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3年2月1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懒人沉思录(八)

小懒人 懒人找资源 2023-01-05

懒人找资源继续分享一些只言片语,希望大家喜欢~

1

别薛华 

唐 · 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前段时间重温了王勃一生,重读了王勃诗句。不由再次感慨“天妒英才”。

想起小学时候读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直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学习。

中学时虽然《滕王阁序》选段背诵,却因为太喜欢还是全文背了下了。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2

失败从来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深夜和自己懒惰、软弱、违背的誓言、被浪费的才华挤在同一张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琼·狄迪恩《奇想之年》

小懒不是一个反对“躺平”的人,人如果可以于心无愧,那么做任何事情都是他的自由。

很多年前有句话很流行:

令人痛苦的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

前段时间给大家整理生财周报里面的《辛苦的价值》中心思想是现在辛苦是为了以后不辛苦。

我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如果我们不趁着年轻,有精力,去尝试自己的那些想法,最后徒留遗憾太可惜了。

主动选择,行动起来,整个人状态也会不一样的。

3

爱也是一种试探,看我们能付出多少不求回报,看我们能坚持多久不问结果。

——陶立夏《练习一个人》

如果现在问我,一段不求回报的爱情可以坚持多久。

我认为主动去爱本身就是一种回报,只不过得不到反馈的话,这样的行为我只感受到自我感动。

因为我不会去坚持单方面喜欢。

3

这条被判违规了,小懒还是删除吧,回头发专属群周报里。


7

《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并不认为人类只能服从于基因的律令。他在书中说:“我们有力量去反对我们的创造者。在地球上,只有我们可以反抗自私基因的暴政。”

也就是说,即便是在这样一种“以基因为中心视角”的理论当中,道金斯也依然强调着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8

挫败感是年轻人的显著特征,你不必太在意。事情到头来总会变得明晰,生活也会逐步稳定。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的生活总是通过一系列排除而日渐成形:我们会丢弃不喜欢的东西,抛弃不能驱使我们向前的东西。

——E·B·怀特

之前在文章的题外话部分就分享过这句了。

生活是一场线性回归的过程,我们的财富会和我们的能力趋于一致,我们的欲望也会慢慢回归现实。

之前在文章:最近看的两部国产片 小懒也说了: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收获,也带来不同的后果,而人性就是在两者之间平衡,选择自己价值观中更重要的那一部分。对错是旁观者赋予的,对于当事人当下的选择永远是对的。

选择没有对错,只有对应的后果。

9

人们很少发觉自己的无知,因为他们会沉浸在一个高度同质性的环境中,其信念被不断自证与加强,鲜有相左之声。

——史蒂文·斯洛曼《知识的错觉》

前两年「信息茧房」这个词很火。

特别是流媒体时代,为了流量大数据不断推送给我们同质化的内容,于是不可避免强化了我们的偏见。


10

前段时间小懒看了罗翔老师和papi酱的在B站的采访,感觉值得推荐给大家:

识别下方二维码可以打开:

小懒甚甚至摘抄了笔记,一些观点可以自省:

以上就是今天的懒人沉思录,希望你能喜欢小懒的分享~

相关阅读

懒人沉思录系列订阅

懒人沉思录(七)

懒人沉思录(六)

懒人沉思录(五)

懒人沉思录(四)

懒人沉思录(三)

懒人沉思录(二)

懒人 · 三月笔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