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摘要
2024年第1期
摘要
教育强国建设的底层逻辑与顶层设计
——教育如何助推中国成为世界强国
褚宏启
[摘要]教育强国是指教育实力强大,能够有效支撑该国成为世界强国,并且在国际比较中处于第一方阵的国家。教育功能是判定教育强国与否的根本标准。世界强国主要体现为军事和经济实力强,其内核是先进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直接对接的教育类型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精准对接的三个点位是教育体系结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要聚焦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把学科专业结构优化、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予以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整体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础教育如何发挥基点作用,都可以从这三个点位推理出来。教育强国建设要从教育目标或产出、教育体系、育人模式、教育保障、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治理等方面整体推进,评价指标体系要突出强调教育强国的科技贡献与人才贡献,并把关键影响因素如育人模式、教育治理方式列入评价指标。教育强国建设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与实现,现代性是培育创新能力的最好土壤。
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指数与贡献测度
——基于教育生产函数的测算模型与分析框架
[摘要]职业教育既是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支撑。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底层逻辑在于通过技术教育、技能培训提质人力资本,从而高质量扩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以促进共同富裕。为揭开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贡献机理,基于客观熵权法测算共同富裕发展指数,并在C—D生产函数基础上修正构建教育生产函数模型,以此测度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贡献率。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整体贡献率为11.11%,投入贡献率较为明显;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贡献存在空间差异,东、中、西地区呈现阶梯型;共同富裕指数与职业教育贡献率之间存在“东高—东低”的区域倒挂现象。区域职业教育需要从扩容提质阶段迈向提质培优阶段,以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为增强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贡献度,亟待构建职业教育新型融资体系,形塑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新动能;提升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强化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新优势;完善职业教育监督评价机制,创设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新生态。
边疆民族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发展图景
苏德 张苗怡
[摘要]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战略目标。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教育不仅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整个国家发展的持久动力。边疆民族地区是共同富裕战略实现的重要阵地,边疆民族教育承担着为物质富裕提供人力资本、为精神富裕提供文化支撑的重要使命。边疆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战略的实现和国家认同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边疆民族教育是共同富裕战略的关键抓手,共同富裕是边疆民族教育的价值旨归。教育与共同富裕双线耦合,有利于实现边疆民族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功能最大化。耦合的关键在于,其从根本上具有结构适恰性、元素契合性和功能匹配性。即边疆民族教育在结构上与共同富裕空间布局耦合,在元素上与共同富裕作用对象耦合,在功能上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耦合。以结构耦合为基底建立内部联动机制,以元素耦合为抓手强化教育辐射力,以功能耦合为目标完善外部治理机制,是边疆民族教育服务共同富裕的最优路径选择。
“五育”何以“融合”
项贤明
[摘要]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五育”理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看作有机统一的整体。“五育”的辩证统一和有机融合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角度看来,教育活动内在包含着生命、知识、道德和审美四个基本维度,这四个基本维度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五育融合”的内在逻辑基础。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教育活动,不仅内在包含了教育活动的四个基本维度,也融合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教育活动,这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五育融合”不仅意味着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有机统一,而且还意味着人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内在包含着生命、知识、道德和审美四个基本方面。只有这样的教育,才真正具有丰富性、全面性和完整性,才能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基于心智结构的视角
阎光才
[摘要]图式作为人的心智结构,既是个人基于过往经验学习新知、适应环境乃至安置自我与世界交往的依凭,又是个体认知与行为刻板化风格、陈旧观念和偏见与成见产生的原因。图式与个体人格存在关联,但主要源于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在特定文化与制度环境中,人们的图式具有共性,即集体性心智结构,它又会以外在力量对个体心智结构产生固化效应。学校教育教学既是利用图式获取新知的过程,同时也是心智结构的建构过程。在一个由考试与选拔制度主导的教育文化与制度环境中,集体心智结构的功利取向往往会强化个体图式的固化与封闭,从而失去它必要的弹性。这极不利于开发创新品质所需要的才智与智慧,抑制创新与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突破当前社会创新活力不足、拔尖创新人才匮乏的困境,在于实现由集体性、无差别的教育向个性化、差异化的教育转型。否则,将难以应对数字智能时代复杂多变的不确定性环境带来的挑战。
课程诗学的理论探究与实践路径
杨澄宇
[摘要]现代课程范式中对理性、控制与效率的追求,以及以具体化和标准化的课程目标为唯一导向的行为,造成了课程理论的局限,并由此导致实践中功利盛行等诸多问题。学生天生具有诗性,课程需要引入诗学的观念并进行实践,开拓其本身蕴含的诗性维度,形成对当前流行范式的反拨。课程诗学以诗学的维度观照课程这一文本,是对课程科学维度的补充。课程诗学除了关注课程主体的诗性特征、课程场域中诗性的言说,还着眼于课程的句法规则,并施展出诗学技艺。在观念上,课程诗学是对课程中大写的人的感性与诗性维度的再发现,包括教育中本该饱含的愉悦感;在实践中,课程诗学以学生的体验为课程实施的驱动着力点;在内容上,课程诗学对课程言说方式和句法规则反思创造,实现句法结构的不断更新;在方式上,课程诗学通过新内容、新句法的引入与融合,优化课程整体设计。
教研制度:强国建设的教育基石
朱永新[摘要]我国教研制度伴随着20世纪初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而产生,并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断发展。教研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它体现了“相观而善”的中国教育文化传统,顺应了教育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是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是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教研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五级教研体系缺少顶层指导、部分地区教研工作弱化、教研工作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农村教研体系不完善、社会力量参与教研工作不够等一些薄弱环节。完善我国教研制度,推动传统教研向现代教研转变,应着重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官方和民间、专职和兼职、研“考”和研“学”等八个关系。
