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享的分享
上周,一位小伙伴给我留言:
艳君,什么时候写篇分享的文章?受你们影响我也分享,但是发现小伙伴中有不愿意分享的,心里有时候会难过。有时候就不想分享。
前天晚上我和刘丽君(我妹)聊天,聊到关于分享的这个话题,在互相剖析了各自体验之中,聊出了这篇文章。
首先,我们能够分享什么?2010年,我读了一本书《爱的艺术》,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非常喜欢,多次引用过:
但给的最重要范畴还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所具有的特殊范畴。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
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
——弗洛姆《爱的艺术》
这一段出现在关于爱情的那一章里,我觉得完全可以拓展到和身边任何人的关系上。这里的“给”,在我看来,就是分享。
人们对分享有一个常见的误解,就是:我给了你,我就没有了,或者少了什么。亦或是,分享给你之后,你就可能超过我。然而,如弗洛姆所说,在人所具有的特殊范畴里,那些有生命力的东西、抽象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你给了别人就少了,恰恰相反,越给会越多,不但你身上会多了些东西,对方的身上也会多一些,而由这一起始分享所带来的后续效应值得你期待(且看下文分解)。
回到前面那个问题,小伙伴不愿意分享,所以我很难过,那我还要不要分享?这个问题换一个角度就是:怎样在没有积极反馈的情况下持续愉快地分享?
我和丽君的讨论结果就是:分享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对自己有用,要把自己受益放在第一位。
比如,写文章分享教学经验,对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每个人都有收藏文章(公众号或者其他来源)的习惯,这些收藏的东西就是一个资源库。对我来说,自己写的这些文章,也是有价值的、值得收藏的资料。在我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调出来用。当时间不断过去,我也可以对比过去的自己,发现自己的变化和成长。当别人问我相关的问题时,我只要给对方一个链接,这里面有我对这个问题的最充分的思考和解答。在这里,当文章写好以后,分享就变得极其简单,简单到仅仅是发出一个链接的动作。而我充分的思考,也常常引起对方的进一步思考,如果有更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那就是额外的惊喜了。
如果你写的文章首先自己就愿意收藏,最先受益的是自己。再强调一下,要把自己受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实用价值上的“用”。刘丽君(我妹)写文章的一个标准就是,要好笑。比如,她写“电休克治疗”的科普文章,想从患者最关心的角度来写,最后文章的标题是——“电休克之问:会不会被电死?会不会被电傻?”她觉得很有意思,自己先笑了半天,觉得自己很有创意,首先娱乐了自己。这体现的最重要的一点:要把自己受益放在第一位,哪怕是为了乐一乐。
总结一下,分享的第一点是要对自己有用,实用是一种,纯粹让自己开心同样是一种“有用”(往往这一点更加难得)。你对你自己的文章要有一个标准,你要在某一方面取悦自己。
在没有别人的积极反馈的时候,难过怎么办?总想:我写得这么好,怎么没有人看?刘丽君说,她写完东西,首先想的是:“我写得这么好,我真是太棒了!比之前写得更好了呢!”同时坚信:如果我真的写得很好,说不定哪天不小心被什么人看到就分享出去了。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分享者。
分享是一个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成四步(原创啊,转载需授权么么哒)。
第一步,分享的过程中自己会生产一些新的东西。你能控制,但是不能预见。
我常和刘丽君聊天,比如聊读过的书,聊着聊着,就发现,诶,还可以这么想。有一次丽君和我提到她在看的书——《系统之美》,和我分享了这本书的一些观念。我立刻想到,课堂就是一个系统,系统里一个小东西的变化,会引起其他的变化,如果没有反馈回路,或者反馈回路的反应不及时,就会出乱子。由此我就想到,其实制定规则并不是最重要的,规则的执行,这个动态的规则才是学生真正认可的。而之后我马上找来这本书,仔细看了一番,再次从系统的角度思考课堂管理,给了我更深入的启发。这对我写的课堂管理系列文章也产生了影响。
这个分享的过程触发了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的这个点,这是我能控制、但不能预见的部分,我不能预见会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如果没有这一次聊天,下一个触发点不知道会是什么(所以我会定期和刘丽君聊天,对于在聊天当中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新的想法我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第二步,你分享的东西会带给别人什么,你不能控制也不能预见(所以,请放下这一执念)。在《英语之“痛”》中,我提到我自己读完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之后,把它推荐给身边的朋友,和这本书相关的邮件有86封。第一次推荐这本书时到六年后再次推荐,分享的内容从简单的推荐(和书摘)到这本书在这些年间对自己产生的具体影响。(仍然需要强调的是,分享的第一奥义是自己受益。)
这些东西能带给别人什么呢?(把它当作礼物和惊喜吧!)
那篇文章下,有个我从初中认识至今,已经认识近十七年的好朋友小叶的评论:
忘记了你是什么时候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推荐给我的,总之在我2011年毕业参加教师招考准备的时候用的就是这方法,看着每天记录花在招考的时间特别安心,最终顺利通过! 以致后来一到考试前或者我迷茫的时候我都会认真的看一遍(不知道看了几遍),事实证明很有效,每次看完又开始激情四射~哈哈哈!
也因为这本书我这大学期间没进出过几次图书馆的人竟然开始喜欢看书了。同时向身边的朋友推荐n次,甚至直接网购了寄过去~ 也因此意识到了分享很重要,虽然并不会有太多的人因为你的分享而改变~但如果有那就值得了! 打从心里感谢你分享了这本书并且确实影响了我的生活~~~ 最后来一句,友谊万岁!!!
