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吉林大学:协同Apollo,持续为社会输出自动驾驶人才

阿波君 Apollo开发者社区 2022-07-29


疫情之下,“无人”上阵。无人机监督戴口罩、无人配送、智能清洁、消毒机器人……自动驾驶技术在公共卫生防控和城市应急领域的实用,让社会和公众对自动驾驶未来更多的场景探索信心坚定,也迫切需要有更快的研发速度和足够的测试,有更充足的人才储备,在未来智能生活的各类场景中从容应对,大有可为。


一直走在自动驾驶科研发展前列的吉林大学团队,也迫切希望通过跨产、学、研学习交流平台,积极地、持续不断地为社会输出更多、更优秀的自动驾驶人才。



2019年12月19日21:30,烈风割脸,雪积半尺,长春零下25度。


“成功了!”连续户外调车演示近10个小时的吉林大学自动驾驶团队师生们,互相拥抱拍打着麻木的手脸,看“套着厚棉袄”的Apollo自动驾驶车辆压过“咯吱咯吱”的积雪,验证了避撞停车、障碍物感知、路径规划、避障规划等功能。基于Apollo自动驾驶开发套件研发的自动驾驶车辆正式适配成功!




在自动驾驶这样一个新起点和竞争舞台上,汽车与交通正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加速变革,不断颠覆着传统学科基础、人才培养和技术内核。这一点,吉林大学自动驾驶团队深有感悟。


“作为高校自动驾驶研发团队来讲,我们很清楚,这个行业领域对具有跨行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基于此,吉林大学自动驾驶团队的两位负责教授朱冰和赵健在对整个项目进行安排、管理时,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科学生的特长,将其融合进例如虚拟车道线制作、激光雷达标定、基于Apollo的硬件在环测试等不同技术需求的岗位设置中,团队协作,分工明确,极大地加快了研发适配进程。


同时,持续的创新,还体现在自动驾驶车辆适应本地场景的特色改装中。


由于长春的天气非常寒冷,如果让车辆的工控机和底盘直接暴露在室外的话,底盘会出现一直自检状态,进行制动-解锁-制动如此循环。


天冷了,下雪了,每个人都会想到添加衣物。自动驾驶小车为什么不呢?


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团队根据长春的温度,对Apollo的制动油压进行了个性化调节,并对工控机、底盘等做了保温设计。“此外,针对长春多雪的天气,我们还自主设计了一套Apollo外壳,可以实现对雪天和雨天的防护,同时通过工控机散热为Apollo底盘进行加热,避免出现零下二十度的天气底盘系统无法工作的情况。”吉林大学自动驾驶团队学生陶晓文兴奋地说,基于此类创新设计,“Apollo在零下25度依然可以在室外正常运行,并且在路面上有5-7cm积雪的大雪场景中也依然能够进行自动驾驶演示。”



“穿上新衣服”的Apollo自动驾驶车辆外表看起来更萌,且在东北零下二十度的鹅毛大雪中,仍然能正常、流畅工作。


“这件衣服,未来我们希望它会更好看,更有用。”吉林大学自动驾驶团队指导教授朱冰表示“自动驾驶是一个工程与科研相结合的产物,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了解行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让科研中加入工程的考虑,是我们做到产、学、研三者结合的根本。”




“从一开始的公开课,培养对自动驾驶的整体了解,到后面的具体调车对各个模块的具体认识,以及阅读Apollo开源代码了解各个模块之间的调用及信息流动关系,”朱冰赞叹,“Apollo在教育生态方面做的一条龙服务非常不错。”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吉林大学自动驾驶团队的师生们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种服务的贴心、及时、快速响应。


“在调车过程中,我们可以实时与Apollo技术布道师进行技术咨询。在Apollo社区里进行交流互动,或者遇到问题时在群里向布道师求助。不出几分钟,就会有相应的详细解答。”陶晓文提到,“同时,Apollo的仿真也在逐渐完善,可以把自己开发的新算法拿到仿真环境和实车里去验证。”


