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LAC学员回访 | 在新加坡国立读研是什么感受

LAC-STUDIO LAC STUDIO 2020-01-24

前言:元旦期间HanF来了,一年多前他在 LAC 做的作品集,参加了港大和新加坡国立的面试,现在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景观建筑硕士。我们老师对他进行了采访。与其说是采访,更像是叙旧、聊天,那些一起熬夜的往事、面试的环节,还有现在和未来。

HanF,本科是合肥工业大学风景园林,现研究生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景观建筑硕士。平时不怎么往外跑,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来学习。


如何准备作品集


你是什么时候收到offer的?作品集做了多久啊?

NUS的offer收到的时候大概3月初吧,MLA更早一些到。

作品集的话由于我决定的晚,所以前后加起来大概两个半月吧,当时也算是做的比较赶了……


当时时间赶,由Jing老师直接带,考虑到时间紧,所以并没有上来就做新项目,而让HanF从梳理以前的作品开始,找到一个作品集的总概念来串联前面的作品,优化,深化图纸。


当时作品集做什么主题的呢,还有印象吗?

自己做的项目,当然有印象,我整个作品集都是围绕城市来展开的,主要是想针对发展中城市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然后几个问题本身也算事一个递进的关系。几个项目的关键词是 perceive、utilize、maintain and optimize。


HanF同学作品集部分:电话亭项目


因为HanF只申港大和新加坡国立,而且时间紧促,特殊情况特殊处理,我们当时根据学校的课程倾向和HanF的兴趣来制定主题。


但就算赶,最基本的知识点也不能漏。

2016年10月25日到11月25日,其实基本还在熟悉“城市设计”这个领域到底做的是什么。

作品集是一本展示学生原创想法和专业技能的集册。作品集辅导过程也不该是教授式的,而应该是导师根据学生想法、院校要求和本身作品集的概念,定制一个项目主题,然后一起讨论完成,所以整个过程绝不是应试教育。当时还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对HanF同学的PS进行了指导。


你有本科的专业基础,再去做作品集,是会更容易,还是一样困难呢?

我觉得如果是准备出国申请的作品集的话还是会有些困难。因为它和之前学校做的项目会有些不一样,需要好的切入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表达要更为逻辑和全面。

我觉得学校的项目更多的是跟着学习的过程,而作品集更多的是一个独立思考的表达,展现自己的特质。

我虽然是有些专业基础但是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自己做作品集和有老师指导差别在哪里,有老师辅导会有哪些帮助吗?

我觉得自己做的话,眼界会受到限制,一些东西没有接触过可能就会限制自己的想象。另一个我觉得就是项目的逻辑性,有老师辅导的更能明确想法让人理解,充分展示自己好的想法。



面试的那些经历


HanF同学最终拿下新加坡国立的OFFER。

其实每次成功的面试,除了有本好的作品集,还需要做充足的面试准备,作为过来人的HanF他又会给我们那些建议呢?!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OFFER


一年前:面试前的准备和拿到OFFER瞬间


你参加过港大和新加坡国立申请面试,能否详细介绍下过程,相信对学弟学妹很有帮助?

我参加了港大和新加坡国立的申请面试。

新加坡国立的申请面试是通过 Skype 视频面试,就我所知,时间5~20分钟都有可能,并不是说时间越长就概率越高。


问的问题,其实也比较常规:为什么选择国立,为什么选择MLA这个专业,是否还选择了别等学校,对我们学校课程说否了解这样的问题。


作品集会看,有可能涉及作品集的提问,但我没有,我觉得更多的是看你的沟通力,用英语和他们交流的能力。


HanF在回忆港大和新加坡国立面试内容

港大面试是要去港大当面面试,时间大概一下午,分笔试、面试两个部分。

笔试两小时,英语阅读(三篇文章简答题),手绘及空间表现。

空间表现是让你根据照片画出照片上所显示空间关系,然后还会挑选照片上的某人,画出他的视角所看到的空间结构以及场景。


面试部分,两个部分:

一个是导师关于作品集方面的了解,随机翻作品集,问几个问题。

比如:关于你的作品某一个点的是怎么表现的、想法是怎样的,在合作的项目中你所做的图,和扮演的角色;以及讲一下这个设计概念和你觉得出彩的部分;


另一个,导师会随机问一些平常的问题,关于设计、关于景观、时间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对你印象最深的老师或别人,还有为什么选择港大及这个专业等问题。


你觉得面试考官是因为什么原因录取?哪些方面你觉得自己是加分的?对于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注意的吗?

