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好一辈子都别来找我!

阿信 人民网科普 2022-06-26
看了今天推荐的书
   金甲护身不得病!

  上期送书的获奖名单,
  请直接划到最后哦!
 
接下来
又是激动人心的
普普福利大放送时间!

活动时间:

2022年3月18日--2022年3月25日


活动方式:

①关注“人民网科普”微信公众号

②点亮“在看”并参与话题互动留言

“说说你印象中,与癌症有关的故事。”


评选规则:

截止3月25日12:00前

评论区点赞量最高的10位读者

每人将获得一本

《癌症传:众病之王》


揭晓时间:

2022年3月25日


参与须知:

①留言前100名才有机会参与本次活动。

②为避免重复统计,请勿重复留言,重复留言以第一次为准



快来看
普普给大家
带来了什么值得看的好书
↓↓↓

这期活动
人民网科普联合
中信出版集团
免费送出10本
《癌症传:众病之王》



不夸张地说,在几乎所有号称“一生必看”的书单中,今天推荐的这本科普大部头都必须拥有姓名。


它就是《癌症传:众病之王》


中文版面世近10年,常年高居豆瓣热门医学科普No.1超过1万读者打出了9.0的高分,各种短评密密麻麻盖了4000多楼还有另外5万多人种草……



英文版则早在2011年,就因为“准确细致的医学科普、优雅动人的文风”获得了美国图书界最卓越的——普利策奖,被认为是1923年以来出版的最重要的100部英文著作之一。


而PBS根据它改编的同名纪录片《众病之王:癌症传》,也打出了9.3的高分,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抗癌纪录片。



今天要为你推荐的是《癌症传:众病之王》全新10周年纪念版本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为什么10年过去之后,《癌症传:众病之王》(10周年纪念版)还值得全家老少一读再读。


强强联合、全新制作的
《癌症传:众病之王》(10周年纪念版)

和老版比起来,“癌症传”三个字更加突出,而且区别于之前的白色底色,这次采用了经典的牛皮纸色,封面正中画上了一个红色的螃蟹(cancer),隐喻感更足。

点击图片可购买

不过,这些都还只能算细枝末节,最大的不同,则是整本书进行了全部的重新翻译。

译者马向涛博士,中国癌症基金会人文协作组副组长,与作者悉达多·穆克吉有着同样的专业背景,都从事肿瘤学研究的医生。

没有让人费解的长难句,即使在没有任何医学知识积累的情况下,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庞杂的人物关系通过作者和译者的娓娓道来,读起来也没有任何理解障碍。

有关癌症的故事,在多条故事主线和历史场景中切换,完全就是在看一部以“癌症”为主角的史诗大片,巨细靡遗,这真的是你能找到的,最全的癌症编年史了!

每个人都必须了解一点癌症知识

说到这里,也就产生了第二个问题:虽然《癌症传》写得和翻译得都不错,那我为什么非要看一本关于癌症的科普书不可呢?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1929万例,其中我国新发癌症457万例,占全球23.7%,也就是说每分钟有8人被确诊癌症


虽然就全球来看,中国的癌症发病率排在50名开外,远低于美、日、澳等发达国家,但我们的癌症死亡率却特别高,占到了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30%。

不夸张地说:有一天,我们很难见到一个没有癌症患者的家庭。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在《癌症传》中,穆克吉认真梳理了人类历史上流传至今的几乎所有医学文献发现,在大约公元前400年的希波克拉底时代,希腊语“螃蟹”(karkinos)作为癌症的代名词首先出现在医学文献中。


对于癌症最早的医学描述见于公元前 2500 年撰写的一卷埃及纸莎草纸:“胸部隆起性肿物……仿佛摸到了一团亚麻布料……”谈及治疗,这位古代书记员写道:“无可救药。”

肿瘤周围经常分布着扩张的血管,这让希波克拉底想起了螃蟹挖沙时的样子。当然这幅画面不仅独具匠心,还栩栩如生。

此后,又有许多作家、医生以及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在某些人眼中,肿瘤坚硬粗糙的表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结实的螃蟹壳。其他人则认为肿瘤在体内悄然扩散就像螃蟹快速潜行。

《癌症传》中,讲述了百年来,人类医学与癌症抗争的历史,从麻醉与消毒手术的完善到提出根治主义手术,再到人类发现能够用于治疗极个别癌症的化学药物的化疗,以及放射性疗法的成熟。


19 世纪 90年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威廉·斯图尔特·霍尔斯特德发明了根治性乳房切除术,切除范围包括乳房、乳房下方的肌肉以及相关的淋巴结。

