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矫情,不知道选哪个方向,就去离钱最近的方向” | 秋叶大叔关于年轻人成长的7句大实话

有范青年 2022-05-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深夜书桌 Author 李小墨


近看完了秋叶大叔的《高效学习7堂课》,秋叶大叔的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说大实话。既不会生造概念唬人,也不会说那些正确的废话。

 
这些大实话让我受益匪浅,有些甚至让我心惊。因为我走了弯路而不自知,正准备一条道走到黑,这本书里的一些话,于我,如一声惊雷。我突然发现,我不能着急地盲目地往前冲,我应该停下来好好反思一下,有策略地往前走。
 
他是特别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进化迭代的人。这些话,全是过来人的大实话,我为大家总结了7句针对年轻人成长痛点的话:

01
别矫情,不知道选哪个方向,
就去离钱最近的方向” 
 
年轻人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迷茫, 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努力。
 
不知道选哪个方向怎么办呢?别矫情,不知道选哪个方向,就去离钱最近的方向。
 
大叔有个观察:“大部分人写在梦想清单上的事情,只需要三样资源就能做到。第一是要有钱,第二是要有时间,第三是自律。”
 
自律是养成好习惯,只要对自己狠点,都能做到。
 
而时间,富人和穷人都可能缺时间,但两种人缺时间的原因是不一样的。穷人缺时间只有一种情况,他们需要靠出卖时间换钱,而且通常都是低价出卖大量时间,且没有选择权和议价权。
 
我有个朋友,拿着略高于前一份工作的两三千块的月工资,但是每天需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按时薪算的话,一小时只有二十几块钱。工作时间太长,以至于她一回家倒头就睡,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来学习。你和她说你不能忙到没有时间成长,可是她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对她来说是奢侈的。
 
因为她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份工资高于市场对她估价的工作,她非常清楚自己很难再拿到更高的工资了,她不敢搞砸,也不敢说“不”。
 
归根到底,很多人的梦想清单,最大的障碍还是金钱。钱不是万能的,但90%以上的问题,都能用金钱解决。大部分人说钱够用就好,对钱没欲望,更多的是用“不想要”来掩饰“得不到”。
 
所以大叔的建议简单粗暴:不知道选什么方向,就去离钱近的方向,有意识地去离钱近的地方。毕竟大部分普通人的梦想只是养家糊口,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具体怎么做呢?
 
学习前先把想学的方向写下来,去调研这个方向的薪酬待遇和就业规模,看看里面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机会,然后把不合适的机会一项项划掉,最后优选出一个。
 
不要不经过调研就一头扎进去,等到收入和别人拉开差距了,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啊,我这行收入天花板好低啊。

02
为自己选择一条足够长的跑道,
别爬楼梯爬到一半才发现自己的梯子很短


厉害的人下棋,走一步就已经想好了接下来的三步,甚至五六七八步。差劲的棋手,走一步看一步,或者盲目自信以为可以棋路畅通,结果落子才发现自己进了死胡同,悔之晚矣。
 
在职业规划上,也有这样的差别。
 
有个朋友前一段时间和我谈职业上的困惑,她做的是素材网站的内容运营,我问她:你就准备一直做这个吗?你如果想进一步的话,接下来做什么呢?她竟然完全没有想法。
 
另一个朋友,是师范专业进金融行业,她想着金融行业特别高大上,以为可以顺着金字塔一直往上爬,却发现因为专业壁垒,她只能做辅助性的后台工作,天花板很明显。
 
只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不够。
 
大叔打了一个比方:有的人选择了一个方向,以为自己选择了一把穿云梯,就只管往上爬。问题是有的人爬到一半,发现自己的梯子很短,根本不能爬到预期的重点,只是他们最初在云下看时,这些都被云挡住了视线。
 
那怎么办呢?
 
