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无从两次踏入同一条河:五个迹象显示我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葛磊 春城暖爸
2024-10-08

概述:
部分长者暂对医保改革措施持保留意见,各地财政开启“突击”经济,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导致经济基础萎缩,消费支出低迷,房产、金融、外贸等景气不再,这五个迹象显示我国经济正在且即将面临严峻挑战。

正文:

20231月中旬,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我国负责经济的工作人员表达:“2023年我国经济将实现整体性好转,企业会加大投资力度,居民消费会回归常态“。然而,上述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溢美之词被外界认为是向外释放的示好信号,而非对我国经济现状的理性判断。

我国在经历了三年防疫的试练之后,虽然挽救了许多生命,但经济遭到冲击,2022年经济增长仅为3%,陷入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为此,我国负责经济的工作人员必须为经济转向,给房地产松绑,向民企示好。然而,从12月上旬我国疫情防控转入新措施新阶段之后的两个月情况来看,五个迹象显示:2023年我国经济正在且即将面临严峻挑战。

迹象一:部分长者暂对医保改革措施持保留意见。

2月上旬,某市部分长者市民向负责医保改革的工作人员表达了对21日起实施的某市医保改革措施的反对意见。引发该市部分长者对医保改革措施持保留意见的直接原因,就是该市从2月起将退休职工的医保个人账户进账减去7成,原本退休者每月有260元的划帐,现在每月只有83元,而且门诊实际可报销的金额只有1300元,部分职工的丧葬费从7万元减到3万元。

据该市财政局网站公开的数据显示:该市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数为1697.05万元,但实际执行数为1504.74万元,比预算数减少11.33%,比2021年的决算数减少4.7%;该市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数为2184.08万元,但实际执行数为2227.24万元,比预算数增多0.89%,比2021年的决算数增0.5%。根据上述数据,该市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实际亏空为2227.24-1504.74=722.5万元。在该市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中,“卫生健康支出”实际数为245.02万元,比预算数多出64.28万元,比2021年增长23.8%

20206月,我国国家医保局规定,核酸、抗体检测项目和相关耗材纳入省级医保诊疗项目支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本来就“收不抵支”,20211-10月的结余为负数,这下更雪上加霜了。除了核酸外,2021年,我国还规定医保要承担支付疫苗、接种和接种奖励的费用,此外确诊和疑似新冠患者的医疗费用也从医保支出。直至20225月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开明确各地新冠核酸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之时,各地医保基金池里的水恐怕早已干涸或几近干涸。

该市2022年财政已经亏空722.5万元,如何背得动上千万人口的核酸、疫苗与接种费用?加上2022年底我国突然松绑疫情防控措施,疫死人数增加,由此增加的丧葬费也是一笔巨额开支。当地管理人员如何拿出如此多的现钱来?如果说,改动退休职工个人医保账户是我国负责医保的工作人员万般无奈之下的选择,那么,负责医保的工作人员现在必须要首先解决某市部分长者对医保改革措施持保留意见这一难题。

迹象二:各地财政开启“突击”经济。

据我国财政部的公开数据,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0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08,818亿元,比上年下降2.1%。全国税收收入166,614亿元,比上年下降3.5%;非税收入37,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这其中就包含罚没收入。支出方面,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0,609亿元。2022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7,879亿元,支出110,583亿元。国财政两本大帐亏空:
203,703+77,879-260,609-110,583=89,610亿元。

另据财联社信息,截至20221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35.0万亿元,城投债务2022年底有息负债余额已达65万亿元——按14亿人口计算,平均每个人4.64万元债务。债务危机也影响着我国今年专项债的投资质量。

我国负责财政的工作人员1月初明确表态:地方债务自负,“谁家的孩子谁抱”。在滚雪球债务的紧逼下,地方管理人员开动各种“突击”经济:罚没“突击”、拖欠工程款“突击”、裁员减薪“突击”、国有资产使用权长租“突击”、撤街设镇“突击”、机构裁并“突击”等,不一而足。譬如,我国某三四线城市的年度工作目标中设定了“全年25亿元罚没收入“的目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实现这一工作目标的过程中,该市负责纪律检查的工作人员就拿事业编制里私下干兼职的人员开刀,先查出这些人员干兼职的证据,然后约谈,最后开口就罚60 70万元,弄得这些人员哭爹喊娘临时抱佛脚。再如,2021年,某北方城市罚没收入达到43.77亿元。20227月公布的111个地级城市中,80个城市罚没收入呈上升状态,15个城市同比增100%

迹象三: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导致经济基础萎缩。

按照我国负责民政的工作人员的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人口较上年自然减少85万,遭遇60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人口负增长意味着人口老年化的加速和劳动力人口比重的下降。2010年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还超过74%2022年这一比率下降为 62%,劳动年龄人口骤减逾4,000万人。不考虑疫情死亡因素,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幅度的加大,今后5年内或还将减少多达3,500万人。

