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5卷第6期 目录+摘要
目录+摘要
特邀论坛
论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内涵理念与实施路径
杨国庆,刘宇佳/621
摘要 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是立足新时代中国教育现代化和体育事业转型发展新需要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实性和针对性。运用新的理论和视角剖析新时代体教融合的新内涵和新理念,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出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研究认为,新时代体教融合被赋予了在目标、认知、职能、机制、模式等方面的全新内涵,提出了树立“健康第一”理念的革新、确立学校体育主体地位发展理念的更新、体教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和多元开放融合的治理理念。研究建议,新时代体教融合的实施需要夯实体教融合一体化推进的组织基础、优化体教融合一体化推进的运行机制、建立体教融合一体化推进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体教融合;学校体育;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体育教育科学化评价专题
核心素养视域下发达国家体育课程标准
比较与发展趋势分析
尹志华,孙铭珠,汪晓赞/626
摘要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已成为国际趋势,对核心素养下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 8 个发达国家体育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课程性质与理念方面,均强调实践性,但西方国家更注重课程的健康价值,而东方国家则更注重课程的知识传承与文化繁衍价值;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呈现出“通用学科核心素养+跨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通用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和“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 3 种架构形态,提出了凸显“健身育人+健康”特色但又各具特点的素养维度;课程目标方面,注重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对接、不同学段目标逐级提升,涵盖“三维健康观”但侧重点有所区别;课程内容方面,形成了“学科”“领域”和“未明确分类”内容呈现形式,注重“目标引领内容”,内容范围覆盖广且依据学段要求逐步提升;学习评价方面,基于核心素养构建了学业质量标准,强调多元体育学习评价;课程实施方面,部分国家强调指向核心素养、实施要求侧重点各异且由课堂教学向外拓展。未来的体育课程标准将逐步形成更加完善的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更加强调“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之间逐级引领关系,形成体育学业质量标准以更好地引领多元化体育学习评价,基于“大课程观”全面推进体育课程实施以促进核心素养达成。
关键词 发达国家;体育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课程改革
美国体育课程标准中结果的设计与评价
——结果导向教育理念的课程实践与启示
颜 亮,孙洪涛,张强峰,等/633
摘要 结果是美国近年来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微观角度对美国体育课程标准中结果的设计和评价进行分析。发现,美国体育课程标准近年来的改革是一种结果导向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实践,它是对体育教育和结果导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美国体育课程标准中的结果,是对学生完成某阶段课程学习后预期身体素养水平在具体能力方面的清晰描述,能够给教师的课程设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第三方的课程质量评估、问责提供明确、具体的框架、参照和数据支持。对我国当下的体育课程改革而言,可以从设计具体、明确的目标,构建科学、系统的学科内容体系,促进多层能力的发展 3 个方面来提升和保障我国体育课程的质量。
关键词 美国体育课程标准;结果设计;结果评价;结果导向教育
设计与路径:体教融合视域下
“教育扶贫、体育帮扶”的援藏行动研究
马晓卫,杨 灏,王 健,等/639