他的建议是:“我们得看清楚,假如能跑到终点,自己发展的最佳路径什么。在创业领域这就叫为自己选择一条足够长的跑道。”
 
比如在知识付费创业领域,大多数人发展路径都是“打磨技能→积累势能→独立培训→合伙创业”,翻译一下就是有个突出的、市场需要的技能并输出内容,如写作、理财、做PPT,然后涨粉,然后做线上课程、做线下培训,然后到到一定规模,组建团队创业,做大做强。
 
在不同的阶段,每个人需要学习的能力也是不同的。在磨练技能环节,只要精进技能就可以了,但是积累势能环节除了打磨技能,还需要传播运营能力和培训能力。到创业环节,不仅需要专业能力、传播能力,还要商务谈判、团队管理等一系列能力。
 
聪明的做法应该是,找到自己发展的最佳路径,看看需要哪些能力才能从一个发展节点跨越到下一个发展节点,然后根据不同阶段的能力需求,打造学习进化地图。
 
这个建议对我启发很大,我是一个内容创业者,但是我好像一直懵懵懂懂地往前走、被动地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推着往前走,从来没有一个全局性的、长远性地规划。
 
不止是内容创业是这样,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认真想想:你前面的跑道到底有多长?够你跑几年?想跑到终点要经过多少个中间阶段,分别需要哪些能力?
 
这种全局性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每跑一小段,你都会陷入迷茫。

03
斜杠青年给自己一堆标签,
大部分是自嗨式卡位

现在很多人自称“斜杠青年”,身上有一堆头衔和标签,比如拿证书、拿某个机构的讲师资格、获过的某个奖、某个平台的签约、某个付费训练营发的“精英学员”称号,列了一大堆,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可是这种厉害其实大部分是虚假繁荣。
 
标签的目的是什么,标签的目的是让别人记住你。先不说这些标签很多细究起来并没有什么份量,大多都是可以批量复制的,最失策的是眼花缭乱的标签模糊了重点,标签越多,越让人不知道到底要关注哪里,标签越多,越让人记不住你。
 
大叔说:那些斜杆标签,用定位的角度来看,大部分都是自嗨式卡位。
 
他做个人品牌的策略是做减法。
 
其实专攻 PPT之前,大叔更专业的是项目管理和网络推广,他还出过专门写给项目管理新手的书。

但是当他32岁时选择把PPT作为事业突破口之后,在长达五六年的时间里,把所有的注意力和资源都专注在一个点,努力学习和PPT有关的知识、打造PPT标签。而项目管理、网络推广这些标签,他一律不提。

渐渐地,很多人开始PPT和秋叶这个名字之间划等号。结果他反而借PPT打开了种种可能。
 
他建议的策略是:找到一个唯一的主标签,可以是细分领域的一个小标签,持续在这个标签下做有质量的内容输出,慢慢就从一个小便签的第一,开始扩大自己的基本受众群,争取更大标签的第一。
 
这对我启发很大,其实我之前看《定位》这本书的时候,很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已经尽可能削减那些没有意义的标签。
 
这本书给定位下的定义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占领一席之地。
 
什么意思?意思定位不是在产品自己身上找,那种描述产品特点以及顾客利益的宣传已经过时了,定位要在顾客的心智中找。不要问自己是什么,而要问自己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是什么?成功的定位就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抢占一个有价值的位置。
 
百度抢占了网民心智中的搜索认知,百度就等于搜索;淘宝抢占了消费者心智中的电商认知,所以淘宝就等于网上购物。
 
可是心智就是一个战场,里面密布竞争者。所以定位要围绕潜在顾客的心智考虑,还要重点关注顾客心智里的竞争者。
 
我们为什么要定位,因为这是一个过度传播的年代,产品爆炸、广告爆炸、人的心智容量又是有限的,如果你不特别一点怎么被记住呢?在这个过度传播的年代,一切没有定位的东西都是面目模糊的。

定位就是专门针对过度传播的社会信息很难被接收而给出的解决方案。
 
我得想办法,让别人在李小墨和读书之间划等号。等有一天,别人看到李小墨这个名字就想到她读书很厉害,她的读书文章不能错过,想到读书和学习读书方法,就想到要跟着李小墨学,我就成功了。我得找到一个更有记忆点的主标签,把我和读书这件事捆绑在一起。
 
但是成名的读书人很多,现在做到头部的是樊登和罗振宇,分别有樊登读书和得到两个产品。文艺青年群体中,梁文道特别有影响力。年轻人当中,彭小六算比较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一个。
 
我怎么从里面杀出一条路来呢?这是我接下来五年要努力的方向。


04
很多人都是‘阅后即焚’的学习模式
 
现在越来越少人敢忽视学习的重要性了,终生学习的践行者越来越多,但是很多人却是越学越焦虑的状态。
 
大叔说,这是因为“很多人都是‘阅后即焚’的学习模式”。
 
他把学习者分为“松鼠型学习者”和“蜜蜂型学习者”。
 
松鼠的习惯是冬天来临前,到处捡松塔,看到松塔就去捡,然后放在自己觉得比较安全的树洞里,放很多很多。可是冬天来临时,很多松鼠已经忘记自己到底把松塔藏哪儿了,只能吃到离自己最近的几个树洞的存粮。结果到了第二年,松鼠又会把找松塔、存松塔的游戏玩一遍,永远在低水平重复。
 