劳动力人口下降会导致经济增速减缓、科技创新能力减速、劳动力用工成本增高、外资进驻意愿弱化、老龄人口社会负担重、农业劳动力减少等经济发展不利因素。我国婚育龄公民为什么不愿生孩子?贫富差距大、生育成本和养育成本高、经济负担重等固然是促因,但更致命的是,社会不公暴露出的顽疾给婚育龄公民上了若干堂泣血寒心的课:2022年始于一根铁链,终于两根鞋带。部分父母公民生下来的骨肉,带领孩子成长的心血和操劳,外加经济付出,最后都付之东流。

为解决人口红利消失的难题,我国各界想尽各种办法:有经济学家建议“印钱生娃”、将婚育年龄降到18岁;有城市宣布向生育二胎三胎的公民发放生育补贴;有四省份宣布生育登记无须出示结婚证。此外,延迟退休的措施也在酝酿当中。延迟退休无外乎要解决劳动力不足和养老金不足两大问题,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红利消失的难题,只是在减缓人口红利消失的冲击。

迹象四:消费支出低迷。

据我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下降0.2%。是什么导致了消费需求收缩?根本的原因是居民没钱了: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收入下降。此外,房市的低迷导致支撑经济1/3的房市需求极度萎缩。人口老年化也加剧了消费的低迷。

据我国央行数据,2022年我国住户本外币存款同比增长近18万亿元,与前三年每年增长约10万亿元相比,多增了8万亿元,增长率创下2009年之后新高;住户本外币贷款同比仅增长3.81万亿元,与前三年每年增长约8万亿元相比,少增了4万多亿元,增长率创下2007年有住户贷款数据以来的新低,首次进入个位数。

我国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公民有6亿人,这么大的公民数量对住户存款可能没什么贡献——因为这6亿公民要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钱是存不住的。那么增长的住户储蓄实际上来自中等及以上收入公民,为什么这些中等及以上收入公民压缩消费了呢?根本原因是经济下行,他们的预期收入不稳定,预期消费和投资自然就会收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国居民这几年至今的家庭丧葬费支出在增加。据某人寿保险机构的数据显示,我国公民平均在丧葬上花费约37,375元,约占年平均工资的45.4%,占比排名世界第二,仅次于日本。但丧葬费涉及的上下游产业比较狭窄,对经济起不到拉动作用,相反还挤占了其它消费支出。

我国疫情防控转入新措施新阶段之后,期待中的报复性消费没有如期到来。为什么?不只是消费者信心不足,更重要的是民众尚看不懂我国负责经济的工作人员的思路:这是在搞突击还是在搞经济?四十年改革开放共同努力筑起的经济长城,三年就冲击掉了,还能指望再来一次吗?所以近几年出现了部分先富起来的公民移民、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假大空瞎忙、部分百姓无奈选择躺平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迹象五:房产、金融、外贸等景气不再。

三年疫情和我国的限制房地产措施使得房地产黄金时代一去不返。尽管2022年第四季度,我国负责房地产监管的工作人员接连释放重磅利好、供需双向优化措施,但稳房产的预期效果不佳。据某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自2014年后时隔七年再次出现年度下跌,下半年房价持续下跌。2022年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下半年房价下行趋势明显,月度环比跌幅持续扩大。

一方面,房地产业的低迷以及2022年的断供潮,直接影响到金融业的稳定;另一方面,我国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又不得不持续量化宽松。1月上旬,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2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66.43万亿元,环比回落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17万亿元,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这表明刺激经济的效果在渐次打折,企业经营和投资活动仍无法如期响应。但刺激经济导致的通货膨胀却是实实在在的。

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行业也荣光不再:我国11月的进出口额双双大幅度下降,出口降幅接近9%,进口降幅超过10%,为过去数十年所罕见。12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9%,环比降幅扩大。同时,我国与A国关系不再良好,2022A国已经不再是我国的第一贸易伙伴。

结论:

我国自2000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凭借外资注入、低劳动保障的人口红利和较高的资源耗费,获得了一定阶段的经济高速增长。然而,人类经济活动不只是财物的交换和产权的更迭,更是人类契约精神在经济生产领域的体现。在我国承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经济活动与人类经济文明相对立,因为现代化国家的公民普遍接受的是“权力不能私有,财产不能公有”。2023年,我国经济正在且即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疫情、全球经济衰退、能源及粮食危机、各种天灾事故等。人无从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如何回到疫情发生之前“本就是一个伪命题,经济的高增长和它许诺的“好日子”或将一去不返。

-行文结束-

邀您加入《春城暖爸》成长交流社群,为向您发送社群邀请链接,敬请添加葛磊的微信edmondge,也欢迎长按下方名片添加。

深潜阅读

梅西的伙伴vs李铁的跟班:论人格魅力对家国复兴的正向影响

经济基础正在萎缩 警惕浮夸风

第二轮染疫高峰或将至,两类人士高危:警惕掉以轻心的代价

三年防疫六个阶段的教训

关键词:我国经济,医保改革,全国财政,地方债务,人口负增长,劳动人口,老龄化,老年化,消费支出低迷,经济低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春城暖爸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