷。


别小瞧一年的成就,一年的时间足够完成沧海桑田的变化。


当年段永平最“不得志”的时候,在小工厂“日华”工作,不到一年他就做到了厂长的位置。


想起高晓松一句话,人只分有能力和没能力的。


你如果有实力,一年时间足够证明自己。


如果没能力,又不努力,只是坐等人生下半场的逆袭,换来的往往只有一落千丈。




03

别低估1年的成就,高估10年的发展


所以,当有人问我,那些20岁就没出息的人,30岁逆袭了吗?


答案可能很残酷,并没有。


上大学的时候,每天翘课打游戏的人,毕业后也不过是换个地方继续玩。

入职第一年就混日子的人,10年后多半也是换个地方继续混。


至于那些让人听起来鸡血满满的逆袭故事,说实话,亲眼见过的少之又少。


道理其实很简单:改变很难。


所以,我特别能理解,父母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的心态,因为优秀是一种习惯。


很多人喜欢用复利来描述努力。


金融学中,复利思维是指,哪怕你只有很少的钱,微薄的利息让你看不到希望。


但是,一旦跨过一定的阈值之后,绝对财富累积的速度会很明显。


可问题就出在,如果本钱太少,复利的效果都微乎其微。


于是,你不得不承认,问题变得更扎心。


为什么我明明努力了很久,但看不见效果?

因为当初太懒了。


在长时间得不到正向激励的情况下,仍能咬牙坚持的人很少。


这也是为什么,20岁时一事无成,到了30岁,也只剩下妥协。


人生赛道上,落后一步的代价是后半程都在拼命追赶。


现实总给我们以教训:人不能高估自己“十年发展”,也不能盲目乐观地指望“以后就好了”。



04

我不想剥夺你的紧迫感和雄心


在今天这个时代,“短平快”饱受诟病。


可是环境无法改变的时候,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尽快适应。


也许你有想长线发展的毅力和决心,市场却没有时间慢慢考察、培养你。


到今年,正好是我大学毕业的十周年。


期间换过几份工作,到现在自己做创业公司老板。


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不能放任自己慢慢来。


人们判断你的未来,唯一依据就是过往的经历。


通过“一年的成就”,来迅速预估“十年发展”。


这是一种预期管理。


于我们而言,就是要用尽一切办法给市场传达信号,让市场相信你的未来,最大限度地撬动资金资源,加大未来预期成为现实的概率。


毕业一年后的改变,和毕业十年后的改变是成正比。


伦纳德.伯恩斯坦也说过,“如果想办成大事,就需要一个计划和紧迫的时间”。 


所以,我们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一年成就”,适当地设置deadline,而不是把所有事都推到三十岁以后再做。


本质上,这是一种对自己的高要求。


TED有一篇很火爆的演讲《二十岁,不可挥霍的光阴》,其中讲道:当你拍拍一个二十几岁的人的脑袋说:“你的人生还有十年才开始”,实际上你剥夺了那个人的紧迫感和雄心。


有时候,你不逼自己吃点苦,也会被现实逼到无路可退。


总结起来一句话,年轻的时候别偷懒。


不要把一年努力的问题,变成需要十年自律的痛苦。


愿你好好把握。



完!


往期推荐:如果你不想上班,就到凌晨3点的街上走走再来一篇:盘点12个自由职业者国外赚美金平台


作者简介:Jenny乔,Jenny乔工作室创始人,北大学霸,常春藤海归,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职场10万+爆文制造者,多平台签约作家。著有畅销书:《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愿你盛得下悲伤,也输得出力量》。




  公众号:有范青年  

一个佛系公众号

时而不靠谱,时而不着调

  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  

后台回复:“副业”两个字免费获取39个副业赚钱项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