我觉得,自己加分地方在于作品集概念想法的表达,因为有同学被问到关于作品集的想法、想表达的概念,而我面试的时候,他们有翻看我的作品集但是没有提相关的问题,可能在方案表达是,作品的逻辑就比较清晰,所以在这方面对作品不会有太多的质疑,所以在这方面会有些加分吧。


需要注意的地方,我觉得,在于沟通时英语怎么表达。也不一定要用非常专业准确的名次来形容,可以尝试多说几句来表达你的概念。我有同学和面试官聊了20分钟,都是聊自己的看法和对景观的概念,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是否有效的沟通,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为什么一开始只想进港大或新加坡国立呢?你最后为什么选择新加坡国立呢?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觉得的比较晚。当时10月1号才和 LAC 老师沟通,才准备作品集,在准备期间还考过了一次雅思,整体时间赶,如果申请美国还要托福GRE,觉得准备肯定会来不及。


考了雅思的话,因为英国是一年,景观项目可能就一般,所以综合考虑就选择香港新加坡,新加坡是两年的学制,相对来说,觉得教学体系,觉得整个性价比会高些,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


而国立先给我offer,我就接受了,因为本来就是最理想的学校,港大是在此之后给我的消息。



留学和未来打算


什么时候考虑想去留学?为什么想留学呢?

其实我之前一直有考虑,但是在保研和出国之间一直犹豫,最后决定出国,还是觉得国外在景观这块发展更为成熟吧,希望能多看多接触些不一样的,学到更多的东西。


经过一年的留学,是否完全适应呢?从你自己感受来说,你觉得国内外教学方面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我觉得过了一学期基本算是适应了吧。就新加坡而言我觉得他们非常注重项目的实际性和逻辑严谨性,在前期的调研展开和在方案推进过程中导师会很关注你的思考方式很实际的可能性。学习环境更为学术的氛围吧更自由开放。


那你现在作业在做什么项目呢,有什么新的理念呢?方便透露下吗?

我这学期studio的主题是:生态。所以可以说还是挺不一样的吧,毕竟之前都是项目类型来分的,新的理念应该说从动植物的角度入手来做一些和社会相关的项目,关注他们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这个我的作业项目,背景是在一片主要为船厂的滨海工业区,移除了一处原有工厂,在转换产业的同时加入工业景观作为living machine来净化一部分区域原本被直接排入海中的污水,同时将水处理过程和教育相结合,增加公众参与。除此之外对原有的人造垂直海岸线进行修改,建立潮间带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将整个作为一个原型应用到沿海工业区的其它地方,形成一个具有净化修复和教育功能的生态海岸线。


聊个轻松的(八卦的)话题,在新加坡的生活怎么样,课后有什么娱乐活动?

我平时说实话活动比较少,哈哈……基本都在赶作业做方案。


studio结束导师请我们聚餐


这是我们studio,一共13个人一个主题但是是各自一个项目。


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我要留在新加坡工作三年。因为拿到 Service Obligation(助学金), 签了工作协议,所以要在那边工作满三年。




编者按:整理完这篇采访稿,对HanF有了更多的印象。他是个聪明、沉稳又有耐心的大男孩。

为什么要留学,HanF说:“希望能多看多接触些不一样的“。

留学,无疑是种人生经历,这种经历是你一直呆在国内没法体验的。我们常说,留学不仅仅是学知识学技术,也是了解、融入西方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留学过程中,可以提高个人的独立能力、逻辑思辨能力、项目分析推进能力,学习之外的东西,对于留学生个人形成完整的科学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希望HanF及更多的学生可以走出去,去观察、去体验、去学习、去实践,去建筑环境,也去构筑自己。


更多文章,戳这里👇


制图教室

素模渲染+材质拼贴,属于Rhino的急速出图流程

什么!PS也可以跟美图秀秀一样一键出图了?!

触摸未来:酷炫科幻风剖透视场景

五彩斑斓黑!意想不到的工业风剖透视

仿真风格平面图:对呆板填色套路SAY GOODBYE

SITE ANALYSIS:从ELK到AI的工作流

一张平面图教你AI入门

平面秘笈:形式·风格·工具,烦恼拜拜~

光影交错—写实风格的剖透视渲染教程
图解分析的王道:BIG

实景合成在概念表达中的运用解析

极简神器ELK:秒出城市底图

名校揭秘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专业面试介绍合集

LAC名校揭秘 | 美国景观建筑(上篇

LAC名校揭秘 | 美国景观建筑(下篇)

LAC名校揭秘 | 香港大学(建筑+景观+城市设计)申请秘辛

LAC名校揭秘 | 台湾申请大公开

LAC名校揭秘 | UCL这两个专业你肯定不知道


秀展回顾

2017 谢菲尔德建筑系毕业展

UCL Bartlett|B-Pro Show 2017

2017 UCL Bartlett Summer Show 完整版!

中央圣马丁 2017 Degree Show 回顾

UCL Bartlett B-Pro Show 2016 回顾




END





官方网站地址

http://www.lac-studio.com

上海工作室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铁岭路32号同叶大厦434室

(同济大学地铁站步行十分钟)


联合 Linking | 学术 Academic | 创新 Creation


联合而不仅是连接-我们搭建老师、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更联合优秀的老师和学生,把宝贵的经验与大家互通分享。

学术而不仅是学院-我们不仅提供学院的教学环境,创造活跃,平等的课堂气氛,更注重学术知识的研究、传播。

创新而不仅是创意-我们培养的是学生全面的能力,不仅有好的思想,更有强大的技术,有把创意变为现实的能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