共生素养辨析及其在中小学场域中的培育
覃泽宇 孙杰远
[摘要]共生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人与文化等主体或要素在特定系统中存在的相互依存、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关系。中国人古时在与自然界的交互中早将共生视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延续至今,而“symbiosis(共生)”成为西方学术话语并传播开来也不过一百多年。探讨共生的内涵,需要追溯至甲骨文中的“共”与“生”和西方的“共生”词源。借助范畴逻辑对共生的范畴体系进行推演,是促进共生完成现代化蜕变的必由之路。共生素养是指人作为共生主体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技术、人与文化等相互依存的共生属性的认识能力,以及对主体之间互惠互利和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的实践能力。中小学生共生素养的培育,需要从设计学生共生素养的培育目标、开发共通融合的共生校本课程、实施师生共同成长的共生教学、构建和谐的学校共生文化场域等四个方面来进行。
大学机构改革的“主体”逻辑与思维转换
罗志敏
[摘要]机构是维系大学组织运转的基本功能构件,也是大学治理能力得以体现的、最具稳定性的组织力量。从西方引入的行政主体理论及其不断周延的行政主体概念,使大学的主体从一元的“行政主体”,延展到多个“权力主体”乃至多元的“治理主体”;也使大学的机构设置易陷入“主体”困局及其逻辑牵引下的改革困境。实现大学治理的“中国之治”,大学机构改革需要转换思维,即转向具有统合性理论特质的整体—设计思维。基于“整体”,大学有且只能有一个主体或行政主体,校内的其他机构都是向其负责的职能部门。大学应注重整体效率和个性化需要的“链条式”协同管理。重在“设计”,大学所具有的非线性、多要素相互耦合的特点,意味着不仅要有创造性的机构布局,还要有创造性的制度安排及流程设计。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治理现代化变革
张志勇 赵新亮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提出,以治理现代化为教育强国建设基本路径。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治理本质是教育权力的科学配置及其有效行使。面向2035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的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教育治理主体、教育治理手段、教育治理对象、教育治理效能等要素结构上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治理主体更加强调多元参与、治理手段更加强调依法治教、治理对象更加强调主体自治、治理实施更加强调内在自觉。以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迫切需要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深化党在教育治理中的根本制度建设;加快教育立法、修法,深入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教育治理体系纵横向权力配置,重视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机制建设,提高教育决策和政策调整的适切性、科学性;深化教育治理工具创新。
智能技术进步如何促进学生发展
吴砥 郭庆 郑旭东
[摘要]教育是一种信息型实践,在教育系统内流动的不是社会生产所需的物质和能量,而是支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交互的信息。当前,以通用大模型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社会生产格局再一次迎来变革,使人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内涵。在此过程中,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较高质量的内容生产,乃至实现一定程度的知识生产,但其主要缺陷在于难以实现自主的创新创造。因此,应充分分析智能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优化学生发展目标,加强人与技术的双向度联系,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智能时代协同式“人—技”联系教育实践框架。这需要重塑联系,在人技协同实践中构建教育教学新生态;赋能教师,在人技互适的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解放学习者,在人技共创的实践中助力创新学习与成长。智能技术介入教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唯有直面技术冲击的时代浪潮,科学把握其内在逻辑,才能驾驭技术变革教育的复杂性,实现人与技术的融合共生,真正促进学生发展。
科教何以兴国:大变局中的政策议程及中国实践
张学文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首次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一起,充分表明其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政策价值。随着当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向纵深发展,科技一元超级结构的形成与科技生产力快速发展变迁,科教兴国战略的“政策之窗”再次开启,必然迎来科技、教育、人才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互动互促的恢宏实践。通过对近现代史上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思潮的历史考察,为今天的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丰厚的历史遗产与理论资源。选择并建构适当的公共政策议程理想类型,解析科教兴国战略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政策治理、科技生产力与高等教育系统之间错综复杂、交汇重叠的关系,以清晰展现科教兴国战略作为一项重大公共政策议程从出台到实施的历史线索与未来趋势。深入探讨不同时期、地区、形式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与国家兴衰的联系,总结其经验教训和变迁规律,既可以为科教兴国战略向纵深展开助力,也是科学学、知识社会学、高等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者需要涵养的家国情怀和应当承担的学术责任。
国家有为介入促进中国教师专业化:理论模型和实证检验
孙阳 张民选
[摘要]以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为重要载体的国家有为介入,是中国教师专业化的核心特征。立足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代表性本土实践,结合教师教学国际调查2018上海数据,综合考察了不同类型国家介入影响教师专业化的路径机制。研究发现,国家对教师的专业公共价值引导、控制性教学赋权及促进教师开展与日常工作紧密耦合的专业学习,能够提升教师专业自主、专业认同、专业效能和专业地位,在中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以红领专”、赋权增能和固本强基的关键作用。国家有为介入影响中国教师专业化的路径机制具有较强稳定性,且教师专业自主和专业认同在其中具有重要桥梁作用。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应继续着眼教师专业化的目标定位,坚持国家有为介入的制度优势,促进教师专业价值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整合,实现外部专业要求和内部专业能动性的统一,并构建开放协同的职前职后一体化专业学习体系。
- END -
杂志介绍
《教育研究》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综合性教育理论学术刊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创办历史最长的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教育研究》杂志始终关注教育理论的前沿问题,以刊登教育科学论文,评介教育科研成果,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传播教育教学经验,宣传教改实验成就,开展教育学术讨论,报导学术研究动态,提供国内外教育信息为主旨,是教育理论界首选的权威刊物。
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研究杂志社)
邮政编码:100088
电话:010-62003454
电子信箱:jyyj@nies.edu.cn
网址:www.nies.edu.cn/jy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