在整个研发适配的过程中,曾经最困扰团队成员的一个问题就是“NARROW_INT”


“我们从2019年九月份中上旬开始接触Apollo开发套件,同时在Apollo开发者套件QA群里获得相关的文档资源等,先熟悉如何用遥控器控制、如何充断电,对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长短焦相机等进行安装固定。随后,在九月下旬开始对工控机进行安装Ubuntu14.04.3系统,按照操作文档对工控机进行CAN卡等硬件安装,进行GPU驱动、CAN驱动等软件安装,之后安装Docker并编译Apollo源代码。在十月一假期间成功回放了数据包,至此Apollo系统安装顺利完成。”


在这之后,“NARROW_INT”的难题出现。



团队成员在完成了导航设备配置和系统文件配置后,发现GPS的Topic输出一直是Single,未出现操作文档里要求的NARROW_INT。学生们遥控Apollo在校园里所有道路走了好几遍,始终未能找到NARROW_INT

是配置有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就在这时,Apollo教育生态负责人与技术布道师等人到吉大进行回访交流,团队成员NARROW_INT问题向技术布道师现场求教。


随后,Apollo技术布道师团队通过现场了解操作及团队测试后,发现一直找不到NARROW_INT的原因是硬件之间版本不匹配,在与IMU厂家取得联系对IMU进行版本升级后,成功找到NARROW_INT


“技术布道师的热情和专业真的超出我们想象,”吉林大学自动驾驶团队对这次攻关欣喜不已,“不仅帮我们解决了难题,而且在交流和实践中,也让我们师生深刻感受到了Apollo开放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创新共赢展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如今,一方面是来自各大车企相继采取渐进化技术路线布局,一边是科技巨头、初创企业加力研发最高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这场基于人工智能的出行革命激战正酣。旺盛市场需求下,也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吉林大学早早对此做出了反馈。“我们一直重视知识与理论的结合,坚持科研与落地结合,坚持科研与企业需求结合,尽最大努力为每位同学提供最好的平台。同时,对于车辆工程专业的新课程改革体系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够根据企业、科研的要求来培养学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2019年初,为了加快我国智能驾驶人才培养与储备,由百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联合吉林大学在内的13所智能驾驶相关领域优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了智能驾驶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推进产学研深入融合,推动新工科专业建设,构建智能驾驶领域卓越人才培养范式和最佳实践。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高振海对此抱以厚望,“只有自动驾驶人才培养好了,课程设计好了,工程实验能力锻炼好了,才能支持未来自动驾驶走到自主可控的阶段。”


现下,期冀于推动产学研合一,持续不断为社会输出自动驾驶人才的吉林大学,在本次自主跑通自动驾驶的实践后,更希望与Apollo加强协同,依托吉林大学与百度Apollo的优势资源,基于Apollo自动驾驶开发套件,建立智能汽车实车教学平台,使学生可以零距离接触全球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科技,自主设计开发自动驾驶程序算法,切实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传统教学模式,接触前瞻技术,形成完善的智能汽车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拓展探索产学研结合道路的深度与广度。


得道多助,百川归海。就像吉林大学自动驾驶团队师生所说的那样,“在持续不断地开放、创新中, Apollo系统架构图里一个个黑色的格子逐渐点亮,功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充分”。来自全球自动驾驶的同行者们,用36000点星星之火,燃起Apollo燎原之势。


就如眼下,无人化服务以其高效可控的作业方式,在这场疫情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已应声而起的Apollo,积极发布科技战“疫”方案,免费开放了低速微型车套件及自动驾驶云服务,并对研发过程中的软件、服务、硬件、落地提供资金支持。而世界各地的Apollo生态合作伙伴们,也纷纷用自己的技术与产品,为打赢这场全国抗疫战添砖加瓦。


智能驾驶的未来,开放赋能的Apollo,正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助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