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攻坚再出发 奋发有为启新程——为加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人社力量
一、唯实争先、埋头苦干
2023年全市人社事业发展交出高分报表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起步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一年。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人力社保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人社事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始终坚持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大场景中系统谋划推进人社工作,始终坚持以党建统领“885”机制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始终坚持以数字化变革引领、深化人社领域各项改革,始终坚持系统思维提效能、大成集智破难题,始终坚持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奋力交出了人社高分报表。
(一)这一年,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贯到底,主题教育更加入脑入心,团结奋进展现新气象。
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作为全市人社事业发展的领航工程、动力工程、民生工程、基础工程,一体推进“1+6+X”工作方案,构建“4+4+X”学习体系、大兴调查研究“两进三带四访”机制,开展“五学、三讲、三赛”,全系统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加有力有劲,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政治生态更加向上向好。
(二)这一年,全面聚焦“国之大者、市之大计”,服务大局展现新作为。
主动融入大战略、抢抓大机遇、推动大发展,川渝人社合作“十大专项行动”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43项“川渝通办”事项全年互办业务57万件,成立陆海新通道技术技能人才国际发展联盟,联合长江流域19省市人社部门签署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专家资源共享协议,实施乡村人才培育“五万计划”,用人社的一域争光为新重庆建设全局添彩。
1
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
协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3
助力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4
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三)这一年,大力推进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高质量充分就业凸显新成效。
坚持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3.9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3.1%,同比增长4.5%;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4%,低于年度调控目标。
1
协同联动抓就业
2
助企纾困稳就业
3
精准帮扶促就业
4
创新创业带就业
5
精准服务助就业
(四)这一年,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人才集聚激活新动能。
围绕加快建设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持续推动城市、人才、产业同向而行,全市专技人才达233万人,其中高、中级职称占比超过50%;技能人才达5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68万人,占比31.7%、稳居西部首位。
1
在“倾心引才”上拓展突围
2
在“悉心育才”上巩固夯实
3
在“精心用才”上破立并举
4
在“真心爱才”上迭代升级
(五)这一年,持续用好改革这个“快变量”,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进展。
锚定改革目标,机制化、项目化、台账化推进重点改革任务,改革举措获中央和国家部委工作简报专题刊载28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发言9次,获评全国、全市典型案例13次,形成了一批改革味浓、获得感强、推广性好的标志性成果。
1
数字化改革辨识度更加凸显
2
改革工作落实力度不断增强
3
改革成果转化亮度持续提
4
改革品牌显示度更加彰显
(六)这一年,始终坚持惠民有感这个“工作导向”,高品质生活迈出新步伐。
聚焦群众所盼,瞄准劳动者所需,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的民生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渝保渝快”社保惠民行动计划,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参保人数分别达2650万人、625万人、755万人,协同推进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联合12个部门开展惠民暖心优服行动,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保持在99.99%。
1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这个“民生之网”
2
巩固夯实收入分配这个“民生之源”
3
优化人社公共服务这个“民心之盼”
(七)这一年,系统施策把风险化解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
牢固树立“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坚持触角前移、全面覆盖、专项攻坚、有效处置,打造“1+1+3”基金安全数字化综合治理体系,实施“渝你同行”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程,创新“五全三重五协同”欠薪治理工作机制,全年查处欠薪案件1334件,为1.48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01亿元。
1
筑牢基金资金“防护盾”
2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线”
3
拧紧信访稳定“安全阀”
2023年全市人力社保工作会议,大足区、铜梁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两江新区、巴南区、秀山县等区县作交流发言。