摘要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恰逢体教融合、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扶贫攻坚等一系列国家和地方层面重大规划的深入推进,关注并做好赴藏教育扶贫、体育帮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对昌都市江达县 14 所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师培训、课余体育活动、项目竞赛组织等展开两轮行动研究,结果表明:实现援藏“精准扶贫”的目标需要构建一种“援藏教育扶贫,学校体育帮扶”共同愿景的实施路径和两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活动型社区,三个稳定的援藏“教育扶贫,体育帮扶”制度政策和四个“服务”建设的行动方案。
关键词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援藏稳疆;学校体育;教育扶贫;体育帮扶
失衡与平衡: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质量标准
实践取向的理性审视
薛昭铭,马德浩/645
摘要 当前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更多是操作层面上的解读,在认知层面上厘定学业质量标准的实践取向,对引导学校体育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有效联结具有重要意义。学业质量标准作为“课程话语”变革下的产物,是联结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与体育教师教学实践及学生学习行为的沟通中枢,其本质是教育实践价值与教育实践目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教育实践“价值与目的”关系探讨则是一个理性反思的过程。基于马克斯•韦伯理性二分思想,对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价值与目的”进行历史审视,发现以工具理性主导或以价值理性主导的教育实践取向均呈现“理性失衡”的局面。对此,提出深化改革期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实践取向的理性平衡路径:(1)以核心素养化的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育实践的价值复归;(2)以教育工程观驱动学业质量标准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3)基于测评技术的双重性的学业质量标准促使教育实践理念的落地;(4)基于生命内在性的学业质量标准避免教育实践手段的空心化。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学科;学业质量标准;实践取向;工具理性;价值理性
体育产业——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
理论框架与逻辑通路:我国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研究
李荣日,刘宁宁/651
摘要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和体育发展的必然诉求与产物。为进一步揭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律,厘清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探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通路,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界定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构建了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3111”理念,即三个战略、一个目标、一个主线、一个核心,形成了“价值—内容—路径—实施—方法”的主体脉络及“目标—过程—评价”的逻辑思路。在理论框架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以民生幸福为根本价值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运动项目为核心,进行产品、管理、市场等内容创新;应在国家战略交汇与融入过程中,创建新主体、新业态、新布局、新结构,形成综合型、多层次、多渠道的治理模式;应采用整体性模型扩展功能与职能、集聚空间生产要素、融合产业优势资源支撑产业发展;应完善指数与动静态监控,达成态势研判有效、调节控制适时、决策实践适用的产业发展方法。
关键词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框架;逻辑通路
中国体育产业演进的内在逻辑、政策趋向
和高质量发展路径
姜同仁,张 林 ,王 松,等/658
摘要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体育产业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内部逻辑和较为完整的发展脉络,逐步确立了产业战略地位,构建了科学产业体系、明晰了产业发展方向。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中国体育产业 2.0 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根本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供需双侧发力,成为产业政策主要趋向。体育产业2.0是渐进式的系统推进过程,需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共同达到预期效果:(1)精细释义,推动供给体系高质化、生产效率高效化、持续发展稳健化,把握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2)精确发力,加强定向调控对接化、改革创新驱动化、统筹推进协同化,推动体育产业政策高质量落地;(3)精准治理,推动治理目标一体化、治理工具联动化、治理评价精细化,保障体育产业有序高质量推进。
