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今日中国
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信号。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相比以前的提法,“加快”可以说体现出了更多的紧迫性,“双循环”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 毫无疑问,在全球愈演愈烈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促使中国加快“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催化剂。当下受疫情的影响,全球贸易,特别是维系全球贸易政策运行的运输行业和供应链都因各地不同的防疫措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同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大肆鼓吹贸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使得本身就十分严峻的国际贸易局势雪上加霜,其不仅影响了世界贸易的格局,也让世界经济局势充斥着更多的不稳定性。即使中美已经签署了两国贸易第一阶段协议,但是美国并没有放松对中国企业的打压,尤其是近期美国对华为、字节跳动的打压力度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这让中国不得不思考新的破局之道。 从国内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模式,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当前,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突出的结构性问题。如人口红利减退,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外资、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以及全球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出口的扩大基本取决于竞争优势,而非现有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 同时,我们必须理性看待当前的全球化。数十年的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经历了一波高速发展阶段,其中推动的主体是西方国家的跨国企业,它们利用自己的技术、资金优势来推动全球经济的整合。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是中国大部分企业始终处于全球化产业链的中下游,并且面临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阻力。 因此,利用已经积累的雄厚基础,以及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科技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打破企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天花板,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式。 要切实落地“双循环”战略,形成内部消费为主体的经济结构,首先要加快国内产业升级改造,实现对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比如芯片、新材料等,实现优势产品迈向高附加值,保持对外出口方向的稳健,同时减弱核心技术对“外循环”的依赖,为科技引领的经济发展注入长远的动力。进一步实现生产方式再进化,当下的生产结构已经从原先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转化为数字化生产,生产过程更加灵活,生产能力与效率也得以提高,消费者甚至可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生产等过程,缩短了新产品研发周期。 其次,加速构建统一市场网络,促进消费升级。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将进一步构建城市群经济圈,推动城市间旅游、娱乐、商贸等活动的联系性。以5G、大数据为中心基础,以线上赋能线下的方式,推动消费中心下沉,从而释放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能力。加快新基建建设步伐已经成为“双循环”发展模式的重要基础。 另外,实现“双循环”的发展转变,还需要国家宏观政策的配合,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实现改革突破。虽然近几年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对经济形成重大隐患的风险点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货币传导机制仍然存在各种堵点,金融结构还不完善,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下一步的重点要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的同时,完善信息披露、发行、退市等基本制度,着力增强交易便利性、市场流动性和市场活跃度,健全鼓励中长期资金开展价值投资的制度体系,对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加快推动证券代表人诉讼机制落地,更好保护投资者利益。 同时,世界经济、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也是当务之急。要避免中国全产业链优势被削弱,利用国内战略腾挪空间大的特点,鼓励产业往中西部梯度转移。把握保增长与防风险的有效平衡,提高金融监管与金融机构治理机制的有效性,保障金融市场平稳发展。 总之,“双循环”发展模式的重点是,加速国内形成一个更为稳健、健康、全面的大市场,推动国内经济结构升级,实现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目的。这绝不是关起门来搞发展,中国的对外开放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双循环”政策在加速中国构建新经济体系的同时,也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并带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吸引更多的外资的来华,也为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作者:卞永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