这段历史也充满了傲慢、狂妄、专制、误解、空想与炒作等误区,就像30多年前人们曾经大肆宣扬的那样,癌症将在几年内实现“治愈”,我们总以为战胜癌症指日可待。

但事实,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重新定义抗癌战争的“胜利”


20世纪80年代以来,遗传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让人们了解了生物基因的奥秘,也让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产生了突破性的进展。


我们已经发现,虽然癌症有着各种各样的诱因,但癌症本质上是一种基因性的疾病,致癌基因来自一些负责调节细胞生长的基础基因的突变:DNA复制时的偶然差错和外界致癌因素的干扰都会让致癌基因在我们的基因组中不断积累。



21世纪初,靶向抗癌药物基因测序的出现又为人类的抗癌战争带来了一丝胜利的曙光。


而基因测序也再次反映出癌症和我们基因之间的紧密联系,癌症就像是缝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基因序列中,因此它永远无法消灭。


而具体到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可以做到的,经过科学证实的癌症预防手段又有哪些呢?


理论上,一种癌症,如果外因所占的比例越高,就越容易预防。


很多人得癌症,和长年累月暴露在一些致癌外因下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已知的明确致癌外因,有20多种。



2019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的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在《柳叶刀·全球健康》发表重磅论文,仔细分析了中国各省的不同癌种由23种可预防的致癌风险导致的比例。

统计显示,感染因素是35~39岁患者得癌症的第一大风险

约有35%的男性患者20%的女性患者和感染有关,HBV感染导致的肝癌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占了很大一部分。按时接种疫苗,并且做好筛查非常重要。

另外,幽门螺杆菌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胃癌1类致癌物,容易引起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且家庭成员之间最容易相互传染。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大于50%

除此之外,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清单中,还根据致癌能力的证据强弱,致癌物一共被分成了4 大类:

1 类:明确致癌物(120 种);
2A类:很可能致癌物(81 种);
2B类:可能致癌物(299 种);
3 类:无证据的可疑致癌物(502 种);

从科学角度,1类致癌物的致癌性都是被广泛验证的,而且有充足的证据,科学界一致认可它们对人体有危害。

其中,真正的两位头号致癌大佬,不用说你也能想到,那就是烟和酒

烟,能引起十多种癌症,90%肺癌都是吸烟引起的。而且二手烟,甚至三手烟(衣物上的残留)都会对周围的人,尤其是对孩童造成巨大的健康影响。

烟草中含有93种明确有毒的物质,其中78 种是明确致癌物。


酒精也是1级致癌物,因为酒精进入体内会被代谢为乙醛,而乙醛能引起DNA突变,因此会促进癌症发生。

中国有大量携带乙醛脱氢酶(ALDH2)基因缺陷的人,这些人的一大特点是喝酒上脸。这些人,以及基因修复能力有缺陷的人,特别容易受到酒精和乙醛的伤害

任何含酒精的饮料都致癌,无论白酒、红酒还是啤酒。酒的度数越高,致癌风险越大。

除此之外,穆克吉特别强调,由于癌症预防依然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因此要想准确指出饮食在癌症中的作用非常困难,所以日常生活中,看到“某某食物致癌”的说法,我们对其背后的科学性还是应该要打个问号,不要轻信。

这也是《癌症传》中对癌症预防机制着墨不太多的原因之一。

癌症,说到底,还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在《癌症传》中,穆克吉认为,对抗癌症,不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我们不得不重新定义“胜利”的含义:

那就是尽力延长患者的生命,在正常的衰老之前阻止癌症带来的死亡。


上期送书活动获奖名单
揭晓啦!

3月11日,人民网科普联合
中信出版集团
免费送出7本
《更好更年期
详情戳:让她高兴,最快的方法是?

赶快来看中奖名单!
↓↓↓

01

菜小白


02

sky


03

塔塔


04

银杏叶


05

指南针


06

羽众


07

云水禅心


以上就是上期送书活动获奖的幸运儿啦!

获奖者请于3月25日前在→《让她高兴,最快的方法是?》这条推文后留言收货信息。逾期未回复视为自动放弃奖品(记得是推文后留言,不是进入后台回复),小编核实后会于7个工作日内安排寄出图书。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人民网科普视频号,欢迎关注~

大家都在看

突发!部分学生和职工突感不适,此地一高校通报

一人未戴口罩,30多人被感染!

15分钟出结果!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怎么用?


来源/网民网科普、中信出版集团
责编/梅艺璇  本期编辑/刘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