关键词 体育产业;内在逻辑;政策趋向;高质量
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内在逻辑
与统计范围的边界控制研究
张颖慧,邢尊明/666
摘要 体育产业统计是反映体育产业质量发展成效,进而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科学解读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合理界定体育产业统计范围是体育产业统计工作的前提与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以统计工作下的“体育产业”认知为研究起点,探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内在逻辑,并以内在逻辑为基础,对我国体育产业统计范围的边界控制问题进行分析。在统计工作的规范和要求下,应以卫星账户的工具思路认识体育产业,体育产业统计应反映直接体育经济活动的规模,厘清体育产业的内在逻辑是认知体育产业的前提。从产业动态演化视角看,“体育产业分类体系”应反映体育产业演化与分类的过程与结果。基于需求和分工这两大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与演进的动力源,体育产业可划分为基础体育产业与延伸体育产业。基础体育产业对应满足“一个核心与两个基础体育需求”的产业内容,延伸体育产业对应因体育需求延伸与专业化分工而形成的产业内容。体育引致产业对应间接与引致的体育经济活动,应不属于体育产业的范畴。“体育特有产品”这一概念可用于界定体育产业的边界。为更合理地控制我国体育产业统计范围,应再审视对体育产业统计的认知,避免统计数据崇拜;对现行体育产业统计分类进行再完善,对属于体育引致产业的内容进行再斟酌;在科学建设体育产业单位名录库时,注意具体体育产品或服务的明确释义与剥离标准问题。
关键词 统计分类;内在逻辑:统计范围;边界控制
体育产业与金融供给协同演化:理论与实证
许嘉禾,孙晋海/672
摘要 体育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是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运用文献资料、实证分析等方法,借助协同演化理论,解析体育产业与金融供给之间的内生机理与外部功能,揭示二者的协同演化机制,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动态计量二者的协同演化效应。体育产业与金融供给间存在双向牵引的内生机理,主要体现为金融供给通过资本形成、资源聚扩和消费刺激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体育产业则以规模扩大、结构改善和效率优化反向促进金融供给侧改革;在此作用下,于实践中生成协同保障、协同承载和协同动力的递进式外部功能体系,最终同构二者的协同演化关系。演化进程中,二者既维持了高水平耦合关联度,又经历了从起步到稳定再至成熟的协同效应跃升,呈现共生融合的发展态势。但是,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滞后于金融开放创新进程,体育产业利用金融供给的能力亟待提升。应进一步推动体育产业的金融制度改革,完善体育产业的金融市场体系,推动体育产业的金融技术创新。
关键词 体育产业;金融;协同演化;金融创新
健康中国
利用生化指标评定橄榄球运动员
身体机能的判别分析研究
傅 涛,赵林梁,段亚飞/679
摘要 目的:探究用生化指标建立一种定性、定量、简易快捷的橄榄球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方法。方法:收集16名优秀橄榄球运动员12次连续监测8个生化指标,共计1536个,190组生化数据和竞技表现力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将橄榄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用判别分析建立橄榄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判别函数方程,建立判别规则,并检验判别函数方程的回代符合率。结果:身体机能判别函数方程分别为Y1,Y2,判别函数方程内部验证总判对率为97.89%,错判率为2.11%,回代检验的总判对率为97.37%,错判率为2.63%,外部检验的总判对率为94.26%,错判率为5.74%,误判主要集中在优秀和良好2个等级;依据数理统计结果,血CK、T、BUN、Hb和C是评定橄榄球运动员身体机能较为重要的生化指标。结论:所得判别函数方程对橄榄球运动员身体机能评价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对橄榄球运动员身体机能进行综合评价以及科学快速分类是可行的。
关键词 橄榄球;生化;竞技状态;聚类分析;判别函数
双腿着地时姿势偏移对下肢各关节
缓冲分配和各肌群收缩模式的影响
黄浩洁,孟欢欢,霍洪峰,等/684
