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民日报社经历的三年自然灾害,从楼顶上的小毛驴说起……
点击“金台唱晚”关注
这是一张很有意思的历史照片。时间,1961年6月麦收时节;地点,北京王府井大街117号人民日报社办公大楼5层楼顶;照片内容:人民日报工作人员牵着毛驴打场压麦子。
这里是中国北部城市中最繁华的商业街所在,在照片中甚至可以看到在王府井大街上行驶的无轨电车车顶,而这张照片述说的却是一段苦涩的往事。“金台唱晚”微信公众号今日向您讲述这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
但是这只能偶一为之,到盛夏的时候,杨柳树一发芽就是老叶子,纤维很粗,即使以玉米面相伴,也难以下咽了。
农场设场长一人,由时任人民日报行政处长的邢兆兰兼任(后由王赫接替),下设农业队,队长是人民日报派出的王东,这年他27岁,后来他成为著名摄影记者,在1984年国庆游行时拍摄了题名为《小平您好》的新闻照片。他会开汽车,来到农场自然成了拖拉机手。农场还设有副业队、养猪场、菜园、温室等,都有专人负责。
编辑部有很多人愿意来农场劳动,因为来这里每天可以补助4两粮食。按照王东回忆,在他一起的刘敬祖、杨浚,傅桂林多在菜园干活,阎德山负责积肥。
农场的重要任务是养猪,每月要育肥两头猪,都送到报社。随着规模一点点扩大,从1961年夏天以后,报社可以每月为每个职工分半斤肉,全家人就可以改善一次生活。到逢年过节时,加上配给的半斤肉,每个职工就可以得到1斤肉,在当时就相当不错了。双桥农场办了3年,大约到1964年,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粮食供应情况好转,这块地归还电台,恢复了初始状态。
听到他的决定,行政处的大部分人反对,大家说你要把那么重的石头磙子扛上楼顶不说,大石头磙子碾起来压坏了楼顶防水层,到时候漏雨怎么办?
刘致祥说,先把大家的肚子吃饱最重要,楼顶漏了雨还可以再修。他拍板落实。
这下可热闹了,首先是组织壮劳力将几百斤重的石磙子扛上了楼顶,又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头拉磙子的毛驴,硬是牵着它走楼梯上了楼顶,总务科有位女干部冯玉珍出身农家,干过农活,就由她赶驴拉磙碾麦子。打场的时候正好起了风,将麦糠吹起,在王府井大街上洋洋洒洒落了半街的麦糠,堪称一景。
屋顶上滚石碾子的声响惊动了在编辑部办公的文艺部编辑陈志,一问,有人告诉他是毛驴上了房顶,正压麦子呢。中午大家休息,陈志悄悄地拿了相机跑上房顶,拍摄了正在压麦穗的毛驴。
到了20世纪90年代,当年的摄影爱好者陈志已经是著名摄影家,就在摄影记者的岗位上离休。老陈整理书籍,意外地发现了书中夹着的这张珍贵底片,马上放大,在报社办个人影展的时候拿了出来,引起一片感叹声。
人民日报45年前干校生活留影
见证人民日报成长的一对国际友人(内含视频)
人民日报社44年前野营拉练纪实——我们行走在拉练路上
“金台唱晚”期待您的关注!