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牛顿不仅有一颗苹果……

小伙伴们

今天又是周五

激动人心的普普福利大放送时间来了

快来看普普给大家带来的新书



这期活动民网科普联合

人民邮电出版社免费送出8本

《牛顿传》




活动时间

2023年10月13日--2023年10月20日


活动方式

①关注“人民网科普”微信公众号

②点亮“在看”并参与话题互动留言

“你认为牛顿做出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评选规则

截止10月20日12:00前

评论区点赞量最高的8读者

每人将获得一本

《牛顿传》


揭晓时间

2023年10月20日


参与须知

①留言前100名有机会参与本次活动。

②为避免重复统计,请勿重复留言,重复留言以第一次为准。


《牛顿传》


今天,《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本“神作”正式将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介绍给世人,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世界就此失去威信,中世纪最后的一点儿“阴影”也因此消散,从那以后,人们大步走进了崇尚科学的新时代。


牛顿曾告诉别人,书中最精彩的定律受到了一个苹果的启发,苹果就此成了牛顿的某种个人标志。然而,在一个苹果的背后,是一个日新月异却充满动荡的年代,以及牛顿长达二十年的积累和坚持。


1

“不务正业”的工读生


1661年6月5日,牛顿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注册入学。


他天资聪颖,却经济拮据,虽然获准进入剑桥大学,却要面对待遇落差。


融入不了人群,那就专心于课业吧——偏偏课内学习又无法满足牛顿的求知欲。


当时的大学课程承接的是中世纪学术复兴形成的体系,动辄“亚里士多德如何如何”“上帝如何如何”。


这样的安排让牛顿的困惑不减反增。终于有一天,他在笔记本上写下:“我是柏拉图的朋友,我是亚里士多德的朋友,可是,我更好的朋友是真理。” 同一本笔记里记录了诸多问题,其中就包含关于力和天体的疑问。


幸运的是,在那个年代,对于科学先行者的成果,大学的接纳程度有限,排斥程度也有限。很多新著作三一学院图书馆都有收藏。于是,牛顿开始如饥似渴地读“闲书”。在外人眼中,他像个不知道在修行什么的怪僧。但牛顿收获的是真正的快乐,这也是他忘却烦恼的方式。



2

掉个苹果不算啥


1665年,黑死病席卷欧洲,牛顿从剑桥回到家乡暂避。


这时,他已开始具体地思考影响人们世界观的天体运动问题。


传说中,牛顿正是在自家农场思考时目睹了苹果掉落。这件事牛顿自己也提到过,所以应该不完全是编造的。也许苹果确实提供了灵感,让牛顿将物体掉落和天体绕转联系了起来,但他还需要验证这到底是真相还是胡思乱想。


验证方法就是计算。这时他已经掌握了那个时代最复杂的数学,也熟悉已有的天文学和物理学知识,但验证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牛顿在这项研究上走走停停,可贵的是他从未失去信心和兴趣。


然而,有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他却一直没有想清楚:他该拿自己的研究怎么办?


瘟疫结束后,牛顿回到剑桥,谋得了一份研究员的差事。很快,赏识牛顿的前辈巴罗开始鼓励他发表成果,但他总是犹犹豫豫。


牛顿做研究最大的动力不是发表。后来他坦言,科学探索于他就是孩童在海边捡拾贝壳和奇石的快乐。


但巴罗的推动还是有效果的,在他的牵线之下,牛顿和皇家学会建立了联系,后者对牛顿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大加赞赏。这让他的心态有所转变,随后便拿出了自己的光学研究,但这一次等待牛顿的却是老会员胡克的恶言。两人就此展开了漫长的争吵,成了科学史上最著名的宿敌之一。



牛顿的热情再次降至冰点,甚至比从前更加排斥发表。“瘟疫年”的集中工作让他发明了微积分,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不断使用这种新的数学,对照各种天文数据,构建统一星辰和凡物的力学体系。日后写入《原理》的诸多定理已经有了眉目,但在计算、思考和修订之后,稿件总会被牛顿关在抽屉里,仿佛永远不会出现在世人眼前。


3

《原理》的诞生:艰难的分娩


1684年,哈雷在剑桥大学拜访了牛顿——就是哈雷彗星的那个哈雷。


在他真诚而又耐心的鼓励下,牛顿的态度终于松动。牛顿开始整理自己十几二十年间的一系列研究,准备出版成《原理》。


但他依然动了一些小心思,不仅故意用古典拉丁文来写这本书,还在有生之年禁止出版英文版。牛顿想要筛选读者,让文化程度有限、逻辑思维不够的人无法把书看完,进而无法胡乱做出评价。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避免受到对数学一知半解的人的打扰”。


而在剑桥之外,《原理》的出版还遇到了更加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缺钱。加之,查理二世突然去世,一时间局势动荡,英国又被推到了内战的边缘。这类问题让压力本就不小的牛顿更加头疼。


终于,经由哈雷在经费和其他事务上的无私帮助,牛顿在光荣革命的前一年正式出版了《原理》。


这本书没有惹来麻烦,还让他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学者们毫不吝啬地把溢美之词献给了《原理》。牛顿声名鹊起。


这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原理》所描述的宇宙没有所谓的圆满和神迹,却在数理规律中透出自然之美。它让人们有理由摆脱神的威权,同时依然相信万物自有秩序。它推翻了宇宙以人为中心的结论,却证明人类可以用理性的力量探索无边的世界。自此,旧体系再无狡辩的可能,科学的崛起达到顶峰。


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开启。


4

写在最后


在17世纪下半叶,《原理》让牛顿封神。直到现在,牛顿依然是很多人的精神偶像。与此同时,也有人喜欢挖掘牛顿黑暗的一面,对他的炼金术爱好津津乐道,谈论他为官之后的种种“劣迹”。神奇的天才、高产的学者、孤僻的怪人、最后的炼金术士……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都不能概括真实的牛顿。


真实的牛顿和我们一样,需要面对普通人的困境。然而,对探索的热爱和投入让他超越了普通,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当我们回顾过往,最应该看到的不是那光辉的一笔,而是促成它的背景、往事,以及牛顿在其中做出的抉择。


所有这一切,尽在《牛顿传》。




上一期送书活动获奖名单

揭晓啦


赶快来看中奖名单!



1



2



3



4



5



6



7



8



9



10



以上就是上期送书活动获奖的幸运儿啦!


获奖者请于10月20日前在→《你真的会喝水吗》这条推文后留言收货信息,逾期未回复视为自动放弃奖品(记得是推文后留言,不是进入后台回复)。小编核实后会尽快安排寄出图书。


近期热门视频


多精彩视频,尽在人民网科普视频号,欢迎关注~

大家都在看


“脆皮年轻人”越来越多?专家紧急提醒

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感觉非常累?专家提醒:累也是一种病!

仰头玩手机,是否真的对预防颈椎病管用?专家紧急提醒→


来源/人民网科普、人民邮电出版社

责编/宋文珍  本期编辑/刘敬 王晓蒙(实习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