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这片子和我的三观实在不合
近期在国内热映的《声之形》是一部和《你的名字》比肩的现象级动画,不仅拿了一堆奖,还打破了京都动画的票房纪录。
新海诚还发推文盛赞这部作品:
“我看了《声之形》试映,这是一部非常棒的作品。到处都充满了认真细致的构思,画和色彩还有情绪都呈现得很唯美。
文雅端正的演出是别人想模仿也模仿不来的。还有配音的各位也非常棒,我个人是被入野自由的表演吓到了。我非常喜欢。”
获新海诚盛赞
值得在意的是,因为电影涉及霸凌和听障题材,日本文科省决定要向中小学生推广《声之形》,目的是防止校园欺凌与自杀,以及普及对残障人士的理解。
《声之形》为什么能这么厉害?这得归功于它背后的制作公司——京都动画。
动漫迷们应该都听这么一句话:“京阿尼出品,必属精品”,京阿尼指的就是成立于1981年的京都动画,从干外包工作起步,03年成立京都动画开始独立制作动画。
几年后凭借一部《凉宫春日的忧郁》名声大噪,现象级的神作一部接一部,从《轻音少女》到《CLANNAD》,即使是不熟悉动漫的观众,可能也对这些作品有所耳闻。
《轻音少女》
除了高水准的动画制作,京阿尼最擅长的是制作情感细腻的剧情,这使得京阿尼在校园青春恋爱题材的把控上保持着超高水准。
《声之形》延续了以往作品的优点,在演出和作画上一如既往地给力,对细节的把握也非常到位,这使得整部作品看起来唯美浪漫,光是画风就征服了观众。
画风很美
抛开牛逼的背景加持不谈,《声之形》的题材也很特殊,女主角是听障人士,并因此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
这个设定使《声之形》赢得了更广泛的关注,关于青春期情感的题材在日剧和日漫中很常见,而欺凌和残疾题材却相对少很多。
看完之后,仔细想想,盛名之下的《声之形》其实问题很多。
导演的野心不小,她想在电影里探讨很多问题:听障、校园霸凌、救赎、单亲家庭等等,配合众多关联人物,试图通过强大的制作实力将这些都塞到两个小时的电影中。
导演想将所有内容都呈现出来,却忽视了电影的剧情与立意,这是《声之形》的硬伤所在。
被欺负的女主硝子
影片中对欺凌的描写,一定程度上还原了日本真实的校园暴力状况。
一般来说,普通人对霸凌的态度分几个层次,影片一开始呈现的就是这个现状,为了保护祖国稚嫩的花朵们,国内上映时删掉了所有校园暴力的画面。
男主和女二是霸凌的执行者,他们直接对女主实施了暴力,比如拽下女主的助听器玩游戏,将她用来交流的笔记本扔到水池里,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人都开始排斥女主。
女三是一个戏份不重的参与者,她表面上看似和善,却在背地里说女主坏话,暗中使坏。
更多同学都属于旁观者,如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对眼前发生的校园暴力漠不关心。
女主受到排斥,一方面是因为身为听障者,本来她和同学之间进行沟通就比较费力。
其次,老师想让同学们每天花点时间来学手语,但大部分同学并不想学。
再加上女主在合唱团的表现拖了大家的后腿。时间一长,女主就成了一个破坏了集体和谐的异类。
合唱川井使坏
另一方面,这也和女主的性格有关,身体的残疾让她有很深的自卑感,遇事只会习惯性道歉,把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
这种过分的善良,男主无法理解,于是就愈发欺凌她。
这里有我最讨厌的日式电影的套路,女主没有做错任何事却把过错归给自己,欺凌者反倒一个个借口十足。
不管出于什么借口,伤害就是伤害,欺负人还有理了?
将也看向被孤立的硝子
既然在普通学校遇到这么多麻烦,为什么女主一开始不去聋哑学校?
如果身边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人,不就可以避免欺凌了吗?
