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研究》2023年第11期目录+摘要

本刊编辑部 教育研究微刊 2024-06-27


2023年第11期

摘要



算法教育学:数字文明时代教育学的新形态刘复兴  曹宇新

[摘要]人类社会正在进入数字文明,算法是众多数字技术的内核与本质,数字文明当前的发展阶段被称为算法时代;对应这个阶段的教育学被称为算法教育学。算法教育学以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叠加式、井喷式、体系化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及其衍生物质形态及在数字技术支撑下形成的社会结构、教育结构为技术物质基础,将新型数字化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算法教育学具有自身独特的概念范畴、问题领域、理论体系,以大数据主义、计算主义、后人类主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哲学、创新发展观以及代表人类文化传统的新人文主义,将日益成为算法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征。建构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指导下的算法教育学,是建构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并助力中国教育学走向世界前沿的一个难得契机。


数字化教育技术的能动性、价值治理及教育性物化

金生鈜

[摘要]数字化教育技术物具有实施教育行动、表现教育力量、施加教育影响、实现教育目标的意向性与能动性。只有植入教育价值,对其进行价值治理,数字化教育技术才能实现教育意义,其意向性与能动性才具有教育性与伦理性,才能成为复合教育者,才能成为教育行动者集体的构成要素。价值治理是对数字化教育技术进行可持续的价值重建,把教育价值、价值学习方式植入技术,使技术蕴含教育意义、实现教育价值、发挥教育性力量。数字化教育技术的价值治理是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变革的根本前提。教育性物化是对数字化教育技术进行价值治理的根本方式。教育性物化实现数字化教育技术的价值建构、意义归属与功能增殖的统一,是教育数字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育性物化使数字化教育技术教育化、道德化、价值化。教育意义物化、教育伦理物化、教育审美物化、教育目标物化是数字化教育技术价值治理的建设性路径。

算法时代嵌入技术变革的教育权力关系重构

余晖  朱俊华

[摘要]算法时代的技术变革重塑着教育领域的权力关系,在教育主体、知识生态和教育治理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技术赋能权力博弈,重构教育主体间的关系定位。海量智能技术为学生赋能,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新一类教育主体,学校、父母教育权在面临革新机遇的同时面临去中心化。传统知识生态受到挑战,源于知识生产和传播主体多元化、过程去中心化、跨境知识流通普及化。算法与教育治理的耦合带来治理新样态。“X+ 教育治理”带来治理中的人机交互态,推动以表现管理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治理渗透至课堂与家庭,算法赋能与规训机制重构师生自主性。以算法自觉意识审思从前算法时代到算法时代的教育权力关系演进,有助于澄清教育领域权力关系重构优化的底层逻辑,即以关系正义理念巩固教育公共性;铸牢文化安全与教育主权意识,强化国家主导作用;确立善治理念,推动教育治理走向算法善治。


“数字人”的诞生:

现代教育数字逻辑的隐忧与超越

孔令帅  王超

[摘要]现代教育中的人逐渐受制于数字,日益成为被测量、描绘、分析、计算、比较、排序和使用的“数字人”。现代教育对人计算理性和能力的培养需求不断提高、对数字技术的路径依赖逐渐增强、对工具性价值的偏好日益凸显,这些共同推动了数字逻辑的生成。数字逻辑具有价值合理性,对现代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推进作用。但它强化了教育主体与其所处世界及其自我关系之间的数字联结,数字异化成为不可避免的现代命运;它引了教育交往对数字技术的过度依赖,逐渐呈现去身体化的趋势;它倾向于对教育价值进行数据化的描述与表达,教育的人文价值不断被消解。这些将使现代教育失去促进人的精神完满和建构美好生活的神圣与魅力。为超越数字逻辑造成的发展困境,共同构想并实现教育的美好未来,现代教育需要在人机融合中坚守伦理底线、彰显人性尊严,在生活世界建立真实的教育关系,在多元教育价值中寻求共同价值。

“被抛放”的儿童:审视与反思

吴康宁

[摘要]“被抛放”是儿童的一种常态性生存遭遇。儿童自出生那天起便被成人“抛放”到世界,且在其后的成长发展中一次又一次被成人“抛放”到给定处所。成人是“抛放者”,儿童是“被抛放者”。这就先验地注定了儿童是弱者。儿童“被抛放”到给定处所之日,便是给定处所中的成人对儿童提出要求、施加特定影响开始之时,也是儿童应对给定处所中的成人要求开始之时。根据儿童的文化适应和儿童的意志特征这两个维度,可将“儿童的应对”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类型、九个分支类型。面对“被抛放”的儿童,审视儿童“被抛放”之后的应对,成人应当深刻反思。成人对儿童应当怀有起码的怜悯,善待儿童;应当感到深深的歉疚,疼爱儿童;应当担负起不容推却的责任,最大限度地优化儿童被抛放于其中的给定处所的人文境况,使原本并非儿童自主选择的给定处所最大限度地适合儿童成长发展。


论关系性道德教育及其价值自觉

韩伟

[摘要]关系性道德教育既是道德教育在元理论、方法论以及经验层面的一次重新设定,也是道德教育创新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关系性道德教育萌发于哲学前提的发展演进与实践需求的最新进展,着眼于理论史的考察,道德教育经历了服从宇宙秩序的德育观、确认理性权威的德育观、强化主体性的德育观、最后走向了消解实体的关系性德育观。关系性道德教育的核心要义在于塑造“道德关系中的能动者”、关注受教育者在“教—学”关系中探索性能力的生成、在“语言—意义”关系中创造性互动的生成、在“他人—责任”关系中积极生活态度的生成。从关系视角出发,道德教育亟须加强对“关系启蒙”的自觉,增长受教育者维护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意识、拓展受教育者在关系性环境中的应变能力、强化受教育者共担全球性问题的关系责任。

