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近日刷屏的“蓝眼泪”,有毒吗?

这两天
浙江沿海网友围观
网红“蓝眼泪”的视频刷了屏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
浙江沿海梦幻的“蓝眼泪”
是一种赤潮

在温岭石塘开民宿的林先生,用小石头打水漂,打出了五连环“蓝眼泪”。图源:温州日报


记者从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了解到
浙江舟山、宁波、台州、温州
均有赤潮发生
赤潮发生时
海水颜色会有变化
当大家发现海水颜色变化时
请不要下水、游泳

网红“蓝眼泪”有毒吗?


赤潮是海洋灾害的一种,是由藻类密度过高形成的。


有些海洋中的藻类会发光,而“蓝眼泪”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到外界刺激而引起的海上发光的现象,一般出现在每年3月至10月,尤其是在春末夏初之际。


图源:温州日报


高密度的夜光藻随着风浪聚集,在夜间受到扰动刺激时,储存在体内的大量荧光素在荧光酶的氧化下,迅速发生反应,将大部分能量转换成蓝色荧光,形成“蓝眼泪”现象。


去年夏天,浙江舟山、温州等地的海域也出现过夜光藻,这是一种常见的赤潮生物,只有达到一定密度才会引发赤潮,形成赤潮时,在白天海域呈现的是粉红色,甚至砖红色,而在夜晚才发出蓝光


图源:温州日报


在浙江东海,有这样一群从事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的技术人员一年中的365天,一半时间在海上漂泊。


他们坚持每年给东海做“体检”,定期开展的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包括海洋生态基础监测、典型生态系统监测、生态灾害监测等,而海洋人的艰苦付出,为的是了解海洋生态状况是否健康、生态资源是否可载、生态风险是否可控等。


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海洋赤潮,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海洋生物生存。


那些有毒赤潮,还会威胁到海产品和沿海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生态预警监测中,赤潮高风险区的常规监测和赤潮灾害应急监测是一项重要工作。


像去年夏天舟山花鸟岛海上奇观“蓝眼泪”,其实是一种无毒赤潮


赤潮年年有

浙江海域的基本无毒


一旦海域发生有毒赤潮,相关部门会及时进行处置。根据资料统计,浙江沿海的赤潮,基本为无毒赤潮。


根据《2022年浙江海洋灾害公报》显示,去年浙江海域共发现赤潮17次,累计面积1552平方千米,其中有害赤潮1次,面积20平方千米,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不过,2022年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均少于前10年平均值(20次、2 170平方千米),与2021年(22次,7 084平方千米)相比,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分别减少23%和78%。



去年,浙江单次持续时间最长的赤潮是5月5日~6月9日在宁波市象山县石浦至渔山海域发现的赤潮过程,该赤潮过程持续时间共计36天,赤潮优势生物为东海原甲藻。


单次面积最大的赤潮是4月10日-4月15日在温州市苍南县大渔湾至渔寮海域发现的赤潮过程,最大覆盖面积为533平方千米,赤潮优势生物为环胺藻。



去年,温州海域发现赤潮累计面积最大,达到76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9%;宁波海域发现赤潮累计面积最小,为8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6%。


以去年为例,赤潮在浙江海域影响禁止类、限制类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共12次,其中影响重要渔业海域6次,影响海洋特别保护区3次,影响海洋自然保护区2次,影响重要滨海旅游区1次。


近期热门视频



多精彩视频,尽在人民网科普视频号,欢迎关注~

大家都在看

毒性极大!见到这种花花绿绿的小纸片,立即报警!

相继确认:这周六加班!

多人中招!“门票转让”式诈骗该咋防?民警提醒→


来源/人民网科普综合温州日报、潮新闻

责编/宋文珍  本期编辑/刘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