而蜜蜂则是在采蜜前,先把蜂巢的框架搭好,然后努力采蜜、消化、分泌蜜蜡,慢慢把蜂巢的框架再完善。这样就能容纳更多的蜂群,而且在结构完善的蜂巢,每只蜜蜂都知道自己的位置,蜂群再大也不会乱。
 
松鼠型学习者,撞到什么就学什么,好的文章,收藏!好的公众号,关注!好的书、好的课程,买!学不完就囤起来,真的用的时候,有时候甚至想不起来藏哪儿了。学完的,也难逃“学习-遗忘”的死循环。
 
蜜蜂型学习者,则是先搭好大框架,就像蜂巢是大自然最完美的建筑之一,蜜蜂型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如一座大厦、甚至如一座城市。松鼠型学习者的知识体系,就是没有体系,是一堆砖头。
 
怎么把一堆砖头,变成一座大厦,甚至一座城市呢?
 
首先要有目的地学。
 
大叔说,“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你首先要知道需要哪些能力”。一种专长一般是不够的,要一组专长,才能构成你的核心竞争力。
 
想清楚,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弄明白成为这样的人需要哪些能力,然后搭建一个能力模型;这个能力模型就是你的学习进化地图。不是看到什么学什么,而是需要什么学什么。
 
比如开发PPT线上课程,首先要很会做PPT,然后要组建和管理团队,要有课程开发能力,要有课程推广能力。
 
比如像我这样写公众号,首先要有超强的自我管理能力,要自律,还要注意精力管理;其次要有写作能力,然后要有运营和推广能力;能接广告之后,还要有商务谈判能力;如果继续做大的话,还要有组建和管理团队的能力。
 
第二,要有策略地学。
 
大叔建议采用结构化的学习法,先搭建知识框架,在一个领域建立起完整的视野,再进行细节学习。
 
具体怎么搭建知识框架呢?
 
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是捡现成的。适合那些已经非常成熟的学科和领域。很多经典教材的目录,就能提供一个非常完备的知识框架。
 
第二种是主题阅读。短时间内大量阅读,尽可能在短的时间内整理出大量的关键词或者关键问题,然后用思维导图搭建知识框架。一开始不用管自己的知识框架是不是完整、合理和专业,这些之后都可以调整和优化,最重要的是要强迫自己一开始就带着整体思维去思考问题。
 
第三,学完要反复实践和复盘。
 
学习说到底是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学习而学习,不解决问题的学习,是学生式思维。学到的东西要真正转化为能力,就是要反复实践和复盘,不能学完了就完了。
 
我有一个心得,无论学到什么,只有觉得特别有启发,都尽可能地写下几条针对性的行动灵感,然后马上落地为行动。
 
比如我学到追踪进展和庆祝小成就,可以增加成就感以及后续动力。我运用到存钱这件事上,每增加10万元存款,我就写一篇庆祝日记,把赚钱和存钱变得像一个通关游戏一样,使我从存钱里获得非常大的快乐。
 
总结一下,学完了就忘,学完就丢怎么办?

首先要让学习服务于自己最重要的个人发展目标,不要撞到什么学什么,要根据目标的能力需求,规划自己的学习进化地图。

其次,学习不要一开始就一头扎进细节里,要先建立起一个全局性的框架,再深化学习。

第三,学完要反复实践和复盘。

05
只有把有限的精力,用在一个点上死磕,
才有希望脱颖而出。
 
现在很多人学习,非常常见的毛病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今天看人家学写作就跟着学写作,明天看到人家学摄影就跟着学摄影,后天看人家学演讲又跟着学演讲,大后天可能又准备把英语捡起来了,大大后天又想学写代码了。搞得热闹的不得了。
 
是,是过得非常充实,好像一直在进步,好像什么都会点儿。可是几年下来,到底做成了什么事呢?不过是虚假繁荣罢了。
 
为什么呢?
 