二、加力加效、开拓创新
奋力推动全市人社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
今年全市人力社保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主题主线,全面做好稳就业工作,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强人才人事工作,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驰而不息全面从严治党,努力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重庆作出更大贡献。今年全市人力社保事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就业方面
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人员就业15万人以上,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
社会保障方面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654万人、失业保险635万人、工伤保险705万人,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90%。
人才方面
引进人才7万人以上,招收博士后1000人以上,新增取得高级工以上证书6.8万人次,新增技师高级技师证书8000人次,技工院校招生3.9万人,开展补贴性培训15万人次。
劳动关系方面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95%以上,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70%以上,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7%以上,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98%以上。
公共服务方面
申领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达到70%,人社公共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到99%,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97%以上。
今年,我们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强化党建统领,牢牢把握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的工作导向,推动“三大跃升”,打好“五大攻坚战”,实现“三大突破”,开展“四大行动”,努力跑出事业发展新速度。
第一,要坚持系统重塑、整体跃升,切实强化“党建统领”这个根本。
一是加强党建统领,关键要“统”
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党忠诚教育、政治机关意识教育。
把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落到实处。完善领学带学促学机制、理论学习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案例评选,推动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用常进。
把保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贯穿始终。深化细化落实“十破十立”要求,开展好“以案四说”和以案促改促治工作,营造见贤思齐、心齐气顺的良好氛围。
二是加强党建统领,基础是“建”
完善抓党建带全局工作体系。持续强化局党组对人社重大工作、重点改革、重要项目的领导机制,构建目标、工作、政策、评价“四大体系”,推动“党建+业务”目标融合、载体融合、能力融合。
深化整体智治机制。紧密对接全市“八张报表”“八张问题清单”“五项机制”,深化工作体系重构、业务流程再造、体制机制重塑,推动人社工作智治水平持续提升。
健全抓机关带系统促基层机制。实施人社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提升计划,压紧压实“三级七岗”责任清单,在市局机关和事业单位率先开展“四强支部”“六好党员”等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提升各级党组织能力水平。
三是加强党建统领,落点在“领”
从“学思践悟”中汲取精神伟力。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口高质量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贯穿人社事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从“实干争先”中激活内生动力。细化量化目标任务,加强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查、责任化考核,推动干部敢为、区县敢闯、基层敢首创。
从“以知促行”中汇聚前进动力。人社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攻坚克难、领战督战,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研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二,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扭住“稳进增效”这个重点,推动“三大跃升”。
一是推动区域协作势能跃升
提质深化川渝人社合作。全面推动部省市战略合作协议、27项支持事项落地落实,制定川渝、成渝双核人社合作年度任务清单,携手打造新时代区域人社合作新样板。
持续加强鲁渝协作。深入实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进一步完善劳务协作机制,常态组织专技人才交流互动,续写鲁渝版“山海情”。
完善“一区两群”协同发展机制。促进“两群”劳动力向“一区”加快转移,支持渝东北打造以万州为核心的技工教育高地,支持渝东南建好区域性公共实训中心。用好部市共建的国家级平台,通过试点示范、子平台、分园区、分市场建设等,带动区县融入全市人社事业发展“大棋局”。
二是推动就业创业效能跃升
实施“稳岗扩岗”就业容量拓展工程。落实援企稳岗、助企纾困政策措施,保市场主体,稳就业存量。对接“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链、用工链,构建培训链、服务链。拓展数字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就业领域,挖掘就业增长点。
实施“就在山城”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程。开展公共服务进校园和服务攻坚专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实现青年群体就业稳中有进。打造一批特色劳务品牌,推广以工代赈,稳定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一人一策”加强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抓好农民工返乡返岗就业服务工作。