这是我完全不能控制、无法预见的!(她不留言,我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内容,在之前的频繁交流中也从未提及这些信息)。
第三步,你的分享带给别人的影响进而再影响其他人,你不能控制,也没法预见(这就和你没什么关系了,就像你往湖里扔了个石头,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转身就走)。小叶在我的分享之后,自己去买书送给别人,跟身边的人推荐这本书,开始了她的分享,这些都是我不能控制和预见的,最后她的这个行为影响了多少人呢?我不知道,我也不关心。分享这个行为有意思的地方,还在于可能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第四步,你的分享给别人的影响反过来再带给你影响,你不能控制,前期你也无法预见,但当你熟悉了分享的规律后,你虽不能预见,但你可以期待。
文章写完之后,文章就不再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了。2014年,我开始在简书上写对外汉语教学时,简书上仅仅我一个人在写这方面的内容,后来,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包括之前在公众号介绍过的布洛卡卡卡、我的好友洁Fox、素秋微菊,之前在新加坡、现在在英国的老师C_77(以上提到的均是他们的简书ID),还有大理会、美国孔院项目的其他志愿者等等。简书上活跃的对外汉语教师现在也有十多个。这些也是我不能控制的。他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鼓舞着我继续写。前期我也完全想不到(也不可能想到),我写教学反思总结会带来这样的效果。后期慢慢我就能预见到了。看到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分享的队伍。
同样,《真实语料学中文》这本电子书(公众号回复“真实语料下载”即可免费获取),之所以能做起来,一个前提是,我这些年的分享取得了一些小伙伴的信任,所以他们才愿意花时间和我一起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做出来之后,不断产生的后续效应也是我未曾预料到的。前不久还有英国的老师来邮件问可不可以在一个会议上引用和推荐这本材料,我很惊喜。这些都是我预见不到的。
在以上的每个步骤中,那些控制不了、预见不到的小事,都是生活中的惊喜。
当开始分享的时候,一些其他的变化在我身上发生了。(原创啊,转载需授权么么哒)
首先,我从接收者变成了生产者。最初我爱看书,爱看别人的分享,从别人的分享中受益。看着别人在做,我也慢慢开始去做,从信息的接收者变成了一个内容的生产者。有意思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从最初只关注内容,关注对方写了什么,对我有什么用,到渐渐开始关注对方的形式,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写,对方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他的排版这么好看。
因为我转变成了一个内容输出者,我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是后知后觉的),我的角色转变,同样的信息在我眼里也有了不同的层次,从信息本身携带的内容、到信息的形式、组织方式、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方等等都开始进入我的视野(这一转变的启动过程仅仅是,我想开始分享关于我自己的内容并且我这么做了。)
其次,我从输出知识到输出方法。我最初的分享有很多是关于具体的知识的,比如美国外语教学理论这个系列,主要就介绍一些具体的知识:5C,多元智能,形成性评价等等。后来我开始写一些方法,比如我怎么在课堂中运用故事法(故事法是什么,这是知识;故事法怎么用,这是方法)。去年真实语料项目整个过程,也在和大家展现我做这件事情的方法。
我切切实实认为,人人都能分享,人人都有所能分享。偷偷告诉大家分享的奇妙之处在于:生命中自此会出现意外的惊喜。2011年,我第一次给《志愿者之家》投稿,上了封面,那个时候关于菲律宾的文章很少发表在这个杂志上,因为英美啊、欧洲啊,泰国啊(有大量志愿者)、甚至非洲啊,发生在这些地方的故事才是主流。我的文章发表之后,管理教师在菲律宾志愿者群体中宣传了一下,之后陆陆续续更多关于菲律宾的故事刊登了出来。人们总是倾向于做身边的人做成了的事情,会想:他都做成了,我也可以试一试。
我离开菲律宾四年了,前几天还有一个小伙伴联系我,说是她的学姐曾是菲律宾的志愿者。我离开美国项目也两年了,同期的小伙伴很多都断了联系,但是因为我一直还在活跃地分享着,所以偶尔也会有旧日的友人发来问候,新加入项目的老师有时候也会找到这个公众号给我留言。这样的小插曲非常多,我不曾预见、不曾期待,它们却不断地以令我意想不到的方式带给我惊喜,给我波澜不惊的海外生活中平添了不少感动的瞬间。这是月初收到的一条留言(谢谢Anita):
最近太忙直到今天才看了您最近的文章,真喜欢您身上散发的努力又淡然的气息。刘老师真是和五月一样美好啊!节日快乐!
今天早上又收到另外一位小伙伴的微博私信:
我也像艳君老师一样曾做过两年志愿者,目前在香港大学读对外汉语,在港大面试前艳君老师在简书上的每篇文章都看了,帮助很大,非常感谢!
从内容的接收者,到成为一个分享者(内容的生产者和输出者),同样是你在创造身边的环境的一个过程。因为你的分享,你身边必然会渐渐聚集一些人。你会因为你的分享而认识更多乐于分享的人,鉴别出你身边乐于分享的人,你会收获更多好朋友(千万不要相信成年后就很难遇见真正的友谊了)。这个过程是一个良性循环,那些乐于分享的人会激励你继续分享,你会发现自己比原来更勤快了(“懒癌”不见了),更多不可思议的惊喜就会随之发生。
小结:
1、分享的起点:自己受益放在第一位。
2、在分享的过程中:那些控制不了、预见不到的小事,都是平淡生活中的惊喜。
3、分享者的角色转变:信息接收者到内容生产者和输出者;输出内容到输出方法。
(刘丽君:前两天我和我姐聊天聊了俩小时,第二天她把聊天内容整理成文字发给我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三年前她也这么干过,甚至赚了五百块稿费!真是太勤快了!我俩文字风格相差比较大,我勤劳地修改了一个多小时O(∩_∩)O~。不知道各位看官们能否看出来哪里是我出没的地方~总之,干了这碗迷魂汤~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