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分口碑炸裂!颠覆教育观的纪录片,这位硬核妈妈终于出“续集”了:
产品总监王大米:
今天的文章,来自一位有丰富阅历、有国际视野、有见地的记者,曾任央视主持人,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编者……
也是,一位积极思考孩子教育,并实践于生活的高知母亲,周轶君。
很多人知道她、了解她,是因为她制作的豆瓣9.0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2019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纪录片之一。
这部片子,诞生于一个教育焦虑的时代——
这种焦虑,一方面来自外部环境的割裂——激烈的应试教育、分数竞争追着大人孩子跑;而就在同一时间,无数的大V小V、教育KOL提倡着「快乐教育」,重新去定义「学习」。
另一方面,「中国家长」们内心深处的困惑似乎从未平息……
似乎无论选择哪条路,都很难尽善尽美。
同样的困惑,也落在了周轶君身上。
她不想让孩子承受太多压力,但更不想,让孩子输在未来。
在焦虑与矛盾的冲击下,她制作了《他乡的童年》,给父母们给孩子们看到——原来世界上,还有那样多种可能。
但比起称之为解决办法,《他乡的童年》更像是重新理解教育的一个切口。
接下来呢?
那么多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怎么在我们的体系里用起来?
真的存在这样一种教育方式,让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培养出足够的独立、自信和能力吗?
……
这些问题,周轶君老师思考了一年。
在我们和她沟通了近六个月后,终于请到她,在接下来的音频节目中分享她的见闻、感触以及深度的思考。
没错,周轶君老师始终不愿意称之为「课程」。
即使她是各大平台力邀的儿童教育大咖,曾深入国内外30多所名校采访调研,深知不同阶段孩子们的问题和家长的养育烦恼,她也从未把自己摆在专家的位置上,始终当自己是一个教育的先行探索者。
这一点,难能可贵。
接下来的文字,我读了很多遍。
作为一个妈妈,当我在为孩子的未来迷茫、焦虑,不知何为归处的时候,周轶君老师用她的包容、用她的视野、用她的严谨……拿开了遮在我面前的罩子,一个新世界赫然出现在眼前。
那么,请你准备好,来到新世界。
文 | 周轶君
整理 | 风眠
大家好,我是周轶君。
一年多前,我面对家里的两个孩子,一个6岁,一个3岁,不断感觉到那些冒出来的、道不清说不明的困惑和焦虑。
如果非要说清楚,可能就是:什么是好,什么是对。
身为父母,首先肯定是有心给孩子最好的。这大概是我们所有人的初心。
问题是,什么才是最好的?如何做出选择,如何寻找平衡?
更大的问题,什么才是对的?
教育的麻烦在于,它的结果可能很久才能看到,但它的对错不允许再试一次。
身为中国父母,上一代的经验,能够直接让我们拿来用的可能并不足够。
相反,在隔代教育中,两代人的观念冲突还不少。
过去几十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社会,像中国那样经历了高速发展,所有领域的观念都经历着迅速迭代,教育更不例外。
换句话说,我们自己成长的经验,固然有值得回顾的,但看看下一代,他们面对的现实和将来,都将截然不同。
对孩子而言,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这样的根本问题,注定让我们纠结。
正因如此,抱着为自己解惑的目的,一年多前,我走过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拍摄了六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在芬兰、日本、英国、印度、以色列,对当地学校的访问,走入学生、家长和老师中去,深度了解社会、历史、文化对他们教育观念的塑造,以及他们对未来的看法,一下子拓宽了我的思考维度。
所谓「好」和「对」都没有绝对,都需要放到不同社会环境,结合不同的孩子情况去度量。
而了解这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元的,多姿多彩不一而足的教育理念跟方式,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我的焦虑。
因为,消除焦虑的办法,就是把未知变成已知。
《他乡的童年》这部纪录片播出以后,收到许多热情的反响。
我也有了机会,更多接触和了解国内的家长们、老师们,教育改革者们。
当时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你走过了这么多国家,请问哪里有最好的学校?
