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工作论文 2021年第3期 专题 • 两会代表委员谈教育 李剑萍《增强大城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带动作用》
阅读提示
“工作论文”是本刊录用但处于编辑过程中的稿件,以作者原稿形式推出,在正式出版前供广大读者研阅,若引用请以最后纸版为准。【作者简介】
李剑萍: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治理工作。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2020年10月,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又强调,要“完善城市化战略”,“更好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城区常住人口100—500万的Ⅰ型和Ⅱ型大城市、500—1000万的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总计超过90个,其中特大、超大城市已达16个,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2.5亿人,在校(园)学生近1亿人。“十四五”时期大城市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带动教育体系自身提质升级,带动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教育振兴和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建议加强政策引领,将“增强大城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带动作用”纳入“十四五”教育规划,带动教育公平迈出更大步伐。
增强大城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带动作用,要从国家层面谋划大城市教育体系的战略意义,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近年来,一些“大城市病”、包括大城市“教育病”凸显的同时,各大城市又展开“抢人”大战,今后除了个别超大城市,其他大城市都将放开户口限制,大城市的人口聚集效应更加明显。大城市人口多、结构复杂、流动大而快,人民群众的教育诉求高且多,权利权益意识强,教育需求也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大城市、尤其特大超大城市既是教育资源富集、教育水平发达之区,又是教育矛盾最多、教育治理难度最大的地方。按照行政区划,4个直辖市之外的其他大城市都隶属各省,基础教育和大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管理权责也在地方。大城市之“大”,不仅是人口规模和产业规模大,更指城市能级大、影响大,大城市教育体系具有强大的溢出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其地位、意义和影响是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目前,我国还缺乏关于大城市教育的专门性政策法规。
增强大城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带动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核心,带动城市融合发展和人的全体发展,高度警惕加剧“城市内二元结构”,避免城市中不同经济地位人群社区的规模性分化。莎士比亚说“城市即人”,卢梭说“城市是人类的深渊”,这是对于城市两面性的深刻警示,巴西里约热内卢、印度德里等大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富人区和穷人区,超大城市中存在着超大贫民窟、贫穷人口,成为贫穷、疾病和犯罪的渊薮。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大城市教育水平整体提高的同时,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城区、社区、人群、学校之间,也出现差别增大甚至分化的可能,这种分化主要不是表现在校舍等硬件条件方面,更多是生源、师资和文化的差别与隔阂。学校和教育布局既是被规划被选择的结果,又是加剧加速这种格局的原因。人群分层、居住分区、学校分类,人群人居与学区学校双向互动,就可能进一步强化人以群分、人以区分、人以校分。教育对于促进城市中不同人群、不同文化的融合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于促进城市的包容性开放性具有先导性意义,大城市高质量教育体系应坚持全域高质量发展,带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带动城市的社会社区融合发展。
增强大城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带动作用,要加快推进教育服务事项“跨省通办”,逐步清理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就学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和各种“玻璃门”,带动农村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近年来,一些大城市中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常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之间在教育利益上多重博弈,矛盾升级,甚至引发舆情事件和群体事件。随着人口跨区域流动加剧、农民迁户进城意愿降低,人、户分离现象更加普遍,大城市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一般超过30%、户籍人口不到70%,广州市的登记在册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户籍人口,2019年深圳市的户籍人口仅495万、远低于1344万的常住人口、更低于2200万的实际管理人口。由于“户籍”观念根深蒂固,户籍又与公共服务权益相联系,户籍人口往往认为外来人口分了蛋糕、动了奶酪。大城市由于条件所限,难以做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教育服务均等化,在义务教育就学、中考高考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限制,义务教育租房居住的外来人口通常派位较差学区学校,中考高考只能报考中职高职、不能报考普通高中高校,而外来人口中年轻人口多、学龄人口多,特别是近年大城市新进人口中所谓“高端”人口增多,对于教育公平、质量和多样化的要求非常强烈,教育平权呼声高涨。同时,政府为了“抢人”希望目标人口多多益善,教育部门等因为学位供给压力希望人口有序流入。教育发展与人口变动是在矛盾中螺旋式上升的,人口变动对于教育提出新要求,推动教育更高质量发展。除了个别超大城市,其他城市应制定中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列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经过社会风险评估,逐步实现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教育平权,这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保障人口依法、有序、自由流动的要求,也是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畅通全国性内循环的现实需要。因为,外来人口无法公平、畅通地入学升学,就不可能真正落户城镇。
二是建议加强科技引领,秉持“包容+审慎”的理念,依法依规促进“互联网+教育”健康发展,带动教育创新和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
增强大城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带动作用,要构建健康有序的在线教育市场体系,带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新冠疫情发生以后,线上教学保障了近3亿师生居家学习,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超大范围、超长时间在线教育大试验。同时,也表现出一些普遍问题:“三通两平台”建设主要是以学校为中心、为在校教学服务的,难以满足泛在学习的需要;课程资源建设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全学段全学科全知识点的教学需求;教学模式创新不足,未能较好解决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为中心和个性化、定制化、自主学习的难题;在线教育的法规和监管空白较多,难以全方位保障师生健康、数据安全和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在线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导致教育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100多天的居家在线学习,也再次证明了学校地位不容削弱、教师作用不容忽视,学生盼望回到学校,家长、培训机构、线上资源都代替不了教师,学校和班集体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发展“互联网+教育”、建设“人工智能+5G+教师队伍”,要立足于为学校和教师队伍赋能创新、提质增效。
