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观点】 以孩子和老师的名义,中国式环创该减负了!
小布介绍了国内外很多幼儿园,自己也实地走访了不少幼儿园,看了不少幼教方面的资料,感触很深也最想说的是,中国式环创该减负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设计独特的、有准备的区域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促进个体的发展成为幼儿园的应有之义。
但在实践中,这一指导方向却往往走了样变了形!让我们先来听听来自一线幼师的声音:
“每个节日要环创,季节更新要环创,主题变换要环创,幼儿园要是评优就更有的忙:班级里的装饰、主题、区角,分分钟让你扒了重新做!”
“在中国,幼儿园的环境是做给领导看的,跟孩子没啥关系,天天催着出环境。一来个上级领导检查,就加班加点弄环境,做资料,老师的心思都不在孩子身上了!”
“幼儿园应该有家的感觉,简洁,温馨,无处不显示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像我们现在努力布置,制造氛围,浪费的不仅仅是财力物力,老师的精力都是花在布置上,小朋友能从什么地方感觉温暖?”
“咱们的环境得由参观检查的领导决定。悲哀啊,老师花了多少时间在孩子身上呢!”
某以色列幼儿园的教室
点击阅读:
确实如此,走进国内绝大多数幼儿园,墙上、天花板上、过道、楼梯,贴的、摆的、挂的,放的,布满了老师们呕心沥血甚至是加班加点做的各种“环创”。
可以说,国内幼儿园的环创已成为老师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负担,老师们个个被逼成了心灵手巧的手工制作高手而不是儿童心理专家;另一方面,环创成为成人们欣赏、观摩、评比、自娱自乐的手段,孩子们反而兴趣不大也参与甚少。
这样的环创真的有意义吗?这些看上去“很美”的环创,“有效成分”到底有多少?
有人会说,环创是为了与教学主题结合。比如春天到了,就要做春天相关的环创,通过各种材质各种创意各种装饰,让孩子在教室里就能感受春天。
但小布觉得,多带孩子到户外,到自然中去,那些盛开的野花、抽芽的树枝、破冰的小河、欢唱的小鸟,不是比任何人为的环创更能让孩子感受到盎然的春意么?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设计了超过430座幼儿园、日本最知名的专幼儿园建筑师日比野拓。
他说,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自己都见过不少五颜六色、贴着各种卡通形象的幼儿园。例如一家位于海边的幼儿园, 为了体现离海洋很近的特色,在墙上刷上蓝色的涂料,用浪花和海豚进行装饰。
在参观的时候他不禁想:既然距离大海这么近,直接让孩子们去海边不就可以了吗?幼儿园有没有必要特意再设计成这样呢?
所以,日比野拓宣称,孩子需要自由而真实的幼儿园。幼儿园不是游乐园,而是一个自然、真实、朴素、舒适的学习场所,让孩子们感受、学习、成长,这才是一座优秀幼儿园真正的意义。
日比野拓设计的日本幼儿园
点击阅读:【看日本】 做了40多年幼儿园设计的人说,幼儿园不需要五颜六色
其次,我们来看看美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系的王晓艾探访位于洛杉矶市郊的沃德克瑞斯特幼儿园,感受最深的是他们在环境创设上的简易和随性。
王晓艾发现美国幼儿园整体环境的更新周期一般是一年一次——经过一年的使用,材料开始变旧,为了迎接新生和下一学年的持续使用,需要把门、走廊、教室墙面重新布置一遍,并更换部分材料。
美国幼儿园班级教室面积都比较大四周的墙面被订上精美、结实耐用的木质压缩板,教师只需贴上所需的材料、标志,墙面环境创设就完成了。
每到学年结束后,美国教师会调整班级环境中的一些简单的装饰材料和标志材料,每间教室的门上都会出现充满童趣和艺术气息的个性设计。
而这些装饰材料与学习材料以幼儿园统一采购成品为主,教师很容易得到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材料,设置相应的环境,不需要花时间制作另外的学习材料。
因此,美国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上的压力显然小得多,他们更专注于观察孩子日常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为他们选择更丰富、更适合的学习材料。
有人可能提出质疑:“那是因为美国幼儿园根本不重视环境创设。”其实,美国并非不重视环创,只是他们的环创内涵与关注重点和我们的似乎不大一样。
美国某公立幼儿园的教室
点击阅读:【看美国】风靡全球的高瞻教育如何做室内环创(方法+案例+图片);
注重环境所带来的舒适感和安全感、注重工作效率而非环境的观赏性,是美国幼儿园环境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
此外,美国幼儿园基本环境一年更新一次,也并不意味着一年到头班级环境一直保持不变。他们环境的变化常常体现在展板的使用上。
美国大多数幼儿园实施主题课程,在不同的主题下,教师会带孩子阅读不同的绘本、开展与主题相关的学习活动,完成创意美工,其间产生的作品就可以直接拿来装饰展板或走廊,使环境充满童趣。
美国一家收费很高的私立幼儿园的教室
接下来,我们看看德国。去德国考察幼儿园的一位中国老师通过实地考察,包括之后询问德国的幼教培训老师,得出这样的结论:
德国幼儿园的教室里除了现成的玩具以外,多是以孩子的作品进行布置环境,游戏的材料以低结构为主,老师们更不会花大量的时间做看上去美美的手工。
因为德国幼教老师的职责不是做环境,不是制作精美的教玩具、不是上集体活动,而是陪伴与观察孩子,发现他们的兴趣并提供支持!
最后,我们再看看大家提的比较多的三大教育模式对环境的阐述与实际案例,看看他们的室内环创是什么样子。
蒙特梭利强调优美、安全、有序以及“要为儿童提供一个能让他们自我服务的环境”。
法国某蒙特梭利幼儿园的教室
点击阅读:
瑞吉欧关注环境从儿童角度出发的“舒适感、亲密感、归属感以及美感”。因此使用生机盎然的绿植、柔软的靠垫、天然的材料等。
意大利一瑞吉欧幼儿园的教室
点解阅读:
华德福则重视“天然材料“与“亲近自然”,拒绝塑料玩具与低俗的卡通图片,强调颜色柔和的墙壁、实木地板和家具以及颜色漂亮的布料。
无论哪种模式,孩子始终是幼儿园环境的绝对主角,教室内除了孩子的作品与一些基本的装饰,整体上是以清爽为主。
与之相反,不少国内幼儿园的环创,常流于色彩搭配的繁复、视觉轰炸式的堆砌。这样的环创非但不是对孩子美的熏陶,很可能是对孩子审美的误导。
今天小布啰里八嗦了扯了不少,其实也就下面几句话:
环创固然重要,但孩子更需要真实的环境;
让孩子更多地参与到环创中来,不要让环创成为大人的独角戏;
老师更应该关注对孩子的观察与理解,为了环创而环创的做法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