摘要 目的:研究双腿落地过程中姿势偏移对人体下肢髋膝踝关节缓冲分配及下肢肌群收缩模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6名运动训练专业男性大学生完成3种姿势偏移跳深动作,同步采集分析双腿着地阶段髋中心点位移(DOHC)、下肢运动学和肌电图等特征的差异。结果:(1)前倾和后倾姿势着地缓冲阶段,髋中心点DOHC前后和DOHC左右位移分量,a前后和a左右加速度分量以及踝关节背屈ωmax均大于正常姿势(P<0.05);(2)3种姿势落地缓冲阶段,下肢各肌群标准化maxEMGRMS值均是股直肌、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胫骨前肌最大;(3)前倾和后倾姿势的臀中肌、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二头肌和胫骨前肌标准化maxEMGRMS,以及踝关节与髋关节肌肉共激活水平与正常姿势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习惯性腿的踝关节Δθ、ωmax和肌肉共激活水平以及外侧腓肠肌的标准化maxEMGRMS均显著大于非习惯性腿(P<0.01);(5)腾空阶段预先被激活和在缓冲阶段先达到maxEMGRMS值的均是臀中肌、臀大肌和股直肌。结论:落地前姿势偏移,人体为了避免损伤可能存在一种动作控制前馈机制,在腾空阶段预先激活近端核心肌群稳定髋关节,在缓冲阶段重新分配下肢髋膝踝关节屈曲程度,以及调节髋与膝关节屈伸肌共激活程度来实现落地动态姿势稳态。
关键词 着地;姿势偏移;动态姿势稳定性;运动学;表面肌电
动力性递增负荷运动中肌电与肌氧拐点
及其联合评价无氧阈的方法比较
摘要 目的:以乳酸阈为无氧阈标准,总结和比较在动力性运动中无创便利的肌电、肌氧及其联合评价无氧阈的4种方法。方法:招募23名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递增负荷实验,收集肌电、肌氧、血乳酸数据,确定4种方法所计算的拐点位置。结果:(1)双线性拟合肌电拐点测试肌肉之间的拐点位置以及与乳酸阈位置存在强相关(R=0.685~0.908,P<0.01),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明显。所有肌电拐点都要早于乳酸阈。股直肌和腓肠肌外侧头是最相关肌肉。均方根振幅值(RMS)值比积分肌电(IEMG)值,右侧比左侧的数据与乳酸阈更为相关。(2)双线性拟合肌氧拐点左右股外侧肌拐点位置以及与乳酸阈之间都存在强相关(R左=0.762,R右=0.822,P<0.01),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明显。肌氧拐点位置都早于乳酸阈,右侧比左侧与乳酸阈更为相关。(3)肌电/肌氧比值法检出率61.1%,测定的无氧阈强度与乳酸阈强度不相关(P>0.1),检测出的无氧阈强度均值大于乳酸阈。(4)15%肌氧拐点法的总体检出率43.47%,右侧股外侧肌与乳酸阈强度不相关,左侧股外侧肌与乳酸阈强度强相关(R=0.7,P<0.05)。结论:双线性拟合肌电拐点和肌氧拐点法是可信度较高的方法,功率自行车运动肌电拐点确定上,优势腿股直肌、腓肠肌外侧头的RMS值可信度更高,肌氧拐点确定上,优势腿可信度更高。
关键词 动力性运动;肌电拐点;肌氧拐点;无氧阈
同伴关系、主观锻炼体验与青少年
余暇锻炼习惯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分析
徐陆璐,董宝林/697
摘要 目的:运用交叉滞后研究设计,探究同伴关系、主观锻炼体验与青少年余暇锻炼习惯的因果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青少年社会排斥量表的拒绝分量表、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主观锻炼体验量表中的积极幸福感和心理困扰分量表、体育锻炼行为规律性量表,以及修订体育锻炼习惯量表的锻炼行为和思维模式分量表,对上海市1 201名初中生进行为期12周、2个阶段的追踪调查。结果:青少年同伴关系(接纳、友谊)、主观锻炼体验和余暇锻炼习惯的性别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除接纳得分高于男性外,其他各指标均低于男性);同伴关系、主观锻炼体验与余暇锻炼习惯具有跨时间稳定正相关;交叉滞后分析显示,同伴关系能单向预测主观锻炼体验,且同伴关系(T1)对余暇锻炼习惯(T2)的预测系数高于余暇锻炼习惯(T1)对同伴关系(T2)的预测系数,主观锻炼体验(T1)对余暇锻炼习惯(T2)的预测系数与余暇锻炼习惯(T1)对主观锻炼体验(T2)的预测系数相近;同伴关系、主观锻炼体验对余暇锻炼习惯交叉滞后效应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主观锻炼体验和余暇锻炼习惯存在性别差异;同伴关系是主观锻炼体验和余暇锻炼习惯的原因变量,主观锻炼体验与余暇锻炼习惯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同伴关系是主观锻炼体验与余暇锻炼习惯因果关系中的一个调节变量,并且,该交叉滞后效应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 青少年;同伴关系;主观锻炼体验;余暇锻炼习惯;交叉滞后分析
不同等级篮球裁判员多目标
视觉追踪实证研究
王天阳,朱从庆/703