增强大城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带动作用,要加快制定“互联网+教育”发展指导意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稳定行业预期,增强行业信心,扩大“互联网+教育”应用场景,依法依规促进“互联网+教育”健康发展。近一年多来,线上教育井喷式增长,并且出现两个鲜明态势,一是资本扩张推动技术普及,二是用户数量和应用场景急遽扩大。两者相互催动,前者为后者提供技术和资本支持,后者为前者提供了消费者和市场空间。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新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教育、学校和人类学习形态的最重要最敏感变量,不仅引发学习方式和内容的革命,进而将带动教育机构的组织形态、管理方式、组织文化等方面发生结构性变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科技与资本相结合成为一种常态,当技术创新对于教育的影响足够大,必将吸引海量资本的关注和介入。这就导致,一方面技术携资本之势强力介入传统教育领域,应用场景迅速蔓延,用户海量激增,反过来又吸引资本嗜血而至、推动应用场景扩张,技术与资本无孔不入,仿佛“共享单车”几乎一夜之间铺满大街小巷,加速了传统教育形态的变革,推动了技术创新、教育创新和学习形态创新,这种力量和速度对于教育变革来讲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新型教育组织特别是教育培训机构、教育技术公司迅猛发展,甚至出现百亿级、千亿级的教育公司,资本野蛮生长和泛滥,又可能破坏教育生态、强化教育垄断、阻碍教育创新,与立德树人要求和教育发展规律相背离。由此,科技创新所要求的“包容”原则与教育变革所要求的“审慎”原则之间,就构成一对矛盾关系,考验着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因此,要超前谋划科技发展对教育形态的结构性影响,研判互联网技术与资本相结合对于教育影响的新态势,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建设,依法依规促进“互联网+教育”健康发展,带动教育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带动优质教育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广泛覆盖。
三是建议加强规划引领,多规联编联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带动优化教育空间布局,带动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
增强大城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带动作用,要在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愈益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核心竞争力,这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提供了广阔视野,注入了时代内涵。主要的全球城市宜居指数排行中,教育必居其中。“教育成为预测城市发展的最可靠的指标……教育政策、教育规划在城市的成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育是国家和个人对未来、对创新的战略投资,高质量教育体系日益成为现代化大城市的必备要素,成为带动城市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的强劲动力。一些大城市面临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时,为了填补腾笼换鸟之后所留下的产业和城市空白,选择之一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引进高水平高校和研究院所。优质而大体量的高等教育,不仅可以拉动投资、扩大消费、聚集年轻优质人口,更是人才聚集、高新产业孵化和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还是思想的集市、创新的源泉。现代教育对于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城教融合、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不应产业化,却能“化”产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小微科技企业、“瞪羚企业”的孵化器,未来高校的某些学科专业、科研院所、小微科技企业的界限可能变得模糊,这些机构既是人才培养之地,又是科研场所,还是创新创业型公司。上述丰富实践,为教育成本高企、教育投入约束常态化时代,大城市教育发展如何获得新支持新动力提供了行动支持,提出了理论命题,也对城市规划、教育规划提出了新要求。
增强大城市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带动作用,要加强规划引领,城市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教育规划等多规联编联动,优化城乡教育空间布局,并纳入党委政府科学履行教育职责的重要内容。城市与教育是命运共同体,城市规划与教育规划息息相关。城市因教育发展而富有活力,教育因城市兴旺而发展。美国休斯顿新城、卫星城伍德兰兹良性发展的关键一招,就是满足新人口可能非常重视子女教育的需求,在规划中把教育先行作为重要原则;相反,“铁锈地带”城市由于产业衰落、人口流失,学区学校受到严重影响,学校的衰落又使城市失去活力、失去重要的创新源,加速城市衰落。近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分化、南北差距增大,大城市发展分化、城市重新洗牌,“用脚选择城市”趋势明显,人口跨区域流动加剧,这对城市规划和教育规划提出了更新更高愿景。同时,城市修规工作普遍提速,国土空间布局、城市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的重大调整对于教育布局、学校发展影响重大。一些城市在新区新城规划建设中,为了吸引人口、完善配套,往往采取建设高校新校区、中小学分校模式,教育先行演变为“学校先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案例;有的城区社区教育规划不合理、配套不到位,难以安排项目扩大教育资源;有的老城区空心化、老龄化严重,城市修复困难,传统名校衰落;有的大学城长年孤立郊区,功能单一,缺乏住宅、产业、商业等配套;有的大学科技园搬迁后远离城区,无法形成校区、园区、社区、产业区的融合发展,社区无法为科技园提供支撑服务,科技园无法带动周边产业、形成环大学经济圈、增加就业岗位。规划失误是极其严重的失误。教育规划既要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等衔接配套,又可以发挥积极的带动作用,防止“大城市主义”和城区盲目“摊大饼”,配套新区新城,引领城市修复,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发展。
来源:《教育研究》工作论文
《教育研究》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刊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办历史最长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教育研究》杂志始终关注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刊登教育科学论文,评介教育科研成果,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传播教育教学经验,宣传教改实验成就,开展教育学术讨论,报导学术研究动态,提供国内外教育信息为主旨,是教育理论界首选的权威刊物。
编辑出版:教育研究杂志社
社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邮政编码:100088
电话:010-62003366
电子信箱:jyyj@nies.net.cn
网址:www.nies.net.cn/jy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