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此次谈话之旨,即欲引起诸君去外国学习希腊文及拉丁文之兴趣也。顾中国时局棼乱,百业不兴,吾劝人学此不适用之古典文字,恐难免不有人怀疑,请试申吾旨。希腊罗马之文化为西方近世文化之源泉,此乃无人得而否认者,故研究古典文字即探求西洋文化之根源之工夫也。吾国留学生多昧于此点,舍本逐末,研究古典文字者寥若晨星,有之,读拉丁文者至多不过三年,读希腊文者至多不过两年,亦殊嫌浅薄无济于用也。彼教会中人之习古典文字者,更浅薄可笑,全部文法不加细考,只抱一部字典,一本圣经,以此戋戋者为目的,更无足道矣。余前在清华所受之益处虽多,但殊以从未有人告以须习拉丁文为歉。及到外国时,科目繁多,不能兼顾;回国后,俗务冗忙,更无暇从事矣。故欲学希腊或拉丁文者愈早愈好,庶不致遗后悔也。吴宓像中国旧学者及普通人,轻视西洋文化者居多,分而言之,约有两种。一为不知西学之人,妄斥物质文明,而对于西洋物质之压迫,则取无抵抗主义,只是空口自诩东方文化之价值,高谈精神文明。其错误在于不知外人研究中国文化之心理。盖外人研究中国文化之动机不外两种:一是好奇心,一则如德国青年欧战后受环境压迫之反动。究其实,均未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也,报上常有关于外人如何重视中国文化之通信,大都言过其实,未可深信。至法国研究中国学问之人虽多,但大半偏于考古方面,于中国文明之精神,仍茫然也。第二为诅咒外国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之人,以为均由物质文明过发达之故,因而轻视西洋文化,殊不知此乃不可免之现象,西洋文明之精华,一时反对,将来仍将复兴。且树反对之旗者,亦不过只反对其表面上之侵略,而于精神方面仍无了解也。西洋文明骨子里不易看见者,有两部分。一是基督教,一是希腊罗马文明。基督教之坏处虽多,但其好处在能使人实行道德。其内容分析起来,约有两端:一是普遍之道德(Universal Morality),一是狭义之宗教形式。前者虽好,但中国之先哲,已言之无余。不必定须采取于基督教。后者乃耶教之糟粕,更无采取之必要。故吾人欲了解西方文明之真精神,舍研究希腊罗马文化外无他道矣。盖欧洲文化之可贵,全在古典精神也。文艺复兴时,古典文明虽得以复兴,但仍少澈底了解。如意大利当时之人文派学者(humanist)认自然享乐为宗旨且不重操行,是即误解希腊精神之一证也,希腊罗马文明在欧洲势力虽极微弱,但尚绵续不绝。且此实欧洲文明极好之成分,则无疑也。吾人欲研究人生问题或探求哲学文艺之根本,若不从希腊罗马文化入手,决不能澈底了解。故为西洋计为中国计,均望古典精神之兴盛,如炉火然,彼处火大,则吾人得光必多也。海克多别妻出战图 (原载《学衡》杂志第13期卷首,1923年1月) 希腊文明与罗马亦多不同之点。要言之,罗马较近现代精神,且较重实用(practical);希腊则较重理想。华茨华斯所谓“平淡之生活,高尚之思想”(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惟希腊人有之。此其大较也。此时,西洋文明之弊病,已传染及于吾国。欲医西洋传来之病,只好用西洋药,古典精神,即西洋药也。欲医治中国本身之病,则须研究中国文化本身之好成分,而施方剂。希腊文化最与中国国粹接近。研究希腊文化且可以促国人对于中国古来最好文明之信仰。近来世人偏重(Over-Emphasis)及悲观等病,希腊文明实对症之良药。盖希腊重简朴(Simplicity)、均平(Balance)、节制(Moderation)诸德也。希腊历史乃后世历史之雏形,后世一切不同之学说,(除一部分科学外)奇怪之事实,均可溯源于希腊。但就希腊文学史而论,亦为各种文学史之根本。故研究希腊历史,实可以作全史之借鉴与参考。希腊情形尤其与中国春秋战国孔孟时相近,更可以作吾国人之借鉴与参考也。以上不过拉杂略述希腊与罗马文明之价值与地位,及吾人所以应透澈研究之原因而已。至研究文学之方法有二:一曰自外研究法(external method),以考察为主,如研究某书之真伪如何,何人所作,何时出版,作者之生平如何。书中文字有改变与否,训诂如何,句子之构造如何,及某诗代表何种社会情状之类,是外研究法也。二曰自内研究法(internal method),即以涵泳为主,研究一书之本身,考求其思想及艺术之所在。如浮水然,钻进水底,不只究其表面,是内研究法也。可惜现时之西洋学者大都只知科学方法,考据其表面,殊不知研究文学哲学须用内研究法,不然便是为人而为非己之学矣。外国人率皆轻视中国人,见中国人对于西学稍有所知,便觉惊异。因此普通留学生,只得与外国商人俗人来往,极少有与外国古典学者接着之机会。故苟有立意欲研究希腊文或拉丁文者,则非难百出,难成事实。甚望清华同学中,有人能于此努力也。
吴宓与世界文学(周轶群)第一编HISTORY OF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世界文学史大纲)世界文学史 (〔美〕李查生 渥温 编著 吴宓 译补评注)西洋文学精要书目西洋文学入门必读书目希腊文学史希腊罗马之文化与中国(吴雨僧 讲 贺麟 笔述)第二编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概况(1934年)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概况(1936年)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1937年)第三编法国诗人兼批评家马勒尔白逝世三百年纪念卢梭逝世百五十年纪念福禄特尔与法国文学德国浪漫派哲学家兼文学批评家弗列得力·希雷格尔逝世百年纪念托尔斯泰诞生百年纪念我是吴宓教授,给我开灯! ——纪念吴宓先生辞世二十周年(赵瑞蕻)古希腊文学教学的典范——从吴宓先生的二图谈其创造性(马家骏)编后记(吴学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