因为“只有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一个点上死磕,才有希望脱颖而出”。
 
就像一棵树要长得高,就得在它小的时候把枝枝蔓蔓剪掉,让所有的营养都集中在主干上,树才能长得又高又直。那些什么都想学、精力分散的人,是无法和聚焦精力和资源在一个点上的人抗衡的。
 
不仅是学习是如此,我还发现面对机会也是这样。
 
我早就过了胡乱学东西、寻找突破的阶段。但是你稍微打开一点局面,就会有很多机会找上你。一个人越成功,他得到的机会就越泛滥。
 
这个时候决定不做什么,和决定做什么一样重要。要注意筛选机会,学会聚焦在目标上,避免“新奇事物干扰症”。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将军赶路,不追小兔”。
 
之所以会出现精力分散的情况,其实是因为很多人只有小目标,没有大目标,所以小目标只是一堆没什么关联的短期目标。不是有大事可做的将军,所以才停下来追兔子,看起来很忙很努力,其实进展非常有限。
 
高手也有很多小目标,但是这些小目标全都是为一个足够大的目标服务的,这些小目标串起一条通往大目标之路。他们就像赶路的将军,一程一程地往目的地去。
 
所以请聚焦在一个足够大的目标上,然后围绕这个大目标死磕。就像大叔说的:“短期目标和大目标没有相关性,再努力也不能实现真正的突破。”

06
没天赋,是大部分人用来掩饰
自己不够投入的说辞而已
 
之前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大叔说,其实一个人,能被发掘的潜能其实是很多的,大部分人经过刻意练习,都能在足够多的领域做出一定的成绩,比如做出美观的PPT、写出具有可读性的文字、拍出好看的照片……只要不以艺术家的标准做要求,做到让祖师爷赏一口饭吃的水平,都不难。
 
“没有天赋,所以学不会,是大部分人用来掩饰自己不够投入的说辞而已”
 
对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很多人嘴上说着喜欢写作、想往写作路上走,可是较真起来,几个月才写1篇文章,一年写的文章加起来可能还不到5篇。投入这么少,怎么可能写得好。
 
想走上全职写作之路,每日练笔是最基本的。可是他们连每日练笔都没做到,开的公众号没有阅读量、发到其他平台也没有水花,就马上开始怀疑:我是不是没天赋。
 
我的日记圈里,有个学员的日记写到一起学摄影的一个同学,6个月拍了21万张照片。其他人学完课程也就稍微入门,她迅速就进入老师所在的工作室,很快就成长为职业摄影师。
 
你不是没天赋,你是不够投入。想要拔尖,就要做好进行长期艰苦的刻意练习的准备。

07
不坚持对标行业一流水平,
就会故步自封

这句大实话对我触动很大,我开始发现“和你自己比就可以了”,是最大的谎言。
 
我们经常鼓励别人,尤其是那些在竞争中显得非常焦虑的人 :不要和别人比,和自己比,比前一天的自己更好就行了,甚至非常流行一个公式:1.01的365次方等于37.8,0.99的365次方等于0.03,用来证明每天进步一点点,累积效应不可小觑。
 
但是我们衡量自己是不是进步了一点点呢,多做一些事就等于进步一点点了吗?
 
比如很多人坚持日更文章,可是文章水平特别低,这样的低水平重复是进步吗?
 
所以“每天进步一点点”和“只要和自己比就可以了”,其实是包装得非常好的谎言,如果你相信了这些,会很难精进。而且要出色,要脱颖而出,怎么能回避竞争呢?
 
怎么办?
 
要对标,要对标行业一流水平,然后去接近行业一流水平。要养成对标的习惯,持续地对标,看看别人的优质工作,对标一下自己的工作水平,你到底是不是在进步,就一目了然了。
 
长期以来,我也严重地忽略了这一点,我习惯了闭门造车和闭关锁国式的学习和成长,所以我进化和迭代的速度很慢。
 
大叔说“不坚持对标行业一流水平,就会故步自封”,这才是对成长有帮助的、建设性的话。有时候只听好好先生们的鼓励的话,其实蛮危险的。
 
这7句大实话,指向的其实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正在走的弯路。无论你是正在走这些弯路,还是正准备踏上这些路,希望这7句话可以给你提个醒。
 
就像约翰·邓普顿说的:

“聪明人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获得经验,而更聪明的人则从他人的错误和失败中获得经验。” 


作者:李小墨,前海南特区报记者, 畅销书《请停止无效社交》作者。微信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每看完一本书,写篇干货读书笔记,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


往期推荐:
疫情之下:内心越慌乱,你越要修炼这四件事
又是被微博气死的一天
如果一直不上班,你的钱能坚持多久?
一个人成功的迹象,藏在底层思维里

你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