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改嫁了20年的妈妈,吃了一顿团圆饭” | 直到我成为别人的妈才理解了这件事
作者:菜泡饭
图片:电影《最后的话》
「我希望和我妈老死不相往来,相忘于江湖最好。」我的高中同学爽爽过年期间的一天,一大早就在群里放狠话。
原来是她亲妈喊她吃团圆饭。
爽爽早年爸爸事故去世后,妈妈很快改嫁,20多年来,一直没有原谅过她妈妈。
幼时遭遇的伤痛,很难被治愈,但逐渐人到中年,自己也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甚至也成为别人父母的时候,「怎么跟父母和解」的话题,也渐渐浮现。
爽爽的这顿团圆饭,其实每年她都去吃的。我们做朋友的,也总是劝她要不要试试理解当时她妈妈的选择,对两个人都好。只不过这么多年来,她觉得这样的对抗和怨恨,是她应该有的姿态。
爽爽每次讲到跟她妈妈的关系,我都会想:「可能吗?和父母和解。」以前年轻时候当然是否定的,「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逃离他们。」
「可能,试试生个孩子。」这是我身边几位妈妈的一致回复。
◈
我身边的朋友大多已经过而立之年,春节聚到一起,除了谈论老公、孩子,也少不了讲到跟父母的关系。
大家的感慨都很一致:10年前我们想的是绝对不要变成这样的父母;但10年后的今天,低头看看,很多人惊觉:以前讨厌的父母的样子,或多或少,都在自己身上出现了。
苏甜和老公、女儿一起住在杭州,今年她把父母接到杭州家里过年,我和朋友结伴去她家拜年。她爸妈一直在厨房忙进忙出,等饭菜做好了,我们招呼他们一起吃时,两位老人已经开始追着孩子喂饭了。
苏甜当年最讨厌被父母逼着吃饭,所以生下女儿后,她一直信誓旦旦对身边人说,「我不会像当年我爸妈那样喂饭的。」
实际上呢?女儿长到两岁,最难搞定的还是吃饭。虽然不用端着饭碗全村跑,也真的花样用尽。她没少试各种科学养育办法,但失效的时候,她会陷入深深的自责。
「等自己也开始追着孩子喂饭的时候,才知道小时候的自己有多招人烦。」苏甜把女儿强行按回儿童椅上,回过头跟我们感慨。
我们打趣说,没人能逃开「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命运的捉弄啊~
苏甜摊摊手:「能怎么办呢?再讨厌现在的自己,轮到自己有了孩子,一切都是觉得有用就好。什么与父母的和解不和解,自己当了妈后,什么都能理解了。感恩父母当年不放弃。」
苏甜的现状,跟我大多数朋友相似:生完孩子后需要借助父母的力量,但隔代养育的很多问题,一次次冲击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有人选择放任矛盾,也有人开始尝试理解父母。
我们父母辈经历的那个年代,吃饱穿暖平安长大,是最朴素的养育期待,他们会用一个个「必须」「一定」「不行」以保证孩子能顺利成长,心是好的,但办法只能用在那个年代。
而真正理解这一点,是从自己对着孩子说出:「今天必须XX才能出门」;「现在你应该去XX了」;「你在外面不可以这样」……这些话开始的。
是不是很熟悉?小时候我们这么听着长大,发誓绝对不对自己孩子说这样的话。等20年后自己对着孩子说出这些话时,才会在震惊、懊悔的同时,开始理解我们自己父母的那份心意。
养孩子就像重新养一回自己。我们在借用孩子,看见自己童年时的顽劣、固执、和父母的对抗、没来由的叛逆……
与父母和解的第一步,其实是看见并且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
◈
我问起爽爽:「10年后如果自己有了孩子,是不是有可能和你妈妈和解?」她犹豫了会儿回应:「可能吧,但第一步可能是不让自己也变成她那样。一定不会做她那样的选择。」
「那你觉得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会教孩子懂得独立自主,爱自己的父母吧。」
与父母和解的关键,仍然还是在「自己」。
我拿这个问题去问了好多人。
同事王大米说,我一定是跟女儿成了好朋友,她会跟我讲初恋,讲她的秘密,讨论流行美妆……现在的她,跟女儿的距离就很近,有时候还会向5岁的女儿撒撒娇。
这在她跟她妈妈之间,是很难发生的。她和父母的关系并不差,跟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差不多,哪怕住在一起,除了孩子,一天里也说不了几句话。
但这个问题对生了儿子的珊珊来说,有点难:「10年后儿子刚上高中,不会给我来个剧烈叛逆期吧?不管他是不可能的,管呢估计也管不好……」
你呢?你会期待10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父母?
正好新年开始,我们想和百年婴幼儿营养品牌美赞臣一起,向大家推出「致2029的一封信」活动,征集你「10年后为人父母的模样」。
👆👆👆
扫描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链接
就可以通过H5参与活动
H5里,你可以通过鲜活的故事场景和简单的问答,测出你的家长属性,还可以向自己未来的孩子写下寄语。
同时,你还可以收获「天下父母心」的亲子主题定制歌单,将爱与关怀献给未来将要茁壮成长的亲亲宝贝,将理解与鼓励献给现在正为家庭竭力付出的挚爱家人。
👆👆👆
扫描二维码也可以获得全部歌单
和孩子一起来听吧!
(歌单已经帮你们试听过了,5款不同类型的家长,分别有用不同性格歌单,都很动人。我的是「乐天潇洒」的家长,歌单中有我很喜欢的王菲和万能青年旅店的歌。快扫码看看你的吧!)
◈
「每一个人身上都拖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去。」
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意大利之旅》(《Vayages en Italie》)中有一段关于旅行的话,我觉得用来形容每个人与父母的关系,也很恰当。
我们都在借助孩子,学着跟自己相处,跟父母和解。而和解只不过是一个结果,过程里,我们早就跟自己开始了接纳和理解之路,这才是我们的终途。
点击标题看更多好文
▼
中国首份产后抑郁应对指南:1000万新手妈妈必备
点击下方“✲好看”
接纳最舒服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