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月金融数据点评】“开门红”落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明明 明晰笔谈 2023-02-12

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核心观点

2023年2月10日,央行发布2023年1月金融数据,中国2023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98万亿元,同比增速9.4%,较前值下滑0.2个百分点;M2同比12.6%,前值11.8%,M1货币供应同比6.7%,前值3.7%,M0货币供应同比7.9%。1月金融数据整体表现较好,但并未超出市场预期,数据公布后很可能走出利空出尽后的利多。

信贷开门红如期而至。观察1月企业部门贷款:①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同比多增1.4万亿元:春节时点的错位导致今年1月工作日天数较少,然而并没有影响银行信贷投放的节奏,1月10日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对信贷投放提出了“适度靠前发力”要求,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继续发挥带头作用,持续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②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开年以来票据利率整体走高,反映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逐步改善,但月末再度下行,说明部分银行依然存在“票据冲量”的行为。观察1月住户部门贷款:①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同比少增5193亿元:近期居民购房加杠杆意愿表现较弱,但考虑“保交楼”专项借款逐步落地、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我们预计未来房地产市场信心将得到提振。②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同比少增665亿元:1月居民短贷同比继续多减,反映消费仍待提振,12月银保监会会议提出将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我们预计后续将有所改善。

社融同比增速回落,企业债表现依然低迷。1月社融增量为5.98万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社融同比增速9.4%,较12月继续下滑0.2个百分点,除了基数效应影响外,企业债是主要拖累项。表外融资总规模继续回暖,主要是与信托贷款监管压力边际放松有关。企业债券1月融资净增加1486亿元,同比少增4352亿元,一方面票据新规取消了6个月以上的期限品种,同时债券市场与理财赎回形成一定的循环反馈,虽然目前“赎回潮”基本结束,但信用债收益率仍处于相对高位,打击企业债券融资意愿,导致债券融资计划被推迟或取消。政府债券净融资4140亿元,主要受“财政前置”下1月地方债发力推动。

基数效应与超额储蓄叠加共振。1月M2同比增速录得12.6%, M1同比增速录得6.7%,M0同比增速录得7.9%。基数效应叠加节后现金回流是M0同比回落的主要原因;M1增速提升侧面反映市场资金具有活力,企业对未来经营前景预期改善;M2上行则主要来自住户存款的同比多增,显示“超额储蓄”仍然存在。1月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715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8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增加1.01万亿元。

总结:1月的金融数据反映出积极刺激融资需求的各项举措已经开始显现成效,信贷同比多增幅度较大,“开门红”如期落地。信贷需求回暖或对流动性形成一定消耗,导致资金利率中枢有所上行;但是在市场对于信贷开门红的较强预期下,实际数据或难以在债市引起较大的冲击,而利率在数据公布前交易悲观预期,数据公布后很可能走出利空出尽后的利多。货币政策方面,即便1月信贷投放较好,但是在经济恢复的基础相对仍不牢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并不具备退出宽松阶段的前提,央行仍需维持流动性合理宽裕,长债利率短期内可能延续在2.9%附近震荡,但仍然具备配置价值。

正文

事项

2023年2月10日,央行发布2023年1月金融数据,中国2023年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98万亿元,同比增速9.4%,较前值下滑0.2个百分点;M2同比12.6%,前值11.8%,M1货币供应同比6.7%,前值3.7%,M0货币供应同比7.9%。1月金融数据整体表现较好,但并未超出市场预期,数据公布后很可能走出利空出尽后的利多。

具体点评如下:

信贷开门红如期而至

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整体上看,信贷“开门红”顺利实现,对公强、零售弱的格局面并未改变。

观察企业部门贷款。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亿元,其中:①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同比多增1.4万亿元:春节时点的错位导致今年1月工作日天数较少,然而并没有影响银行信贷投放的节奏。1月作为银行“开门红”首月,秉持着“早投放早收益”的原则,前期储备项目往往会率先投放。1月10日召开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也对信贷投放提出了“适度靠前发力”的要求,因此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大行继续发挥带头作用,持续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此外,信用债市场利率目前依然较高,发长期限债券会过早锁定成本,因此不排除一部分企业债融资需求溢出至银行贷款。②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同比多增5000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同比多减5915亿元:开年以来票据利率整体走高,反映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逐步改善,但月末再度下行,说明部分银行依然存在“票据冲量”的行为,不同银行之间的信贷投放效果可能存在较大分化。