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的理论开创

王枫云  陈颖

[摘要]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与杨贤江等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的理论开创紧密相连。他们既是教育革新实践的积极推进者,也是新型教育理论与观念的提出者与见证者;他们自觉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学术使命,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研究。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恪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担负起批判旧教育思想和旧教育制度、探索新型教育制度、建构新教育学的历史使命。他们对旧教育思想与旧教育制度的批判,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而且蕴含了对“中国教育出路何在”、“中国教育向何处去”等时代命题的深层思考,并由此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进程。他们着眼近代中国教育实际,在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构成要素、全面教育、教育史以及比较教育等问题的探讨中,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主张,奠定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理论基石,形成了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以探究与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实践为归宿的理论品格。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家的理论开创,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理论源泉。


随迁子女流入地普通高中就学困境及疏解策略

张宝歌  韩嵩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地普通高中就学,一直是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与难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有序推动问题的解决。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解决随迁子女流入地普通高中就学问题须置于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安排。随迁子女流入地普通高中就学困难,缘于流入地普通高中学位供给不足,高中招生采取刚性分流,高等学校招生指标的“属地化”分配,普通高中资源利益相关者博弈。提升流入地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承载力,统筹流入地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协调流入地和流出地高等学校招生指标,加强流入地普通高中就学配套保障,是新时代疏解随迁子女流入地普通高中就学困境的有效策略。

大学迁徙与中国大学共同体的历史建构

张宇恒  邬大光

[摘要]大学迁徙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19311959年的大学迁徙重塑了中国大学共同体。该共同体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整体设计的发展规划、交融互通的校史源流以及亲密的历史文化关系,是在近现代中国救亡图存、民族复兴运动中生成的命运共同体。通过迁徙,大学在价值层面建立和巩固了中国大学的民族品性和身份认同,使“在中国的大学”成为了“中国的大学”;在治理层面,政府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权,高等教育的发展由无序走向规范,一个统一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开始渐趋完善;在组织层面,中国大学整体上成为“多元一体”,形成了中国大学独有的“谱系关系”和“母系现象”;在生活层面,形成了一个亲密的社会关系网络,共有的情感体认强化了大学之间本已相当紧密的联系。迁徙是中国近现代大学的集体记忆。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与内在逻辑

牛晶晶  刘惠琴

[摘要]专业学位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中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以重大事件和重要政策为关键节点,可以发现,三十年来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变迁历经了酝酿探索、创立建设、巩固发展和战略推进四个阶段。行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使命以及政府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主体行动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形成了行业牵引、高等学校推动、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动力机制。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呈现出高等学校学术性教育取向的路径依赖以及职业性属性不断强化的变迁逻辑。培养目标坚持职业性取向、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以及质量评价坚持实践创新是强化专业学位职业性属性的主要路径。未来要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与学科交叉融合,打造混成组织,实现培养资源共享,推动三者螺旋发展,持续优化专业学位教育制度。


教育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证研究

曹晓婕  闵维方

[摘要]充分认识教育在调节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中的作用,对于发展优质公平的教育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优质公平的教育可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配置结构,同时扩大纳税群体,增强国家对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并促进第三次分配水平的提高。基于世界银行相关数据,构建了19602015年跨国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教育与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能够有效降低一个国家(地区)的基尼系数,进而缩小收入差距;平均受教育年限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收入类型的国家(地区)中存在异质性,提高受教育水平对缩小低收入国家(地区)基尼系数的作用最为显著。因此,要充分发挥教育对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作用,各个国家(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师德自省形成机理与实践体系的双重构建

傅维利

[摘要]师德自省是教师对自身的师德行为和发展目标进行反思、检讨和自觉改进的过程。道德自省的方法内隐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基因。师德自省是教师通向高阶师德发展境界的必备条件,自省而成的自然形态的教师榜样具有令学生信服的道德教育价值。师德自省的形成是内外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要成功实现从被评者向自评者的角色转换,须完成价值认同和自评体系构建的双重确立过程。推进教师实现师德自省应着力从内外两个向度双重构建促进教师师德自省发展的实践体系。从外部看,社会要为教师实现师德自省提供价值认同的社会基础;教育系统要为教师实现师德自省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友好型培训模式。从内部看,教师要科学规划符合自身实际的师德自省发展路径,勇于突破自私本能及“惧过”、“饰过”、“攀比”等心理的挑战,不断迈向师德发展的“慎独”境界。


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

刘在花

[摘要]教师支持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业发展。学习满意度是学生对学习质量的主观感知和评价,能够反映教育质量。基于对1 25136 年级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分析和探讨了教师支持对流动儿童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教师支持直接显著正向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满意度;教师支持通过两条路径间接显著正向影响流动儿童学习满意度,一是流动儿童学习投入单独的中介作用,二是流动儿童学业适应、学习投入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据此,教育工作者应通过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教师支持,提高流动儿童学业适应能力和引导流动儿童增加学习投入来提升流动儿童学习满意度,助力其享有优质公平的教育。







- END -


杂志介绍

《教育研究》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刊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办历史最长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教育研究》杂志始终关注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刊登教育科学论文,评介教育科研成果,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传播教育教学经验,宣传教改实验成就,开展教育学术讨论,报导学术研究动态,提供国内外教育信息为主旨,是教育理论界首选的权威刊物。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研究》杂志社)

邮政编码:100088

电话:010-62003454

电子信箱:jyyj@nies.edu.cn

网址:www.nies.edu.cn/jyyj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