实施“渝创渝新”创业扶持工程。强化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建设,完善初创实体发展支持政策,为青年创业者提供1万个免费创业工位。举办“渝创渝新”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
实施“巴渝工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工程。深化3个“3+”组训模式,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对接重点产业匹配度保持在80%以上。实施技工院校提质培优行动,推进多师融合、多技集成。
实施“数字赋能”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工程。深化“就在山城·渝创渝新”就业服务机制改革,提档“家门口”就业服务,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220个以上、零工市场110个以上;迭代升级“一库四联盟”,上线求职招聘一码办、职业培训一键办、创业服务一网办等应用场景。
三是推动人才引育量质跃升
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上破题起势。打造人力资本创新发展先行区,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及人力资本交易研究,建立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机制,支持人力资本贷、人才投等金融服务产品拓展。
在健全引才引智体系上积厚成势。实施“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深化荐才引才奖励制度,高质量办好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展“百万人才兴重庆”系列引才活动,形成联动聚才体系。
在提高人才培育质效上合力聚势。体系化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集聚行动,迭代升级博士后支持政策,制定促进制造业人才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千名科研人员顶岗培养计划。实施乡村人才培育“五万计划”。办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等赛事。
在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上赋能蓄势。出台职称评审专家管理、基层教师职称“双定”办法、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监督管理机制。探索开展中小学校“周转岗位”制度试点。持续开展“百团千人”专家服务基层等活动。完善创建示范活动管理体系。
在创新人才服务手段上借力借势。完善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机制,用好“渝才荟”数字平台,升级打造人才图谱,出台新重庆人才服务管理办法,拓展人才贷、人才险试点,建设人才服务港,打造最优人才生态。
第三,要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筑牢“除险固安”这个底线,打好“五大攻坚战”。
一是打好基金资金安全攻坚战
深入推进社保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升级打造基金智管模式,探索建立社保基金安全监管综合评估体系,开展社保经办除险固安、工伤认定风险防范等专项行动。
持续加强重点领域资金管理风险防控。巩固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就业见习等专项整治成果,健全就业资金全程监管、风险预警、绩效评估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扎实做好社保基金投资运营。扩大社保基金委托投资运营规模,做好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建立职业年金计划分类管理机制,拓宽基金筹资和保值增值渠道。
二是打好劳动关系风险治理攻坚战
持续加强劳动关系风险源头治理。实施区域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推广劳务派遣单位信用等级评价规范地方标准,打造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点三级矩阵。
持续加强劳动用工风险系统治理。完善劳动用工和失业风险预警体系,开展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提升行动,探索建立“劳动维权+就业帮扶”协同机制,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
持续加强欠薪长效治理。深化“五全三重五协同”综合治理机制,开展根治欠薪核心制度落实专项行动,探索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制度,加强“渝薪码”的推广运用,坚决打赢欠薪治理“百日攻坚战”。
三是打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管攻坚战
强化招聘欺诈行为监管。建立招聘欺诈案件定性、查处规范,联合公安等部门组建招聘欺诈行为治理专班,强化招聘欺诈典型案例宣传和专项整治。
规范劳务派遣经营。出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派遣、外包员工用工备案制度。建立人力资源外包标准,完善外包员工权益保护机制。
进一步完善信息公示机制。推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积分制监管,建立机构违法违规信息自动归集、全量评价机制。争取人力资源服务电子证书应用试点,建成覆盖全业务流程违法违规信息公示体系。
四是打好信访稳定治理攻坚战
强化统筹调度。抓好信访稳定“日调度、周通报、月研判”机制,做好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工作。落实矛盾纠纷定期排查、动态排查、专项排查机制,实现风险可知可控。
强化专项攻坚。推进“治重化积”专项行动、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依法治理专项行动等。
强化联动智治。建好人社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一件事”和信访智能工作平台,全量预警风险隐患,全量归集信访矛盾纠纷,构建“一事一赋码、智能受理指派、多元协同化解、复盘评价考核”的矛盾纠纷化解链条。
强化源头治理。落实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结合信访治理推动政策完善、工作改进,守护社会安全稳定。
五是打好舆情应对处置攻坚战