摘要 影响个体对于多个目标注意以及追踪问题,一直是动态心理学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以篮球裁判员为例,利用经典的多目标追踪MOT范式,探究不同等级篮球裁判员多目标视觉追踪能力是否存在差异。采用3×4混合设计,以不同的人群类型(裁判员等级国际级、国家级篮球裁判员16人,裁判员等级一级裁判员17人,普通高校不同专项体育系学生18人)为组间变量,以追踪不同数量目标任务(追踪数量为“2”目标球,追踪数量为“3”目标球,追踪数量为“4”目标球,追踪数量为“5”目标球)为组内变量,以所得结果正确率百分比为因变量,导入数据进行多组间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而后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高水平篮球裁判员与一般水平篮球裁判员在追踪3和4个目标小球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追踪2和5个小球时,高水平组裁判员正确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一般水平篮球裁判员与普通体育生除追踪5个球外,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篮球裁判员与普通体育生相比,在所有追踪球组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追踪数量为“5”的目标小球时表现出十分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优秀的篮球裁判员具有优秀的多目标视觉追踪能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而且随着追踪数量的增加,这种优势变得尤为显著。该研究的结果为篮球裁判员培养及选材提供运动训练的意义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视觉注意;多目标追踪;篮球裁判员
体育法治与建设
国际篮联仲裁机制的发展与借鉴
黄世席,魏 伟/708
摘要 篮球仲裁庭是国际篮联认可的独立机构,其从设计到实际运作中致力于通过仲裁简单、快速地解决球员、代理人、教练和俱乐部之间的纠纷。篮球仲裁庭的运行机制与仲裁规则,为篮球领域的纠纷当事方提供了解决纠纷高效、便利的方式。国际篮联仲裁程序机制上的创新性,使得其在实际运行中较为成功,在符合公开标准基础上的详细裁决书,有助于增强其透明度、公信力及可预测性。篮球仲裁庭在处理关于球员合同的效力、提起仲裁请求的时效、保障性合同等常见纠纷上,有其适用原则的独特性。新仲裁规则为仲裁员设立的内部协商机制,及对裁决的审查能够有效促进仲裁庭判例的一致性。篮球运动作为体育运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良性发展需要完善的仲裁制度与高效的仲裁机构予以保障。与中国篮协相关的纠纷,能否得到高效、便捷地解决,是篮球运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国际篮联的篮球仲裁庭在机制和运行上的成功,对中国篮协的纠纷解决机制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篮球仲裁庭;仲裁规则;纠纷解决;中国篮协
论国际体育仲裁之公开听证机制
熊瑛子/716
摘要 体育领域的上诉仲裁因其“司法化”特点,在仲裁的价值博弈中,私密属性逐步让位于透明化趋势。《欧洲人权公约》第6条第1款和瑞士国内法为体育仲裁的公开听证提供了制度支持。随着佩希施泰因案件在欧洲人权法院的审结,《与体育有关的仲裁法典》新增了上诉仲裁公开听证的条款。然而,条文的立法技术尚未成熟,在例外条款的规定上存在瑕疵,建议将“法律审查”和“一审程序已公开”这2个例外条款删除,并将可申请公开的案件类型由“纪律性事项”改为“上诉类案件”。从体育仲裁公开听证的已有尝试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仲裁地选择、硬件设施、审前程序和听证时间的控制、费用、公开之例外等。建议CAS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满足公开听证要求的仲裁场所,完善相关硬件设施;效仿投资仲裁中公开听证的制度设计,从登记程序公开、庭审过程公开和裁决书公开3个维度,为体育仲裁实现公开听证创造条件。具体的做法包括:将目前条文中“任何与上诉仲裁启动相关的”这一笼统表述,改为将CAS可公开的信息一一罗列;限制审前程序的时间、庭审过程中的时间以及裁决做出的时间;提高体育领域上诉仲裁裁决书公布的比例。今后,中国建立体育仲裁机制时,应当考虑引入公开听证条款。
关键词 体育仲裁;听证;公开;透明化
论职业足球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适用冲突
董金鑫/722
摘要 区别于普通的劳动合同关系,球员和俱乐部之间的职业足球劳动合同存在特殊性,从而引发多层次而复杂的法律适用冲突。这其中既有足球行业规则与国家法的冲突,又有国际规则与国内规则的冲突,还包括国家法之间的冲突。在国际实践中,上述法律适用冲突突出反映在固定期职业足球劳动合同向无固定期的转化、解除职业足球劳动合同的正当理由、违约解除职业足球劳动合同的损害结果等3个方面。我国现行劳动立法的预先安排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使得职业足球劳动合同中的法律适用冲突尤为严重。未来有必要将足球行业规则纳入到中国足协制定的格式合同范本当中,而且应当在立法层面正视足球行业对职业足球劳动合同关系稳定性的需要。或者将职业足球运动员排除于《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使法院在审理职业足球劳动合同案件时将足球行业规则视为正式法源,或者在《体育法》中明确职业足球劳动合同属于应通过体育仲裁解决的竞技体育领域的争议,并及时建立中国的体育仲裁机构。
关键词 职业足球劳动合同;足球运动员;法律适用冲突;正当理由;国家法
