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是闭门造车,还觉得自己很努力?

2017-07-21 李鸻 咸鱼法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之前我写过博士论文写作的时间管理(看完了还想读博,我敬你是条汉子!),其实是讲的闭门造车的过程。然而仅仅造车是不够的,还要让别人看到你的车,还要认识其他造车的同行。这一回讲的是,为什么要参加学术会议?


如果你本身就在某个学术重镇,会议、讲座、论坛等学术交流周周不断,那确实不一定要出去开会了。若非如此,那偶尔出去开会还是必要的。


只是闭门造车,还觉得自己很努力?

李 鸻


为什么要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会议有三大功能,拓宽视野,结识学友,自我展示。


拓宽视野

虽说术业有专攻,但了解别人的研究,有助于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也可能从中获得启发,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找到新的研究视角。学问的至高境界,要能抡开山斧,能拈绣花针,在学术会议上,能看到不同的“招数”和“针法”。别人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思路都值得观察和借鉴,“原来这也能论证”,“原来还可以这么论证”。


拓宽视野的另一种意义,在于客观审视自己的研究水平,发现自己与相关研究者的差距,知耻而后勇。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结识学友

通过会议的交流,可以结识跟自己研究领域相关或相近的学友。在六月初的会议上,一位研究环境规制工具的博士生特别开心,他所在学校只有他一个人研究这个方向,但在这次规制主题的会议上,遇到了几位研究不同领域规制工具的,还有几位研究环境规制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多交流,才知道自己的努力也还真没到跟人拼天赋的时候。本来觉得自己不得不看英文已经好辛苦了,在第六届公法学博士生论坛上,遇到陈鹏,听说导师在催着他学日语和德语,都要学到能看文献。英语专业八级的陈同学,后来成功地实现了这个目标。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自我展示

每一次公开的报告和评议,都是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做主题报告,不仅需要有质量的文章,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展示核心思想;做评议,需要认真阅读原文,提出中肯的意见。讲得好,不一定会被记住,如果讲得不好,其实还挺难被忘掉的。如何详略得当的介绍自己的文章,甚至幻灯片的底色和字号是否可能影响阅读效果,都要重视。


成功的自我展示,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加学术自信。我博士生期间曾经在交大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做英文报告,题目是“跨国公司对中国医疗改革的影响”,马里兰大学的珀西瓦尔教授表示,这种现象不是中国独有的,在美国,大企业对政府部门的lobby也时有发生。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其实,学术会议的这三种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你提交的文章展示了你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水平,高质量的文章加上精彩的展示,自然会吸引到跟你研究领域相近的人,可以结识他们,结识的学友越多,学术视野也就越开阔。反言之,如果你有开阔的视野和较好的研究水平,对别人的研究确实能提出中肯的意见,那么别人也愿意跟你结交。



要参加什么样的学术会议?

请输入标题     bcdef

开会要有选择,并非多多益善。个人的建议,博士生可以争取参加的会议,大致有三类。


一是二级学科的年会。二级学科的年会如果交文章大概是可以参加的,这个年会最大的特点是,全国的学者都会来参加,去文集里面搜寻一下,总能找到跟你研究的方向相关的同好吧。



二是权威机构主办的青年论坛,例如中国法学会主办的中国法学青年论坛,《法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的青年公法论坛等。这类青年论坛,对于博士生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与青年学者同台竞技的机会,如果雀屏中选,也是对个人研究水平的极大肯定。


三是博士生论坛,例如法理学博士生论坛、公法学博士生论坛等。如果博士毕业后要做学术,在博士生论坛上认识的学友,就是你在学术界最早的朋友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开会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不赞成为了迁就某个会议的主题,写与自己研究方向不相关的文章。有人说,“研究者是一英寸宽,一英里深”。要坚持自己的方向,集中精力,才可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大部分的时间还是要闭门造车,有合适的机会再出来展示。


你的方向


请输入标题     bcdef

咸鱼法学

我们是一直在努力翻身的法律小咸鱼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