疏堵结合抓处置。强化网情、社情、媒情“三情联动”,持续建好网络舆情线索全量台账、重点网络舆情问题清单,线上线下同步化解舆情风险。
凝心聚力抓宣传。加强宣传品牌、阵地建设,抓好重大赛事、重要会议、重要活动宣传,提亮新媒体宣传,打造宣传矩阵,持续唱响人社好声音。
第四,要坚持先立后破、系统重塑,抓住“改革突破”这个关键,实现“三大突破”。
一是在数字化改革上求突破
要加快推动“点”上创新。大力推进“渝悦·就业、社保”建成投用,指导区县打造“一件事”场景,推动“渝悦·人资开发、劳动关系、社保卡”和更多区县人社应用纳入数字重庆“一本账”。
要加快推动“线”上延伸。将“渝悦·根治欠薪、就业、社保”接入三级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牵头抓好“社会保障”“招工就业”等重点跑道建设,统筹开发多跨事件场景10个以上。
要加快推动“面”上突破。紧扣“135N”数字人社构架体系,打造数字人社构架图2.0版,开发“人社综合指数”,迭代数字人社大脑。用好IRS系统,迭代建设人社西部数据实验室,建成跨区域、跨板块的人社数据仓、信息库。
要加快推动“体”上夯实。围绕重大应用完善标准规范、法规制度,编制人社系统数字变革制度成果清单。加强政务云、专网信创建设,坚决筑牢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屏障。
二是在助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上求突破
围绕“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和保障机制,立足人社职能职责,秉持先行试点、分步推进的原则,探索完善园区开发区薪酬制度,推进涉改企业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目标。
三是在人社领域重点改革上求突破
完善推进机制。坚持“一把手”抓改革,安排精干力量推改革。强化改革考核激励,组建改革工作专班,建立任务交办、工作提醒、工作督办“三单”制度。
加强项目谋划。紧扣上级部署安排、领导指示批示、企业群众诉求、基层反映问题、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等挖掘改革需求,建立人社领域改革项目库,滚动申报市级“三个一批”重大改革项目。
强化典型选树。加快推进人社部部署我市正在实施的5项改革试点,持续拓展8项部级先行试点成果,鼓励区县探索更多首创性改革,推动形成一批具有人社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标志性改革成果。
第五,要坚持政策有力、服务提质,夯实“惠民强企”这个落点,开展“四大行动”。
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保险扩面提质行动
要抓参保扩面。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施就业社保协同行动,确保“就业一人参保一人、断保一人就业帮扶一人”。探索建立“渝保贷”金融助保机制。
要抓重点改革。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筹资和待遇水平双提升机制。推动超龄人员等特定群体参加工伤保险。逐步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范围。
要抓服务提质。开展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扩围行动;深化社保卡“一卡通”应用试点,加快川渝社保卡“一卡通”协同立法,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深入开展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行动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报酬权益保障。深化企业薪酬调查,定期发布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薪酬分配指引服务。完善国有企业工资分配管理制度。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充分体现人才创新价值。
三是深入开展人社营商环境提升行动
做靓创新试点。出台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持续深化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打造欧洲重庆中心人力资源服务基地,建设留学人才图谱。
做细数字化管理。全面优化人社精准普法平台,健全人社营商环境数字化监测体系。
做优人社政策口碑。用好“惠民强企·人社专员”,构建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机制。迭代升级人社政策服务包,让人社政策看得懂、算得清。
四是深入开展人社公共服务优化行动
要全面加强人社服务渠道建设。协同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
要全面深化人社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关联事项集成办、容缺事项承诺办、异地事项跨域办、政策服务免申办,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陪同办、代理办、优先办、视频帮办等服务,推出人社领域“零材料”事项30项。
要全面夯实人社服务工作基础。巩固拓展人社领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成果,实施地方标准研制“揭榜领题”。深化“15+5”人社便民服务圈建设,推动人社基层直报点拓面提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三、履职尽责、奋发有为
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牢固树立“干就干最好、做就做极致、争就争一流”的理念,千方百计把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执行好、把人社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好。
第一,要昂扬奋进者姿态,坚持一以贯之抓落实
一是在闭环落实中进位争先。
二是在赛马比拼中进位争先。
三是在惠民利民中进位争先。
第二,要激发创造性张力,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
一是强化系统性思维。
二是树牢市场化取向。
三是增强法治化保障。
第三,要拿出实干家状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要提升学习提能、实践赋能的水平。
二要强化担当实干、唯实争先的氛围。
三要锻造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第四,要保持压倒性力量,坚持一身正气干事业
一是在反腐败斗争中绝对不能回头、不能松懈、不能慈悲。
二是在自我革命中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三是在纠“四风”树新风中坚持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