这里得提到女主的妈妈了,女主的妈妈是个性格强悍的母亲,她对女主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女儿能通过努力成长为一个正常人。
让女主去普通小学读书也是妈妈的意思,这种期望基于母亲对女儿的爱。遗憾的是,女主并没有按照她的预想顺利地成长。
女主确实很努力地想要融入新的学校,但是因为交流障碍和性格懦弱,这种努力并没有让她得到正常人一般的对待,反而遭受欺凌。
在女主喜欢上男主后,她试图用正常人的方式跟男主表白,不仅被误会反而被说“很怪”。
男主和女主
虽然男主是无心的,但是这种不断努力又不断遭受打击的死循环,让她怀疑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异类,所以在面对任何问题时,女主都只会责怪自己。
最终女主得出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结论:自己的存在,会让身边的人遭受不幸。
在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霸凌也许不带有恶意,这也是最可怕的地方。
那些欺凌者和围观者,或许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却是残酷而深刻的。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氛围造成的,在这个氛围中没有人是无罪的,每个人都是校园暴力的参与者。
当男主自己变成被霸凌者时,他才发现自己对女主犯下了多么深重的罪孽。
这个在世界上找不到容身之处的少年,愿意去试着弥补以前的错,是一件很有勇气的事。
导演也回馈了这种勇气,男主在赎罪以及自我救赎之路中,渐渐接纳了自己。
然而,影片的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男主的问题解决了,但相对更严重的女主的问题却被搁置了。
女主的根本问题在于听障导致的严重自卑感,所以她才会说“我不喜欢我自己。”
电影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让男主对女主说他需要她,给了女主一个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但是这种依附于他人需要的生存意义,能一直持续下去吗?
如果未来男主不再需要女主了,怎么办?难道女主的价值就是被某人需要吗?
我们不难看出,女主具备许多优点,温柔诚恳,努力聪慧。
为什么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告诉女主,她没有做错任何事,她是个好孩子,她应该从内心真正地喜欢自己,接纳自己。
作为重要存在的女主角,这个角色塑造是失败的,她的存在变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道具。
当男主需要找到机会再和女主联系上时,他就在手语班遇到了女主。当男主需要完成赎罪时,故事就安排女主自杀来让他拯救。
西宫自杀
影片对女主的内心的描述只有寥寥几笔,使得观众对女主的印象只停留在温柔和可怜。作为特殊群体中的一员,她的挣扎和突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设置这样一个没有个人意志的女主角助推男主角的自我救赎,其实是对“救赎”的一种误解。
电影《瑞士军刀男》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男主汉克自幼丧母,性格孤僻,甚至被父亲当成弱智。
不被社会接纳的汉克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却在自杀时遇见了一具会放屁会说话的尸体。
在尸体的帮助下他来到了一座海上孤岛,和尸体在孤岛上搭建了他们的小世界。
荒诞的情节暗示观众,尸体其实是汉克自我分裂出的内心镜像,他对尸体一次次坦露心声,其实是在和自己的内心和解。
故事的最后,汉克重新回归人类社会,虽然现实依然残酷,汉克依旧是人们眼中的怪咖,但是他已经能接受自己的缺陷,坦然面对众人的嘲讽和质疑,不再受困于外界的束缚。
《瑞士军刀男》看起来很魔幻,但是它诉说的道理却是真实直白的:能否完成自我救赎,不应该期待别处的力量,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你内心的沸腾。
回到《声之形》,在一部听障题材的电影中,制作组却没有给这个群体发声的机会,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题材的不尊重。
《声之形》的结局在画面和BGM的烘托下确实挺催泪的,但是也很莫名其妙。
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事,欺凌都是洗不掉的黑点,而且大部分加害者根本没有道歉,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在这种前提下,安排受害者和加害者强行和解,只是导演和制作组一厢情愿的美好罢了。
男主将也得到女主硝子母亲的原谅
而从头到尾受伤最深的女主,一直没有任何人体谅她,这种日式浪漫化的和解很多人无法接受和理解。
尤其是通篇在给欺凌者找借口和理由,试图给欺凌者一个行为正常化的解释,似乎只要理由充足,行为的伤害就可以被原谅?我反手就是一个意大利炮!
导演在访谈中说,不想把校园暴力做的太过耸人听闻,有意淡化了欺凌的恶果。
但是电影毕竟也是具有导向作用的,尤其是这样一部面向日本中小学生推广的特殊题材电影,更应该好好考虑电影上映后造成的社会影响。
如果能展现出这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状况,剖析困境形成的原因,并试图给出一些解决方案,可能比一部以 “欺凌”“听障”为噱头的青春娱乐片要有意义得多。
在面对严肃的社会题材,正视问题比逃避现实来得更为可贵。导演希望把校园暴力做的不那么耸人听闻,却忽视了这个问题本身的严重性。
电影一旦公映就会产生导向性,正视问题比淡化欺凌更能体现这种意义。
所以我们反倒是希望《声之形》的气氛能更真实些,毕竟浪漫化校园暴力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电影名为《声之形》,遗憾的是我们没能看到女主角内心声音真正的形状。
觉得文章有趣的朋友们可随意打赏
帮助我攒钱买更好吃的仙人掌
▼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更多内容
网易新闻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