观察1月住户部门贷款。

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同比少增5858亿元。其中:①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同比少增5193亿元:今年以来,居民购房加杠杆意愿一直表现较弱,考虑到住房贷款本身会滞后于销售数据,因此居民中长贷的反弹可能还须等待至一季度以后,但是在“保交楼”专项借款逐步落地、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建立等影响下,我们预计未来将进一步释放合理住房需求,并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②短期贷款减少113亿元,同比多减270亿元:1月居民短贷同比继续多减,反映消费仍待提振,背后或与散点疫情反复导致消费场景缺失有关。去年12月下旬,银保监会会议提出将督促银行机构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做好养老、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餐饮、住宿、旅游等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服务,我们预计后续将有所改善。

社融同比增速继续回落,企业债表现依然低迷

1月社融增量为5.98万亿元,同比少增1959亿元;社融同比增速9.4%,较12月继续下滑0.2个百分点,除了基数效应影响外,企业债是主要拖累项。具体来看,对实体人民币贷款增量4.93万亿元,同比多增7312亿元。表外融资总规模继续回暖:委托贷款增加584亿元,同比多增15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2亿元,同比少减61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963亿元,同比少增1770亿元。1月表外净融资整体规模转正,信托贷款有所提振,我们判断和“金融十六条”中要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鼓励信托等资管产品支持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有关,信托贷款监管压力也存在边际放松。票据新规自2023年1月正式实行,取消了6个月以上期限的品种,可能导致企业短期内开票意愿下滑。

企业债券1月融资净增加1486亿元,同比少增4352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40亿元,同比少增1886亿元:债券市场与理财赎回形成一定的循环反馈,虽然目前“赎回潮”基本结束,但信用债收益率仍处于相对高位,打击企业债券融资意愿,导致债券融资计划被推迟或取消。政府债券方面,1月地方债发力明显,但由于去年也是典型的“财政前置”,因此,从同比的角度来看对于社融增长的拉动并不明显。

基数效应与超额储蓄的叠加共振

1月M2同比增速录得12.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M1同比增速录得6.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3个和8.6个百分点;M0货币供应同比7.9%。M0同比下滑主要源于基数效应和春节结束后现金回流至银行体系的原因;M1中单位活期存款占据主体,代表了企业基于当前形势对未来经营的判断,1月M1增速提升意味着市场资金具有活力,企业预期改善;而M2上行则主要来自于住户存款同比大幅多增,“超额储蓄”现象依然存在。

1月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715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82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增加1.01万亿元:住户存款同比多增近8000亿元,反映“超额储蓄”现象仍存,在资产价值与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居民倾向于更多的储蓄,此外,居民部门的购房意愿降低也会导致潜在的购房配置资金向储蓄转移;而企业存款同比多增与企业贷款高增有关,贷款资金在投入生产前会以存款形式停留在账户上。财政性存款同比多增979亿元:1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少增,但存款同比多增,反映财政支出力度较为克制,财政紧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非银存款增长显著,或与赎回潮逐步退去,此前撤出的资金回流至金融市场有关。

总结

1月的金融数据反映出政府积极刺激融资需求的各项举措已经开始显现成效,信贷同比多增幅度较大,“开门红”如期落地。信贷需求回暖或对流动性形成一定消耗,导致资金利率中枢有所上行;但是在市场对于信贷开门红的较强预期下,实际数据或难以在债市引起较大的冲击,而利率在数据公布前交易悲观预期,数据公布后很可能走出利空出尽后的利多。货币政策方面,即便1月信贷投放较好,但是在经济恢复的基础相对仍不牢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的背景下,我们认为短期内货币政策并不具备退出宽松阶段的前提,央行仍需维持流动性合理宽裕,长债利率短期内可能延续在2.9%的附近震荡,但仍然具备配置价值。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3年2月11日发布的《2023年1月金融数据点评和债市分析—“开门红”落地,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披露信息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