所以,当收到Momself的邀请,来做一档音频节目,我想,正是一个好机会,把在国内外了解到的教育理念,跟大家分享。
身为家长,我们或许无法去到所谓最好的学校,又或者无法马上改变身处的社会和学校,但有些方法是可以在家庭中实践的。
又正值今年为疫情所苦,家与学校模糊了界限。
「怎样把家变成世上最好的学校」,成了我思考的一个话题。
教育是家长间无尽的话题,也可能是一个,最好不要触碰的话题。因为它其实是在谈论父母的人生观。都是成年人,谈三观伤感情,更有可能改变不了什么。
但在中国,孩子十八岁之前都由父母的观念塑造。
这个问题就更加敏感,其实呢,也更加迫切。
于是,我还是答应了来做这样一档节目。
初衷并不是因为我知道得更多,或者更加正确。
只是身为母亲,和您一样,对教育有许多问号,于是,我选择做一个探索者。
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就能够在这次旅程的终点,收获远远多于出发时。
哲学家康德说,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其他动物都只需要抚养。
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并不断进化。
不幸的是,这种进化的速度有时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在我的教育探索旅程中,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断听到这样一个类似的声音:当前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化初期模式之上的,为了迅速培养熟练的工人和士兵,以机械化、标准化、分工化方式「生产」孩子们。
但未来,需要的是,跨学科,复合型,有创造力的人。
社交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像学者赫拉利预言,许多人将来会沦为「无用阶层」。
这次新冠疫情同样告诉我们:这世界说变就变。未来,说来就来。
面对可能的巨变,仅仅告诉我们的孩子,未来他们都将成为「普通人」.
可能并不够,我希望探讨,如何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否社会意义上的「成功」或「普通」并不重要,只有成为最好的自己——
无论面对什么变化,他们的内心才可能找到快乐和安定。
身为家长,我们必须不断了解外界的变化,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
家庭,作为一个最小的教育空间,最适合首先做出这样的转变。只有家庭,才能做出针对不同孩子、精准的教育选择。
在这套音频课程中,我将与您分享,世界上多样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到家庭生活场景中来的实际操作方法。
比如,日本的童年教育,一方面对孩子要求极为严格,逼着他们自律,另一方面又尽情释放天性,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也找到这样的平衡?
英国最好的公学都很难进,也非常昂贵,可是他们的理念却是免费的——
这些理念我们也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体育运动中,最看重的品质是什么?
如何阅读,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开阔的人?
如何演讲,让孩子从小具备自信与沟通能力?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或许像芬兰人那样极具耐心、量体裁衣式的教育方法,只能在家庭中实现。
而印度人爱提问,爱质疑,又擅长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出了全世界最棒的CEO们……
他们的方法或许能帮我们化解不少教育中的难题。
除了一路采访的见闻,我在这里,也融合了自己多年的国际记者与海外求学的经历,一并拿出来与您共同探索。
我个人,首先特别注重观念的探讨,有了观念的坚定,或者改变,才可能有寻求方法的可能。
所以,我会纵向、横向举例,拓宽大家的视野去找到自己的答案。
同时,作为一名母亲,我也愿意与您分享自己每日的亲身经历,日常的实践,甚至曾经的失败。希望您也看到,做错了并不可怕,不反思不去借鉴才是越走越窄。
从拍《他乡的童年》纪录片到现在,我的孩子们也都长大了快两岁。
一路上我的心态发生了许多改变,也摸索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想说的是,无论在哪里,最好的教育都是朴素的,符合自然逻辑的。
不用金钱作为衡量标准,但父母的用心与否。
观念如何,会产生大大不同效果。
有三件事情,特别想强调:
第一,中外教育观念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不同。
有时候不看到别人怎么做,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比如,当我看到芬兰人为不同孩子设置的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学习进度,才意识到,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中国父母,很多时候是在「找齐」,怎么能把我的孩子变得跟其他人一样?
虽然我们并不真的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样,会成为怎么样。
「一样」让我们有安全感,「差异」让我们惊慌。
而实际上,差异,才是每个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在音频节目中,我会分享不少这样的观念对照,可能会对一些固有的观念形成挑战。
第二,不要把小孩当作家长的产品。
我们尽力,但孩子有自己生长的逻辑。孩子的表现好坏,并不是我们要不要「有面子」的原因。
第三,家长本身也是学习者。如果您不断在充实自己,善待自己,对外界保持好奇与热情,这就已经为孩子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如果您可以认同以上三点,那么请加入我,一起成为教育的探索者。
写在后面
诺贝尔经济学奖让《贫穷的本质》这本书名噪一时。书里曾经提到:
教育分层、阶级分层,在哪里都是最扎痛神经的敏感词,但又是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避免的。
正视现实,不是要我们放弃、无所作为,而是为了回归理性、看清方向、另辟蹊径。
破局之路在哪里呢?
周轶君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角度——
向外求观察,向内求答案。
当我们能真的看到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可能,当我们真正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想,我们自然知道,当应试教育与孩子的核心能力、身心健康相冲突的时候,该如何取舍。
现在,我们把这门真正联系「窗外事」的现实养育课推荐给你,希望你仔细听、反复听,每听一遍,都可能教育思维的一次打破重建。
我们其中一位主笔听完第一节课后,感慨道:
听课前,女儿刚刚期中考完。我满肚子是烦躁、怀疑,各种焦虑情绪;听完一节课后,有种隐隐的希望。 就好像,只要父母的心里有世界各地,孩子在哪里都是读国际学校。
轻松培养独立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