体育赛事与文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中国体育外交
发展的理念创新与实践路径
王 莉,阚军常/729
摘要 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对中国体育外交的发展理念及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国体育外交有着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引领下,中国体育外交的理念创新主要表现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健康”的人本理念;推动“负责任体育强国的角色定位”的全局引领理念;坚持“共同利益、合作发展”的全局或共享理念。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应积极推进“人类健康共同体”建设;广泛参与和引领全球体育治理,进一步推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推动构建“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世界体育合作交流模式。
关键词 体育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新;实践路径
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的创新发展:
内因、理念、维度
朱大梅,陆小黑/734
摘要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能够深刻反映出中华文化的特质和哲学智慧,其蕴含的文化、思想、智慧,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价值。然而,文化只有深度契合时代的主流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中国武术文化创新发展既是自身进化的时代诉求,又是满足“美好生活”的时代应答。以新时代大背景下中国武术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解读和我国传统文化精确定位,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创新理念和创新维度进行剖析。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武术创新发展应坚定守正创新的发展理念;应坚守根本、大胆突破,坚持理想性和现实性的辩证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辩证统一的发展原则;应坚持树立强烈的时代意识作为中国武术文化创新发展的方向维度、树立强烈的群众意识作为中国武术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容维度、树立强烈的明德意识作为中国武术文化创新发展的精神维度。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武术;发展创新;内因;理念;维度
乒乓球比赛技战术效果评析模型的
构建与应用
张嘉敏,冯 洁,侯 爽,等/740
摘要 对乒乓球技战术进行统计和分析的方法在这些年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目前还不能满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需要。针对当前以最后一拍得失分为观察点的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方法中存在的数据信息量少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对乒乓球技战术效果进行5级评分的方法,即根据每一拍的实际效果区分为直接得分、间接得分、过渡、间接失分和直接失分等5个等级并分别赋值2、1、0、-1、-2分。为该方法构建了技战术效果评析的数学模型,并且通过数据的概率分布特点,提出效果指数(EI)这一重要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以马龙和水谷隼在里约奥运会上的比赛为例,对两名运动员在比赛的发球、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以及相持阶段中,各项击球技术以及技术组合的使用次数和使用效果进行分析,指出两名运动员在比赛不同阶段的技战术优势和劣势。研究表明,5级评分法提升了比赛技战术数据的量化程度,可以较完整揭示乒乓球运动员各项技战术的使用特点和效果,为运动员的针对性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乒乓球;技战术;效果评析;研究方法
精选推送 | 世界优秀男子手球队非守门队员区域攻防表现评价体系的建构与运用
专题栏目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5卷第5期 青年学者论坛
征稿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征稿启事
精选推送 | 我国市域学校体育场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精选推送 | 新时代体育社会组织高质量供给:从“补缺”到“共赢”的逻辑重构与战略转型
公众号ID:xb_tj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